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潘丽,今天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拆书帮的线下活动,希望能够跟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组,因为今天的人比较少,所以乔阳你一个人一组,吴迪和梅砸两个人一组,等一下我们会有一个讨论的环节,所以现在这样分组。
我们分好组以后,我要介绍一下我今天带来的拆书的片段,今天带来的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这是一本在亲子育儿领域方面非常有名、非常畅销的一本图书,他的作者是美国的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这两位作者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同时也是非常有经验的教育家。她们结合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以及与自己亲身的亲子经验,结合在一起,写成了这一本书。
很多人都说,读了这本书以后,可以减少家长对孩子的吼叫,同时也可以教孩子和家长,更加好地沟通和相处。
下面我来发一下我们的拆页片段。
好了,拆页片段已经发给大家了,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阅读好之后请大家抬起头,举手向我示意一下。现在开始阅读。
代替惩罚----解决问题的六步
假设你有一个六岁大的女儿,名叫艾米,她对你十八个月的儿子比利很粗鲁。你告诫过她很多次,不要伤害弟弟,但她就是不听。比利有时候会抢她的玩具,但你也跟她解释过了,弟弟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宝宝。
今天比利把艾米最爱的书撕了一页,艾米狠狠地把弟弟推倒,结果比利的后脑勺磕到了地上。看起来除了惩罚没有别的办法。但是又能怎样呢?你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还是一个星期不许她和小朋友出去玩,或者没收她的新玩具。
相反,你决定倾听并尊重她的想法,和她分享你的看法,然后邀请她一起尝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第一步,倾听并且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你可以这样来引出这个话题:
父母: 我注意到比利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因此你就打他或者推他。是这样吗?
你的孩子可能会这么回答:
孩子: 就是!他真讨厌。他总是让我很烦。他撕了我最喜欢的书。我就推了他。他应该玩自己的玩具。
父母: (回应孩子的感受,继续你们的谈话)所以你打他的时候,你是想用这种方式表达:“不要破坏我的东西。玩你自己的玩具,离我远一点。”
孩子:对啊。
父母: (弄清楚还有哪些地方她还需要补充)比利还有没有其他事情惹你生气呢?我真的想知道。
孩子: 那次我让他玩我的拼图,他弄丢了两片。他还把我的泰迪熊丢到厕所啦。
父母: (总结孩子的想法)所以不光是你玩的时候他打扰你,你想要对他好的时候,他也会丢掉你的玩具或是搞破坏。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
父母: 我谈一下我的想法。一个孩子伤害另一个孩子,这让我很难过。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
父母: 我们一起集思广益,看有什么办法,既能让你安心玩,玩具也能完好无损,同时,也确保弟弟不会受到伤害。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想法。不要对想法的好坏做评论。(可能的话,让孩子先来)
孩子: 送他到奶奶家住。
父母: 我把它写下来。还有吗?
孩子: 让他待在自己的床上。
父母: (写)待在床上。好的,还有吗?
孩子: 我可以关上自己的房门。
父母: (写)关上房门。我们可以把你不想让他碰的玩具放到他够不到的架子上。
孩子: 或者放到我的壁橱里。
父母: 嗯,写下了。他要是拿了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书时,你该怎么办呢?
孩子: 我会告诉他,“那是我的书”,然后给他另一本我不介意他弄坏的书。
父母: (仍然在写)如果你想要自己玩,你可以告诉他:“我现在想要自己玩。”
第五步,挑出哪些你们不接受的,哪些你们接受的,以及你们计划如何执行。
父母: 好了,我不赞同第一个办法——把他送到奶奶家住。我不会把任何一个孩子送走的。所以我们最好把这个去掉。
孩子: 但是如果我们让他一直待在小床上,他会一直哭。把这个也去掉吧。
父母: 如果你想一个人待会儿,可以关上自己的房门。
孩子: 我们也可以把我最喜欢的玩具藏在壁橱里。
父母: 如果他想抢你的玩具,你不想让他碰的时候,可以温和地和他说吗?
孩子: 好的。但是如果我给他另一个玩具,或告诉他我想一个人玩,他仍然不听怎么办呢?
父母: 如果我们讨论过的方法你都试过了,仍然不管用的话,你可以随时来找我,我会把他带出你的房间的。但是,我感觉你会慢慢找到温和的方法搞定你弟弟,并且会越做越好的。
第六步,父母和孩子为所达成的共识握手。
父母: 为我们达成的共识握手。把它们贴在冰箱上做个提醒。
好了,我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了原文片段,可以说这个片段他的步骤是非常清楚的。
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犯错误了,就一定要受到惩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孩子就会受到教训,下次就不敢再这么做了。
可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往往是事与愿违,被惩罚的孩子们常常认为,我怕家长惩罚,所以我就违心地说"我错了!下次不敢了!"之类的话。其实他们内心根本没有认识到自己哪里错了,以后该怎么做。
所以,今天读的这个片段,就有一个替代惩罚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解决问题的六步法。我们来简单地回顾一下。
第一步,倾听和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也就是我们在亲子育儿领域经常说的"共情"。只有当你跟他站在一条战线的时候,他才愿意继续听你说下去。
第二步,简单地说出你的感受。注意这里简单地说一句话就可以了,不用长篇大论。
第三步,邀请孩子一起找出解决方案。
通常有的家长会认为,孩子还那么小,我邀请他们来做解决方案,他们能做到吗?其实这往往是家长们过分地担心。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作为一个孩子,能够和家人共同解决问题,心中一定会是充满感激和感恩的,所以他们会觉得自己已经被家长当做一个大孩子看待。他们会更加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会学会,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四步,写下所有的方案,不要评判好坏。
注意,不要评判对错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因为一旦家长说"这个方法不行",这个时候孩子就会不敢再继续说下去了,哪怕他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五步,挑出你们不能接受的,以及能接受的。并做出计划。
这一步非常得关键,也可以说是整个六步法里的核心。
第六步,为你们达成共识欢呼。
很多家长会忽略这一步,但这一步其实是一个仪式感的步骤。所以是不可以忽略的。
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其实也可以用这样的六步法来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在职场中,你的两个同事发生争执的时候,你是完全不反应,还是帮助他们用六步法来解决。这个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延伸。
【A1】
下面,我们来进入A1标签环节。
请大家回想一下,当孩子或者你的下属、同事犯错或者有争端的时候,曾经的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现在我们以小组的方式来讨论一下。
讨论完,请1-2位小伙伴来分享你们的经验。
学习者案例:
吴迪:曾经参加一个培训,有一个环节是为自己的班级设计主题词。结果大家各有各的意见,争论起来。我作为班委,提议大家不要争论,而是选择让大家每个人拿一张纸,写下自己喜欢的主题词,最后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套用六步法,第一步让大家都表述了自己的意见。第二步当讨论变成争论时,告诉大家这样不好。第三步邀请大家坐下来,写下所有的想法。之后把大家觉得好的挑出来,不好的摈弃掉。最后达成了共识。
梅砸:给异地的男朋友发了微信,结果男友一直到晚上都没回。后来给男友打了电话,问男友原因,并且理解了男友的解释,这也就是之前说的"共情"。之后男友向自己道歉,并且两人商量出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更好。虽然并没有细致到这六步,但是最后也算达成了共识。
好的,刚才有两位小伙伴也做了一个分享,非常得棒,那么现在,我们来进行A2标签的分享。
【A2】
今天学习六步法以后,你今后准备怎么解决家庭和工作中类似的问题?请把你的办法在标签纸上写下来。
注意,不能只是表决心,要写下具体的行动步骤,要有明确的时限,要有可衡量或可观测的预期结果。
开始写吧,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好了,一分钟的时间已经到了,
我看到小伙伴们都写得差不多了。
【学员分享】
梅砸:如果今后再碰到男友不及时联系我,或者类似的情况,我会按照六步法来做:
1.倾听他不能及时联系我,或者其他类似情况产生的原因,并对此做出回应,表示理解。
2.告诉他,一直收不到信息我很担心他。
3.请他和我一起找出解决方案。
4.写下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法,不评判好坏。
5.挑出我们俩都能接受的办法。
6.达成共识,并将这个办法写下来。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能按照自己写下的具体步骤来实践。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