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目标 在跟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具体的描述[用什么方式做HOW]提出请求[做什么],从而得到对方的积极回应,明确双方谈话或推动某事的目的[做到什么程度]。
图书介绍 | 事件场景:你和好朋友相约一块学习,每天一起去自习室。然而隔三差五他总是迟到,20多分钟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虽然你说过下次别迟到了哈,否则不跟你一起了。但是好了一两次,仍然如此,你对此很不满。 提问:遇到这类不被对方重视和满足请求的情况,你是不是会觉得很生气?(是的请举手)虽然想了办法要求对方改正,但是仍然见效不明显,而且多数时候失败告终(是的请举手)?有没有想过是不是自己的方法有问题?为了真正解决,你有没有详细的想过怎么说更好? 影响:没有正确 提出自己的请求,对方无法接收到,你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就会一直惦记着,甚至对他人进行内心评判,进而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而自己也陷入到困惑和苦恼之中,无奈忍受。 解决: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之一,提供了正确提出请求的方法,让你的需求被对方接收且理解,从而得到对方的帮助或支持,将困扰【同样是加上书名】《非暴力沟通》 |
【R】阅读原书拆页 | 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是请求。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对方也许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而且这样的请求还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我们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而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
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由于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的理解有可能不一致,有时,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反馈。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发言时,我们需要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期待。否则,讨论可能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
一旦人们认为不答应我们就会受到责罚,他们就会把我们的请求看作是命令。如果我们清楚地表达我们无意强人所难,人们一般会相信,我们提出的是请求而非命令。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相反,非暴力沟通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
A1 请大家自测 | 拆书家提问设计: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测试题,看看你是否是具备善于提出有效请求的潜质。以下6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 1.当他人征求我意见时,我内心想要嘴里却总是说不要。 2.我愿意通过暗示的方式传达我的期待。 3.无论什么情况,我都愿意等待对方猜出我内心的期待。 4.我习惯于告诉他人自己不想要什么。 5.对方听了我的期待后,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做。 6.巧妙用他人的内疚让他为我做事,是我常用的一个好办法。 7.我会通过发出指令得到自己想要的。 8.我总是通过表明自己的不好感受,期待对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
I 解释自测题
| 以上测试题,是我们在提出请求时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哪些问题是你感受最深刻的,或者说是你马上就能给自己打分的。最容易打分的问题呢就说明这是我们在提出请求方面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如果没有细致的对号入座,可能你并没有意识到你存在这样的情况。我们再通过测试结果来衡量一下:得分在24分及以下的小伙伴,你是一个相对善于提有效请求的人;而得分再32份及以上的小伙伴,你在提出请求方面比较薄弱,那么这种情况到底有什么危害,为什么要提出请求,如何提出请求呢,接下来我们通过片段学习。 |
【I】拆书家讲解引导 | 简短互动:这个片段的核心主题是请求。大家简单思考下片段的第一段中有哪两个无效的请求?片段中第三段中请求不当容易被看作是什么?(大家对片段的阅读很认真)
WHAT:在表达非暴力沟通的前三个要素、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期待对方能帮助我们,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具体清晰的说出我们希望他做什么”。
WHY: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这是吵架开始常常会听到的一句话。由于中国人含蓄表达的习惯,我们更愿意等待对方猜出自己想要什么,希望什么?然而有时候甚至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自己都觉察出要求有点过分,我们却用此来要求他人,一旦对方不能猜准自己的内心,或不答应,就会失望、争吵。沟通常常不能达成目的,反而越来越影响彼此的关系。刚刚的测试题,前3道题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或以上说明你是一个不善于提出请求的人。 举个例子: 2月2号回长春,雨哥2月4日(周六开始上班)那一周班排的很满,而我这期间不上班。 那一周他周日、周一、周三晚上没回……,因为周六没班车,我关心的说了一下要不你周五也别回来了。他坚持说回来,我说:“没事我自己挺好的,不用回来了”(但当他告诉我不回来的时候,我就突然很失落,我其实还是希望他回来陪陪我)。
HOW如何提出精准的请求,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具体描述我们想要对方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行动。 2.确保这个行动,具体清晰并能产生可感知的结果。 做一个判断:我希望你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能听胎教音乐。这是不是一个精准的请求?这里面要采取的行动是 “听”,它清晰吗?有可感知的结果吗? 3.通过友善的语言恳切请求,传达出我们不想勉强人的态度。如果得到拒绝,能够体会对方的需要。 请体会“麻烦你帮我把窗户打开好吗?”“把窗户打开呗”,听到哪句话你会去开窗户?这是避免把请求说成命令的方法。片段中请求他人的反馈这一点,我们暂时不做要求,先把刚刚提到的3点做好。
举例子: 我希望你成为三级拆书家。是一个比较具体的请求了。 但是这并不是我内心想要的,雨哥很长一段时间也并没有把这个重视起来。我希望你成为三级拆书家,和我一起升级打怪在提升某些技能方面能和我一起,帮助我、监督我,而且我还想要成为你的专属视觉记录师。
WHERE,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提出请求,比如你回家和妈妈说“妈,我饿了”就会解决肚子饿的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直接提出精准请求呢?在与他人沟通期望通过共同努力达到某种目的时,在集体讨论解决某项问题时,期待双方改善关系时,期待对方帮助你时,我们都可以通过提出具体请求的方式来实现。 |
A3 促动参与 | 为了在5月前完成3个3级拆书家或者5个2级拆书家的任务,你负责组织召开一个士气鼓舞和进度讨论会,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你需要给自己设计出几个具体的请求,方便指导你主持的会议得到有效的成果,你会在士气鼓舞环节、进度讨论环节的结果引导上提出哪些具体的请求。或者新的小伙伴想想你导师的项目会,如果你要召开一个上述的鼓舞和进度讨论会,你会怎样提出具体请求。 |
学习者: 鼓舞士气:大家前一段工作完成的已经很好,每个人都很努力,成果可见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可以想象一下大家一起完成后的幸福状态和价值感提升。 拆书家:你说的是鼓舞事情的话,和片段来说有点脱节了,我们强调的是你要提出一个请求,让别人配合你完成鼓舞士气这个环节。比方做的好的伙伴,你可以向他请求分享好的经验。 学习者:请每一个人都提出一个能够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完成项目的建议和方案,讨论一下,看看哪个适合可以采用。 拆书家:好这样参会者就会知道做什么,同时也间接被鼓舞了。 学习者:期待海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就通过2-1的过级训练。 拆书家:你的是比较具体的希望,回到会议本身来说,是整个晋级的事,上升一个高度,你有什么计划(让他自己安排晋级计划),你给他一个指令,共同商讨会议。 学习者:你对再4月底前完成晋级,有什么具体的安排。 拆书家:这就是比较具体的请求。 提前自己完成: 很高兴大家能参与这次小聚,今天小聚有一个主要目的,集思广益想出一个计划的实现办法。“我们如何能达到正式建立分舵的条件:在5月前完成3个3级拆书家或者5个2级拆书家的任务。” 我们分为进度讨论和士气鼓舞两个环节。 进度讨论环节: 希望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作为拆书家的升级时间表,如有特殊情况的预警安排时间表。 希望分舵角色召集人、教育长老、组织长老,给出活动组织的时间表、进度监督的周安排。 希望每个人对任务按时完成的保障给出自己的可行建议。 士气鼓舞环节: 分享自己准备预备表的具体过程和技巧。 最想鼓励的人,送她一句话。 各位是否明白我的话,如明白,咱们开始第一环节第一个问题。 | |
A2 催化应用 | 为了改善自己的读书/写作等学习环境,你曾做过很多努力,但仍然得不到你爱人或者家人朋友的配合及支持,干扰不断。今天活动后,请尝试用具体清晰的表达方式,去向家人和朋友提出请求,并记录表达后的结果,分享到今天的活动群/朋友圈。 |
提前自己完成:我希望在我告知你今晚我要准备拆书预备表的计划后,你能给我1个半小时无打扰的独立时间。 |
小结 | 期待事情进展到什么程度,或者改变达到什么目的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你和对方能够在要做的事情上达成一致,对方能够明白你期待他的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如果你总是不说出来,或者说得很模糊,对方又怎么会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