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有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因为类似于海绵放到水中的反应——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称为海绵式思维。这种流行的海绵式思维有以下两个显著优点。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而你获取的知识将会为以后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相对而言,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你咬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得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要想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确实为你提供了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极致命的缺点:对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如何做出取舍,它提供不了任何方法。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想你细说原位,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衣长互动的对话中披沙炼金,需要你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就此而言,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而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点东西供你掂量才行,此外,要评判辩论分辨是非,我们还真得有点知识,也就是有点儿可以信赖的见解才行。
我们不妨更进一步,检视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怎样不同的行为。采取海绵式思维的读者通常怎样读书呢?他逐字逐句地细读,竭尽所能地记住所读材料。他可能做笔记来概括主题和要点;他不时复习书本上的画线部分或重温笔记,确保自己没有遗忘任何重要的知识点。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作者的观点并充分加以理解。他记住作者说理论证的全部过程,但不对其做任何评价。
采取淘金式思维的读者又会怎么做呢?想采用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他也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但两者间的相同之处仅此而已。淘金式思维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阅读I便签
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并努力找出作者观点,以充分加以理解的阅读方式,并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任何积极的作用,也无法在自己的思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方法;
而带着问题找书,在阅读中提出之前就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这种阅读方式更适合成年人。而这种阅读思维就叫淘金式思维,他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并找出最合理的答案。
比如在看《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我们的镇帮之宝前,我一直对如何快速阅读有困惑:为什么自己读书这么慢?应该如何读才能变快,同时又有效?
当在书中读到相应的片段时,瞬间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快速阅读是有专门的技巧的,但那还只是仅仅解决了我前半段的问题:如何快速阅读?当在看了这本《学会提问》后,才是真的把这个问题真正解决了:如何既快速又高效的阅读?
所以,根据这个片段,我总结了以下的阅读方法:
① 做好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积累的问题和困惑,以使其在心中产生心结;
② 根据问题和困惑,寻找能直接或间接解决问题的书籍;
③ 快速查找相应的内容阅读,同时在书和知识中寻找解决自己问题的答案;
④ 在知识和答案中,不断纠正和完善之前所存在问题或困惑的解决方案,并努力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和技巧;
⑤ 在实践中不断的应用和认证,不断的完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阅读A1便签
以前看书就是习惯逐字逐句的阅读,总是想着去理解作者的意思,生怕漏看了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并想要努力的理解甚至记住这些内容,但事实上往往发现越是这样越是感觉看书没有感觉,对书和知识并没有产生连接和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导致了思维完全跟着作者的思路和观点走,而忽略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比如:之前看这本《学会提问》的书时,为了能跟上作者的思维,不自觉的采用了在内容下面划线的做法,其实这样不仅阅读效率不高,而且还限制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
阅读A2便签
从明天起的阅读计划:
1、随时整理和总结问题,并根据问题寻找相应的致用类书籍。当看书时,也是先从目前最紧迫需要解决问题的章节和内容开始看起;
2、带着问题去看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看的过程中随时联系实际,在读之前和读的过程中,多与书和知识产生连接;
3、多做RIA便签的练习,参加RIA便签训练营,加强与知识的连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将问题及时的应用
4、计划3月17-21日,用淘金式思维将《学会提问》这本书读完
针对目前便签数不够的问题,结合目前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列出以下书单,供自己在2016年中进行挑选和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麦肯锡方法》、《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考的技术》、《非暴力沟通》、《如何阅读一本书》、《提问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