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新晋拆书家小S,我今天过的级是TF-1-1,现在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的中文名叫谢晓坤,英文名叫steven,因为原来公司有个同事跟我一样叫steven,为了区分,大家就叫另一个同事大S,叫我小S。我的三个标签分别是跑步、阅读和瓜子,跑步是因为我喜欢跑步,现在每个星期都会进行晨跑至少三次,已经养成了习惯;阅读是因为我热爱读各种各样的书,加入了各种读书社群,定期写读书笔记;瓜子是因为我本人喜欢嗑瓜子,并自创了一个“瓜子君”的漫画形象。
现在我给大家做一个拆书帮的介绍:“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
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就是便签法;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在拆书学习活动中,拆书家不是权威,权威是拆书家所选的图书,拆书家扮演的是引导者、促动师、催化师的角色,启发、引导学习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促进学习者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践行“知行合一”。在拆书帮内部有一本人人必读的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目前已经被韩国引进出版了韩文版,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出英文版,名扬全世界。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的学习者俱乐部(也叫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的学习组织,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和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的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定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一个人的关注圈是不能左右其结果,但愿意关注的范围,属于“由外而内”的思维;一个人的影响圈是是一个人可以影响到的范围,属于“由内而外”的思维。
《旧约》里有段约瑟Joseph的故事。约瑟17岁就被兄弟卖到埃及,成为埃及法老的护卫波提乏Potiphar的奴隶。面对这样的遭遇,任何人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和奴役自己的人满腔怨愤,但是约瑟却能够积极处世,专心磨炼自己,不久便倍受信任,帮助主人打理家事,掌管财产。
后来他遭人诬陷,身陷困境达13年之久,皆因他坚持不肯出卖自己的良心。即便身处这样的困境,他积极的态度依然不改,他从自身做起,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化悲愤为动力,没多久就掌管了整座监狱,后来又掌管了整个埃及,成为一人(法老)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约瑟身处困境就属于关注圈的范围,而他积极的态度就属于影响圈的范围。
我知道这种激烈的思维转换并非人人能及,毕竟让他人或外界条件作替罪羊要容易得多。但是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应该为自己营造有利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噩运的降临。
“如果”和“我可以”: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地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得更充实,更具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时刻想着“我可以”而不是“如果”。
如原文片段中“如果我学历更高……”这就属于关注圈的范围,因为我不能改变现在我学历不高的这个事实,换成影响圈就是我可以参与如自考等的学习,提高我的学历层次。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由外而内”的思维会让我们过于纠结事情的对错,造成更大的伤害。在遇到无能为力的情况时,我们可以通过积极主动的做法和保持乐观进取的态度,摆出问题,用“我可以”句式替代“如果”句式,营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如:丈夫整天打游戏不顾家务活,搞到家里乱糟糟
如果:如果丈夫能少打点游戏,分担点家务活,我们的关系会更好
我可以:我可以尝试与丈夫沟通,也许他只是想放松一下,我可以引导他少关注游戏。
A1:昨天上级领导要求跟旅行社沟通,制定下周部门集体出游的活动方案,于是一整天的时间都在不停的跟旅行社沟通,另一方面积极让同事来报名参与,并及时跟上级进行情况汇报,经过反复的协调,方案修改了4次,定下了一个较为满意的方案。但昨晚上级看到团购网的信息,又说要重新改。我非常生气,觉得上级的决策说变就变,做事没有一个标准,导致此事我只想敷衍了事,别的同事受我影响,也不想参加活动了,如果上级领导做事能有个标准,不改来改去就好了。
A2:
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A1中同类的事情时,我应该使用我可以句式来面对问题:我可以做出多个方案供领导选择,并积极与领导进行沟通。为了训练“我可以”句式的这种积极思维, 从明天开始,连续7天。每天晚上10点,列出当天遇到的一个问题,写出对应的“如果”句式和“我可以”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