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叫叶斐,叶是叶子的叶,斐是成绩斐然的斐,因为我对每个阶段的自己都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所以也给自己取了个小名叫新页,希望每天都是新的一页,每天都有新的改变。今天我要带拆的书籍是《爱的五种能力》。
【图书介绍】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爱的五种能力》是由知名情感教练、婚姻家庭咨询师赵永久所著,他提出:爱一个人需要具备爱的能力,它包含情绪管理、述情、共情、允许和影响这五种具体能力。而这五种能力恰恰也是情商的具体体现。该书结合了真实的案例来详述这五种能力,帮助你重新认识爱,修复爱,拥有爱,传播爱。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一经推出便荣获豆瓣9.1分高分的推荐,口碑极好。著名心理学家杨凤池、麻辣情医吴迪、百合网CEO田范江都倾情推荐,甚至有许多读者买了几本几十本用来送人,他们希望更多人看到这本书,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更幸福。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如果此刻你一直单身,迟迟找不到合适的人;或者全心全意对对方好,人家却不领情;在婚前信心百倍,婚后不尽人意;婆媳关系一直处得不理想,很苦恼;正考虑要不要离婚;或婚姻关系中已经出现了第三者等等,我建议阅读此书,因为这正是你所需要的。
第一个RIA
【阅读原文】
情绪是原始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它有时是不够精细的,有时也是会搞错的,想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先要学会在众多起情绪的事情里边,先把这样的情绪找出来,并学会管理它们,不要让它们总是出来打扰到你平静的心情,也不要让它们总是来影响到你的生活。
这些的情绪是这样产生的:
一个周末的下午,你约一个新认识的异性朋友两点钟见面,你提议到一个你常去的咖啡馆见面,定好地点后,你把地址通过短信发到他(她)手机上了。
你是一个守时的人,在一点五十分之前就到了,足足提前了十分钟。
看到咖啡馆里没有你约的朋友,你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随后,你顺手拿起了一本杂志漫不经心的翻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你们约定的时间,下午两点钟,他(她)还没有到,你心里有了一个对他(她)的看法:原来这是一个不太守时的人,居然迟到了。
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了,他(她)还没有到,你心想,他(她)居然迟到了五分钟,看来他(她)不怎么把你放在眼里,你有一点点小生气了。
十分后,他(她)还没有到,你压住心中的一些气愤,拿起手机,准备给他(她)打个电话,拨完号码,你深呼吸了一下,并把手机放在耳边听着拨号音。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已经关机!”手机里传来了这样的声音,你更加生气了,你觉得这个人简直是不把你放在眼里。
二十分钟后,他(她)还是没有到,电话依然是打不通,你已经很生气了,心想做人怎么可以这样呢?既然是遇到了事情需要晚来,也要打个电话说一声啊!
你越想越生气,觉得这样的人简直不可交,于是,你拿起手机,放下杂志,走出了咖啡馆。
你生气了,这是潜意识在对你进行提示,那么,你的潜意识在提示你什么呢?
很明显,潜意识在提示你,有人居然不尊重你,你需要给这样的人一点教训,或远离这样的人。
但是,潜意识的工作方法是纯粹感性的,是很原始的,潜意识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这个人不尊重你只是你的一个假设,不一定是事实,事实有很多种可能,到目前为止,你还不知道什么是事实呢?
可你已经很生气了,这就是潜意识原始和非理性的地方。
这个人不尊重你,只是你编的一个故事而已,只不过你很相信你的编的这个故事,所以,你才会很生气,甚至决定马上离开这个地方,再也不想见到这个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情绪出现失衡的情况下不在潜意识中对事情进行错误的假设,而是放下情绪询问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小伙伴认真阅读了第一个拆页之后,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此刻也许有的小伙伴心里会有些不服气,因为他曾经验证过他所谓的假设就是事实,因此在下一次出现类似事情的时候,不自觉地就会按照之前的假设去想象,(预防可能的异议)所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遇见令自己当下不开心的事情时,我们一般潜意识中会浮现的多数是不好的假设,会把责任强加在对方身上,把错误一股脑都指向对方等等。结果呢,自然引发了很多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可能自己一整天都被坏的情绪所笼罩,甚至因而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如果事情是发生在夫妻情侣之间还可能引发争吵,严重的都可能闹离婚闹分手。(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这让我想起当年淘宝刚盛行的时候,我一个朋友的老公也赶了潮流成天在淘宝上买这买那不亦乐乎。有一天我朋友很郁闷的找我聊天,说她感觉他老公外面有人了。我很纳闷,毕竟他老公是个很典型的宅家技术男。她义正言辞的说,我发现他精神出轨了,经常和这个亲啊,那个亲啊,时不时还发个么么哒的表情,她觉得很恶心。我说你有找你老公询问吗?她说没有,她怕自己难以接受事实。但她脑海里已经有了想离婚的念头了。(举实例)事情进展到这,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在不知道事实的真相时因为潜意识的假设已经有了一个决定,那就是离婚,可到底是不是误解,她因为过多的沉浸于自己的假设中已经没有强烈的意愿去了解事实的原貌了。而一旦做了决定就很可能出现不可挽回的结果。如果运用我们拆页的建议,先厘清此刻的潜意识是假设而非事实,那么就可以相对冷静的去寻找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细化行动步骤)我当时对她说:“如果你只是偶然瞥见聊天中有这样的表情或昵称那也许是现在淘宝卖家为了和买家拉近关系而常用的聊天手法罢了,未必就是你假设中出现的精神出轨,尽管我不知道事实是什么,但我建议你和你老公心平气和的沟通一次,也听听他是如何回答再做判断也不迟?”过了两天,她开心的给我打了一通电话,说是她误解了,他老公把聊天记录都给她看了,正如我所说的就是淘宝常见的聊天手法罢了,只不过她不爱上网也不懂现在网络玩的这些东西,因而出现错误的假设了。所以如果我们生活当中只要遇到令自己不开心的事就一股脑的把错误的假设当成事实来看,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灾难的。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显像提问法)现在请小伙伴认真听这些词汇,哪一个让你感觉熟悉——误解、委屈、难过、愤怒、烦躁、懊恼……哪个词是你熟悉的,是你近期经历过的?写下这个词。
然后,你最近一次有感受到这种情绪,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思考两分钟,我会找一到两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A:分享一个愤怒的感受。过年回来,孩子感冒了出现上吐下泻的现象,然后我老爸就开始发飙。其实这两年一直是这样的,只要一出现事情,他就会接二连三的发飙,那眼睛瞪的圆溜溜的,平时我都忍着他,但那天我就情绪控制不住了。我就跟我爸说:“要么你就和妈在妹妹家过,我们回自己家过算了,没有和你在一起的时候孩子也好好的,我心情也很开心……“反正是闹掰了。后来他也不干了,平时还会拖拖地打扫下卫生,这下啥都不做了,也就是早上敲个房门示意他要出去了,剩下的给孩子做饭啥都没了。其实老人家68岁了,但依然是这样,现在是我生命当中最大的困扰。
拆书家:针对你刚才说的情境就是你眼里的爸爸,这是你潜意识的假设还是事实呢?你是否能够厘清呢?
A:我认为是事实。已经长达两年都是这样,就是对我们的行为举止,任何一切都不满意,不停的抱怨。其实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我曾尝试和他沟通,因为那个晚上他又抱怨了。我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询问他:“老爸,你的需求是什么呢?”他马上说:“我们要你勤快一点,早上早起一点。”我就说:“行,那2017年我尽可能多做一些家务,但我周末有时候睡得太迟隔天会睡会懒觉没有办法那么早起,毕竟你9点半就睡了”。然后我妈就在那说:“别吵,别吵,就这样吧。”我说:“我们还是要沟通的,要不问题不解决会影响到家庭氛围的,你也不高兴呀。”我妈就说:“那你们继续。”后来我发现我们家的沟通状态是这样,只要一有事就会起情绪。但我现在通过书籍的不断阅读,我尽可能的去管理我的情绪,就是把情绪的反应时间拉长,如果确实要发火再发火,不发火就压下去。
拆书家:在A运用了《非暴力沟通》中,其实我发现你是有找到了事实的真相就是爸爸希望你勤快点,希望你早起一些。而你之前说你眼里爸爸的那些是事实,似乎和你所找到的不符合哦,那其实是你的潜意识的假设。因为你在两年的时光中都认为爸爸容易唠叨发脾气说个不停,所以只要他一开口你内心就有了抵抗的情绪,你难以去专注他所表述的内容背后真正的意图。如果你在和你爸爸的对话中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把问题继续深挖,把自己潜意识中对爸爸的形象的错误猜想放下,探求下他的需求我如何满足——比方勤快一些,那我就多做家务,可以限定到具体的家务内容看是洗地板还是洗碗呢?我早起一点,比方原本睡到几点到了周末我就提前起床一些,有商有量,各退一步,直至协商一致。然后你再提出请求说:“爸爸,如果我能做到这些,你以后是否少说一些,这样对你身体也不好呀等等之类的话呢?”你看,这样是否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帮助作用呢?
A:路漫漫啊,我试看看吧。
【A1+】反思加工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
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怎样应用刚才学的方法去回应?
A:我试着按照你所说的把潜意识的假设放下,放下对爸爸一直以来的成见,去再次平和的沟通,深挖下有没有可能性,就像你所说的,是否可以限定家务内容等等,双方能否达成协商一致。
【A2 】催化学习者应用
好的接下来我们换个场景,设想一下,你周一到了办公室,倒了一杯热茶,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想起今天的拆页,你要停下来问自己,哪些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做法,哪些事情可以因此有不同的结果,甚至是非常美妙的结局?请在小组内分享下你的应用。
A:在公司里我发现领导层内部有很大矛盾,以至于我们底下的在做事显得无用功,一会否定这个事,一会又要做那个事。2017年我变聪明了,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估计他们之间还是存在摩擦我就没有必要跟着他们团团转了。按照之前年会大家的述职报告,我认为有些项目可以强推去做了,这是我认为的时机,要不会丧失公司现有的机遇。
拆书家:回到拆页的知识点,是要询问哪些是你的潜意识假设,你是否学会放下去探求事实的真相。而现在你所表述的是你今天要强推的项目未必是在领导的计划之中?
A:我是觉得有些项目是没有必要做的,领导要做是为了显示他的权威罢了。
拆书家:那这里是否有涉及到是你的错误假设而非真实的事实呢?毕竟你作为当事人,是否也有当局者迷的可能性呢?你认为该项目领导是为了显示权威而实际没有必要做,事实是这样么?这个是我单方面的再次向你询问,希望你私下再去思考,只有通过这样来回的发问才可以促进我们对真相的寻求,让事实更好的呈现也避免我们陷入假设的情绪中。当然你对于2017年认为本来要围着领导团团转做项目,现在跳开这些错误的假设,真正用你观察后浮现的事实考量得出——我可以真正做对公司有进展的项目,去推进,正好处于机遇时期而不要把公司陷入权利斗争中白白牺牲。如果这是对的事实,那么相信这个改变会帮到处于困境的公司和团队,提振大家的士气,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直接进入第二个RIA的学习,若有小伙伴想继续探讨,我们等活动结束后再进行哦。
第二个RIA
【阅读原文】
人们如何管理这种因自己标准而起的情绪呢?
管理的具体方法:
一、觉察:意识到自己有情绪;
二、区分:这一次的情绪主要是第一时间起的本能的情绪?还是有对错标准参与才起的理性情绪?
三、当确定这是因自己对和错标准而起的情绪后,在内心告诉自己:放下对和错;
四、然后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心,感受一下对方做这个事情时内在的感受是什么?
至此,如果意识到自己有情绪时在内心运行这个过程,情绪往往自动就消失了,因为放下了理性,用心去感受对方,往往更容易理解对方,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平和、善解人意的人。
就情感关系而言,爱人想做一些自己愉快的事情时,如果没有伤害到其他人,尽量给他宽松的空间,让他去做,因为这样做了他会开心快乐。
爱人的开心快乐,有时比自己的正确可能还要重要,因为人们找爱人,不是为了正确的,而是为了开心快乐、幸福。
比如:一个已婚女士回到家就看到老公在客厅看电视,他不是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而是整个人半躺在沙发上,双脚放在茶几上的。
看到这个场景,如果讲正确,他可能是不正确的,因为茶几是用来放食物和茶水的,不是用来放脚的。再说他这样坐没坐相,多不好看啊!
一旦开始觉得他是不对的,女人的情绪就开始起来了。她会感觉到气愤,控制欲开始起作用了。而她也被他控制了,因为他只要把脚放到茶几上,就可以让她起情绪,她完全没有了一天的好心情,她的情绪开关在他的脚上。
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家是讲爱的地方,家是放松的地方,人们在单位要好好坐着,在社交场合要注意形象,如果在家里还要像外面一样循规蹈矩,家又和外面有什么区别呢?
在家里,爱是排在前面的,正确是排在后面的,那些人们发明出来用来约束人的礼节,有时要靠边儿站。愉快有时比正确还要重要,真的爱他,就允许他把脚放在茶几上看电视,虽然要再擦茶几,但他愉快了,也是值得的。
一个人要想管理好自己的理性情绪,就要在意识到又想拿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时、又想用自己的正确来打压别人的愉快时,如果对方没有伤害人的话,放下自己的对错标准,多用心感受对方的感受,允许对方开心快乐。这样,彼此都自由了,幸福快乐也就更多了
。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因自己标准而起的情绪情况下,通过掌握具体的管理方法,让自己放下对错标准,允许对方开心快乐也让自己开心快乐。
看到小伙伴都认真的把拆页阅读完毕了,可能有的人觉得这么管理情绪不能第一时间去表达自我,有些麻烦更有些矫情了,但如果我们当下痛快了结果却不能达到双赢的局面,你认为这还是你想要的吗?(预防可能的异议)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出现因自己的对和错标准而起的情绪后,往往会带来不太愉快的结果,会由此引发批评甚至责骂的做法,一旦上纲上线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根据拆页那位已婚女士看到老公双脚放在茶几看电视的案例,我突然想起我之前和老公两人,一人负责做饭一人负责洗碗这事情上,我也是因对和错的标准容易起情绪,我老公习惯于吃饱饭休息一个钟头后再去收拾碗筷,而我当下认为吃饱后收拾碗筷是再自然再正确不过的事,为啥要休息一小时再行动,万一来客人呢,结果,可想而知我们为此拌了几次嘴。(举实例)若按照拆页管理情绪的方法:1、觉察。我在当下要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情绪。2、区分。我有情绪的反应主要在当下因有对与错的标准才起的理性情绪。3、当我意识到自己认为吃饱饭后马上收拾碗筷为对,不马上收拾碗筷为错的标准,那么即刻在内心告诉自己,放下对和错。4、试着用心去感受对方的心——他只是希望用自己比较舒服的方式去做家务,不希望在这个讲爱讲放松的家里有太多的条框限制,何况这不是必要的。(细化行动步骤)通过这样的情绪梳理,当下会发现其实放下对错标准,允许对方开心快乐,原来是多么美妙的事,因为彼此会感觉到心灵的自由,幸福快乐也会愈来愈多。
【A3】促动参与
拆书家提问设计:接下来我们现在马上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这是发生在家长和三岁孩子之间的对话,有一天你看到孩子偷偷拿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回家,你会怎么教育他?现在,请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请大家运用到这个情绪管理方法并延伸出它的积极意义来完成这段对话。演练时间为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们会请一到两组现场对话,看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B:小C,你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呀?
C:隔壁同桌的。
B:你为什么想要把它拿回来呢?
C:很好玩呀。
B:你很喜欢它吗?
C:是呀。
B:你有没有跟你的同桌说一下呢?
C:没有,他不在。
B:那你是否有想过,他回来看到心爱的玩具不见了,会很着急呀?
C:会着急呀。
B:同样的,如果你心爱的玩具不见了,你是不是也会着急。
C:会呀。
B:那是不是我们下次应该和他打声招呼,等他同意了,再拿回家呀。
C:那玩具也是我的呀。
B:怎么说是你的呀?
C:反正我喜欢的都是我的呀。
B:那妈妈是谁的呀?
C:我的呀。
B:那你同桌如果也认为妈妈是他的,同样道理,是不是以后你的玩具也是他的咯。
C:那我不管,反正现在这玩具就是我的了。
B:额,让妈妈想一下…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的,我们先暂停一下。其实刚才你们在进行对话时,已经有小伙伴在默默鼓掌了,觉得这个场景再现得很真实。现在我想询问一下B,通过刚才的场景扮演,你作为家长,是如何处理对和错作为标准的这个情绪呢?
B:我之前看过一则文章,它说在小孩子的观念当中是不存在“偷”的,所以不能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强加这个观念给他。所以在当下我比较能够迅速的放下对和错这个标准的情绪。
拆书家:非常好,那你用家长这个视角,是否能体会到孩子在接受你这样的教育方式时,他的个人体验是什么?或是他长大以后会有什么不同?
B:作为小孩子,他可能只是喜欢这个东西,想把它拿回家多玩一会罢了,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偷”。所以运用刚才我那样的引导方式,应该小孩子是比较能接受的。
拆书家:谢谢B。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在没有耐心的情况下,较容易站在一个制高点去批评孩子指责孩子,但如果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中,妈妈直接说你这样做是不对,你要那样做才是对的。几次下来,小孩子会形成寻找对和错的思考方式,长大以后会是个好人但未必拥有爱心。但假使妈妈在对话中是说:“如果你同桌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把你心爱的玩具拿走了,你会不会伤心?”既然你会伤心,那你现在把同桌的玩具拿走,他是不是也会伤心呢?”孩子很可能就能意识到要把玩具还回去,这样会帮助他学会爱自己也学会了爱别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成为坏人,因为坏人和好人的标准其实就是会不会伤害人,也就是心中有没有爱。所以通过这样的演练我们能从理解他人感受他人,延伸到我们管理好情绪而做的沟通和表达其实会给对方带来极其积极和深远的意义,因此不可小瞧情绪的管理哦。
拆书家:刚才我们涉及了夫妻、亲子之间的关系,你觉得这套情绪管理方法还适合涉及你工作或生活中的哪个关系的情境,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
(请大家思考并想出具体情境后)请加工一个具体的例子,可以是发生过的也可以是自己目前正困扰的,说明自己将如何运用这套情绪管理方法?
学习者案例记录:
A:上周五我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妈妈和一个亲戚在通电话,内容大概是发现两个枕头不知道哪里去了。妈妈就随意猜测说可能是姑妈拿走了或者是哪个同宗族的人拿走了。然后这个通电话的亲戚又把我妈妈说的话传出去了。结果就出现一些没必要的尴尬了。后来我发现,妈妈开始在那自责,就说自己不该乱说话,后悔了。当时如果我按照这个管理情绪的方法,我应该当下先询问妈妈的感受?理解她内心,平复其情绪。而那时我是在纠结第二点就是区分那个部分,用对和错的标准在看待我妈。今天这一拆给我的提升很大。
拆书家:你当时是没有放下对和错的标准。
A:是呀,如果当时我放下,直接去问妈妈你是不是很难过呀?
拆书家:感受妈妈当下的心情。
A:毕竟人不可能犯错。我应该当时和我妈妈做个类似的对话的,妈妈你是不是很难过?妈妈,我们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和对方去沟通一下,不会有什么尴尬的,毕竟是多年的亲戚朋友。我突然发现这个例子启发我,原来我一直不太会关心人。
拆书家:没有去感受到对方的心理。
D:我理解的这种接纳,就像你刚才说的人总会犯错,我是否能够接纳妈妈会犯错误这个事情。像这样的接纳是我近期很大的体悟,我有时候上课会发现有的学员不喜欢,当下我可能会有情绪。人总喜欢接纳好的,自己喜欢的,而拆页知识点所表达的接纳是不是要让我们学会去接纳我们不认为好的,不喜欢的。这是很重要的功课啊。
A: 我再分享个例子,前天我师父来厦门,师姐和我招待了他。昨天我师姐电话里和我说:“师父这次来厦门要买车就是来找我们要钱,他也不管我们师兄妹几个现在是什么个情况,就张口找我们要钱……”就这样不停的抱怨了半个小时。我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通话,我觉得我做得好的地方就是放下对和错,就是没有评判我师姐和我这通电话里抱怨的内容。但我还缺的就是当下没有和我师姐去表达一个感受就是我理解她的心情。这一拆的知识点能让我的内心更接近对方的心灵,更柔软一些。
拆书家:情感部分链接得更流畅一些。
A:原本我是把情绪的反应时间拉长,现在能在放缓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接纳和感知对方的情绪。好比对爸爸,我其实可以试着去感受下爸爸的焦虑,感受下爸爸的情绪。
拆书家:是的,我太认同了,你可以链接到第一个拆页的案例并试着去体会和感受,又是一层递进。其实我们内心很多时候所设立的对与错是自己认为的,未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所以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用最柔软的部分就是用心感受去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桥梁。
五、结语(1分钟)
好的,第二个知识点的带拆就到这,我们现在回顾一下两个片段的知识点:第一个片段是通过错误的假设还是事实让我们明白哪个方式会带来好的结果,第二个片段是通过掌握具体的管理方法,让自己放下对错标准,允许对方开心快乐也让自己开心快乐来更好的管理和解决情绪问题,达到双赢的效果。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以及家庭生活中能始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让自己也让周围亲近的人愈来愈感觉与你相处非常幸福、快乐。回去之后可以认真阅读一下《爱的五种能力》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案例可以更高效的帮助你学会情绪管理的方法。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此结束,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