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大家好,感谢大家参与我的TF1-2拆书家定级,我是你们成长路上的好伙伴——吴迪。首先我们作一个分组:我右手边的楠子、韩菡为第一组;我左手边的小北、晓荷和香君为第二组。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带拆片段来自于《带人的技术》,它是日本的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 石田淳 推出的一本书。它根据行为科学管理和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针对如何沟通、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如何交代不同类型的工作内容、如何称赞和训斥等,这些带队工作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列出了55种引导别人行为的实用技术,让你成为职场上的好老师,短时间内将身边庸才变成得力左右手,让该做的事情减少一大半!
【阅读R指令】
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拆书环节,首先分享一个原文片段。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阅读这个片段。
表达行动的MORS法则
很多人被提拔到管理层之后,心中比较忐忑,不知该怎么带人。《带人的技术》提出一个观点:带人要具体告知下属应该采取的行动,而且必须用可感知的语言提出要求。
什么是可感知的语言?作者提出了MORS法则:
可测量(Measurable)——可计算或写成数据;
可观察(Observable)——无论是谁都能知道结果应该如何;
可信赖(Reliable)——无论是谁都能够辨识行为是否一致;
明确的(Specific)——如字面含义,一清二楚无歧义。
作者认为,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你的要求只能算建议,而不是行动指南。例如“请后期加强密切沟通”“请提升营业额”这样的说法都不符合MORS法则,无法指导行为。
作者的建议是做如下修改:密切沟通——针对每一位客户每三个月打一次电话,询问对公司服务的意见或每两周寄送一次电子报;请提升营业额——每周派发20份海报,在XX网站上刊登广告,每个月赠送300份试用品。
作者认为只有这样写出具体的行为,才能教会下属应该做什么,也能在事后检视自己的指导,并客观评估下属的工作效果或者工作态度。
作者认为,你很难要求一个新人“要待客如亲”,他根本就不理解什么情况下叫待客,什么叫如亲。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要明确你的语言,还得由主管先做好“行为分解”,比方说“待客如亲”,我们可以这样解释:
大家都读完了吗?已经读完的小伙伴可以眼神或举手示意我一下。
好的,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这个拆书片段介绍了什么是MORS法则以及其用法。MORS其实是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分别表示可测量、可观察、可信赖以及明确的意思。
为什么要使用MORS法则呢?因为人与人的沟通、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当中很可能会因为理解力不同而产生误差,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有可能逐次衰减。如果玩过“附耳传话”游戏的同学应该会有体会。
如何使用MORS法则?正如片段中列举的“密切沟通”、“待客如亲”的例子。我们在设计指令的时候就要遵循可被量化、需要采取的行动和结果都相对明确的原则;确保指令能清楚无误地传递下去,并便于事后的回溯跟踪。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要尽量避免主观的、可被多角度解释的指令。这会对执行及跟踪造成很大的困扰。
我在这里举一个我们身边的例子——
上周翁豆在定级群里发出了一条指令:“乔阳、吴迪,请两位今天统计下本批定级伙伴的计划哦@乔阳 @吴迪“
我们用MORS法则分析一下:
1. 没有量化。我们一共9位定级的伙伴
2. 结果不可观察。我们需要完成《拆书家定级时间预约表》
3. 行为不可控。统计是等着大家填好我们把表格发出来就好,还是需要督促大家填表?
4. 不够明确。首先是人物不明确,共有责任往往等于都不承担责任。第二是时间不明确,是今天开始统计、还是今天统计完成?
如果重新设计这条指令,可以是:
请乔阳牵头、吴迪配合,督促我们9位参加定级的伙伴填写《拆书家定级时间预约表》,并最终汇总发布在定级群里。希望周五晚之前能完成此项任务,谢谢。
【A1】
下面我们请伙伴们按照之前的分组讨论一下,回想自己在之前的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遵循或者违背了MORS法则的经验。如果有,你是怎么做的?如果没有,你觉得可以如何按照MORS法则改进?
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然后请每个组出一个代表来分享。
好的,大家讨论得怎么样?第一组请楠子同学给我们分享一下。
@楠子:这一周我给我们的秘书团队发送过这样一个指令——我当时就是这么在内部的聊天软件里说的,请大家尽快把“区域情况汇总表”交给我。我当时就发了这么一句话。如果对照MORS,是不符合这个法则的,因为它不可测量、也不可观察、不明确。大家不知道尽快是一个什么概念。学习了MORS法则,我就会这么讲——请大家本周五18:00之前按照我之前制作好的一个模板把“区域情况汇总表”发给我。
非常好,左手边这一组我们请想飞的鱼给我们分享下。
@想飞的鱼:我分享一下我们最近项目上的一个案例。最近我们要做一个商业计划。我们老板就跟我们说你们四个人去讨论一下,下个星期我们来讨论一下商业计划书。就这个指令来说,他点了四个人,但没有点明谁来负责这个事情,导致最后谁都不想负责这个事情。因为商业计划书是一个非常大的内容,现在的结果是我们四个人都不想提这个事儿。没有人来做,也没有具体收尾的时间。如果按照MORS法则,就需要指明牵头人、大致的内容以及截止时间。
【A2】
好的,感谢想飞的鱼 分享。最后我们进入A2便签的环节。我希望小伙伴们能够在未来的一个礼拜之内思考一下MORS法则能够给我们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帮助?把你的想法和计划写下来并发送到我们的定级群里。
谢谢大家。
学习者案例:
@楠子:我计划在未来的一个月内,使用MORS法则与秘书团队沟通,在发出每一条指令前,使用今天拆书片段里的四步骤来检查发出的指令是否满足MORS法则。也考虑把MORS法则告知秘书团队,让她们可以反向反馈指令是否清晰明了,易于观察。一个月后,可以对此发起一个意见调研,确认MORS法则是否帮助了我们之间的沟通。
@想飞的鱼:我计划就此事与老板沟通一次,介绍MORS法则给他,请他明确指定牵头人,大致内容以及时间点要求,如有必要我可以主动请求担任商业计划的牵头人,相信这也是我的老板乐于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