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长春阅微筹备分舵第3次线下练级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直接表达需求进行有效的沟通 学习目标: 用直接表达需求代替指责和抱怨,以达到心意相通的有效沟通效果

开场: 学习目标:
学习者跟我学完RIA便签后,可以学到用直接表达需求带代替指责和抱怨,从而达到心意相通的有效沟通效果。
发原文段,分组,打招呼:
大家好,我是程兰沣,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带拆学习。首先我把今天带拆的原文片段先给到大家。我们每人一份。大家都拿到原文片段后我先先分两组进行今天的学习。
用FAB的方法介绍图书;
F:我今天带拆的书是《非暴力沟通》,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这是一本讲解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书。告诉我们如何用人性的方式,也就是用爱的语言,改变生活和世界,解决冲突,化解纠纷。
A:这本书被誉为沟通类的圣经,它是国际知名畅销书,被香港大学列为必读的50本书籍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非暴力沟通》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
B: 那在生活中,您是否曾有过因与爱人争吵变得郁闷伤感?或者不堪忍受长辈的唠叨而委曲求全或自责不已?亦或者因孩子的言行而怒发冲冠、束手无策。。。。
我们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却不知向谁诉说、我们挣扎着想要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品质,却无从下手,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你可以尝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带拆的是这本书的p50-51页,这个片段,主要讲述的是我们如何用直接表达需求代替指责和抱怨,进而达到心意相通的沟通效果。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接下来,请大家用一分钟的时间读一下这个原文片段。

《非暴力沟通》

美  马歇尔.卢森堡

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说“你从不理解我”,他实际上是渴望得到理解。  如果太太说“这个星期你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你喜欢工作,不喜欢我”, 那反映了她看重亲密关系。

 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回应。

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并不习惯从需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在不顺心时,我们倾向于考虑别人有什么错。例如,如果孩子把外套放到了沙发上!而没有挂在衣柜里,我们可能就会说他们是懒虫。如果同事没有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许会指责他们不负责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举例子:记得在今年的夏天,有一天我在养生馆做火疗,老公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呢?我说我在治疗乳腺炎,我现在乳腺炎很严重。老公接着说:家里冰箱里有很多烂菜,还有一些剩饭剩菜,都是哪天的?今天早上已经扔了一些粮食了,今天是不是还要扔等等。。。我非常生气,大声的说:我现在乳腺炎很严重,我现在需要治病!是你的剩饭剩菜重要还是我的健康重要?老公反驳说:我也没没不让你治病啊,喊什么喊?我很生气的说:我在说我的乳腺炎很严重的时候,你就好像没听见一样,连问都没问,你一直在说你的剩饭剩菜,你心里还有我吗?然后老公又说什么他不舒服的时候也没人管他等等,然后我俩在电话里就开始战火熊熊了。放下电话,我感到非常伤心和烦躁,我不想回家,我不想要这样的两性关系,这样的家。

(what)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言行不符合我们的价值标准时,也就是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时,为什么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别人有问题,别人不够好呢?然后我们就开始指责和抱怨。

(why)指责和抱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申辩,不满和反抗!然后就是争吵,再然后就是伤心难过。这样的沟通结果让我们很无助,我们不期望这样的结果。。

(how)那我们做些什么可以让我们的沟通变得心意相通一些呢?我们可以向内看,其实当我们我们批评别人,我们有情绪都是因为我们内在有一个隐性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我们要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对方会更容易有一些积极的回应。

例如:当我们说孩子,你怎么总是挑食呢?这时孩子可能就开始辩解,说饭菜的口味不好,或者我生病了等等,其实当我们指责孩子的时候,我们内在的需求就是我们是爱孩子的,我们期望孩子身体健康。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内在需求,可能孩子的感受就会不一样。我们可以说:孩子,妈妈很爱你,妈妈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饮食多样化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我们共同来试试,这些菜的哪个口味是你能接受的,哪些菜的口味是你能战胜的?。

(where)适合场景:

当我们有不良情绪,想要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需要的来实现良性沟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激活经验

显像提问法: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否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很累,很乏,很想休息一下,可是你的合作伙伴,或者你同学,你下属,亦或你爱人,你老妈,此时却正在做一件你非常不认可的事情,而你却要为此事承担后果,比如你老妈又喋喋不休的催你找男朋友,你下属做的事情你需要负责,你同学在不停唱歌,打扰你休息等等这些场景,这些让你感到愤怒,感到心烦的事情,请大家回想一下,类似的事情最近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请大家想一想,然后写在蓝色便签上,写完后每个人都尽量在小组内分享。三分钟后每组选一个代表,来和大家进行分享。


【A1+1】请学习者反思,加工经验。

刚才在I环节,我曾经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家孩子挑食的案例,这个案例中我就用了我们今天新学到的直接表达需求代替指责和抱怨来和孩子沟通。我说:孩子,妈妈很爱你,妈妈希望你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饮食多样化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我们共同来试试,这些菜的哪个口味是你能接受的,哪些菜的口味是你能战胜的?好吗?然后孩子就开始尝试这些菜。最后孩子发现了一个没有尝试过,但是今天品尝后就爱上的紫菜,还有西蓝花的口感,孩子也是能战胜的,可以吃一些的菜。我的直接表达需求,让孩子感受到我的爱,确认自己是被爱的,从而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刚才我们在小组内分享的案例,如果是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用新学到的方法,即直接表达需求,避免指责和抱怨,来重新表达一下,我们可以怎么说呢?大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然后在粉色的变签上写上我们使用新知识后的沟通方法。四分钟后我们每组选个代表来和大家分享。

 

小结:

大家发现了吗?当我们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的沟通变得顺畅而有效,我们真的达到了心意相通。期待大家在生活中也多去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让心意相通的有效沟通从直接表达自己的需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