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1.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学会在愤怒时关注自身的感受和需要。 2.学习者将学会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愤怒。
图书介绍:《非暴力沟通》
【F】这本书是华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由于卢森堡博士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A】豆瓣评分8.5分,全球每年新增近千万名非暴力沟通的学习者。它的实践篇出版近3年,始终在美国亚马逊沟通类图书中排名前3!
【B】如果你遇到事情总是会发脾气、生气,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让沟通陷入恶性循环。你也常常在心中被自己的“愤怒”吓了一跳,却不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并且想要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不让不良情绪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那么这本《非暴力沟通》你一定要看看,书中不仅有概念的解释,更有生动真实的案例供你参考和学习。
片段一
片段一:为什么我们会生气?
充分表达愤怒的第一步是我们不再归咎于他人,如果我们认为“他让我很生气”,那么,我们难免就会指责他人,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
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生气呢?我们从第五章了解到,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当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时,我们认为别人应当认错或受罚——我相信这就是我们生气的原因。
当我们选择第三种反应时,我们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着自己,而不再分析别人犯了什么错。我们越是用心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就越能留意到自己的心理活动。
假定我们约了个人,时间到了,她却没来。如果彼此的关系处于比较微妙的时期,我们可能会忧心忡忡。如果我们看重的是诚实守信,我们也许会觉得不耐烦。反之如果我们想休息一会儿,我们可能就不会介意她来晚了。因此,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一旦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不论是友谊,诚信还是休息,我们就可以更加体贴自己,我们可能会有强烈的情绪,但不再生气。可是,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我们难免就会生气。
除了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还可以选择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此时,我们也不会感到生气。我们无须压抑愤怒,我们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愤怒也就不再存在。
不知道大家读了这个片段之后,是否跟我一样勾起了自己的一些过往的生气经历呢?你是一个常常会生气的人吗?你是否也常常陷入“是别人的过错才使得我们生气”这样的误区呢?过去,也许我们只是察觉到了自己有了愤怒的情绪,会产生生气的情绪,但是可能没有真正静下心来去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生气?”当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过错”上,那么我们就难免会生气。但事实上,我们的心情并不取决于他人的行为,而是应该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前段时间网上传播得沸沸扬扬的武汉面馆老板被砍死一案,据说因为炸酱面涨价了1元钱而没有及时更新在菜单上,吃面的男子在结账的时候质疑,面馆老板一句:“吃不起就别吃!”引起了吃面男子的不满,进而发生了口角,吃面男子一气之下将面馆老板砍死。他觉得这就是你的错,我就要惩罚你!一气之下就把老板砍死了。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关于“生气”酿成惨剧的案例。这种情绪就会酿成这样一个后果。
【预防异议】大家可能会觉得,我会生气和愤怒很正常啊,人有七情六欲,谁还能保证自己永远不生气呀?再说了,我生气本来就是因为别人做了错误的事情才导致了我的情绪,难道他做错了还不能允许我有情绪吗?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我们在讨论“为什么我们会生气”这个话题是基于大家想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当然不是说大家不能有情绪、不能生气,而是引导大家如何正确地觉察自己生气的根源,并努力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事实上,“别人的过错”导致你生气,这本身就存在着思考角度欠妥的问题。而且,在实际生活当中,我们都是想常常有好心情,不想生气的,对吧?我们的讨论就是基于想建立良好的沟通,所以去讨论这个问题。
【不那么做的坏处】我们设想一下,假设我们不去觉察自己生气的原因,放任自己的情绪泛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凡是遇到对方有一些过错的情况,你就会生气,你认为是他人的过错导致你的生气,你认为这与你没有关系,任其发展下去。那么,你将很快就陷入不断生气的恶性循环中,你的生气不仅让自己有了不好的心情,还很有可能对对方造成不良影响,这样下去,你与周围人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糟糕。而如果你不愿意觉察到自己有生气的情绪,不愿意去剖析自己生气的原因,也不愿意去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需要和感受,那么我想就会很难去跟别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举例:正面例子】有一天我在上班的路上开车,早高峰我比较急。而且是在左边的超车道开车,时速要求是60-80,但是前面的一辆车却一直慢吞吞地用40左右的速度开车,这时候我觉察到自己有了不良情绪:这人怎么在快车道开那么慢的车?怎么那么没有公德心?就不会到中间车道再慢慢开吗?我恨不得死劲儿按喇叭、闪灯表达我的愤怒。让我生气的原因是那辆车的司机堵住了我要开的车道,他不守交通法规,我自己的需要是什么呢?我想要快点开车不要迟到,我希望自己是一名合格的员工,我希望自己是有时间观念的人……当我察觉到了自己需求的时候,我也尝试着体会对方的感受,他也许是新手上路还不太清楚路况;也许他正在找路却有点迟疑。这样一想,尤其是想清楚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我的情绪就得到了缓解,慢慢跟在他车后面,找到合适的时机从旁边的车道按规定超了车,这是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案例。
【回应和反馈】通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大家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到我们这个小片段要交给大家的技能,吗?就是觉察自己为什么生气,在这个基础上问问自己:我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大家能get到吗?这个小技能,通过实际的例子。好像差不多,是吧?
【A1激活经验】生活中我们也许常常会产生“生气”的情绪:干净整洁的家,总是有老公东丢西丢的臭袜子,你会不会生气?;还有一种情况,你的小孩总是晚睡,那么今天晚上好不容易说通他了,今晚我们十点睡觉,他答应了。但是他又在那里磨磨蹭蹭,一会儿要去吃个水果,一会儿要去干嘛,就是不睡,这个时候,你会不会生气?可能也会生气,那么这个时候请大家回忆一下最近一个月之内,你遇到的让你生气的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你为什么会生气?你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请大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然后请小伙伴分享。
@小齐:我昨天就跟老公吵架。周末要带小朋友出去玩,我们办了一张儿童公园的年卡,昨天就是最后一天就到期了,我就跟我老公说趁着最后一天去玩吧,要不然过期了,我就蛮积极这个事情。但是他们起床再洗漱之类的已经十点钟了,再出门就要到中午了,后来就作罢了,放弃了。然后大家商量说要不下午午睡起来再去?如果早点睡午觉早点起来还是赶得及的。计划都做得很好,小孩子也挺配合的,睡到14:10的时候就叫我老公起来,结果他就起不来,拖到15:00之后才勉强把小孩拉起来,15:30才可以走,其实下楼到车库都差不多到16:00了,然后爷爷奶奶就说:不要去了,明天后天再去嘛!当时我就生气了,我就爆发了!我就跟老公吵起来了,我就觉得他就是不积极对待这件事情,我就是一个人在那着急,他非常不积极。
拆书家:你觉得生气的原因是什么?
小齐;我觉得是他不配合我,他消极对待这件事情。
拆书家:那你自己的需求又是什么?
小齐我的感受就是很愤怒,我需要得到大家的积极配合,和我一起努力,把去玩的事情做得很顺畅、很开心一起去玩。
拆书家:应该说现实生活当中很多这种情况,感谢小齐的分享。刚刚大家也看到小齐的分享案例非常地生动、真实。
【第二个片段R】
(引导语)刚刚我们请伙伴们回想了近期令自己生气的事情,那么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也了解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愤怒呢?是打吗?是骂吗?显然不行,那么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个片段,来看看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表达愤怒的法宝?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进行阅读。
【原文片段】现在让我们看看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具体步骤。首先,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我们避免采取行动去指责或惩罚对方。我们只是静静地体会自己。接着,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例如,无意中听到某个人的谈话后,我们认为由于种族的原因自己遭到了排斥。这时,我们体会着愤怒,并留意脑海中盘旋的想法:“这太不公平了!他这是种族歧视!”我们知道,像这样的想法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于是,接下来,就去了解自己想要满足的需要。如果我把某个人当做种族主义者,我的需要也许是接纳、平等、尊重或联系。
为了充分表达自己,我们现在需要张开嘴,说出我们的愤怒——怒火此时已被转化为需要以及需要相联系的情感。然而,表达此时的感受也许需要很大的勇气,对我来说,生气并拼冲着人们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是很容易的。事实上,我甚至还会觉得高兴。但是倾听心底深处的感受和需要却很可能引发不安。为了充分表达愤怒,也许我们会对那个人说:“你走进房间后,和其他人都打了招呼,却没有和我说话,现在你又在议论白种人,注意到这些,我的胃有些不舒服,而且很害怕,因为我很看重平等。我想请你告诉我,听到我说这些,你的感觉怎么样?”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在生气时,批评和指责他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想充分表达愤怒,我们就不能归咎于他人,而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与批评和指责他人相比,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更有可能使我们的愿望得到满足。
【I拆书家讲解引导】
【细化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五步法
暂停表达。(默默地深呼吸,先什么都不做)
探究原因。(想想是什么使我们生气了)
觉察需求。(我需要的也许是尊重、守信、理解)
倾听他人。(问问他: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不是很难过?让他充分表达他的需求和感受)
表达愤怒。(从看到的事实和对方表达出的需求和感受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举个栗子】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老公都会把臭袜子丢在卧室的地板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非常生气。昨天晚上,他又再一次把袜子丢在了地板上,我克制住自己即将喷薄而出的批评和指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呼出来,让自己先保持冷静。接下来,我想了想是什么使我生气。老公总是有这个坏习惯,把脏袜子到处乱丢,破坏了家庭的整洁。我的需求是希望家人生活在一个空气清新、环境整洁的家里。我希望他和我一起保持家庭的卫生,这样对家人的健康和心情都是非常有益的。想到了这么多,我就尝试着倾听我老公:老公,你把袜子放在地板上,你的需求和感受是什么?我老公就说:我觉得在自己家就要放松一些,不必拘泥太多规矩,我希望我身心都是放松的,希望得到一个自由自在的家庭氛围。表达愤怒,我说:我看到你把脏袜子丢在地板上,我心里很不舒服,因为我看重家庭的卫生整洁,希望大家生活在一个又轻松自在又干净的家庭中。下一次,你可以把脏袜子丢在脏衣篮里吗?
【预防异议】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样表达愤怒也不一定能够让对方乖乖地配合我们、听我们的话呀。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虽然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方法未必会完全解决你面对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跳出批评和指责的误区,要知道如果我们愤怒时只会批评和指责对方,那么更大的可能是对方根本不会改变自己甚至产生逆反情绪,使我们的沟通陷入恶性循环。
【不那么做的坏处】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愤怒时不从自身的感受和需求出发,也不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并且不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愤怒,直接批评和指责对方,甚至打骂对方,会怎么样呢?就像拆书的开头我们提到的武汉面馆老板被砍一案,可能会酿成意想不到的惨剧。
【A3促动参与】
好的,我们学习了在愤怒时关注自身的需求和感受,以及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愤怒,接下来,让我们马上来实践一下刚刚get到的技能,看看大家有没有掌握?让我们化身情景剧演员,来一场即兴的表演。
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想象一下,你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儿子,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你在家焦头烂额地加班弄材料,你儿子却总是来打扰你,一会儿问你:爸爸/妈妈,你忙完了吗?一会儿又来扯你的衣角让你陪他玩……这时候,你非常生气。伙伴们两两一组,一个扮演爸爸或妈妈,一个扮演孩子。待会儿我会找一位伙伴进行一个总结,你们的伙伴如何用5步法进行的演练,如何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愤怒?
【回应反馈】@为盼:再说一下那个场景,好吗?
拆书家:好的,你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你在家加班弄材料,你儿子总是来打扰你,这样一个场景,大家能明白吗?
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
大家已经在讨论中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了,也知道了对方的想法和自己的感受。请一位小伙伴进行总结。
@为盼:确实,像我们平时的话可能没有想那么多直接就爆发了。但其实,我们可以按照5步法表达我们的心情,同时也很好地处理了关系。(第1步)先冷静下来,暂停一下。光暂停也不行,总要说话,这时候就要(第2步)想想我生气的原因,我觉得是他不对,到底是他的不对吗?(第3步)我的需求是什么,(第4步)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他的需求是要玩,要父母陪他。但是我的需求是我有一个重要的工作,需要赶紧做完,我也希望得到他的一些理解。他需要我的陪伴,同时我需要工作。我就折中一下说(第5步):确实现在没办法陪你,你先去等我一下,我先把我自己的工作做完。这样既表达了我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让他知道我会满足他的需求。至少不会导致僵局,至少往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
【A2催化应用】
大家的表现非常棒!接下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要面对孩子,要与周围人产生链接就要沟通,而愤怒的情绪常常会伴随我们左右,那么学习了今天的非暴力方式表达愤怒,大家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怎样运用呢?
与家人的相处、面对领导或下属……你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涉及哪个场景?请大家设想一个具体的场景,如果这个场景令你产生了愤怒的情绪,你如何专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用非暴力沟通的5步法表达愤怒?
请在小组内分享你的场景和应用,给大家2-3分钟时间进行讨论。要想可操作的、可落地的方法进行运用。然后我请一个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小齐,未来的话我可能还会因为孩子的问题,或者和老公、跟老人啊,一起出去玩啊之类的。3月有植树节,下星期可能会有活动,我比较喜欢去,但是我老公不愿意去。通过这个学习,我首先要先暂停,先深呼吸一下;想想我的需求是什么,得到别人的积极配合,能够大家一起去植树和踏青,我的需求就是一家人出去开开心心地玩。并不是因为他犯错误才让我生气的,原因在我这边,因为我有这个需求;接下来我去了解他的需求,试着去猜测。可能他觉得两个孩子还小,出去到野外,又是泥啊草啊,如果摔倒了又要换裤子之类的,很麻烦。他可能更愿意去游乐场之类比较成熟的地方去玩,去那里就比较不麻烦,去野外比较麻烦。他的需求可能是更方便一些,不麻烦。我就可以想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我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的时候可能会缓和一些。可能会说:我就是比较生气和难过,我希望能得到你的支持,希望小孩有一个比较自然的体验,趁着现在春光明媚、花朵盛开的时候,抓紧时间去户外走走,而不是整天去一些人工的场所去。如果你的感受是希望简单一些,不那么辛苦的话,或者也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我们可以叫多几个人去嘛。比如,叫我妈妈或者你爸爸几个老人一起去,帮我们扛一些东西,就会放松一些。这样既照顾了他的需求,又考虑了我的需求,那这样他也许就会接受我的建议。
【回应反馈】刚刚小齐分享到的有一点,我觉得特别好。也许因为我的这样一个表达,我老公可能就会觉得我老婆还是蛮通情达理的。他可能就会去按照你的意愿去植树。但是我们并不是说为了让他有这样的结果才去沟通,但是这种沟通方式可能会带来惊喜。也许我们的出发点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至少我们不让这个矛盾升级,老是去生气,老是觉察不到自己、觉察不到别人。
@为盼:我说一个工作方面的吧。未来可能还会有这样的状况,工厂需要买原材料回来,有一种状况是生产需要用到的原料是非常紧急的。他今天就把需求说了,明天就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困难。但是我预想到未来公司可能还会有这种情况,这种时候我一般都会很生气。但学习了今天的片段后,我运用5步法来表达。首先先不表达我自己的情绪,接下来想想是什么让我那么生气?我确实需要时间去处理,内部的流程也要走。我的需求是需要一些时间去处理。倾听一下他的想法,问问他怎么会那么急呢?今天说,明天就要。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客户客户那边要得急或者我们生产出现一些状况?可能是卖得特别好,客户临时家里加量了,了解一下他的需求和感受。这个时候我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他们的客观事实,我就会说:虽然客户那边很急,但是我们确实安排不过来,我们能不能再往后挪一天。我也会尝试达到进货的要求,但是确实时间很赶。这样我就询问了他的意见,既表达了我的感受,又考虑了对方的感受。这样一来既表达了我的愤怒,又考虑了对方的感受,这样可能效果会好一些。
拆书家:确实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情况,临时的工作任务完全不考虑我们的感受。那么当我们学习了5步法以后,你可能就会理顺,第一步、第二步……第五步,尤其是最后一步,你要向他表达,其实我也希望这个事情可以做好,只不过说你这个要求背后到底是什么需求。至于能不能解决暂时不是我考虑的,但至少,我们没有跟对方起争执,没有让生气情绪继续泛滥下去,也让沟通处于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结语】通过这两个片段的学习,非常感谢大家倾情的投入,我相信大家都能从伙伴们的分享中学到精华内容。第一个片段我们了解了自己生气的原因,专注自身的感受和需求,第二个片段学习了用非暴力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愤怒。不要忘记5步法表达我们的愤怒哦!大家要继续加油实践,让我们的沟通越来越顺畅,让好心情常伴我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