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 我今天TF2-2考级的小伙伴, 我叫邓克琼,群里的名字叫Lotus大家叫我克琼就好。
我今天为大家推荐的书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F:它是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的合力巨作,家教类排行榜首出版30年畅销不衰的亲子关系/亲子教育书籍。A:是我们拆书帮推荐必看的书籍之一,两位作者都是三位孩子的母亲,里面有很多内容是讲她与孩子们之间的场景的,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B:这本书中的诸多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通过沟通来培养孩子自立,鼓励孩子合作,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有效的赞赏让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内心变得强大,此外对于我们成年人的沟通也非常受用,今天的拆解的片段就非常有这个代表性。
What1: 我今天拆解的片段是关于如何赞赏,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觉得赞赏是件容易的事情吗?
我们平时是如何赞赏他人?赞赏孩子的呢?
你上幼儿园的宝贝努力了几天终于学会写自己的学号20了,你说“宝贝你真棒”
你平时不善表达,某次拆书的时候你磕磕碰碰总算把2-1过了,于是现场的人们给了你这么一个赞赏:“
【R】阅读原书拆页
现在请看我在古琴台群里发的片段,这个片段来自于本书的拆页发给大家:P184,188,192,大家先关注我画的红色标示黑笔划的句子,再关注波浪线的句子。
How:
赞赏的方法: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语
大家看完片段,再注意到在标题下面有一句话:用描述性的赞赏代替评论性的赞赏。我在发片段前说到的赞赏“你好厉害啊” “好赞”“宝贝真棒”是属于评论性还是描述性呢?这三个方法完全可以当成三个步骤来做理解,第一步和第二步 (描述你看见的和你的感受)可以调换,而且第三步(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语)更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在孩子身上,而对于成年人可以跳过,如果你跟部分新生代成年人比如90后沟通可能需要哦。
我们大人听到评论性赞赏倒不太会说什么, 呵呵(关系比较亲密的可能会哈-夫妻啊,闺蜜啊,死党啥的),但是我们的孩子可是会表达出来的。 比如我跟我那刚刚学会写学号20的孩子说“宝贝你真棒” 她就是这么回答我的“我不棒,我写的学号太丑了,是趴着的。”
我这里把我们家孩子那个场景按照这个步骤加工后来重述一遍。
我们家幼儿园的孩子在练习了两天之后终于学会写自己的学号20了。 我这次是这么赞赏的:妈妈看到雨菡写的2是按照头小身长横过去的方法写的哦,跟书上的这个2很像哦。这个0写得圆圆的,跟2一样大呢。 我喜欢这个20,经过两天的联系你终于会写自己的学号了,这叫做努力。
Why: 通过刚才的漫画以及我们对评论性和描述性赞赏的理解,我们知道为什么要用描述性的赞赏而不是评论性赞赏? 评论性的赞赏有时会让我们短暂的开心,有时也会让我们疑惑,甚至有时候会反感。而描述性的赞赏是表明你在看,在听,在关注然后告诉对方你的感受的一个过程。 你用这样的关注和事实描述性的赞赏让孩子真实正面地认可自己,而这种能力将永远存储在Ta的内心,伴随TA的成长。 即使有一天别人评价TA是个“坏孩子”,这些日复一日的描述性赞赏的积累-真实正面地对自己的认可在ta心里永远不会抹去。如果你赞赏你的朋友,你的爱人,描述性的赞赏可以持久地加强你们的关系,建立信任,甚至会积极地影响到Ta.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勾勒场景)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运用拆页步骤
拆书家提问设计: |
伙伴们, 听我拆解了这个片段和我的经验分享-如何赞赏,是否勾起您类似的经历呢-或者是与您的孩子的,或者是与您的朋友,熟人,家人的呢?想到类似的场景呢?我很想听听各位的分享呢。
在大家分享前思考两个问题: 1. 回忆跟赞赏相关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的故事是怎么样的? 2. 如果下次再遇到类似的场景或者将来运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片段来运用呢? 我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已经有场景的伙伴可以马上来分享哦,分享的时候请回答我刚刚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一:
上周六,我下午回到家, 发现家里的地板擦的干干净净,厨房也很整洁, 菜也炒好了。 平时那个点回去都要自己做饭,我们家先生比较慢, 家务基本是我一个人主导。于是我就在朋友圈里发了一个“好舒服啊,然后320个点赞”感觉就像你片段里说的是评论性的。我下次可以描述得更详细一些,我应该说:“老公你把家里打扫得很干净,厨房也非常整洁,菜的颜色搭配和味道也很长好”如果下次我这样说的话他肯定特别开心,将来愿意分担更多的家务。所以我们觉得这个片段里的描述性赞赏非常好用,get到了。
学习者二: 我会觉得别人的赞赏有些疑惑。 前天我去光谷的一家咖啡馆,我刚进门,有一位咖啡馆的店员跟我说:“你看起来跟其他人不一样,像读了很多书的人。” 我当时心里很疑惑,我看起来哪里不一样啊,这看得出来吗? 于是就这么疑惑地走进去了。 我常想赞赏可能只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而已,听过就算了, 也不会去多想。 如果对方能描述出来1.2.3.4点然后用一个词概括一下,我就不会觉得疑惑了。
学习者三:昨天晚上看了一个节目《梦想的声音》兴致来了,就唱了一首歌,于是发了几个朋友听。其中一个朋友回答: “厉害厉害, 我觉得很不走心”。另外一个伙伴:听歌词感觉好幸福,没听过这首歌,听歌词以为只是爱的人在身边的幸福感,可是又感觉怪怪的,歌的旋律和你唱的感觉都没有幸福感,原来主题是《唤醒》, 是阿妹唱给导师的,张雨森的那首歌。 我更喜欢你低吟浅唱反而比高亢更有感染力,我觉得听了之后感觉很舒服, 于是一下子就聊了很多。
学习者四:我在某本书上看到一个段落很有同感,段落是讲:A问B:电影好看吗?B说:好看好看啊,挺好的,你去看吧。另外一个朋友说:我觉得这个电影画面技术拍得很好,配音很好听,故事情节包括结尾台词让人特别容易引起反思。他这么一说完, 我觉得我好想去看啊。当对一个电影进行评论的时候,加入一些描述的词,会很形象很生动,引起共鸣,如果单单是告诉我好看,我听完估计也不走心了。在描述性的赞赏方面我一直在修炼, 我也有孩子,我赞赏他经常也是很敷衍的。 可是要我描述性的去赞赏他,搜肠刮肚很多词好像也挺难的。比如说画画吧,我说嗯, 画得好。他又送一副,我说这个不错, 于是他又不停的画, 我说这个也挺好。后来我自己也发现这样很不好。 后来我就我孩子说:“你画的这个人有笑容,画的头发是锯齿线,不再是三根毛了,手也画得比较长,你现在涂了颜色比以前描黑色的框也更加好看了。”这样小孩子就不一样了,以后孩子画画都涂颜色了。我也知道应该这么去赞赏她,但是的确挺难得。
拆书家现场跟学习者介绍了一个关于让赞赏不那么难的TIPS:书里也告诉了我们一个TIPs, 你只要善于尽量去发现你看起来舒服的一小部分赞赏就好了。不需要去发现全部的整体的好的方面, 凡事能找到一点点能够赞赏的,说出来就好了。
简短总结
今天非常谢谢大家的反馈和分享,让我在拆书过程中更加拓宽了对拆页的运用,期待各位伙伴们能够GET到赞赏的方法,我也注意到我们现场的伙伴们分享了不少听到别人的赞赏的时候的感受,也有两位伙伴分享了自己将来如何运用片段描述性的赞赏来与人沟通,这样可以让父母与孩子关系更亲密,与朋友同事更加信任,真诚。谢谢大家的参与,我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