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可以学会“使用自然后果的三部曲”来帮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
发原文段,分组,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程兰沣,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带拆学习。首先我把今天带拆的原文片段先给到大家。我们每人一份。大家都拿到原文片段后我先先分两组进行今天的学习。
用FAB的方法介绍图书:
F:我今天带拆的书是《正面管教》,作者是简.尼尔森博士,这是一本亲子育儿类书籍。
A:这本书原版来自于美国,此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家长广泛阅读和使用。在中国目前是当当和京东所有育儿类书籍销售第一的书,可以被称为育儿类书籍中的典范。
B: 在生活中,您是否曾遇到过孩子不好好吃饭,孩子爱打仗骂人,孩子不爱学习,孩子脾气大等等让你抓狂的育儿挑战?你尝试了哄劝,打骂,甚至惩罚等等管教方法,但是孩子的行为还是没有改善,你的育儿之路充满疲惫和无奈,如果你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你遇到了诸如此类的育儿挑战,都建议你去阅读《正面管教》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你会豁然开朗,你会知道为什么你的育儿方式不好用,你怎么做才能让育儿之路变得轻松而愉
今天我带拆的是这本书的p86-87页,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是如何使用自然后果让孩子们习得一些技能。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分半的时间读一下这个原文片段。
自然后果是自然而然的发生的任何事情,其中没有大人的干预。站在雨中,就会淋湿。不吃东西,就会饿。忘记穿外套,就会感冒。对孩子正在经历的事情表达同情和理解:“我敢肯定肚子饿了(或淋湿了,得了低分,丢了自行车)很难受。”在恰当的时候加上一句:我爱你,我相信你能处理好!”对于要给与孩子支持的父母来说,不救助孩子或对孩子过渡保护是有一定困难的,而这是你所能做的帮助孩子培养对自我能力的感知力的最鼓舞人心的事情之一。让我们来看一个自然后果如何起作用的例子。
比利是一年级的学生,他每天上学都忘记带饭盒。他的妈妈每天都要中断繁忙的工作,开车去学校给他送午饭。在学习了自然后果之后,她决定试试看,如果让比利体验几次忘记带午饭的自然后果,他或许就能够记住自己带午饭了。她首先就此于比利进行了讨论,让比利知道,如果他忘记了,她不会再到学校送饭了,因为她知道他能够从自己的过失中汲取教训。当你计划改变你的行为并且让孩子体验他们的选择所产生的自然后果时,事先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商量是非常重要的。
比利对此进行了考验。当他又一次忘记带午饭时,比利问老师能不能借钱给比利买午饭。老师说:我很抱歉,比利,但咱们说好了的,你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比利给妈妈打电话,要妈妈送饭。妈妈也同样和善而坚定的提醒他应该自己解决午饭问题。比利为此撅了半天嘴,尽管他的一个朋友给了他一块三明治。
自此以后,比利就很少忘记带午饭了。即使偶尔忘记了,他也会想到办法找到愿意分享给他一些食物的同学。到他上了二年级,他不仅能够记住带午饭,父母还让他自己承担了准备午饭的责任。
What)自然后果是指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其中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比如不吃饭就会饿,不穿衣服就会冷,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自然后果是正面管教里使用频率比较高,效果也很好的一个工具。自然后果给孩子们提供了绝好的学习机会。在运用得当的时候,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同时这也是培养孩子对自我感知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why) 当孩子们在感知自然后果带来的感受时,其实孩子对结果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是否是合适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形成了孩子的经验,这些经验让孩子对事件本身有了新的思考,这些思考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how) 那么如何如何使用自然后果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呢?接下来我用使用自然后果的三个步骤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1.事先约定。家长要和孩子事先约定好处理的办法。
当我们在准备使用自然后果的时候,要就这件事情做好事先约定。比如原文片段里的比利带饭盒的故事,他妈妈就此事和比利进行了讨论,让比利知道,如果他忘记了,她不会再到学校送饭了。这就是妈妈和孩子讨论的一个结果,也就是一个事先约定。忘记带盒饭,妈妈不再为这件事情负责。比利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这就是和孩子做的一个事先约定。
2预先告知。也就是我们需要在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之前再次把已经约定的处理方法清晰而明确的告知给孩子。
当我们准备改变以前的做事模式,启用新的模式时,要提前明确告知孩子。让孩子有心理预知。
比如以前比利忘记带饭都是妈妈放下繁忙的工作来给比利送午饭。现在妈妈决定按着她和比利的事先约定来做,就是当比利再次忘记带午饭的时候,需要比利自己想办法解决,妈妈不再来送饭。这个新的模式,一定要在比利上学前再次明确告知孩子。我们可以对比利说:比利,按着我们新的约定,妈妈相信你可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你能处理好自己的午饭问题。所以当你偶尔忘记带午饭的时候,你需要自己处理你的午饭问题,妈妈不会再来学校给你送午饭了。我们的新约定,你清晰吗?你明确吗?如果孩子知道了,OK,这一步就算完成了。
3.和善而坚定的按约定执行。也就是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我们如何和善而坚定的去执行。具体就是对孩子的感受表示同情和理解,然后相信孩子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按约定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我们再来看原文片段中比利带盒饭的故事,当比利再次忘记带盒饭的时候,妈妈没有指责,也没有抱怨,我们可以对孩子的感受表示同情和理解,我们可以说:看起来没有吃午饭,真的很饿啊!
然后和善而坚定的决定自己做什么。比如原文片段里的比利又忘记带午饭的时候,妈妈和善而坚定的告诉比利,他应该自己解决午饭问题。 也就是妈妈决定按约定执行,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妈妈不送饭,相信比利自己可以解决午饭问题。这就是我们的原文片段使用自然后果的三部曲来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这三部曲都是什么呢?第一时事先约定,第二是事先告知,也就是再次明确约定的结果。第三个是和善而坚定的按约定去执行,避免指责和抱怨。
举例子: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个使用自然后果三部曲让孩子成长的例子:福程在三伏天一定要穿着带毛的厚棉靴外出玩,我们如何使用自然后果这个工具让孩子学习和成长呢?
首先我要和福程做个事先约定,我告诉福程,如果他一定要穿棉靴外出,我可以事先和孩子做一个约定,如果他因为脚热而感觉不舒服的时候,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让自己的脚舒服一些,妈妈没有办法让棉靴变成凉鞋,也不会回家给他去取凉鞋。如果我家儿子也同意这个约定,那就没有问题,我就尊重他的选择,他可以穿棉靴出去。然后进行第二步,在出门之前把这个约定的结果再次清晰明确的告知给孩子,也就是再次确认的过程。比如:儿子,如果你决定穿棉靴出去玩,按照我们的约定,妈妈相信你可以为你的脚负责。当你感觉热的时候,你可以找到让自己的脚舒服起来的办法。妈妈也会按照约定,不会回家给你拿凉鞋的,你知道吗?第三步是和善而坚定的执行,当孩子真的决定要穿着棉靴外出的时候,当他感觉到热,不舒服的时候,我可以对孩子说:看起来你的脚现在真的很热,很不舒服啊!然后和善而坚定的决定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是相信孩子可以找到让自己的脚感觉好起来的方法。期间做为妈妈的我,按约定,不回去给孩子拿凉鞋。
这是我家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也是使用的这个工具来解决的这个问题。这件事情的后续结果就是福程在玩的过程中实在无法忍受棉靴的热度,就要求我回家给他取凉鞋。那我呢,就蹲下身,和孩子说:我想你的脚一定很热,很不舒服!妈妈相信你可以找到让自己的脚舒服起来的方法。后来福程就提议光着脚在椅子上玩,还拉了两个孩子和他一起在椅子上玩。再后来福程再没有出现在伏天穿棉靴的情况。我想在这个过程中福程学会了在事宜的气候里穿适宜的衣物,自己感知冷暖的一个技能。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那孩子在马路山玩球,这件事情,也可以用自然后果这个工具吗?我告诉大家,坚决不可以的。自然后果这个工具有四个不适用的情形。
(1) 当处于危险状态的时候,不适用。比如房子着火,孩子在马路上玩耍等非常危急紧迫的场景不适合。
(2) 当孩子的技能不足时不适合用。比如四岁的孩子过马路,孩子可能对于交通规则不明确的知道,这个就不适合用自然后果。我们需要训练孩子。
(3) 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周围的环境的时候。比如在图书馆里大喊大叫的孩子,此时孩子的自然后果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了,所以不适用。
当自然后果对孩子没有造成影响,或短期影响不大的时候。不如孩子不刷牙,就不适合用自然后果。
【A3】分步催化法
场景演示:(1分)
下面我们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使用自然后果三部曲”,来做一个小练习。具体场景就是午饭时间已经到了,但是孩子还没玩够,妈妈反复呼喊孩子,该吃饭了!吃饭时间到了,吃完饭再玩!但是孩子每次都说:我还没玩够,等玩够了再吃饭。就这样反复几次,饭凉了热,热了凉,已经过了午睡时间,孩子还是没有吃饭。
大家以此场景为例,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我们使用自然后果来和孩子做一个沟通,分成两组,用我们今天学到的“使用自然后果三部曲”来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这三部曲我再重复一下,第一步是事先约定,第二步是预先告知,第三步是和善而坚定的执行约定。
小组讨论:(5分)
请大家按组论论并组内演练,讨论结束后我们会选一组代表来进行角色扮演。这个讨论环节我们有五分钟的时间。
角色扮演(7分)
接下来请大家选出两个代表,一个代表扮演的是妈妈,另一个代表扮演的是我孩子。然后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表演一下如何“使用自然后果三部曲”来让孩子学习和成长。
角色扮演后问孩子,孩子下次吃饭的时候,还会选择出去玩吗?孩子习得了哪些技能。
小结:
大家发现了吗?当我们“使用自然后果三部曲”的时候,真的可以让孩子习得一些技能。期待大家都在生活中常使用这个实用有效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