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学习目标(具体内容和完成程度)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RIA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应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做出自己的习惯改变计划。
二、图书介绍(1-2mins场景法)
事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次听了别人分享了他的好习惯,比如每天读一本书,坚持跑步等等,自己都会热血沸腾的做几个习惯养成的计划,结果也只是3分钟热度,坚持3天就不了了之了。
提问:你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是没有意志力呢?还是养成习惯的方法不对?
影响:会不会有人跟我一样,因为习惯养成计划的失败就产生了一系列的自我否定,比如觉得自己很没用,没有耐性,不能坚持,自制力差等等。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困扰。
解决:那么在我今天带来的这本《习惯的力量》,作者结合近20年科学家对习惯学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深入的探讨了习惯的回路以及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改变习惯可能不会很快也不容易,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掌握习惯回路,学习观察生活中的暗示与奖赏,找到能获得成就感的惯常行为,每个人都能改变根深蒂固的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三、
【A1】自测题(1min)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自测题,看一下你对习惯的认识。(主要测试有没有正确的认识习惯,或者有习惯养成的方法)
从未1 | 很少2 | 常常3 | 总是4 | ||
1 | 我能马上说出自己的3个行为习惯 | ||||
2 | 养成新习惯时,我需要一些奖励来激励自己 | ||||
3 | 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习惯性动作是怎么发生的 | ||||
4 | 我想要养成的习惯都会成功 | ||||
5 | 我尝试过2种以上的习惯养成方法 (一种得1分,最高4分) | ||||
总分 |
【I】解释自测题(1min):统计得分:15分以上;10分以上;10分以下的是不是对习惯还没什么研究呢?需要好好听下我今晚要拆的这本书了。15分以上的小伙伴看来对习惯的养成已经有了很多练习,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也可以在课后分享给大家。下面来阅读一下我今天带来的片段“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
四、【R】原文片段(2min)
五、【I】简短互动,精确控场(5-7mins):
大家都读完了吧?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习惯?(大家说)习惯是一种常见的行为,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规律重复出现的。人每天的活动中有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那怎么样养成好习惯?片段中给出了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大家还记得吗?有3个关键词(互动)保留旧习惯的暗示,提供同样的奖赏,插入新的惯常行为。(图示:在白板上画出习惯回路)只要你能找到暗示和奖赏就能改变习惯。其实这里面还包含了一个观点,就是习惯是不能被消除的,只能被代替。基于这个观点和法则,我们想改变一个坏习惯或者培养新习惯可以按照以下5步来做:
1、找出惯常行为;
2、用各种奖赏做实验;
3、找出暗示;
4、找伙伴
5、制定新行为植入计划;
要找出的这个惯常行为通常是一个你觉得不好的行为,用一个好的行为来代替他。比如咬指甲,抠鼻屎;它是比较显而易见的。很容易察觉。
奖赏是能满足人内心的渴求感的东西,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他的影响力很大,却比较隐蔽的,你往往意识不到。为了确定是哪些渴求在驱动习惯,就需要用不同的奖赏做实验。实验把内心实际的渴求对象分隔出来,这是重塑习惯的基本要素。
暗示是诱发习惯发生的因素,主要有5大类: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其他人,前一个动作。通过记录每次惯常行为发生时的五大因素,就可以确定诱发习惯发生的暗示。
第四步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或者让对方监督你做。
最后一步,制定计划就是在暗示到来的时候插入新的惯常行为,从而获得同样的奖赏,慢慢的大脑就会自动遵循这个模式。从而改变旧习惯养成新习惯。
比如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下午5点半下班路过一个蛋糕店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去买一个蛋糕。那么我怎么样改掉这个习惯呢?就是先要弄清楚自己的习惯回路。第一步是什么?找出惯常行为。这个很明显,我的惯常行为是下班路过一个蛋糕店我总会进去买个蛋糕吃。这一惯常行为的那么奖赏是什么呢?上面有讲到奖赏是能满足人的渴求感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有了奖赏大脑尝到了甜头就会期待惯常行为再次发生。是蛋糕本身吗?还是吃了蛋糕所获取的能量?也有可能只是换个环境到蛋糕店闲逛一下?我们需要用不同的奖赏做实验来确定。如果是饿了,那吃点水果应该也可以,如果是想换个环境那旁边的服装店应该也能满足我,通过实验证明我寻找的奖赏就是闲逛放松一下。第三步暗示又是什么?暗示是推动惯常行为发生的因素。可以归为这5点中的一点:时间地点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我的暗示是饥饿吗?是无聊吗?是因为时间到5点了吗?还是看到了蛋糕店的招牌?后来我发现真的就是因为我路过那个店看到了才会想吃蛋糕。我这个习惯的暗示是蛋糕店。周末不路过那里的时候我从来不想吃蛋糕。第四步:找伙伴,下班跟同事一起走;最后制定一个计划每天刻意去执行:下班总是约同事一起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执行就会形成新的习惯回路。
适用范围:这个法则更加适合行为习惯的改变和培养,对于思维习惯或者更深层次的习惯更复杂,需要更多的要素。
六、【A3】促动参与,小组根据设定的案例场景讨论应用知识点形成解决方案(8-12mins);
目的:练习使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改变习惯
每天晚上10点菜花就上床准备睡觉了,却总是忍不住看手机,群里聊一下天,刷一下朋友圈,发现朋友分享的好文章点进去看一下,每次都是过了12点实在困得不行了,才放下手机睡觉。有时候她想睡了,发现老公也在看手机就又多看了一会儿。她想改掉睡前看手机的习惯。请用刚才我们学习的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的四个步骤来帮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学习者案例1:
1、找出惯常行为:睡前玩手机
2、可能的渴求及对应奖赏:
看信息打发无聊--看书
跟老公微信交流--跟老公面对面聊天
3、找出暗示:时间晚上10-12点、地点床上、情绪状态无聊请跟人沟通、其他人老公、前一个动作上床躺下。 我觉得躺下就是诱发我看手机的暗示。
4、找伙伴:老公/其它朋友
5.制定新行为植入计划:躺床上和老公聊天,或者躺床上看书
学习者案例2:
1、找出惯常行为:睡前玩手机
2、可能的渴求及对应奖赏:
放松--调节心情
了解资讯--和其它人联系,有圈子归属感
3、找出暗示:时间晚上10-12点、地点床上、情绪状态无聊想跟人沟通、其他人家人、前一个动作上床躺下。 我觉得无聊是诱发我看手机的暗示。
4、找伙伴:让家人也保持同步10点睡觉
5.制定新行为植入计划:听舒缓的音乐,或者冥想
七、【A2】布置任务(1min):
练习使用习惯改变的黄金法则:找出一个自己认为是不好的习惯,通过实验找到习惯回路的各个部分,尝试用一个新习惯取代旧的坏习惯。
八、结束语:
最后总结一下,刚刚我们学习了改变习惯的黄金法则:保留原有的暗示和奖赏,插入新的惯常行为,从而改变不好的习惯,养成好习惯。培养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有了方法就是一个好的开端,一旦了解了习惯背后的机理,也就是能够分析出暗示、奖赏和惯常行为这样一个习惯回路时,我们就已经有了超越习惯的力量。在养成习惯方面有渴求有困扰的小伙伴回去以后可以认真的做一下我刚才布置的任务。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共同探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