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 所属活动: 拆书帮天津北洋筹备分舵拆书家训练第二次线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学习复盘技巧 学习目标: TF1-2

开场: 大家好,我是王辰,是一名热爱读书、拆书、分享的青年。
三个标签介绍自己:1、医学生;2、拆书帮天津北洋筹备分舵召集人;3、执行力。
推荐一本近期在读的书就是《复盘》。因为上一次线下拆书结束以后,我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而复盘是一个有效回顾的方法,今天的拆书也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今晚是咱们天津北洋筹备分舵第二次线下拆书活动,很高兴和大家一起继续拆书。下面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帮。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家都开过很多会,总结会、分析会、研讨会、名目不一而足,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本来是希望通过开会找到解决办法,可开会的结果,不过是再一次让大家体会无力的感觉。

这是一次复盘吗?可能不完全是。

这是一次成功的复盘吗?可能完全不是,可能它谈论的内容和复盘中应有的内容关系不大,也没有得出该有的结论,更没有得到该有的认识和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指导。

当我们决定对某件事情进行复盘的时候,我们该谈论些什么内容呢?

一般来说,复盘的时候,我们需要谈论的内容,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清晰:

1、现在情况如何?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个片段还是比较简洁清晰的。说的是联想集团有一种称为复盘的学习方式:做一件事情,失败或者成功,重新演练一遍,大到战略,小到具体问题,当时怎么做,边界条件是什么,回过头看一下,做的正确与否,这是提高自己和团队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

具体如何做,片段给大家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易学的小技巧,只需要三步,就可以帮助大家从另一个视角来分析我们的某一个决定,让问题变得更加清晰。

    1、现在情况如何?也就是评估现状。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追溯问题源头。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考虑影响决定的因素,当时做出决定的逻辑,比如你可以找出一张白纸,写下所有做出决定的理由,做减法直到剩下三个,这可能就是你深层次的原因了。

 使用片段中这种方式进行复盘,可以在清晰现状的前提下去做决定,使得思路更加清晰。不然就会出现我在2016年刚刚决定筹备拆书帮分舵的情形,比如不知道该如何找合作伙伴、不知道如何与潜在伙伴沟通等。主要是当时的自己对于为什么做以及对现状的评估明显不够,比如:我是否已经达到了向他人阐述拆书帮及如何成为拆书家的认知水平,那个时候其实自己了解的也是一知半解,对于怎么沟通?都说些什么?很多时候就是意识流。

所以在这次线下拆书的活动中,我就注意了这个问题,比如我们3月22日启动了第一次线下拆书活动,当时就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现在情况如何?通过第一次活动,已有三位伙伴完成了TF1-1.并及时发布信息,伙伴积极性都很高,我们即将开展第二次活动。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首先,我们已经顺利通过了30拆,满足开展线下拆书的条件。其次,我们的拆书家手册也已经购置完毕,大家对各阶段拆书家需要完成的任务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再次,伙伴们积极性很高,满足启动线下拆书的条件,也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综上所述,我们及时启动。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当时的思考,其实深层次的主要是考虑到大家通过30拆已经对拆书帮和拆书法有了相对深刻的认知,后期的活动就自然而然的可以顺利跟进。同时,经过前期拆书已经学会了基本的方法,大家上手也比较快。而且在后期的分舵运营中,我也会把书中的观点结合咱们的实际进行实践,总结出属于我们的宝贵经验。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那么请各位小伙伴回忆一个在既往的工作和学习中有没有复盘的经验?

如果有,复盘后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有没有感觉比之前更加清晰了呢?

你还记得当时是如何做的吗?问了自己哪些问题?和片段描述的有何区别?

给大家结合片段中的三个问题来向你的队友分享一下自己当时的经验。


【学习者案例记录】

工作中特别需要一个出口,从去年开始坚持写书评,一开始没有人看,渐渐地坚持,就是想把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说出来,因为坚持,我的书评在豆瓣书评、简书等平台上被认可,很开心。

1、现在情况如何?-从去年开始一直坚持写书评,反馈还不错。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要将阅读的内容及时输出,汇总提炼。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自我提升,及时总结。



A2催化应用

非常感谢伙伴们分享自己的经验,接下来我要问在座的小伙伴一个问题:今天来的各位,大家打算如何应用片段中的复盘3步骤呢?你在哪些场景下可以运用?比如,我们是否可以复盘上次的拆书呢?或者,复盘你上一周工作中的表现?

【学习者案例记录】

今天回去后,将按照片段中提供的方法,来复盘我的前两次拆书。按照三个问题

1、现在情况如何?-我已经坚持完成了30拆,拆书到了1-2,感觉有些地方拆的不是特别好。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要成为三级拆书家,有能力帮助他人更好地学习。

      3、让我们再审视下思考的前提。--学以致用,带动他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