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欢迎大家来参加我的TF3-3晋级,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叫王小琦,现在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做开发兼产品。我的三个标签第一个是体验,自己希望能体验没体验过的事物。第二个标签是读书,我特别喜欢读书。第三个标签是分享,自己相信分享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自己也有一个读书分享群。【目标】第一个段子的学习目标是为了让大家通过本段子的学习摆脱以前漫无目的的学习,而真正有目的的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达到自己的期望。 《刻意练习》这本书是讲什么的呢?【场景】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曾有过因为爱好,因为生存因为工作需要学习某项技能,而我们应该都曾有过花了很长的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却没什么效果的经历。【提问】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影响】而这种时间没有任何意义的消耗也是在严重阻碍我们的个人成长,也会打击我们的信心。【解决】那么这本书《刻意练习》就是帮助我们纠正我们以前的一些固有的错误思维,以一种有目的的刻意练习的方式让自己的付出真正能够得到回报。
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史蒂夫。奥尔是威奇托大学从事音乐教育的专家,他曾提供过一段假想的对话,假设对话在一位音乐导师和年轻学生之间进行。这种关于练习的对话,音乐导师经常会跟学生讲。在这个例子中,导师试图搞懂为什么年轻的学生一直没有进步。
导师:从你的练习清单中可以看出,你每天练习1小时,但你每次测试的时候,总是只有C的成绩。能不能解释一下原因?
学生: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昨天晚上都演奏了!
导师:你演奏了多少次!
学生:10次或者20次
导师:你弹对了多少次?
学生:唔,我不知。。。一次或两次吧。。。
导师:哦。。。你是怎么练习的?
学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头弹!
简单的讲,这就是天真的练习:埋头干。有目的的练习意味着比这种天真的练习更有目的性,考虑更周全,而且更为专注。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段子的学习让每一个学习者能够有意识的摆脱以前漫无目的的重复练习,而是真正有目的的练习技能并达到自己期望效果
熟能生巧这句话相信我们都不陌生。
【互动】有没有谁能告诉我这成语的意思?
(练习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如何熟练?是不是反复做就可以了呢?我们很多人都这么认为的。可怜这样的误解误导了我们很久。拿我来说,我之前开始学写作,别人告诉我,你只要写个50篇,就一定会进步的。我就照着做嘛,漫无目的写50篇,写完后,感觉自己的写作能力跟开始写之前有进步,但那进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我就感觉上当了。。
【互动】大家觉得我问题在哪呢?
(为了写作而写作。对一万小时没理解透,只看到一万小时了。目标不明确)
【概念对比】我这种就属于“天真的练习”:漫无目的,只是埋头干。而真正能提高自己能力的做法是“有目的的练习”: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练习。那么如何做到“有目的的练习”呢?
【加工HOW】我总结了四步:1.明确目标:我在写之前应该先明确写这篇文章主要锻炼自己哪方面的技能:标题?讲故事?还是辞藻? 2.跳出舒适:我定的目标一定是自己还没有达到的,要达到需要付出一些精力的 3.保持专注,屏蔽一切干扰来练习 4.寻找反馈,找一个写作不错的伙伴互相点评和建议,一起成长。 这就是我归纳出来的有目的练习的四步骤
[过渡]这么就是一个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步骤。如果我们要真正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是不是做到这个有目的的练习就可以了呢?其实也不是,刚才我们讲的有目的的练习只是一个起点。我们真正学习技能的时候到底学的是什么 ?大家有想过没有?书里提到了一个核心概念:心理表征。这个才是我们真正要学的本质。那么如何学呢?书中提到了要找该领域最顶尖的导师,这是最捷径的方法。但事情往往并没有那么顺利,我们平时有可能找不到这样的导师教我们,那该如何做呢?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看到下一个段子。
我和胡毅一同研究世界上最出色的数字记忆专家--来自中国的王峰时,亲眼见证了这样一种方法。在2011年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上,王峰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当别人以每秒钟一个数字的速度向他念出数字之后,他记住了300个数字。
胡毅教授的助理曾测试过王峰的记忆编码方法,很明显,王峰采用的方法,在心理上与史蒂夫的方法相似,但在细节上却有极大的不同。王峰根据我前面提到过的一些广为人知的方法来制定自己的方法。
他首先勾勒了一组可记住的图像,把这些图像与00-99这100对数字中的每一对联系起来。接着,他又勾画了一幅实际位置的“地图”,他会在自己的脑海中以非常特定的次序逐一参观地图中的位置。这是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使用的“记忆宫殿”的现代版本,借助这种古老方法,古希腊人记住了大量信息。
当王峰听到一个数字串时,他将数字变成由4个数字组成的数字集,把这些数字集编码成两幅图像,分别与数字集中前两个数字和后两个数字相对应,再从心理上将那两幅图像放在心理地图的适当位置上。
一旦列表中的所有的数字串都被念了出来,王峰就像在心理上沿着地图上的路线依次旅行一样,回忆起那些数字,记住每到一个“站”都有哪些图像,然后将那些图像转换成相对应的数字。和之前的史蒂夫一样,王峰将那些数字串写入自己的长时记忆之中,将串中的数字与已经保存在他长时记忆中的物体之间创建联想,因而远远超出了短时记忆的局限。但和史蒂夫相比,王峰采用的方式更加先进、更加有效。
如今,参加记忆赛的人们,可以从前人们那里获取经验。他们辨别最优秀的从业人员,然后确定是什么使这些人如此优异,并发展一些训练的方法,以便他们自己也能练就同样的本领。在他们看来,辨别最优秀的从业人员并不难,因为最终归结为谁能记住最多的数字。当参赛者找不到导师帮助来设计训练课程时,他们能从以前的专家那里获得建议,那些专家的事迹,要么可从书中找到,要么可从媒体的采访中获得。因此,尽管在最严格的意义上讲,记数字的训练并非刻意练习,但它抓住了刻意练习的最重要元素(从最杰出的前辈身上学习),而且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能够在这一领域迅速提高人们的记忆力
【学习目标】通过这个段子的学习让每一个学习者在资源有限,外界帮助有限的情况下仍然能完成刻意练习
【自测】在大家看第二个段子之前,先看一下事先发给大家的自测题,花三分钟的时间做一下,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格子打勾,然后把每一个打勾的格子对应的分数加起来哈。
【自测解释】
该自测题主要是用来检测大家对刻意练习运用的熟练程度。
0-14 在练习的态度和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4-21 有主动学习的意愿,方法稍微调整一下会更好
21-28 非常主动的学习,也掌握了合理的练习方法
【I讲解】
我们在学习某个技能的时候,当然希望有个权威专家能够指导我们,为我们设计针对我们自身的学习方法。但事事都不能完全如意。当这样的条件并不具备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段子前面一大部分都在讲王峰的故事。
【互动】那么王峰是谁呢?
【反馈】记忆力领域很牛逼的人。
所以前面相当一部分都是作者对这位最出色的记忆专家的记忆方法进行拆解的一个过程。
【互动】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对王峰的方法进行拆解呢?
【反馈】因为只有这样拆解,普通人才有可能学到他们的方法
【互动】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拆解呢?大家看王峰用的方法很厉害,那么大家想一想王峰的这个方法是他完全凭自己想出来的吗?这个段子有没有提供什么线索呢?
【反馈】他的方法跟古希腊人以及史蒂夫的方法相似
大家看段子里面其实提到了王峰的方法和谁谁谁的方法很相似,但又有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从这些线索里推断出王峰是如何练习他的记忆法的。【概念对比强化】我把这种方式称为“找榜样”法,那么这个方法与之前我提到的“找导师”有什么区别呢?找导师主要是由导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训练方向和方法,而找榜样主要是通过自己对榜样的观察和分析找到自己的突破点。
在这里我再举一个我身边在刻意练习上做的很好的一个朋友的故事。她是行动派成都这边的头头娜里跑,她曾经分享了一次她是如何联系写作的。在开始的时候她写文章也并不是特别理想,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写好文章。后来她发现古典写的文章特别有感染力,特别深刻,她非常喜欢。于是她就在古典的公众号里仔仔细细分析古典老师的每一篇文章,甚至细化到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结合自己的能力,找到差距,并一个点一个点反复练习,再找差距再练习,就这样一步步的,她现在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也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
[A3]现在回想一下,你目前有没有在学什么技能?你希望在什么时候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如果没有就想象一下你要开始学写作,而你经济条件有限,上不了课,请不了导师,那么请讨论一下,结合我今天分享的,给自己定一个提升技能的操作步骤?请把讨论出的可行的做法记录在纸上。我请每组代表来讲解一下你们的成果。
分享
A: 我拿学摄影作为一个例子,我采取刻意练习的步骤:
1. 找到榜样,通过微博链接他(阿卓叔叔)
2. 分析他的作品
3. 模仿他的作品
4. 反复练习
5. 发到朋友圈寻求反馈
B: 我拿学写作作为例子:
1. 找写作上自己喜欢的风格的人
2. 找差距:发现自己逻辑上的问题
3. 分析文章:找出人家为什么写的好的本质原因
4. 分别定一些小目标刻意练习
5. 发表在简书上收获反馈
2.
请自己编写一段小故事,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主要是描述一个人不知道该如何学某种技能,另一个人给他提供建议,提供的建议请按照上面你们总结出来的方案进行。摘要写在一张纸上。
A:
小明:我最近想写作,但写了一段时间效果不是很好,你能给我一些建议吗?
小华:你觉得谁写的文章你很欣赏呢?
小明: 东野圭吾写的好棒啊,芭芭拉的也很好,什么时候我也能写这么棒就好了
小华:你觉得他们哪些方面好呢?
小明:场景描绘、情节设计,素材丰富,内容内涵,性格塑造,结构逻辑都很好
小华:那你就分析他的这每一个点,看看他们优秀在什么地方,模仿他们的技巧,不断练习,每次练习可以拿给朋友或者是我看一下,也许能给你一些反馈也不一定呢。
【A2] 最后,大家请在一两天内找到你的朋友聊聊我们在学习某项技能的时候会陷入哪些误区,并给出怎么做会更好的建议。
[总结】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两个段子,第一个段子是指导大家摆脱漫无目的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有目的的学习,有效利用时间。第二个段子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大家如何在没有高人指导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有效做到刻意练习,并能制定出有效的学习方案。相信通过这两个段子对刻意练习的学习能帮助到大家摆脱低水平勤奋的困局,真正成为一个高级学习者,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