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鹭岛抚琴分舵1期拆书家定级活动线下第4期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崔俊峰的TF1-1定级 学习目标: 学习者理解生命余力的重要性

开场: Hello,大家好!我是崔俊峰,大家可以叫我佳山,这是我微信的名称。
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我讲下佳山这个名字。之所以叫佳山,是因为山佳崔,这是我的姓。而台湾之前有个机场,现在已经晋级为军事基地,是个很牛逼的基地,叫做佳山基地。
当然,我的名字除了同音同字外和这个基地是没有一点关系的。大家只要记住这点,就应该容易记得我了。


和拆书帮结缘,是因为我很爱阅读。
但我阅读的目的是很功利和贪婪的,我觉得阅读一是为了掌握知识,二是为了掌握方法。但你自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独自倚窗捧卷是可以做到第一点的,第二点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外力了。
【拆书】拆书,就是我找到的好方法了,(因为新广告法的关系,此处我就省略了“最”字了。)
古语云,“书非借,不能读也。”我觉得,“书非解,不能懂也。”这里的解,就是指拆解。拆书,就是要你把你吃进去的知识,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再加工吐出来,让这些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个生产加工的过程就是拆书。
【拆苏帮】对拆书帮的认识,小平同志讲过,“不论是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再我看来,拆书帮就是一群养猫人,一群养能抓住老鼠的好猫的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blob.png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这段文字,简单而言就是“做事情不要太拼,给自己留些白,适当从周边入手”。

文字中首先给出了一个理论,而后给了在职场中的应用场景。

我们先看这个理论。

什么是“生命负载”?就是你要实现的大大小小的目标。

而“生命能力”,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你能付出的东西,包括你的时间、精力、财力等等。要注意的是,这里我说的是“能付出”,而不是“所付出”。这一个字之差,是有巨大的差别的。

比如达成一个目标要付出20个单位的力(如我们在电玩中升级打怪一样),而你拥有80个单位的力,那么你能付出的就是80个单位,而所付出的也就是20个单位。

按照文中的说法,生命能力和生命负载的商,就是生命余力了。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生命余力是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因为她可以为你的生命能力扩容,进而决定你明天的面包在哪里。试想一下,在冰冷的资本面前,当你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实现当下的目标的话,也就是生命余力为1时,你的生命能力没有扩容,那明天因为技术进步等原因,你是很容易被替代的。不是吗?当然,如果你把你的生命余力闲置不用的话,其效果是和生命余力小于等于1是一样的。

假设,我手里的这张卡片(教具1),代表的是我们的一天。

我把他分成4X6的24块,代表一天的24小时(教具2)。那么中间的那8块,也就是8小时就是这一天的核心,是要去完成你的“生命负载”的核心8小时(教具3)。

经验告诉我们,生命负载的8小时,有时是不够的,你需要、或被要求加班,那么你的一天可能会变成这样(教具4)。显然,这样的一天,谁都不会喜欢,因为你的大部分时间被生命负载占据了,你没有余力去提升你的生命能力,久而久之,你能实现的生命负载也就越来越少了。

相反,如果我们能合理规划运用我们的时间,比如,我们把代表一小时的每一格分成4等份,每一小格代表一刻钟(教具5),那么中间的8小时还是完成生命负载的核心8小时,而需要加班的时间,可能是这样的,剩下的时间,就可以作为余力去提升你的生命能力了(教具6)。

这时,你会发现,8小时以外的那些时间,留白的时间,丰富了你的一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举个栗子

大家都知道自打李克强总理通过各种行动来支持、力挺读书的时候(具体哪年我忘记了,反正是这届政府的),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就开始了。进而,图书市场的竞争就更激烈了,读者兜里的资金和时间就那么多,该读哪本,不该读哪本呢?这对图书营销就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般而言,对于一本书的营销,主要是从这本书的内容,他讲了什么着手营销,然后包括作者、出版社、品牌等等内容。而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他的生命负载。

但有一本书,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听说过,就是《S.》忒休斯之船。这本书的营销没有从他的生命负载入手,也就是说,很多读者在不知道他写了些什么的情况下就买了这本书,至少我是这样的。那不知道这本书写什么,还要去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余力,他有23个附件,23个为书中内容提供附加信息的不同的附件。很多人都是因为这个别开生面的附件而下了订单。这不能不说是图书的一次营销成功,或者可以说这不是生命负载的成功,而是生命余力的成功。

前面我们学习了生存负载、生存能力、生存余力的理论之后。在今后的运用中,我觉得首先,当我接到一个工作任务时,我可以看下这个工作任务的生存负载是什么,即他的目标或者结果是什么;其次,再看下要达成这个目标我要支付出怎样的资源,即生存能力。之后我要再看下我是否满意我支付出的资源和目标之间的性价比,即我的生存余力是多少。进一步,如果我的生产余力大于1的时候,我可以考虑我是否愿意为这个工作任务多支付出一些生存能力,做些锦上添花的事,或者把资源余留出来用于其他事情的投入。最后,如果要让自己有更多的生产余力来扩容自己的生产能力的话,需要强化自己的执行力,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浪费自己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