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用精进、精力管理一起丰盛人生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精益创业循环模式 学习目标: 学习精益创业的循环模式,从小事情开始行动;

开场: 【学习目标】学习精益创业的循环模式,从小事情开始行动;
今天我要分享的图书是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厉害的人》
【事件场景】:大家想象一下,在网络上学习秋叶大叔的PPT课程后,期望学成后能在公司一鸣惊人,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让公司的其他同事知道了,有同事想让你帮忙修改PPT,好让他在产品发布会中做到最好,你是一个热心肠的人,马上就答应了,你花了最大的努力帮他改了,但是你无法保证PPT达到他的要求;
【提问】:这个时候,你如何去做呢?是直接发给同事还是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影响】: 你内心想法是,好像改的不怎么好,能不能拖拖再给他?如果大家都知道你改的,如果效果不佳怎么办?是不是要背黑锅?
【解决】:你要怎么做呢?答案就是运用精益创业的循环模式。现在把PPT给他,他会去看哪些满足要求,哪些不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的重新再修改。反复修改反馈的过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原文片段:

什么是精益创业模式呢?请看拆页 

blob.png

blob.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

精益创业的核心内容是“最小化可行产品”,指创业者利用最少资源(时间和物力),做出一个公司现阶段最优的产品,投放出去,用户在使用中,给予反馈,创业者优化产品,形成的一个上升螺旋循环。

【适用边界】“最小化可行产品”中的产品,不仅指传统方面的产品,像互联网公司做的APP或者游戏、手机等,也包括大到产品发布会的运营,小到公司做述职展示的PPT、简书或公众号上的文章等。

【强化概念】

如果我看完《精进》,只是画横线,做摘抄,我在电脑上写了读后感,这算不算最小可行性产品?

显然不是,因为没有投放出去,接受反馈;只有把他发在简书或者公众号上,才算。

写好很多篇,但是不敢放在简书或者公众号上,因为觉得没有准备好,这算不算最小可行性产品?

显然不是,因为不符合利用最少资源构建产品,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完全”准备好,总会有我们无法预知到的未知。

发布出去后,阅读量很高,有人反馈你的很多知识点是错误的,但是我就是不删不改,这些都算最小化可行产品吗?

显然不是,因为我们接受用户的反馈并且要优化,并且产品必须对用户有价值,出现错误时,不管你付出了精力成本,要么优化要么放弃。

那么如何使用精益创业模式呢?

HOW】来自于图书P90页

1、  构建与投放;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  反馈与测量: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审核;

  3、学习与升级:克服“成本损失”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像很多时候,我们选定好了片段以及写了预备表,但是不符合拆书要求时,我们也会放弃重新写,重新找片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刚才听完我描述的精益创业的循环模式,下面我们来一起编写一个故事;

  下周需要做产品发布会,作为PPT宣传方面的主要负责人,你如何利用精益创业的模式来完成这项产品发布会的事情。

  请大家花5min的时间构思故事梗概,包括具体的时间、人物、情境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后请人站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学习者A:我是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

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把PPT已及宣传的内容写出来,自己先改几遍后,在截止日期前2-3天发给部门领导,请求TA给予一些反馈意见,这时候需要设计沟通的问题,可以使用以下语气:

A:领导,你好,我已经完成我的宣传方案了

领导:好的,很好

A:领导,没有什么需要改善的吗?我很希望我能把这件事情做好,还需要您费心帮忙好好审核一下;

经过领导审核后,重新修改,重新提交给领导


学习者B:

我会花一天时间写出三个方案,把三个方案给老板看完后,给出具体的某一份方案,我再花100%的精力去完成这份方案,完成后再给领导看,看是否与他想的有差别,有差别的再继续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谢谢两位的分享,两位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如何利用精益创业的模式去优化自己的PPT。

总结: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精益创业的核心观念以及它的循环模式,那么我们需要先从一个小目标开始行动,接受反馈,不断升级自己,精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