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的片断选自该书第三章免费的代价,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碰到免费的诱惑。那么让我们来阅读一下这一片断。
拆页:
零成本竟然如此不可抗拒,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免费使我们如此高兴?说到底,免费有可能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原来压根儿不想买的东西一旦免费了,就变得难以置信地吸引人。例如:你有没有在开完会以后,把铅笔、钥匙链、记事本等都收拾起来带回家,尽管这些东西你以后都用不到,多半要扔掉?你有没有排在长长的队伍里(可真够长的了),等啊等啊,只是为了一份免费的冰激凌甜筒?商店“买二送一”,你有没有为了那个“送一”而买下那两个你根本就不需要的东西?
我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家规模较大的电子产品公司的广告说,只要买一台这家公司新推出的高分辨率DVD机,就可以免费得到7张DVD碟片,我们思考一下:第一,我真的要高分辨率DVD机吗?可能不需要,因为现在以高分辨率录制的DVD碟片不多,即使要买的话,等价格降了再买不是更明智吗?这些产品都会降价——今天600美元的高分辨率DVD机也许明天就卖200美元了。第二,这家DVD厂家的报价背后隐藏着一张清楚的时间表,它的分辨率DCD技术系统正受到蓝光技术系统的无情竞争,而蓝光技术得到了其他许多厂家的支持。当时,蓝光已经领先,并且逐步主导市场。因此说,如果卖给你的机器正要被淘汰,免费又值多少钱?这两种想法,都是理性的,能防止我们被免费的魔咒迷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这些小案例,作者告诉我们:在我们日常生活或决策中,经常会碰到类似的免费诱惑,最终买了你不需要的东西造成浪费或者做出了错误的决策造成损失。同时还告诉我们如何摆脱这种免费的诱惑。即暂时不要做决定,而是停下来,退后两步问自己几个问题:一、我真的需要它吗?即使真的需要,也确定需要有免费政策这一种吗?二、商家做这个活动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免费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在这里我也要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真实案例,惨痛的教训,去年暑假一个周末我带着儿子去公司上班,中午去超市给他买酸奶,左挑右挑后来被一个附赠品吸引,买两板送一个玻璃凉水壶,当时就心想正好夏天用来摊凉水(其实我办公桌上是有一个带滤网的茶壶的)。看过生产日期没问题后就果断选择了此品牌的酸奶并开心带个玻璃壶上楼去了,玻璃壶在桌上摆了好久其实一直没用,有一天去打水突然心血来潮准备启用新壶,于是去洗净后兴冲冲拿到开水器前接水,握着把手接水的我突然听到一声爆裂,接着大腿上一阵灼热,水壶底竟然爆了,爆得很彻底,结果可想而知,我的整个右大腿大面积烫伤,虽然在我的坚强下一天假也没请也没上医院,但是恢复的过程是相当痛苦的,整个夏天我就是在自己擦药挤水泡的过程中度过,伤疤也将伴随我多年。结合书中讲到的分析方法,如果我当时多加思考,多问两个问题,可能就不会有这场意外,第一,我本身是有茶壶的,确定再需要一个吗?第二,商家做免费赠品的目的,既不是为了处理生产日期临近,那就是为了产品在众多品牌中更吸引眼球,既然是免费赠送,那么价值一定不会太高,特别是玻璃器皿,本身就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听了我凄惨的故事,那么我也想听听各位有没有类似受到免费诱惑的经历,无论是成功抗拒诱惑或者是没有抵抗住诱惑都行,以及最后的结果。
MAY:有一次买衣服时受“第二件有折扣”的诱惑多买一件偏小的衣服,结果N年也没能穿过一次。
杰:洗头时遇到免费做发型,结果受了诱惑做完发型后办了一张会员卡,但后来一次也没去过。
通过刚刚的回顾,接下来请各位拿出纸笔,写下自己接下来的应用规划。
敏嘉分享:以后去逛街尽量先列清单把需要的东西先买了,按预算带钱,以免受诱惑。另外多想想商家背后的意图。
今天通过这个片段的拆解,我想大家在未来的消费和决策中,会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