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南宁筹备分舵第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给他人反馈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在谈话中用提问的方式反馈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带拆的新手拆书家小齐。【分组】在拆书之前先按惯例分一下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这边的小伙伴是一组,待会儿就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目标】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跟别人对话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确认自己对对方说话意图的了解,是否正确,是否全面。【介绍图书•F】今天的拆页来自《非暴力沟通》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卢森堡博士,他是一名沟通专家,多年的沟通经验促使他写出了这本《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用极具启发和探讨的方式来告诉我们如何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和倾听他人,解决大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A】这本书一经推出,就成为了沟通界的经典,被翻译成多国家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这本书的中文译本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8.5,我们拆书帮拆得最多的一本书,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也是《非暴力沟通》,足见大家对它的热爱和认同。【B】那么说到沟通呢,大家有没有想过,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对话在地方就有误会。大家平时可能一到对话的时候可能就会产生误会和误解。产生误会和误解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可能我们作为一个听者,不太理解说话的人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然后我们会误解他,从而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盾就会产生,那怎样去准确地认识到对方说话,他要表达的感受和需求?也许今天的片段可以给到大家一些启示和启发,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就请大家用两分钟的时间阅读这段拆页。


R 原文

给他人反馈

在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就有机会来纠正我们。此外,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

非暴力沟通建议我们使用疑问句来给于他人反馈。这将便于他人对我们的理解作出必要的补充。我们的问题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他人的观察:“上周我有三个晚上不在家,你说的是这回事?”

2.他人的感受及需要:“你很灰心?你希望得到肯定是吗?”

3.他人的请求:“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

请注意上述问题与以下问题的区别:

1.“你说的是什么事?”

2.“你现在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你会有那样的感受?”

3.“你希望我怎么做?”

第二组问题并不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他人。这些问题看起来很直接,但根据我的经验,它们并不算获得信息的最佳方式。这样的提问方式,就像心理咨询师在帮助客户,容易产生距离感。

《非暴力沟通》P90 第七章 用全身心倾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好了,我看见大家基本上也阅读完了,我就这个片段做一个自己的理解。平时我们在对话的时候,对方说什么,我们不太确定他说什么,他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他是怎样的感受和需求,我们不敢确定,那怎么办呢,这个片段给到我们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提问。你不懂,就问他呗,是吧,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是说我们提问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说你要先猜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然后用一种封闭式的提问方法,选择式的提问方法问他,如“你是不是很灰心啊,是不是想得到肯定啊?”“你是不是想请我帮你预订酒店啊?”,他可能会说“是的”,也可能会说“不对,不是这样”,或者“不完全是,还有一个需求,你没有表达完”,他会纠正你,从这种方式,你就能够很确定自己的 理解是不是对的。需要注意到的是,我们最好不要直接问他“你想表达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如果直接问他,他会觉得很郁闷,因为他会想:我说了这么多,感情儿你还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吗?那我前面不是白说了吗。他可能会有一定郁闷,或者不开心。【举例】比如说前两天,我们图书馆嘛,我们有一个活动,就是捐赠仪式,然后领导就跟我讲,巴拉巴拉讲了很多,当时我就不是很确定他让我做的事情,大概具体有多少,然后我就用提问的方式反馈回去,我就问:“领导,你是不是需要我策划一下这个活动的流程,是不是要写一份新闻稿,还有主持人的讲话稿,是不是这样?”他说:“对对对,我就希望你做这个,但是你还有一点没有说,就是我希望你把领导的发言稿也写一下。”他就是帮我反馈了一下我的猜测是不是对的。我这么一问,就梳理了一下,我后面的工作就非常流畅,工作内容就全面了,如果我不问,我就会漏掉领导的发言稿,那我回头可能就糟糕了,提问的作用就在这里。【预防异议】可能会有人问“可是,他说了这么多,我还是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我也猜不到,只能直接问他,这样可以吗?”如果实在是需要直接问他想表达什么,也可以,但是最好在前面加上你的感受。大家对比一下:1,你想表达什么意思?2,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还是有点困惑,你想表达什么意思?两种问法,你们可以感受到,第二种问法会更亲切一点,对方会更愿意回答你一些。这个就是提问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 分布催化1·拆书家提问】拆书家:我想请问一下大家,平时跟谁交流比较多一些?跟同事?跟家里面的人?(学习者回答:跟家里人)拆书家:跟家里人交流比较多一些,那就以跟家人交流为例来想,未来,大家在家,比如今天参加完活动回到家,一开门,遇到自己的家人,他可能会跟你有一场怎样的对话,设想一下,你怎么用提问来反馈你对他说的话的理解?我们在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我们请一两位代表分享一下他的计划。(学习者问:是不是小朋友更好问他?好像老公老婆沟通的时候,男方都是惜字如金的,很少跟你描述他的感受)拆书家:比如说你回到家,小朋友就会过来找你聊天啊,或者找你做什么事情;或者是家里的老人啊,爱人啊,会跟你说一下今天发生的事情。(学习者问:如果他不说话,我们可以提问么?就是感觉到他心情不好,还是说一定他要给我提出什么事情,我才能问?)拆书家:肢体语言也是可以倾听的,肢体动作也是一种语言,我们也可以通过的对方的肢体动作来猜测一下他的感受和需求。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A:像我老婆,他有时候就要去出差,去贵港那边,出差的话,短的一天,长的可能也是两三天这样,可能那边人比较少嘛,去那边可能要做蛮多事情的,回到家会比较疲惫,她回到家就很少说话,孩子好久没看到她,她一回来可能就会扑上去,她可能就会很疲惫,很多话她也不想多说,或者说的比较少。(拆书家:那你可以通过她的肢体语言,或者只言片语做一些猜测吗?)她可能会问小孩子今天的状况啊,可能会问比较少;如果可能,她会问到你这边工作怎么样这样,也许他可能连问都不会问,累了,这个时候我们跟她沟通,表面上会遇到一些障碍吧。学习者B:我老公,基本在家的话就会搞他的乌龟,养乌龟,每一天,基本上下班以后所有的时间就花在乌龟上,换水啊,喂食啊,打针啊,吃药啊。晚上我回到家,基本上可能是不是乌龟遇到了什么事情,或者其他,反正我猜不出来,感觉他脸色就不对,要按以前的说法,我就会问:你咋地啦?然后他可能就会比较心烦嘛,我设想的就是这个场景啊,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就是回家以后,他比较忙,也不说话,我想了解一下他的一个场景。

【A2 分布催化2·拆书家提问】我们以这些场景为例,比如老婆回到家,很累,她可能只有只言片语“哎,好累哦”,那我们用提问的方式去猜测她的感受和需求;还有猜测老公养乌龟的事情,如果你直接问他:“你想干什么,你到底想干什么”,那完蛋了,肯定不行。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A:从这个片段,我能学到,如果我老婆出差回来,或者当小孩扑上去啊,她表现跟平时不一样,她反而说:“小孩怎么这样”,我就不能像平常那样问她:“今天发什么神经”,我会问:“你今天是不是工作特别累啊?是不是想休息一下?”用询问的语气了解一下她的感受,反馈一下我对她的感觉的理解。她应该会主动地说出她的一些感受吧,我觉得是这样。

拆书家:有时候你猜对了她的感受和需求,她会很开心的,心想:我不说,他都知道了,真了解我。

学习者B:如果我回到家,遇到他在那里弄他的乌龟,一言不发,看到我就像没看到一样,我可能就会说:“老公,你在弄乌龟啊?是不是今天蛮多乌龟又生病了呀?你心情不好呀?”可能他会说:“是啊,这只怎么怎么样了”我们会聊得再细一些,让他觉得我参与到了他养乌龟的过程当中,继续问他:“是不是这个龟出了什么问题,你是不是需要我帮你做点什么啊?你是不是要给它打针,我帮你扶一下啊?”如果他说:“不是不是,我就是自己心情不好,我安静一下就好了”那至少我知道他不是因为我生气,他可以感受到我关心他,询问他的需求,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心情,这种沟通不会激化矛盾导致吵架。

拆书家:推己及人,我平时在家也喜欢盯着鱼缸里的鱼看,我有时候也很郁闷,看到一条鱼不吃东西了,我很郁闷,但是我们家人从来没人问我:你是不是看到哪条鱼不好了,心情不好了啊?他们会觉得我神经病,整天看鱼缸是不是有点抑郁了啊,会问我:你看什么看啊,整天看鱼缸有什么好看。如果有人这样(非暴力沟通的方式)问我,我会很开心的。

【结束语】所以提问的方式,不仅能增进提问的人对对方的了解,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对方的付出和关注,彼此之间的心意就会得到很好的沟通,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当中,我们学非暴力沟通,不但要走形,也要走心,一定要出于关心他的感受和需求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想控制命令他才去提问。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