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通过今天片段的学习,希望能让我们在面对自己不想做又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换一种思维,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F】今天我要带拆的这本书叫《非暴力沟通》,它的作者是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也就是非暴力沟通的代言人,这本书就是介绍了他发现的一种能够让人和人之间更容易相互理解,和谐相处的沟通方式,他把它叫做非暴力沟通。
【A】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非暴力沟通的培训工作坊,和很多非暴力沟通的实践者。自从09年1月这本书在中国出版,很快成为沟通类的畅销书,也有越来越多人加入成为非暴力沟通践行者。我身边就发现有很多。
【B】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平时生活中的谈话方式,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很伤人!比如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随口评价等等,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之间距离拉远,甚至可能出现种种冲突和烦恼。如果你想避免这些冲突和烦恼,想与人沟通时更容易相互理解,改善人际关系,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很多的启示。而且这本书注重于让我们关注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让我们更理解自己,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非暴力沟通》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肯定都会有一些觉得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比如每天处理枯燥的文件,比如每天都要做的一些家务,等等。那我们在面对这些讨厌的事情时,一般是怎么做的呢?可能会抱怨、边做边发牢骚,或者是表面不说,但内心很不情愿很憋屈,又或者是消极怠工,拖延到受不了了只能逼自己去做。那当我们这样去面对我们讨厌的事情时,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抱怨、憋屈、消极怠工,事情会有所改变吗?【不这么做的坏处】可能并没有,我们还是认为自己不得不去做这些事,然后逼自己去做。但是,内心很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心情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糟糕,而且抱怨、发牢骚还可能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比如在家里老是发牢骚会影响和家人的关系,在单位发牢骚会影响和同事的关系,还可能影响到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消极怠工老是拖延也会让我们更有挫败感,长期以往就可能会越来越不自信了。 【失败的例子】比如我自己对于每天洗衣服、晾衣服、收衣服、叠衣服,把它们放到衣柜里,觉得很没意思但又不得不去做……所以我在做的时候都觉得它们是一个负担,不情愿不快乐;有时还会跟老公发牢骚,老公也很烦,特别是他下班回家很累的时候,导致我们的关系也会变得有点僵;有时犯懒了就堆在沙发上不去叠好放柜子里,但看着乱乱的房间又很心烦。所以这件事就一直像个大山一样压着我。【正面例子】那在看了《非暴力沟通》的这个片段以后,我就开始尝试用片段的建议来梳理。首先写下这件我认为没意思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每天洗衣服叠衣服,然后在前面加上“我选择做”这些事,认识到这是我的一个选择,不是我“不得不做的”。然后仔细思考第三步,我选择每天洗衣服是因为我不想让脏衣服过夜,我想让家人的衣服保持清洁,我选择每天叠衣服是因为我想让房间保持整洁,整洁会让我和家人的心情都更好更放松。我选择自己做而不是推给老公做是因为我休息的时间比老公多,我想让老公在家里得到更多的休息。想到这些时就发现洗衣服收衣服不再这么痛苦了。把不得不做的想法替换成我选择做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也不再感觉被压迫了。所以这个方法还是挺不错的,今天我们可以一起来尝试一下。 |
【A1】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最近一周,你在家里或者是单位里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感觉很不开心、很不情愿、甚至还有抱怨,边做边发牢骚,或者很想拖延不做,却又要强迫自己去做的?大家想一想然后我们小组内每个人来分享一下,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每个人分享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学习者A:一直以来我觉得每天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做饭。 学习者B:最近一周我觉得不得不做,又不想做想拖延的事情是下周要参加一个宣讲比赛,不得不去想一个稿子的主题。 学习者C:为了评职称,写论文是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
|
【A1+】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分享的案例,使用片段当中的三步法来进行一个梳理。请大家在便签上按步骤,第一步先把这件你觉得很讨厌但又认为不得不做的事情写下来,第二步是向自己坦白,在前面加上“我选择做”,因为这个事情是你选择做而不是不得不做的。看到它是你自己选择的以后,第三步是想一想“我选择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什么”,想一想你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是什么,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请大家先在便签上写下来,写好以后我们再来分享。 学习者C:我选择写论文是因为我想要更好的生活。因为写论文就能评上职称,领更高的工资,生活会更好。 学习者A:1、我觉得不得不做的事情是每天做饭,很没意思;2、我选择每天做饭;3、我选择每天做饭是因为我想让家人拥有更健康更有营养的饮食。通过这个梳理重新发现做饭这件事的价值感,感觉做饭其实挺开心的了。 学习者C:1、参加宣讲比赛是不得不做的事情;2、我选择去参加宣讲比赛;3、我选择参加比赛是因为我想要保持在舞台上的状态,而且以后我想成为一名拆书家,也要面对很多的读者和观众,所以这次比赛能给我一个锻炼的机会。认清了这个目标,我觉得我可以去克服想不到主题这个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