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认识自我,畅快沟通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破除直觉,畅快沟通 学习目标: 通过现场学习,让学习者列举自己知觉倾向的例子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王冠华,是今天的拆书家。首先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是跨界,因为我从事过销售、商务、运营等多个岗位,也曾经在五六个城市学习工作过;第二个标签是成长,我的信条是人生时候都不能停止成长;第三个标签是拆书爱好者,并在成为拆书家的路上努力着。
【拆书目标】通过现场学习,让学习者减少沟通中的知觉倾向。
F:今天我们拆解的书是《沟通的艺术》,这本书畅销40载,并且再版14次,是美国权威的沟通教材。A:和其他的书比起来,本书从三个层面来探讨沟通,一个和沟通者自我相关,分析了情绪和知觉在沟通中的重要性;一个和沟通的信息相关,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另一个层面探讨了沟通中的关系,提出了如何通过沟通来改善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冲突。书中不仅深入浅出的讲了很多理论,还有很多实例帮你进行理解。B:如果你想深入的认识自己和沟通的对象,如果你想清晰的表达信息让自己更有说服力,如果你想通过沟通来改善人际关系,那么本书绝对不能错过。B1:要想沟通畅通,首先要了解自己,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知觉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沟通的,又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知觉偏差导致的沟通偏颇。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一: 知觉的倾向

 到目前为止,很明显组多因素扭曲了我们对外界的诠释。社会科学家用归因(attribution)一词描述我们将行为赋予意义的过程,包括对自己、对别人的行为归因,但我们常常使用两套不同的标准。研究人员揭示出许多导致归隐谬误的知觉倾向。(Hamachek 1992)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别人的想法一定类似于自己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假设广泛且频繁地发生在许多情境之中:

√  你听过一个相当有趣但是带点色情的笑话,你假设这个轻度色情的而笑话不会冒犯一个有点拘束的朋友,结果还是冒犯了对方。

√  一周以前你对朋友发火,说了一些让你后悔的话。如果别人对你说这些话,你会认为两人的关系到此结束了。心想你的朋友也会这样认为,于是你觉得再联络对方也没有用了。事实上,你的朋友认为他也有部分责任,结果他认为你才是想要了结关系的人。

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别人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因此假定彼此的想法类似可能导致问题。(Keysar 2007)你如何能找出别人真正的立场?有时候要靠直接询问对方,有时候靠着和其他人核对,有时则需要再深思熟虑后做一个成熟的猜测,这些替代性的方式都比单纯的假定“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反应”来的更好。

    

片段二: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的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这样对你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言辞、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perception checking)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Sillars&Pomegranate 1997)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完成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1、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2、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3、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喜欢我所从事的工作”(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准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拆书家引导】

好的,我们都已经看完了原文。

【举例】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这是我们经常做的事情,比如你平时关系不错的同事接连三天没有和你一起吃饭了,你心理想他是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了?其实真实的原因是她这两天想换换口味而已。你的男朋友没有准时准点的来接你,你想他结婚前都没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什么结婚后就变了呢?真实的情况是他打车的时候司机绕路了。可是就是因为这样的误解,你有了小小的心结,想说吧,又觉得小题大做;不说吧,又如鱼在喉。所以,你莫名其妙的发火,而随之两个人的关系也受到了影响。

whyQ:那么为什么人会形成这样的知觉倾向呢?

A:知觉倾向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当出现某种情形的时候,可以让人们的判断更加迅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他是简化了人类思考的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你老板朝你发火,可能真的是因为对你不满,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没有什么问题,那么也真的有可能是他因为其他的事情心情不佳。

【这样做的坏处】但是,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对知觉进行回应,那么我们或者看到一个现象,就气血上头,和对方干起来;或者我们默默忍受,憋出内伤。这样,很有可能破坏掉彼此之间的信任,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糟糕。


I拆书家引导】

what】知觉检核,这个名词听起来比较拗口,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验证自己对方的行为和自己的想法之间是不是存在理解的差异。

【不这样做的坏处】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可以知道,知觉的倾向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如果单纯的只凭知觉,一方面,可能会让我们的陷入负面情绪中;另一方面在沟通上会出现很多误解误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必须有效的防止知觉的偏差。

【预防异议】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觉得这样的方式太过于死板,所以首先我们要澄清的是这种方式只是最标准的检测方式,有的时候你不需要严格按照这样的步骤也能奏效。有的时候只需要单一的诠释加澄清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你最近很久没有来坐坐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或者行为加上诠释“你说我吝啬,我无法分辨你是在开玩笑还是当真”,甚至简单的一句怎么了,如果能起到效果,也是可以的。但是当你不能很准确的判断的时候,就需要完整的检验了。第二点需要说明的你的非语言行为和你的态度应该一致,如果你的语调、语气不真诚,那么即使你运用了这样的检验方法,也会让人察觉出来的;第三,在我们东方国家,有的时候这么直接的发问其实不是很好,所以可以用保留别人颜面的方式来提问,不要那么直接。所以沟通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各种方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选项。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做。

【意译案例】最近有一次开会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同事在不断的用手机打字,打的很快很急。我心里有些生气,心想开会期间也不认真参与,所以直接和他讲,xxx请把手机收起来。他有些委屈,但是还是把手机收起来了。散会后,他找到我,告诉我他是在用手机做会议记录,当时我很尴尬,只能向他道歉。如果我当时使用了知觉检核,就会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我可以在会后和他讲:“我看到你开会的时候在用手机,不知道你是在处理公务还是在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的影响不是很好,因为大家集中精力开会很重要”。说实在话,开会的时候用手机发消息很多时候是在处理一些不那么紧急的信息,但是如果我就简单的这样来判断的话,就会出现很多尴尬的场面。

【细化行动步骤】好的,大家看到检核的三个步骤是描述行为+说出两种以上的解释+请对方澄清。这里注意的是,行为应该是客观的,它是对方的动作语言的描述,不应该加入你的主观想法;解释是需要你除了自己本身的一个看法之外,再提供一个可能的原因;因为这样才能让对方了解到你并不是已经确定你就是那样看的;请对方澄清,要注意态度要真诚,而不是敷衍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了解了知觉上的倾向,我想大家肯定也立即想到了自己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你也曾经对某个同事有过刻板印象,后来发现其实对方并不是如自己当初所想;也有可能你和爱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争执,你认为他(她)应该明白你的心思,但是他却没有;下面,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回忆分享一下自己曾经出现过的知觉倾向,并想想它曾带给你什么影响。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来站起来分享。

学习者1 在生活中,会有地域标签,潮汕人比较精明啊,东北人比较豪放;工作中,也会有一些误解,比如老板可能刚好有事情到办公室,你就会认为他是在监督大家工作;或者是一些同事议论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走过来没有声音了,你会以为大家会在议论你。在生活中,大家会定义某些人比较受欢迎,有些人因为一些特质不受欢迎,但是事实证明并非全部如此。

A3现场演练】

好的,我们已经详细的了解了知觉检核法。那么为了我们能够把这个方法应用到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我们来进行一个演练。你最近向老板提出了一个自认为很棒的建议,老板当时虽然没有表现很强的兴趣,但是说可以去问问公司的想法,现在三个星期过去了,你没有得到他的反馈,你心里有很多猜测。现在就请大家两两一组进行演练,一个做老板,一个做员工,请员工运用知觉检核的方式问问老板的想法,我们的目的是练习这种提问的方法,避免因为自己第一知觉而造成的误会。演练时间五分钟,大家可以相互交换。五分钟后,我们请小伙伴上台来进行演示。

小组1演示:

A:老板你好,请问你有时间想和你聊一下。

B:好的。

A:上三个星期提出一个方案,想问问您看的怎么样了,是不是因为上周出差没顾得上看,还是因为公司有其他考虑。

A:我想起来了,我已经和向上面反馈了,但是高层还没有回复。最近确实有点忙,谢谢你今天过来提醒。(演练结束)

I:事实是什么?

A:三个星期前提出了一个方案。

I:两个诠释是什么?

A:是工作比较忙,还是方案没有得到公司认可?

小组2演示:

A:老板,您好

B:忙很忙,有什么事情?

A:三周前我有一个提案,不知道您这边看的怎么样了?您是太忙了,还是这个提案不够好。想和您沟通一下。

A:我最近确实太忙了,那个方案不错,你明天来找我一下吧。

A2规划应用】

我相信经过上面的演练,大家都加深了对知觉检核的印象,下面就请大家想一下最近工作生活中你有什么事情是一直让你耿耿于怀的,它可能是同事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是爱人最近不冷不热的态度或者朋友的一个误会,于是你打算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来和他进行一下沟通,请在便签上写下你的行动计划。时间两分钟。

学员1:和供应商开发项目的沟通,2017年的工作计划和领导确认一下。

学员2:之前和妈妈吵架,接下来要和她道歉和好。我明天打电话会问她,是因为我对她有伤害还是她最近心情不好。然后和她和好。

【结束语】

好的,今天我们了解了知觉倾向对于我们沟通的影响,认识了自己经常犯的知觉错误,并且学会了用知觉检核的方法来纠正知觉倾向,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在以后的沟通中做到知己达人,从而创造一个有利于我们自己的生活工作氛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