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为了彼此能乐于互助,我们专注于四个方面——非暴力沟通模式的四个要素。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一旦用非暴力沟通诚实地表达自己,前三个要素就会得到体现。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可能对她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的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保持对这两方面的关注,并帮助他人也这么做,双方便可持续互动,直至情意相通,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你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你的请求是什么……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上述的片段,我提炼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关键要素:1、注意看到的画面或场景;2、表达在这种情境下的内心感受;3、说出因为什么原因/需要导致有以上的感受;4、以诚恳、温和的语言,用请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
比如:有一次我儿子在家点数点的不对,而且老是教不会,我妈妈就非常生气的跟我说:这孩子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怎么会这么笨?当时我就跟我妈说:不要这样讲,每个孩子都是有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的孩子在同一时期中,对待不同的事物的敏感度可能也不太一样,这样说会让他对自己产生质疑和没有自信,而且我和他妈妈听了也会觉得很难受,可以试着探求他目前出现错误的原因到底在哪里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案例其实从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个问题进行了解读。案例中的前一种方式,用很激烈的语言和方式,对一个5岁的孩子进行强烈的评判,而后一种方式,则尝试从孩子内心所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比较之下后一种方式更有助于帮助当事人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享【A1】便签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那下面请大家各自花1分钟思考下,并且写下来形成自己的A1。然后按照分组,并各自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想想自己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境或相关的经验,请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时间为3分钟。
好了,时间到了。那么下面,有请其中一位小伙伴来为我们做下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冰蓝 我来说一下吧:今天我们公司的物业来找我们,说公用洗手间的排风扇坏了,要我们公司出钱。我说这个肯定要跟我们领导商量的,而且又是公用的洗手间,为什么要我们公司来出这个钱?然后,物业就走了。下午领导来了之后,我就把问题跟领导汇报了,领导也愿意出这个钱,因为他也想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我就跟物业说了,但他不但不愿意修,还不愿意买配件。后来我就找了物业的经理,我是这么解决的:我跟物业经理说,我们确实需要把这个排风扇给修好,因为我们是16楼。否则的话,会有很大的气味。我们领导也愿意出这个钱,但一定要尽快修好。物业经理也很同意,说下周之前一定修好,并且钱还是他们出,因为毕竟这是公用的。
@Jessica张祎 我分享一个案例:我儿子会比较调皮,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会不好好穿,这是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我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家伙太不听话,我的需要就是赶紧把衣服穿好,我们好下楼。但我过往的经历会是很无奈或很凶的方式来处理,但现在按照“非暴力沟通”中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换一种方式:需要用请求的方式来跟他做沟通,因为毕竟一个两岁的小孩还不太会按照我的方式来完成我对他的要求。
分享【A2】便签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很好!刚刚有位小伙伴为我们做了关于他自己的案例分享,那么下面请大家根据上述的4个要素,写出你们将在近期尝试用“非暴力沟通”所做的行动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Jessica张祎 根据刚刚那个A1,我的A2是我现在观察到的情况是,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不太高兴,因为小朋友并没有听我的话,还是会耐着我的性子去提出我的建议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