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倾听1阶:被关注,得到理解,让对方内心深处的感受得到释放】
片段1学习目标: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保持关注的方法[方式HOW] ,为对方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做什么],使对方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得到关注[做到什么程度]。
【倾听2阶:被理解,需要和请求通过反馈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得到帮助,解决问题】
片段2学习目标: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反馈的方法[方式HOW]表达对对方的理解[做什么],让对方知道你真的懂他,从而共同解决问题[做到什么程度]。
事件场景:某天你接到了好友的电话,她哭诉自己一天悲催的遭遇,抱怨工作不好、家庭不和谐,你在电话这头听的也不咋舒服,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听到他说自己工作不顺利时,你有点不屑,说道:你就知足吧,你那工作不比我的好啊,我的说出来岂不是更悲催了。别哭了,坚强点过去就好了。
提问:如果一个人想要别人了解他的处境,听到的却是说教或建议一类的回应,换做是你,你会觉得舒服吗。你在说出建议安慰或者说教性的话语时,思考过是对方希望听到的话吗?倾听就是你好好听对方表达那么简单吗?倾听应该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可以呢?
影响:倾听是一个过程,循序渐进。我们习惯自我思维里考虑问题,很少换位思考,盲目的给建议、否定、纠正等,反倒令对方陷入不幸的感受中无法自拔。
解决:以非暴四要素为基础的倾听方法,从先关注对方感受和需要,再到使用四要素来正确倾听,可以帮助你解决不会倾听,不能很好的体会他人处境的问题。我们今天就来拆解《非暴力沟通》里的片段。
R 阅读原文片段
P94保持关注
我建议,在解决问题或询问他人的请求前,为他人的充分表达创造条件。如果过早地提及他人的请求,我们也许就无法传达我们的关心;甚至还会被看做是应付。而且在谈话刚开始时,人们所表达的感受往往是冰山之一角,有许多相关的感受—通常是更为强烈的情感,并没有得到表达。倾听将为他们探究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创造条件。反之,如果急于了解他们的请求或表达自己,就会妨碍这个过程。
假定有一位母亲和我们说:“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的孩子不论我和他说什么,他都不听。”这时,我们就可以表达我们的理解:“听起来,你很伤心,你希望找到和孩子沟通的办法”这样的回答通常会鼓励对方去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如果我们的理解是准确的,这位母亲一般就会开始表达其他感受:“也许这是我的错。我总是冲他大喊大叫。”作为听众,我们继续体会她所表达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你希望能能多体贴孩子,以前没有做到这一点,你现在有些内疚,是吗?”如果这位母亲觉得我们能够理解她,她也许会接着说:我是一个失败母亲”。我们这时可以继续把我们的理解反馈给她:“你有些灰心,你想加深与孩子的感情联系,是吗?”就这样,我们一直保持关注,直到她充分表达相关的感受。
怎样判断对方的感受是否已经充分表达呢?首先,如果—个人觉得别人已经完全明白他的意思,他就会变得轻松。这时,我们也会感到放松。另一个更为明显的标志是,他停止了谈话。如果无法确定对方是否还有话要说,就不妨问一句“你还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
【倾听1阶:被关注,得到理解,让对方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得到释放】
寻找易混淆的情况/追问深究期间的根本差异:这个拆页里提到了要在对方充分表达感受前,对其一直保持关注。怎么做才算一直保持关注呢?
l 甲说:我紧张地准备女儿的婚礼。可是,我亲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烦人!如果乙说:看来你是不是希望你亲家能多配合你点啊?这算不算保持关注,不算,因为乙过早询问请求。
l 甲说:我紧张地准备女儿的婚礼。可是,我亲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烦人!如果乙说:你不知道啊,我那个亲家更烦人,啥事都必须她做主。这算不算保持关注,不算,因为乙在表达自己。
l 甲说:我紧张地准备女儿的婚礼。可是,我亲家老是有新主意,真烦人!如果乙说:你应该和你亲家好好谈谈,告诉他改一点就会牵涉很多事情。这算不算保持关注,不算,因为乙过早的建议,可能会阻碍甲接下来的表达,比如甲可能更担心结婚之后两亲家的相处和往来……
到这里,大家觉得保持关注的关键点是什么呢?以对方为中心(不能急于表达自己),帮助对方把感受倾吐出来(不能急早询问的提出问题或询问需求)。
要做到这点其实很困难,我们非常善于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习惯性以自我为中心。然而这些都会阻碍我们帮助对方。
其实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静静地听就好了。(注意这个听不是心不在焉,不是手里干着其他事,而仍然把关注点放在对方身上)如果想要做得更好,或者再多做一点:从片段中我们归纳出保持关注的步骤是:【帮她捋清他的感受和需求】
1.先分析:认真听对方的表达,并从对方出发,分析推测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他的感受是……,他的需要是……】。
2.再引导:使用表示理解的句子,反复引导对方表达不同的感受和需要【你有点/你觉得……(他的感受),你希望……(他的需要)】感受和需要的顺序可以变
3.后检核:通过提问“还想和我聊点什么么”确认,或者根据双方状态:看看对方是否放松,你自己是否感到轻松。
预防异议/适用边界: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没办法体会对方的感受怎么办?”或者“如果引导时,理解不到点子上怎么办?”又或者“没时间倾听怎么办?”
体会对方,要求你和他在一起,以对方为中心,把注意力在他身上,甚至不需要感同身受。
例如如果当某个人正处于痛苦之中,而你说:“哦,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觉得很难过!”这时候注意力就从对方身上转移到你身上了,属于同情更多一些。
而通过同理心,我们和对方感受在一起,并不是说我们感受到它们的感受,而只是当它们有那些感受时,我们与它们在一起。即注意力是完全在对方身上的。
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保持关注,需要你用同理心,重要的是你和他同在,给他创造充分表达的条件。至于没时间或者痛苦的无法倾听,你完全可以当次拒绝(不适用)。
总结一下保持关注的适用边界:当对方因为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有情绪很苦恼,需要充分地倾诉释放自己,找到你时(强调:问题不太着急解决或者你不一定能帮上忙),对他保持关注,倾听他(适用);当对方的问题比较严峻需要立即解决,而对方又没有认识到,陷入情绪中来找你时,先把燃眉的问题解决(不适用)。
A2 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请两人一组编写一个使用保持关注倾听对方诉苦的故事,要求至少有3种感受等你引导和理解。设计出背景、有具体对话的细节,以及你先分析,后引导,最后确认的过程。帮助对方充分表达感受和需要。
学习者案例记录:
背景:CC刚毕业,在保险公司做内勤,负责行政人事会务等为业务员做后勤服务等各种工作。女领导未婚特别苛刻。CC和好友AA电话里倾述。
具体对话:
CC:AA吗,最近忙什么呢?
AA:准备拆书预备表呢。
CC:工作顺心吗?
AA:还行吧……你呢,你怎么了
CC:别提了,干的挺郁闷的。
AA: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CC:一天挺累的,活挺多,休息少,上个月就休了一天。
AA:领导对你怎么样啊?
CC:领导对我也不好,老处女特别严格,把活都堆给我了。天天加班,我现在血压都上来了。
AA:吃点药了
CC:可不咋的,挣点钱都买药了。
AA:分析:刚工作不适应工作环境,有点郁闷(感受)
AA:老处女怎么苛刻你的呢?
CC:有一天晚上八点半,大家都还没吃饭呢,是明天有一个重要的会议,但得吃点饭啊。非要工作完再吃饭。最后12点了,哪有饭馆开门啊,回家吃的方便面。
……
拆书家点评:我们练习先到这里,从引导感受方面,对方说出了工作忙郁闷,领导苛刻不好受,苛刻到不让吃饭更是不爽,算是表达出了三种感受。再引导的过程来看,首先它是一个引导。我们要尝试能不能用片段的方法,说出对方的感受,融如片段的方法来倾听。最后可能对方会主动聊别的时候,就是比较成功的倾听。
以上是保持关注的倾听。帮助对方释放后,如果它真的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怎么办呢?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个片段。
90页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地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
93-94页
有―位先生在开始时也不认为给他人反馈有什么价值。有―段时间,他与太太的关系十分紧张,于是,他们―起参加了一个非暴力沟通研讨讨班。期间,太太对他说:“你从不好好听我讲话。”
“我怎么没有?”他答道。
“你就是没有”太太反驳。
这时,我对这位先生说:“我担心你也许只是在证实她的观点。从她的反应来看你的回答体现不出你在认真倾听她。”
对我的观点,他有些困惑。于是,我问他是否可以让我来扮演他的角色。他很乐意我这么做。接着,我和他的太太就展开了以下的对话:
太太:“你从不好好听我讲话。”
我:“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是吗?”
这位女士听到我的回答后,流下了眼泪。她终于得到了别人的理解。我转过身去,和她先生说:“我相信这就是她的需要——她需要倾听和理解。”这位先生十分惊讶:“她想要的只是这个?”他很难相信,这么简单一句话对他太太能有这么大的影响。
拆书家提问设计:
测测你的倾听等级。请仔细阅读每个情景的描写,想想你的做法和情景中的描写相似程度有多少,或者如果你面临那样的问题,你的做法会和其中的描写一样吗?如果你觉得“非常像我” 请选择1,“非常不像我”请选择5。有的情景你可能从来没经历过,没关系,凭借第一感觉做出相符程度判断就好。
1.我自觉很善解人意,但身边的人很少找我谈心。 | 1 | 2 | 3 | 4 | 5 |
2.当有人找我诉苦的时候,我也挺替他难过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办? | 1 | 2 | 3 | 4 | 5 |
小计 | |||||
3.好朋友年底升职加薪时啥也没得到,找我诉说,我认真负责地帮她分析原因,以及她在这个过程中疏忽的环节,并给出建议。 | 1 | 2 | 3 | 4 | 5 |
4.好同事边哭边和我述说,我就一直在安慰她别哭了,别伤心了。 | 1 | 2 | 3 | 4 | 5 |
5.当有人伤心的对我说“你怎么可以那样和我说话?”我会觉得很内疚,赶紧回应“对不起,那样说话是不是让你伤心了?” | 1 | 2 | 3 | 4 | 5 |
6.某晚,我一回家老婆就对我说:“我的生日你居然忘了,回家这么晚,我太失望了。”对此我很委屈,急着向老婆声明,我不是为了给你弟弟介绍工作吗? | 1 | 2 | 3 | 4 | 5 |
小计 | |||||
7.我的好朋友在朋友们面前表扬我,觉得每次找我聊天感觉都特别好,我很坦诚的和大家说,其实我也没做什么,就是很认真的在关注他,静静的听。 | 1 | 2 | 3 | 4 | 5 |
8.我很忐忑的对朋友说“每次你在微信上和我聊不开心的事时,我虽然只是用嗯,啊?或者表情来回复,但我都很认真的在听,你感受到了吗?。” | 1 | 2 | 3 | 4 | 5 |
小计 | |||||
9.“听起来,你有点不高兴,你需要陪伴,你希望我今天不加班,是吗”我平时会说这样一类的话来体贴我爱的人吗? | 1 | 2 | 3 | 4 | 5 |
10.接到好友来电,痛苦的和我说今天被客户投诉,被领导斥责,觉得自己的工作一团糟。在我本能的回应“别难过了,吸取教训,把我主动权”之前,我想到了她此刻的失落、担心、她在工作中对肯定的需要…… | 1 | 2 | 3 | 4 | 5 |
小计 |
如果非要给上面测试题中聆听分几个等级,可以这样划分:
一级聆听:完全不知所措,全程都很别扭。例如:1-2题,得分在6分以下的伙伴你处于这个等级哟。二级聆听,是指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听。对方说的内容,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思维模式或情绪模式,然后从自身的想法、判断和需要出发,进行回应。3-6题,得分在18分以下的伙伴,你处于这个登记哟。
三级聆听,专注投入地听对方所说的内容。7-8题,得分在6分以下说明你有时候是出于这个等级的哟。
四级聆听,在二级聆听的基础上,还能关注到对方话语背后的情绪、意图、能量水平、思维模式等。得分在6分以下说明你有时候是出于这个等级的哟。
大家想不想自己的倾听等级时常保持在3级或者4级呢?接下来我们继续修炼倾听的能力。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简短互动:这个片段的案例对话,你觉得哪一句是有效的倾听?
学习者:“听起来,你很失望。你需要体贴,是吗?”
WHAT:通过反馈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来表达理解,是倾听中很重要的一步。在倾听中,为了帮助对方,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我们要围绕他的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给对方反馈。
WHY:为什么要给出主动给出反馈呢?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是让对方知道。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这里的关键是把沟通中的感受和需要显像化,各自对照一番,检查双方的沟通是否同频,是否有着共同的目标。
WHERE如果一个人在说话时,有明显的情绪、比如抱怨、责备等,他一般会期待得到他人的反馈。当你听到一个人有情绪的表达后,你要么给安慰、提建议,要么自责,要么防卫或抵触,或者觉得听起来像被攻击、被要求时,你就需要校正自己,回到倾听的轨道。
听这个例子:甲:你从不把我当回事。要不是我帮你,你自己一个人能处理这么多事情吗?乙:你怎么能这么想!我一直都很尊重你。这里乙开始产生防卫或者是自卫心理,给到甲的回应更像是辩解,而非倾听。
HOW如何让倾听中给出的反馈,更有效呢?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给予反馈:
1.如果不清晰背景或问题出处,首先基于他的观察询问:你说的是……吗?(描述具体事件)
例子:上周三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得是这回事吗?
2.始终围绕他的感受及需要询问:你觉得……,你希望……,是吗?(未被满足的需要)
举例子:甲:你从不把我当回事。要不是我帮你,你自己一个人能处理这么多事情吗?乙如何反馈才是有效倾听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甲觉得没被当回事,甲觉得自己的帮忙很重要。甲需要肯定、欣赏,没得到就会有点失望、失落。因此好的回应方式是:你好像有些失落,你希望得到欣赏和肯定,是吗?
3.如果觉得对方最终需要帮助,则基于他的请求询问:你是想……吗?
例子: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定酒店。
给予反馈的倾听,分别是基于观察、感受和需要以及请求的提问。我们在沟通中是不是全部都要表达到呢?(互动设计)不一定。视乎彼此对事件的了解和共识程度,我们可以省去对观察的提问;而当我们明确对方的需要,可以直接满足时,就可以省去对请求的提问。
预防异议/适用边界:
1.也可能你会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直接谈论一个人的感受是很少见的。
这里不强调一步到位,你的目的是需要通过这样的练习,尝试开始谈感受;
另外即使不去谈感受,你也能按照上述步骤思考,从而不再把对方的话看作是攻击,而注意体谅对方,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或者甚至无论听到什么责骂,都能静下心来去体会对方更多感受和需要就可以了。
2.另外,也有小伙伴会有疑问:面对一些对负面事件的倾述,比如双方闹离婚找你诉苦,你该如何进行反馈呢?此时是不是最好不说啊,清官难断家务事啊(不适用的情况)。
一般涉及第三方利益损失的事件,我可以用倾听的方式对他保持关注,听他述说,与他同在即可,无需基于他的请求进行反馈,也就是说这个超出我们帮忙的范围了我们可以不谈这个话题。
A3 促动参与
在倾听他人之前我们往往有很多习惯性的回应,自然而然冒出来,比如前边提到过的急着安慰、给建议等等阻碍真正的倾听。这是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呢?解决了会帮助我们有效沟通。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那么我们就用微行动学习的方式,尝试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请想一想当你听到别人表达痛苦时,包括我们的测试题中,你习惯性的回应方式,以及你听到的别人的习惯性回应方式都有哪些?请在小组内分享,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阻碍真正倾听倾听的回应方式:比如提建议一类,有一类比如辩解防卫等。
学习者01:习惯性否定别人,比如你哪里胖了……
学习者02:否定是防卫吗?
拆书家:否定应该单属于一类的,比如你经常安慰别人“别哭了,别伤心了”
学习者01:典型的同学别人的意见跟他不一样了,他就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也是否定。
学习者02:你怎么能这样呢?
引导:前边片段里提到过的做的不当的,做的偏了就是同情了。你和他感同身受了。
学习者01:我有时候愿意帮人家分析。比如老师说某某同学,我会下意识引导他们,老师为什么说你啊?
拆书家:你这种说法再演化一下就属于说教了。大家可以再回想一下介绍图书里的场景,当听到对方说工作不好的时候,我回应你工作还不好啊,不比我强多了啊。这属于什么类别。
学习者01:防卫吗?
学习者02:否定
拆书家:其实是一种做对比。
学习者01:特别明显,比如谁抱怨男朋友怎么怎样时候,我们会说行了,我们这还啥都没有呢。
拆书家: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对比。
学习者02:我一般提建议,比如谁跟我说找对象找不着,我就建议你得以数量取胜啊,没事就去相亲,相的多了没准就遇到了呢。
拆书家:我们大概总结了有6种类型,提建议、否定、同情、说教、对比、分析。
请在小组内讨论:这些情况是我们常见的习惯性回应的方式,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些情况或者说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者01:表达自己,以自己为中心。
学习者02:以自己为中心。
拆书家:有时候你也确实挺替他难过呢?习惯性表达自己,以自己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
学习者01:同情也是从自己角度出发。
那么我们进行下一步,请就这个问题的本质,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可行的方案。【4分钟】。即我们如何避免习惯性的回应方式。4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讲解你们的成果。
学习者01:以他人为中心。
拆书家: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学习者01:首先不能给别人提建议了,不能分析等。
拆书家:不能做的事,可以用其他的小行动或者小建议来代替下吗
学习者02:三思而后说
拆书家:思考什么
学习者01:思考他的感受是什么,至少思考3条感受。
学习者02:我诉苦时是希望别人认同我、理解我;那就表达对他的认同和理解。他需要我做什么?
拆书家:是指三思里的内容是什么?
学习者01:思考3个感受,并且思考出他需要咱们做些什么?这个过程中,认同观点啊
学习者02:吐槽时候和他一起吐槽。
学习者01:帮她疏导,发泄。
拆书家:也就是说我们的方案;目的是以他认为中心,具体怎么做就是三思而后行。三思里做到至少思考他的三种感受,然后再做到三点:1认同他的一个什么观点;2陪她一起发点牢骚;3给他一个充分表达的条件。
刚刚是我们的过渡方案,我们的习惯性回应方式是没办法一下子改变的,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过渡方案把它慢慢的解决。也再结合一下片段,从以自我中心到以他人为中心,有一个过渡方案,再融入片段中的方法给他反馈,最后落实到是否需要给他一个实质性的反馈。
A2催化应用
想想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好好听他们说话,没有关注过他们的状态或感受了?想想你以前多少次给建议,否定他的感受,如果回去再和他聊聊,怎么可以做到有效倾听,大家可以规划下,回去倾听最亲近的人呢。使用片段里的方法,你会如何规划。
学习者01:
女儿:我听说你上次你又和我姥爷吵架了?怎么回事啊?
妈妈:就为了吃东西那点事,我说这个有营养,他非要吃别的,然后就吵架了。反正我生气了。
女儿:你是因为姥爷不好好营养当配吃点东西,担心他的健康吗?
妈妈:是啊
女儿:老人也是,有的时候不注意,没有营养健康的意识,你是希望老爷有一个健康的膳食习惯,健康的身体吗?
妈妈:要不然我跟姥爷聊聊。
拆书家:这是你起码能帮她一点。通过这种方法,你会发现你尽量在避免之前习惯性的这种回应方式。让你妈妈感受到你更懂事了。
运用倾听的方法不是一下子能习得的,我们要从自己为中心过渡到以他人为中心,对他保持关注,适当的给出反馈,都是倾听的有效行为,这样两个人才能达成一致。
以上是今天学的两个片段,倾听保持关注和用疑问句给出反馈。从我们测试题里的一级倾听者慢慢修炼为四级倾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