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惠风书堂参加我的定级。我叫于珩,想飞的鱼,因育有一子名叫小肥,所以人称“肥妈”,我现在供职于一家母婴类互联网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儿童早教产品的策划、研发工作。从研究生开始,我的研究方向就是养育行为,所以到目前为止,养育行为、早教产品我是主营和关心的两大领域,如果您有教育、养育方面的思考和疑问欢迎你跟我一起讨论和研究。
【R】原文片段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我们假想的音乐学生如果确定了类似下面这样的练习目标可能会比他漫无目的的练习要成功得多:“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如果不制订这样一个目标,就没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成功了。
有目的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以至千里,最终达到长期目标。如果你平常周末都去打一打高尔夫球、而想将你的差点降低至5杆,那么,这对总体目标十分有益,还不是一个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练习。要把目标分解,并制订一个计划:为了将差点降至5杆,你得做些什么?其中的一个目标可能是增加把球打入平坦球道的次数。这是一个合理的具体目标,但你甚至还得将它进一步分解:为了成功地把球打入平坦球道,你到底要做些什么?你得搞懂,为什么你有那么多次没能把球打到平坦的球道上去,并且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想办法纠正你总是勾球的毛病。怎么做到?可以请一位教练来教你怎样以特定方式改一改你的挥拍动作。诸如此类。关键是接受那个一般目标(并且日渐精进),并将其转化成一些具体目标,使你能达到切合实际的进步的期望。
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史蒂夫·法隆一开始就非常专注于他的任务,随着实验的一步步进行,记住越来越长的数字串,他的注意力也更集中。我花了40秒读出那些数字,他一直保持沉默,但那时,随着他仔细在脑海中回顾那些数字,记住它们不同的分组以及出现的不同顺序,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了。好几次,他大声地拍着桌子,还经常拍手,显然是在庆祝他记得这一组或那一组数字,或者记得它们在数字串中处在什么位置。他一度大声喊出来:“绝对正确!我很确定!”当他说出最后一个数字时,回头看我。我告诉他说,他真的背出来了。于是,我们接下来开始背40个数字。
如今,并非每个人都通过高声叫喊和拍桌子的方式集中注意力,但史蒂夫的表现说明了我们可以从有效练习的研究中获得条重要洞见: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你必须知道某件事情自己做得对不对,如果不对,你到底怎么错了。
一般而言,不论你在努力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如果没有反馈(要么是你自己给自己提出的,要么是局外人给你提出的),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还需提高,或者你现在离实现你的目标有多远。
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这也许是有目的的练习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奥尔的音乐学生并没有逼迫自己走出熟悉和舒适的区间。相反,学生的话似乎表明,他在练习中,只是毫无条理地进行了一些尝试,并没有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是做那些他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而这种方法是不管用的。
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这是一条基本的真理: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比如,业余钢琴爱好者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上钢琴课,等到30年过去了,他还在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弹奏着那些同样的歌曲,看起来,在那段时间里,他已经积累了数十万个小时的“练习”,但他绝不会比30年前弹得更好。事实上,可能还比年轻时弹得更差。
【I】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阅读完片段了吗?我先分享一下我的I便签。
首先我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刻意练习,这个片段没有刻意练习的定义,那我就大概介绍一下。
所谓刻意练习是说:在一个合理发展的行业或者领域,体育、舞蹈、象棋等这些领域;已经有很多杰出的从业者,他们与刚刚从业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导师的带领、奔着特定目标的,进行的有目的的练习,有一些小步骤刻意朝着最终目标,比如大师级别,进行练习。
有一些行业不属于刻意练习的,比如企业经理、教师、电工、工程师、咨询师等,因为在这些行业中,无法刻意练习中积累知识,他们没有客观的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卓越的绩效。这些领域评判的标准是主观的。
回到这个片段本身,片段的内涵是,我们要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比如你学习画画,如果只是每天很机械性地画,即使你很认真努力,用了一万个小时,也不能成为专家,因为你的练习方法是“天真的”,不利于技术进步的方法。那么如何进行有目的的练习呢?
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 明确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最终目标,当然也可以分解成很多短期的、暂时性的小目标;
你可以制定短期目标,也可以制定长期目标,并把这些目标拆解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步骤帮助自己达成最终目标;拆解时,这些小目标是自己目前暂时都无法达成的一些小目标;
2 专注于你的练习:专注这一特点呢,与我们现在说的学习要寓教于乐,要在娱乐中学习是有很大差别的。专注的过程中需要心无旁骛地去学习,然后通过一些自有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帮助自己专注的方式,帮助自己专注于练习,比如:“我画的明暗与参考不一样,是哪里不对呢?”,也可以通过其他心理活动来帮助自己专注于练习;
3、给予自己反馈:反馈可以来自于自己的复盘,也可以来自于导师或者其他人;
4、到舒适区外走一走: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需要迎接新的困难和挑战,走出舒适区,让自己思考、努力,从而才能达到技能的更高水平。
虽然,作者举例是大部分是一些技能方面的案例,但是有目的练习这一方法同样适用于知识的学习。
【A】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A1便签部分。我就已我自己去年夏天练习跑步来说吧。
去年夏天,我想尝试练习跑步,一方面是为了减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健康。由于没有什么目标,因为之前我也特别讨厌跑步,所以我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三圈的目标,大概是3km,于是我慢慢地从开始一次跑500m开始逐步增加,半个月后可以3km再休息,在这过程中,我每天会给自己制定一个当天的目标,比如“今天要跑1km”,当跑了800米觉得很累想要歇的时候,我会默默地告诉自己,1km就在前方拐弯的位置,再坚持一下就到了。并且在那半个月内,每天都会去keep上看看跑步相关的内容,查看更好的跑步方法,呼吸、腿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帮助自己调整状态,从而达到了3km的目标。
可以看出,我在那半个月内确实无意中进行了有目的的练习,
1.确定了自己的目标:3km,
2. 也在每天专注于自己的练习,通过方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通过给自己暗示或者画冰山的形式;
3.给自己反馈: 我当时是没有导师,但是调用网上他人的经验以反观自己;
4. 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因为我从小就是体育不及格,怕跑步。
主要是这个四个方面,从目标、专注、反馈、舒适区四个方面来帮助自己练习。
【A2】
今年春天开始,我又要开始跑步练习了,每年跑一跑,年年减肥;
1、目标:今年我报名了江宁的春马,春马的目标是5km,但是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10km,10km是一个自己想都不敢想的目标,所以这一目标我会拆分到3个月进行,第一个月要求自己达到5km,第二个月达到8km,第三个月达到10km。
每周跑步4次,每次做好跑步前后的拉伸,并使用keep记录自己的跑步里程。
2.专注与练习: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会通过心理暗示、给自己画冰山等各种方式让自己专注于正在进行的练习;
3.给自己反馈:在每天的练习过后给自己进行复盘,总结当天练习的过程中那些方法是有效的,那些方法对自己造成的阻碍,比如呼吸、腿部、手臂等各个方面等,以及明天我将要采取那些方法;
4、走出舒适区:我相信最终可以达到自己舒适区外的10km的目标。
致谢:这就是我今天1-1的定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