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复盘》 所属活动: 大连筹备分舵第九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四个原则,检验结论,提升复盘质量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应用复盘的四个原则对复盘结结果做出结论可靠性的判断

开场: 大家好,我是苏苏,是一个喜欢excel、喜欢美食、喜欢旅行的在职教师。目前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气质好、性格好、身材好的三好女子。
为了让本次拆书的分享更有深度,我们需要分一下组。鉴于本次参加活动的人数较少,仅此,仅分一组。
接下来,我做一下图书介绍。
F 特征
今天,要拆的书是《复盘 对过去的事情做思维演练》,作者是陈中,讲的是复盘的内容、价值、方法、步骤和检验原则。
A 优势
和同类型的书籍相比,它是唯一经过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审读并指导修改的图书,由拉卡拉支付有限公司创始人孙陶然以自身经历为证,倾情作序的。更难能可贵的得到了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联袂推荐。
B 利益
如果你经常在“类似的坑”里摔跤,来读这本书吧,它能帮你认清问题背后的问题,绕过陷阱;
如果你觉得自己成长速度太慢,来读这本书吧,它能让你从过去汲取到丰富的经验教训,极速成长;
如果你想提高工作效率或者改善人际关系,也可以来读这本书,它会给你打开新的大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在阅读原文拆页前,我先解释一下:

什么是复盘?

复盘是围棋中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指下完一盘棋之后,要重新摆一遍,看看哪里下得好,哪里下得不好,对下得好的和不好的,都要进行分析和推演。现在将这种思维,引入到做事中,通过复盘过去的事情,来提升做事的能力。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复盘》这本书的第166页,读完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QQ图片20170310112821.pn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经常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复盘一下以往做过的事情,想要总结些经验教训,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那么,这些复盘结论真的靠谱吗?会不会把你带到沟里?

这里,原文拆页给了我们四条评价原则。

即复盘结论的落脚点是否在偶发性的因素上、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得出结论时,是否有三次以上“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的追问,和是否经过交叉验证。

 

[预防可能的异议]

你可能觉得其中的专业术语比较多,难以理解。现在我来做一下解释:

什么是偶发性因素?偶发性因素是偶然发生的,可能是一次性或者几次,并不是次次都会发生的因素。

什么是交叉验证?交叉验证就是用其他的事件进行相互验证,避免结论只适合特殊现象。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个反例。周四早上上班,我险些迟到。当时,跟领导解释的原因是,早上塞车了,所以才会如此。这是不是一个可靠的结论呢?

现在按照拆页中的四原则,来检验此结论。

首先,塞车是否是偶然事件?

是。

如果“是”,那么,这个结论就是不可靠的,因为不能经受逻辑的验证。

其次,这是指向人,还是指向事。

指向人,是外部归因,认为责任都是别人的。指向事,是从事物的本质去理解和分析。我给领导的解释,属于外部归因,实则是将责任推给别人,这并不是理性客观。

然后,是否对自己进行了三次反复的追问?

差点儿迟到是为什么,因为塞车。这仅仅是一次追问。因此,结论不可靠。

我完全可以继续追问下去,塞车是因为什么?因为人多。人多是因为什么?因为正在上班高峰期。为什么会赶上高峰期?因为出门晚了。为什么出门晚了?因为起床晚了。为什么起床晚了?因为前一天睡晚了。可以这样继续反复追问。

最后,是否通过交叉验证?回忆以往的经历,并不是总会遇见塞车,所以塞车这个复盘结论不能通过交叉验证。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显像提问法2mins

不能按计划运动的原因是朋友干扰和工作太忙。

不能早起的原因是前一天事情太多,没办法早睡。

不能保持好心情的原因是同事/领导/爱人/孩子太气人。

这些可能都是你复盘后得出的结论,那么请你回忆自己最近一周或者一个月内复盘得到了什么结论。

(暂停几秒,等待思考)

 

分步催化2小组讨论6mins

学习了今天检验结论的原则以后,你该如何去检验你的复盘结论?给大家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每个人都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检验最近得到的一个复盘结论,之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站起来和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案例:

老k

之前,我给一家A公司做宣导。最初,沟通时,让我只负责从各个课程中抽取部分内容进行宣传。当时,有一家B公司与其签约,我觉得效果不错。但是最终,A公司反馈,说说,因为我不够专业,所以才导致签约不多,最终削减了我的课程数量。

我对此事的复盘结论是,导致我课程数量减少的原因,不在我身上,是A公司的问题,是他们的沟通不到位。

现在结合4条原则进行复盘结论检验。

1、沟通不到位就会导致课程数量减少吗?是的,不是偶然因素。符合原则。

2、问题是指向A公司,是外归因,把责任推给别人,也是不符合此条原则。

3、没有经过三次以上的追问,只是追问一次。不符合。

4、没有和其他人沟通来获取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是否责任是在A公司沟通问题,还是我讲课问题。也是不符合的。

今后会注意使用这种检验原则。

 

结语:1min

善复盘者赢。如果复盘出正确结论,未来做事就会事半功倍。因此,我们今天学了这个片段后,一定要学以致用,对自己下一次复盘的结论进行评判,通过自问自己这四个问题,检验一下结论是否可靠!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苏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