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三十二次升级打怪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习惯三 要事第一 学习目标: 顺利通过2-1

开场: 大家好!我叫艳华,外号阿佛。今天,我挑战的是TF2-1。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多事务时不那么木乱和烧脑,而是通过有效的管理来完成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

表5-1时间管理矩阵


紧急之事通常都显而易见,推拖不得;也可能较讨好、有趣,却不一定很重要。

重要性与目标有关,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要事。一般人往往对燃眉之事立即反应,对当务之急却不尽然,所以更需要自制力与主动精神,急所当急。

在时间管理矩阵中,第一类事务既紧急又重要,需要立即处理,通常被称为“危机”或“问题”。有人觉得,这类事务会消耗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整天都在处理危机,满脑子都是问题,忙于应付各种紧迫事务。

 

如果你过分注重第一类事务,那么它们的范围就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你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这就像是冲浪一样,来了一个大问题,把你从冲浪板上打到水里,你好不容易重新爬了上去,但是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于是你又重重地摔了下去。

 

有些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各样的问题,疲于奔命,因此只能借助第四类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务来逃避现实,稍微放松一下。在这些人的时间管理矩阵中,他们把90%的时间花在第一类事务上,而余下的10%中的大部分则用在第四类事务上,用在第二和第三类事务上的时间则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是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于处理危机的人所过的生活。

 

还有一些人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紧急但不重要的第三类事务上,却自以为在致力于第一类事务。他们整天忙于应该自认为十分重要的紧急事件,殊不知紧急之事只是别人的要事,对别人重要,对自己就不一定了。

 

有些人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上,可以说他们过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生活。

 

高效能人士总是避免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因为不论是否紧急,这些事情都是不重要的,他们还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在第二类事务来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

 

第二类事务包括建立人际关系、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防患于未然等等。人人都知道这些事很重要,却因尚未迫在眉睫,反而避重就轻。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什么是要事?

要事,顾名思义就是重要的事。那,什么样的要事还得排在第一呢?凡有价值、有利于实现个人目标的,就是这头等的要事。比如:找一个人生导师、按个人意愿给自己规划一个长期目标、然后坚持去实现。


如果我们不利用时间管理矩阵,去有效的对工作和生活进行管理,那么就会出现“工作忙忙碌碌无价值、生活烦乱如麻了无趣”的现象。比如:我今天漫无目标的去了办公室,一会一个电话,一会一封邮件,一天忙忙碌碌下来一杯水都顾不上喝,关键自己忙得都是别人的事。每天像无头苍蝇一样,应对着各类突如其来的报表作业和临时事务,甚至做不完还要加班,长期早餐吃不好、晚饭吃得饱,然后什么都没赚,就赚了一身的肉肉;这样的人生状态,是大家想要的吗? 我想,肯定不是!

所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效率,我们需要按这四象限分类事务,然后锁定在第二类事务上,要事第一,专注的去精进我们的人生,让它活出价值。那,怎么做呢?

拿出一张A4纸——

第一步:把目标分解成事项

第二步:把事项按重要紧急性进行了象限分类

第三步:锁定第二象限的事务,列出周计划

第四步:去做、并按时交付。

如上是我们高效使命必达四步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请回忆下近期让你最懊恼沮丧的一件低效率的事儿,是什么时候?是什么事情?你当时有什么感受?比如你最近为了追剧《射雕英雄传》,错过了很多应该做的重要的事儿,然后为了加班补作业而辛苦自责懊恼之急。

请伙伴们用一分钟的时间写下来,然后跟伙伴交换,相互看一看(只看不讨论)

现在邀请一个伙伴用一分钟的时间给我们分享下他最懊恼沮丧的一件低效率的事儿。


A2

请大家回忆下今天所讲到的内容、四象限、高效四步法,假如我再次碰到上个环节的懊恼事儿,我会用怎么的全新视角去面对和解决呢?

两人一组,每人3分钟的分享时间,一共六分钟。

有哪位伙伴还没有分享尽兴?可以用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