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大家好,我是黄鹂,下面我想用三个便签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1.第一个便签:教 师,我在广丰区商城小学三年级4班的数学老师,也是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感谢学生的纯真单纯,让我能一直坚持当好别人眼中的孩子王。2.第二个便签是妈妈。我是15个月男孩的妈妈。当了妈妈以后,才更能体会父母的乐趣和辛劳,更懂得感恩家人,关爱身边的人。3.第三个关键词:学习者。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让遇见更好的自己,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走上“正能量”的道路。我相信拆书帮能带我更快遇到更好的自己。感谢大家今天能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这个活动,陪伴我一同朝未来迈进一步。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拆书帮”是一个全国性的成人学习社群,拆书帮的帮是一种“帮助”。通过在个人RIA便签学习基础上,组织拆书帮成员参与线上、下拆书引领互助。在拆书帮人人都是参与者,大家都在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不断完成自我成长和突破。拆书帮的口号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便体现了这一点。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强调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的能
分享与“我的”
分享,是小孩子们的世界里的一个大问题。父母往往期望孩子们能轮流,乐于平分物品,或者让出他最喜欢的玩具。但是,两岁以下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只是因为与他们有关。这不是自私——而是人类发展的自然。
“全国0-3岁婴幼儿及家庭中心”曾做过一次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应该期望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跟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还有这个年龄太小了,不能期望他分享?“
他们发现在接受调查的0-3岁孩子的父母当中,有51%的人认为应该期望15个月大的孩子分享.然而,研究表明,从发育来看,15个月大的孩子太小了,不能期望他们分享.父母们可能错误地相信,如果一个孩子现在行为”自私“,长大后就会是一个自私的成年人。
该中心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如果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做到分享,那么,他们需要的是教和指导,而不是”管教“。提供一些解决方法可能会有帮助,比如找一个能给朋友玩的其他玩具、用一个计时器来提示轮流的时间、在等待轮到自己时给他们一些其它事情做,或者给他们建议(并演示)一些可以一起玩玩具的方法。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并且在你的帮助下)之后,到他们两岁至两岁半时,他们就能开始独立做的分享了。(但不要期望他们始终都能做到。)
分享不是与生俱来的。两岁以下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就是说他们是自己的世界的中心,其他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只是因为与他们有关。我们不能认为孩子不与人分享就是自私,或者强迫孩子分享而造成权力之争。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教和指导孩子进行分享,而不是进行管教。
A1便签:
“大姨,婷婷有桂圆吃。她不给我吃。哼嗯,哼嗯......”三周岁不到的双胞胎外甥女之一呜咽着跑过来跟我说。
婷婷边吃边说:“那是隔壁外婆给我的,是我的。”手里紧紧的抓着那几个干桂圆,生怕有人抢走似的。
“那你分个给楚楚吃一下,她是你姐姐。”我劝她说。
“不要,是给我的。”她嘟着嘴巴生气的抛开了。”
“呜......”没有拿到桂圆的那个大哭了起来。
妹妹听见了,抓住婷婷,边说边硬抢:“拿个给她,有东西要一起吃。”婷婷立刻大哭起来,赖到了地上打滚。
这样的“分享”画面,每天都会发生。到现在快四周岁了,她们还会因为分享问题发生争执。
A2便签:
用教和指导的方法,取代管教,让孩子体会分享,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应用。双胞胎买一个玩具的情况下,如果是可以合作玩的,示范合作方法,一起玩玩具。比如儿童自行车,玩之前先约定:一人骑5分钟,轮流骑听到计时器响就换。
儿子15个月大,在小区看到别人的新奇东西都想要。如果小朋友不乐意,这时候,我会告诉他:”这是哥哥的。我们现在一起去玩滑滑梯吧!”边说边把他带到去一起玩。同样,儿子在玩的东西,别的小朋友想要,我不会强迫孩子给被人。而是给那个孩子别的玩具,或者表示歉意后把儿子抱走。
把关于孩子分享这个观念跟家人分享,让他们一起指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