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拆的新手拆书家小齐。【分组】在拆书之前先按惯例分一下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待会儿就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目标】通过今天片段的拆解学习,我希望咱们今后跟别人表达感激的时候,能够说出别人具体做了什么事帮助了咱们,咱们的感受是什么,什么需求获得了满足。【介绍图书•F】今天的拆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卢森堡博士,他是一名沟通专家,多年的沟通经验促使他写出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用极具启发和探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如何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解决大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A】这本书一经推出,就成为了沟通界的经典,被翻译成多国家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5,我们拆书帮拆得最多的一本书,也是《非暴力沟通》,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足见大家对它的热爱和认同。【B】说到沟通,学问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用非暴力的方式表达感激,生活当中,我们不免要跟他人道谢,道谢的方式很多,点点头,微笑,说声谢谢,或者写感谢信等等,很多种方式,但是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感谢很无力,很模糊,很造作,
或者很假很形式,甚至别人还会误以我们想利用感谢来操纵他。那么怎样的感谢才更真实,才能让对方感到我们的真心,下面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我给大家准备的拆页,学习用非暴力所提倡的的方法来表达感激。
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 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 我们有那些需要得到了满足;
3. 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表达感激时,这三个部分的先后次序并不重要;有时,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微笑或说声“谢谢”来表达这三个部分。然而,如果我们要确保对方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那么,用语言具体地描述这三个部分是值得的。以下是我和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班参加者的一段对话。在对话中,我试图理解他为什么要赞扬我。
参加者:(在研讨班结束后走近我)“马歇尔,你真了不起!”
马歇尔:“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说。”
参加者:“为什么呢?”
马歇尔:“在我的一生中,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话来评价我。这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帮助。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来理解你的评论。”
参加者:“什么样的信息?”
马歇尔:“首先,我想知道,我做了什么,你认为对你的生活有帮助?”
参加者:“哦,你聪明过人。”
马歇尔:“也许这又是一个评价。我还是不清楚我做了什么对你有益的事情。”
她想了想,然后拿出笔记本,指着其中的两段话:“就是这两点。你今天在讨论班中提到它们。”
马歇尔:“哦,你很欣赏这两个观点。”
参加者:“是的。”
马歇尔:“听到这两个观点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参加者:“我感觉一阵轻松,对将来更有信心了。”
马歇尔:“现在,我想知道,这两个观点使你什么样的需要得到了满足?”
参加者:“我没法和儿子沟通。他今年18岁了。我一直盼着能有办法和他沟通,你今天的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这样我就知道了我所做的事情、她的感受以及她的需要。我很高兴自己帮到了她。如果她一开始能够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他也许就会说:“马歇尔,当你提到这两个观点时(让我看她的笔记本),我很欣喜,感到将来有盼头了,我一直在寻找和儿子沟通的办法,这两个观点给我很大的启发。”
【I】好了,我看见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我就这个片段做一个自己的理解。平时别人在帮助我们的时候,如果只是举手之劳,我们大可以说一声谢谢,或者点个头就完了,但是当我们的感谢上升成感激的时候,仅仅说谢谢,或者说几句客套的话,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非暴力沟通所提倡的感激最好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别人的什么行为帮助了我们,具体是什么行为,说清楚;第二,获得帮助之后,我们的情绪是怎样的,感受是怎样的;第三,我们感受和情绪背后到底是什么需求获得了满足。这三个部分不需要一定要按顺序说,只要说话中涉及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行,这样的感激别人的话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怎样的帮助,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相比之下,那些泛泛的感谢套话,比如“你太好了”“太感谢你了”“你是好人”“我们离不开你啊”要有价值得多,真诚得多。【举例】比如现在是春天,很多人感冒发烧,我的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就有许多小朋友都感冒咳嗽了,我们幼儿园有个老师会捏脊掐沙,她抽空给感冒咳嗽的小朋友按摩背部,效果非常明显,很多小朋友的感冒症状就得到了缓解。昨天她在微信朋友圈放了一张给孩子按摩的照片,因为我们互为好友,留言都看得见,很多的家长点赞,有部分家长也留言感谢她,大部分的留言就是: “老师你太神了”“手动点赞”“好崇拜你哦”等就这种,大部分呢就是点个赞而已,我就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了我的感激,我是这样写的:“这两天我们发现小松鼠(我儿子的昵称)的咳嗽次数变少了,胃口好了,小孩的身体在恢复,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老师给松鼠的背掐出很多湿气,辛苦老师了。”整句话里我的需求是“孩子的身体在恢复”,感受是“全家人都很开心”,老师做的事是“给松鼠的背掐出很多湿气”。结果在很多家长的赞美声中,老师唯独回复了我,隔着屏幕就能感到老师满满的价值感,她回复我说:小松鼠恢复健康,她也感到很愉快。【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说话好像不太真实哦,感觉做作哦,我以前都不是这样感谢人家,有这么必要,这么复杂吗?我的观点就是一个新的理念从理解到接受再到实践,最后熟练掌握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我们在坚持去练习才能慢慢感受到它的力量。但是不管怎样,非暴力沟通所倡导的感谢是必须走心的,必须是由衷的,如果你只是想客套一下,或者你想利用感谢来控制操纵对方,那么你即便按照非暴力的方法去说,也自然会让别人觉得假,久而久之还可能遭到抵制。比如公司经理感谢他手下的员工,是为了员工更卖命的工作,父母感谢儿女努力学习只是为了自己人前人后更有面子,那么员工和儿女们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你的感激反而适得其反。
【A2 分布催化1·拆书家提问】拆书家:好了,我的解读就到这里,现在我们就来预想一下未来我们会遇到的一些场景,然后我们看看通过今天的学习,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激。比如也许有一天阳光明媚,尤其是我们南方,经常会遇到这种天气,你在楼顶晒了被子和衣服,然后就出门办事去了,可是回家的路上风云突变,突然就要下暴风雨了,你赶紧跑回家去收被子衣服,可是鞭长莫及了,来不及了,在回家之前雨已经下起来了,而且,是倾盆大雨,你的被子衣服没有收的话,肯定就完蛋了的那种(雨),那你只能听天由命了,可是回到家你却惊喜地发现被子和衣服有人帮你收好了,可能是你的孩子啊,家人啊,父母啊,也可能是你的邻居,或者室友帮你收了被子,这时候,如果未来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表达你的感谢感激呢?我再重复一次,非暴力沟通感激的三个内容:第一对方做了什么事件帮助到了你、第二你的感受是什么,第三你的需求获得了怎样的满足,三个内容,不一定要按顺序说。请大家用两三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待会儿我请几个朋友分享一下他的感谢词。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看到我的棉被放在这里,我真的是如释重负,心头一块巨石落下来了,多亏你帮我收了这张大棉被,避免了大雨的洗礼,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这湿答答的棉被放在哪里,也不知道怎么处理,真是多亏你帮忙。(对方的行为:帮我收棉被;心情:如释重负;需求:避免棉被被雨淋湿)
学习者B:刚刚我出去,天本来挺好的,突然下雨,我想起了我的被子,衣服和被子都在上边儿,给我急坏了,心想这下全完了,肯定全完了,被子全泡汤了,被子肯定盖不了了,突然不见了,幸亏你帮我拿下来,还挺沉的,还有毯子,还得上几层楼,真是辛苦你了,没想到你给我这么大的一个惊喜,太感动了,真是想不到。(心情:惊喜,感动;需求:抢救被子;对方的行为:上几层楼,帮我收了沉重的被子和毯子)
结语: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当我们要感激别人的时候,我们能够用今天学到的感激方式,说出别人具体做了什么事帮助了我们,我们当时的心情如何,什么需求获得了满足,这三个内容揉在我们的感谢词里面,让对方感到我们说话的真心,以及她的价值在哪里。谢谢大家今天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