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用模棱两可但真实的表达方法去委婉地说话。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诚实,要说真话,不可以骗人。不过,在有的场景下,我们会发现说真话是会伤人伤关系的。比如,当你听了一堂无聊的讲座,出门时碰上讲座上的老师,TA问你:“诶,我今天讲的内容对你有用吗?”,或者,你的朋友叽叽喳喳说了一堆,然后顺嘴问了一句:“我是不是话太多了?”还有的时候,别人送给你一个礼物,好歹是一份心意,你得说点什么正向回应人家,但事实很可能是这个东西你已经有了,或者你根本不会用到它。 在这些比较尴尬的情境中,你会选择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呢?(举手) 试想一下,你说真话,你的老师会怎么想呢?你的朋友会有什么反应呢?这样做的结果会怎样?——彻底的没朋友。那如果说假话,结果会如何?——要是被发现了,后果更惨。 《沟通的艺术》这本书刚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既不用冒着风险说假话,又不用直接讲真话得罪人的方式。作者提出,我们可以用真实但又模棱两可的信息去回应对方,这就是讲真话的艺术。
针对自我表达的袒露程度,作者的这个四分象限是基于哪两个维度?
真实-虚假
清楚-模糊
说真话和说假话,这是一维的概念。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维度,叫做清楚和模糊。
当我们跟别人说话的时候,一方面,你需要在说真话和说假话之间做出选择;另一方面,你也要在清楚和模棱两可的回答中做出选择。作者通过研究和统计表明,选项一,也就是模棱两可但真实的回应是最优选择。要知道,有时候真相往往是残忍的。我们可以说真话,只不过说得模糊一点嘛,不留漏洞,无懈可击。
我有一个朋友,之前做了一件事情,让我真的是非常生气。TA后来,后知后觉跑来跟我道歉,其实那个事情的影响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
我来考考大家,我这样说,你们对照拆页中的四种表达,你们看看是哪种?
现在道歉,还有用吗?——这是真实、清楚的回应。很显然,这种说话方式是不太合适的,太直白有时是个缺点。
那如果我想要照顾TA的情绪,我可能会说:没关系,我早就没放在心上了,那件事已经处理好了。——这是虚假、清楚的信息。
如果是用虚假、模糊的信息,我会怎么说呢?
嗯,没事没事,你这么客气我都不好意思了。
再看看作者在四种回应方试中推荐的最优选择——真实而模棱两可的信息。我心里知道这个事道歉了也挽回不了,但我又不想表现得很小气,所以我可以说:我们别提那事了啊。
【A1】请大家自测(1分钟)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测试,看看你是否具备模棱两可表达的潜质。以下5个题目,请按照1-6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非常符合。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
测一测你的“模棱两可潜质”(1代表完全不符合,6代表完全符合):
1、面对敏感的问题,我会直言不讳。 1 2 3 4 5 6
2、面对不认可的人或事,我从不流露出心中的不满。 1 2 3 4 5 6
3、我没有因为说错话而得罪过朋友。 1 2 3 4 5 6
4、我总是能够用不痛不痒的话术化解僵局。 1 2 3 4 5 6
5、为照顾对方的感受,我会说违心的假话。 1 2 3 4 5 6
计分方法:
第1、5题,选1记为6分,选2记为5分,以此类推,选6记为1分。
第2、3、4题,选1记为1分,以此类推。
总分在24分以上,会说话;
18到23分,具备模棱两可的潜质;
18分以下,实诚人,容易没朋友。
【A3】促动参与(8-12分钟)
拆书家提问设计: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你最近天天加班熬夜,精神不是很好,你的朋友小陈很热心,非常关心你,TA特意给你拿来一个什么保健偏方,说是能强身健体保证高质睡眠等等。而你对这种东西并不信,甚至怀疑偏方的安全性。小陈说,你看,我给你带的这个偏方,稀罕吧?
下面,每个小组讨论:在这个情境下,用刚才拆页中的两个维度四种方法分别怎么回应小陈?
真实、模糊的信息:
虚假、模糊的信息:
真实、清楚的信息:
虚假、清楚的信息:
讨论结果:
真实、模糊:
太感谢你的关心了,把东西放那吧
谢谢谢谢,回头效果好我跟你说啊
虚假、模糊:
这偏方一定很不错,我正需要!
应该对我挺有帮助的。
真实、清楚:
这偏方不靠谱,不安全,我不会吃的。
我不信这玩意儿,你还是拿走吧。
虚假、清楚:
谢谢,我今天就吃!
【A2】催化应用(1分钟)
拆书家布置任务: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和练习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那就是说模棱两可的漂亮真话。那么,接下来的一周里,你将会怎样运用这个技巧呢?比如,回应你并不认同的观点,还比如,回家就跟老公分享这个方法,又比如,找个人陪练。请写下一个具体的运用计划,在你的便签上。
学习者案例:
接下来的一周里,我要努力做到:每天找至少两名同事说话,并尝试练习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自己不太认同的观点、想法,并且,晚上要做好复盘,看看自己是否运用得合适,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法。
结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在不认同对方观点或想法时用漂亮的真话去回应对方,这样呢,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会违背诚信的原则。希望我们的人际关系靠真诚去发展知己,用模棱两可去尊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