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拆书帮兰州分舵协助山西筹备分舵活动第四期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进行周回顾或月回顾 学习目标: 通过这次拆书练习,学习者能够周回顾和月回顾的方法、要点。

开场: 大家好,我是贾俊,笔名贝子晨,非常高兴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我的三个标签是“简书作者” “生涯规划师”“国企EAP内训师”。 今天我的拆书将持续15-20分钟,在最后一个阶段将请大家分组讨论,所以现在我们先分一下组!【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掌握周回顾或者月回顾的4个步骤,将经验和知识更好地内化,加深思考的层次,不再低水平地勤奋。【图书介绍】F 特征:本次和大家分享的书籍为《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成甲著。这本书在2017年1月份预售以来,20天内销量3万册,是知识管理领域的畅销书,著名天使投资人李笑来,得到APP专栏作者万维钢、罗辑思维脱不花、小马宋等联袂推荐。 A 优势:市面上大多的知识管理书籍大多从知识的生产路径的维度,来讲解知识的搜集、存储、应用、创新。而这本书更多地是从知识对人的作用角度来寻找“普世智慧”、“临界知识”,让学习者理解知识的本质是改变行动,掌握临界知识,建立认知优势。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通过作者所讲的理论、方法、工具,可以学会不仅能解释问题,还能解决一类问题,进而能预测问题,从底层规律来思考,不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提升学习能力的第二个方法是定期回顾。

这个经历教会了我一件事: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惊喜。

然而,回顾的作用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倍增的过程。换句话说:回顾,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可以  让我们今天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日子在未来的时刻变得动人而有启发。

事实上我发现: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过往看似平淡的日子,因为时间的力量,因为空间的变化,因为心境的改变,因为自己的成长,回头看的时候,就产生了新的意义:这种回头重新面对过去的做法,让我更好地理解当时的自己,也更好地理解现在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能够给未来的自己以启发。

那么具体的回顾工作怎么做呢?我将回顾分为三个层次:周/月度回顾,主要是微观层面审视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效果;年度回顾,检视基本思维方式和灵感激发;五年以上回顾,探寻基本规律如何影响生活。


周/月度回顾---审视问题解决思路

在每周或者每月回顾时,我会结合周计划目标或月计划目标来审视关键目标的实现情况。我会问自己:

1、本周或本月的目标与期望是什么?

2、实际情况如何,比预期好还是不好?

3、为什么?

   做的好的原因是什么?做的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的假设是什么?)

   如果现在重新做,将会如何执行?新的假设有什么不一样?

   跨领域经验的类比与借鉴: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可能与其他领域的哪些问题相类似,他们用了什么解决思路和方法?他们的假设是什么?这个假设的原理是什么?对我认识问题的方式有什么借鉴?

4、总结经验。

   有效的假设,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有效的?我未来一定要记得避免不考虑条件地乱用这次有效的经验。

   哪些假设这次验证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未来要坚决避免的?

   哪些假设是这次想到或者借鉴的,接下来要尝试应用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拆页提到,定期回顾本周或本月重要事情的目标、期望、结果、好坏。

Why:回顾,让我们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创造惊喜。回顾是让我们过去的记录和反思价值倍增的过程。回顾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How:回顾分为三个层次:周/月度回顾、年度回顾、五年以上回顾。从最小的回顾周期角度,怎么进行周/月度回顾呢?

 

举例子:

1、上周的目标是:完成笔记训练营学习,每日一问,两次课程,一次作业。

2、实际情况,完成了1次每日一问,听完2次课程,1次作业。比预期的效果要差。

3、做的好的地方是:听完了课程的主要内容,按时完成了作业。班主任和老师及时进行了提醒。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没有按时听课,在最后时刻才完成了笔记。没有及时关注群的信息。

当时,想的有时间听,没时间就不听了,不是太重要,没有引起重视。但是学习了以后,却发现笔记课的内容很不一样,对自己很有启发。

如果重新做的话,会提高笔记课的学习重要性,每天定时查看每日一问,课程内容学习两遍以上。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课程的顶层设计思路,学会DISC的灵活运用。

对于没有引起重视的学习内容,如何能快速地调整注意力和资源,达到掌握的程度?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幕布来进行框架整理,流程图完成知识细节的整理、文章完成内容的内化。

4、贪全的假设是错误的,以为靠已有的知识可以轻松理解,却没有配备更多的时间、精力。一定要杜绝买没有必要的课程。提前计划学习内容以及课程安排。学习分层次和标准,对应不同的标准,分配好时间和精力。学习前,定好学习的层级和标准。以后学习任何知识要列出EXCEL表,涉及学习层级,掌握核心内容、标准,投入时间和精力预算。


预防异议:也许你会说写个回顾也太麻烦了,又耗时间,不就是写个总结吗?哪需要那么复杂?如果回顾只是回顾结果的好坏,确实简单,省力,但是以后遇到不一样的同类问题,又得重新来过,找解决方法。只有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当时的想法,才能发现自己在做事情时的一些固有心智模式,找到解决同类问题的通用方法,提升效率和思考力。就像你如果认为对待张三应该这样,和认为对待不同的人需用不同的方法,找到的解决办法和适用范围是天壤之别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回顾一下上周工作或生活中的某件重要事情,目标是什么?是否达到期待?为什么?并总结经验。比如英语学习、时间管理、工作汇报、阅读、写作等。请每个小组集体讨论一下,用上面的四个步骤来回顾,讨论时间5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静静:月初加入英语学习社群,每天任务:群主每日一句,自己说出来,再转发一下朋友圈。虽然每天做了,但是现在看来,感觉没什么提高。纯粹只是在完成任务,发完就忘了了。应该用回顾法反思一下。发的句子比较简单,都是日常用语,另外,练车占用了时间,各种借口没有看。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

请大家再回顾一下上个月2月份什么事让自己特别有成就感,想起来就嘴角上翘,高兴地手舞足蹈,想向全世界宣布我多牛。或者哪件事没有完成,特别沮丧,感觉被全世界抛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设想一下如果当时自己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进去,你会怎么做?给大家2分钟各自思考的时间,2分钟在小组内分享的时间,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 

请在小组内分享……,分享格式:

XXX事的目标是:

实际情况是:

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当时怎么想的?怎么做才能更好?

以后遇到这类事,怎么想、怎么做更好?        

 

学习者案例记录:

静静:从3月份开始,练车,去年报的,一直拖,但又不得不学。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3月份一定要过。做的好的地方就是科二科三都过了。背后的假设:想着练车不过的话,就影响了拆书,所以一定要在3月过了练车。总结的话,就是不要分心。


王艳:怀孕期间的话,每天都要锻炼,前期放下了,医生也建议多锻炼。从上个星期开始,要求自己必须每天锻炼1个小时,不是散步,起码是快走的那个节奏。我做到了。走完之后心情会特别特别好,虽然以前可能会觉得浪费了,但其实并没有浪费,大脑会有一些新的想法,新的状态。一定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