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 所属活动: 说话如何才能不被带偏,提高判断力? 所在级别: TF3-3 学习主题: 缩小认知差距,做到角色互换 学习目标: 学完后,能够学会缩小认知差距来消除误解,能够学会角色互换来真

开场: 【书籍介绍】大家好,我是今晚的拆书家林文,今天我要给大家拆解的书籍是《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这本书是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斯图尔特.戴蒙德的经典著作,其取材源自他在沃顿商学院开的谈判课程,所以其案例都是来源于生活。
事件: 当我们与他人沟通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滔滔不绝的讲了很久,却发现对方一脸懵,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更有甚者,我们会觉得对方不可理喻,简直就是对牛弹琴,当其中一方控制不了情绪的时候,冲突就爆发了。
提问: 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以前是怎么处理的?
学习者1:直接发飙。
学习者2:冷战
影响: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家里,可能砸下东西就结束了。但是如果在商场上, 不能妥善的缩小双方的认知差距,再加上冲突导致的沟通不畅,往往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失去订单,得罪上司,等等。
解决:《谈判课》里使用大量的真实案例以及归纳总结出理论,让我们能够有效地处理类似的认知偏差情况,做到沟通顺畅,顺利完成既定的目的。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1学完后,学习者能够学会通过缩小认知差距避免造成冲突

【片段一拆解】

 拆书家:在开始拆书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下这张图片,请问你看到了什么?

blob.png

学习者1:我看到了1个老太太

学习者2:我看到了一个少女。

拆书家:好的,谢谢小伙伴的回答。这张图片解释了认知偏差的概念,就是你看到的跟我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是教大家如何缩小认知差距。下面请大家开始阅读片段一,时间2分钟,请在阅读的同时,思考这个问题:为了缩小认知差距,作者给出了哪些建议?

片段一:缩小认知差距

我们如何解决沟通失败和观点存在差异这些问题呢?你必须明白的一件事是,这些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首先,检查你们双方所说的话,看看双方意思是否一致。

乔斯林·多纳特(JocelynDonat)是摩根大通集团的执行董事,睡觉前,她对两岁的小侄女安娜丽莎说:“现在是乔斯林姑姑讲故事的时间。”她的小侄女立刻就说:“讲两个故事。”几个回合之后,乔斯林最后问小侄女为什么要讲两个故事,小侄女的回答是:“因为我不累。”她们商定好讲一个比较长的故事,但两个人对故事的长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从现在起,当你与某人发生冲突的时候,问问自己下列问题:(1)我的看法是什么?(2)对方的看法是什么?(3)是否存在观点不一致的情况?(4)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大多数人在谈判一开始就摆出各项事实。然而,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对事实和理性都不感兴趣。在谈判中,我们应该这样开始:对方准备好要听我说话了吗?要想知道答案,你必须了解对方脑海中的画面:他们的观点和感受、对你的看法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如果不这样做,你就无从下手,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解释你的观点是你应该做的最后一件事。首先,来了解对方的观点。了解对方观点的一个好办法是提问。在谈判中,提问要远比陈述更有力量。陈述会让你受制于自己所说的话,无法帮你获取任何信息,而且还会授人以柄,让你成为众矢之的。换句话说,提问不会让你受到限制,通常还会帮你获取信息,如果你愿意还能授你以柄。提问可以让对方将注意力放在他们自己身上。在谈判中,几乎你所说的一切都应该以提问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有助于你搞清楚对方是否真的打算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你。

提问的时候,你不必一脸不快的样子。许多人想当然地认为,提问往往会充满敌意。事实上,提问的方式可以各种各样。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有些过时的电视人物神探可伦坡所

使用的策略:“帮帮我吧,我有些迷惑……”这是一种强有力的提问方式——向对方寻求帮助。还有一种合作性的、强有力的提问方式:“请告诉我,我错在哪里。”如果对方告诉你,你就获得了有助于你下一次谈判的信息。再说一遍,谈判结束与否由你说了算。如果对方无法说出你错在哪,那你就会变得更有说服力。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拆书家:请小伙伴回答,为了缩小认知差距,作者给出了哪些建议?

学习者1:友善的提问。

学习者2:以让对方帮忙的方式。

拆书家:我总结一下作者给出的建议,当出现认知偏差的时候,首先要问自己四个问题:我的看法,你的看法,你我的看法有没差异,如果有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其次,向对方提问,注意语气与方式,将自己放在弱势地位,我请求帮助、我错在哪里。千万不要反问:难道不是这样吗?

【使用边界】当我们觉得沟通不畅导致事情不能顺利进展的时候,我们就该考虑是不是有认知差距,然后确定双方的认知存不存在偏差,通过提问确定这个偏差在哪里,然后想办法将其解决。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没有及时沟通,可能会出现疑人偷斧的情况,不断扩大双方的分歧,最终导致巨大的损失。相信在坐的有些小伙伴是处于热恋中的,那请问,如果你发了短信给对象,但是对方没有及时回复你,你会怎么想?

学习者:冷战,不理他,或者分手。

拆书家:这就是一条短信引发的血案。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沟通,缩小认知差距。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请大家编写一个剧本,只要几百字就可以了,要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故事里要体现出如何消除双方的认知差距,时间5分钟,5分钟后请一个小组上来分享你们的剧本。

【学习者剧本演练】

学习者1:我们的背景是这样的,我是商店售货员,我售卖空调,这个空调的报价是2万元。现在有个客户进店来询问空调价格,想要购买,下面我们演练一下我们之间的对话。

客户:请问你这个空调的价格是多少?

店员:2万元。

客户:这么贵,这个空调最多就1万块。

店员:小姐您好,请问你想要的空调需要什么样的功能?

客户:不就是制冷制热吗,还有其他的吗?

店员:好的,那请问,如果有一款空调,可以节省95%的电量,请问你愿意加多少钱?

客户:加3000块。

店员:好的,那请问你,夏天的时候,天气闷热,开了空调半天还不能让你感到凉爽,但是我们这款空调可以让你直接用手机操作将其远程打开,你回家就可以享受清凉了,请问,这么酷炫的功能,你打算花多少钱?

客户:加2000块。

店员:好的,你已经加加到23000块了,但是这款空调只需要20000块,你赚到了,请问,这款空调你是刷卡还是现金交易呢?

拆书家: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他们完美的演绎了认知差距是一步一步的缩小的。从他们的演练中,我不仅看到了提问的使用,同时,店员一步一步的引导,慢慢地减少认知偏差,从而成功售卖空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分步骤来缩小,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关于如何缩小认知差距,我们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进入片段二。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片段二:角色互换

【A1-问卷调查】阅读片段二之前,请小伙伴花1分钟时间做一下这个小调查

下面有5个题目,请按照1~5分的标准给自己打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非常符合。这个调查将让你了解自己洞悉他人真正想法的能力。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打分。做完之后请将分值相加。

1.我喜欢站在对方的角度向其提出恰当要求。

1

2

3

4

5

2.我能够预知他人的决定。

1

2

3

4

5

3.我喜欢倾听他人发言。

1

2

3

4

5

4.我善于向他人提问。

1

2

3

4

5

5.我喜欢分析别人的性格特征。

1

2

3

4

5

拆书家:现在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各分段分别代表着什么。9分以下,不喜欢揣摩他人,更喜欢表述自己。10-18分,分析他人想法的能力很强。 19分以上,你应该经常被别人形容“你就是我肚子里的XX”这个评分可以从某方面反映我们洞悉他人想法的能力,但是世事无绝对,毕竟这个调查比较粗略,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接下来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阅读片段二,阅读的时候请思考:什么是角色互换,怎么样才能做到角色互换?

 

【R2:角色互换】

角色互换是指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也叫换位思考或共情。这一技巧能让你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观点、也许正在面临的压力以及他们的梦想和恐惧。换句话说,要想理解对方,就必须尽量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快乐以及疑惑,并将其纳入你的谈判策略中。而且你还必须让对方知道你正在努力理解他们。

人们往往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情。你的任务就是找出隐藏在人们言论背后的真正想法。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可通过如下方式:努力找出有关对方的更多信息、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努力看清对方脑海中的画面。

从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芭芭拉·特鲁宾是一名正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医学系学生,她曾在费城一个贫困地区的一家诊所工作。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看上去饱受虐待的女人,要求做怀孕测试。

经过进一步地询问,芭芭拉发现这个女人:(1)是一名妓女;(2)吸食可卡因上瘾;(3)发生性行为时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4)经常遭受老鸨的毒打;(5)如果怀孕就无法接客;(6)不知道父亲是谁;(7)如果怀孕就会遭到老鸨更加狠毒的殴打;(8)如果怀孕她想做流产手术;(9)生活贫困;(10)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11)以前从未去过诊所。

我让全班同学对这一情况进行分析。只有个别学生想到要问这个问题,即这个女人为什么会到诊所里要求做怀孕测试。显然,要想检测是否怀孕,使用家用检测试剂即可。因此,这个女人出现在诊所这一简单事实充分说明她是来求救的,并非为了做怀孕测试。要找出人们说话的真正意图,而不是表面意图,这一点很关键。

芭芭拉为这个女人做了怀孕测试,并对她谈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包括在另一个城市找一个过渡性落脚点,以躲开虐待她的老鸨。

即使你是错的,你为了理解对方而付出的努力也会让对方心存感激。

经常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让你的同事扮演你的角色。参加模拟谈判。你不需要很多花哨的理论,你所需要的只是角色互换的方法、进行角色互换的意愿以及一点点时间。你会因此而成为一名更出色的谈判者。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Q1:哪个小伙伴能告诉我,什么叫角色互换?

学习者1:角色互换就是换位思考,共情。

Q2:怎么样做到角色互换?

学习者2:努力找到更多对方的信息。

拆书家:做到角色互换,就是要努力找出有关对方的更多信息、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努力看清对方脑海中的画面。

【逻辑】换位思考就是要从对方的立场看问题,你不登上泰山,怎么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抛弃我们自己的观点,寻找到对方的真正需求。

【步骤】:那到底怎么样才能做到角色互换呢?根据作者给出的思路,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操作步骤:1、找出对方更多的信息,这个信息包括了什么呢?兴趣、爱好、习惯、做事的方法、籍贯、性格、脾气。 2、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这个位置,包括了职位,立场,当时的情绪,顾虑等等。你只需要考虑你能用的上的立场,比如涉及销售,那你只要考虑对方的需求是什么,怎么样让他利益最大化,而不用说去考虑他是一个父亲还是一个儿子。3、努力看清对方脑海中的画面。这是对步骤1跟2的综合应用。我们了解了对方的信息,知道其立场之后,静下心来,在自己脑海中模拟一下他会怎么想。你可以找人跟你一起情景演练,让这一过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微行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没碰到特别棘手的问题想解决的,给大家分享一下,看看能不能用今天学习到的知识将其解决。

学习者:我的弟弟念大学,读大三不想继续读,退学了,现在在家无所事事,前天听妈妈说他夜不归宿,我就跟我弟打了电话,沟通过程很痛苦,他很长时间沉默,或者回答不知道。我就生气了,说我也懒得管你了,啪!把电话挂了。我不知道该怎么样沟通才能帮到他。

拆书家:你的问题是你想与他沟通,但是他就是沉默,根本不想跟你交流,让你无计可施,对吗?

学习者:对的。

拆书家:好的。这位小伙伴目前遇到的问题是弟弟自己退学在家,不想与人沟通,对于这样的情况,请各小组针进行讨论,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解决办法,可以让他愿意沟通,从而让我们能帮到他。5分钟之后请大家分享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看看大家能不能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

分享1:我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是首先要放下控制,因为你问他的问题,可能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再控制、要求他,他反而更不愿意告诉我们。其次是陪伴,了解他感兴趣的是什么。第三,直接收集他的信息,这个收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的老师同学等。

拆书家:其他小伙伴有没补充的?

分享2:我们的讨论结果是,首先是了解事实,我们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其次是理解感受,我们做家人的要知道他目前的真实感受,不能批评他。第三,共同探讨解决,与他一起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拆书家:非常感谢两个小伙伴份分享。我总结一下他们讨论出的解决方案:首先是要放下控制,了解事实的真相。其次,给他陪伴,理解他的真实感受 。最后,收集他的信息,并且与他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A1-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刚才听这位小伙伴分享的方法,我想起来一个发生在我哥身上的事情。我哥的小孩上小学,前阵子老师批评他上课老迟到。我哥很生气,但是他没有直接跟他发火,他问他到底为什么会迟到呢。小家伙告诉我哥,其他同学都是头天晚上没做完作业,所以要早点去学校抄作业,但是我作业做完了,所以不用那么早去学校抄作业,就容易迟到了。我哥跟我说,幸亏了解了事实的真相,不然真不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A3-促动参与】

你在公司里面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但是领导就是不能给你升职加薪,你觉得非常苦恼。于是你找到你的朋友,向他诉苦。你的朋友一步一步的引导你,找到自己不被领导升职加薪的真正原因。大家花10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我们会请一个小组上来进行角色扮演,两个角色,其中一个是苦恼的上班族,另外一个帮他解决问题的朋友,看看你们是如何引导来了解领导的真正需求,从而达到角色互换的目的。

 

拆书家:下面请一个小组上来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

热心的朋友:我负责引导我的朋友去了解领导真正的需求。下面我们开始。

苦恼的上班族:姐,你说我都进公司三年了,老板一直不提加薪的事情,跟我一起进来的人都加薪了。

热心的朋友:你有没了解过他们是怎么加薪的?

苦恼的上班族:我也没发现他们能力有什么特别的,工作效率还不如我呢。

朋友:那你有没跟以前加薪的同事聊过呢?

上班族:没有呢。

热心的朋友:那他们加薪了, 你没加薪了,那肯定是他们在上班的过程中做了一些你没做的动作。你有没了解过老板的加薪标准?

苦恼的上班族:没有呢。

热心的朋友:这里有一个工具,我帮你一起分析一下到底你们老板是怎么样的。你看,这个图中显示了一般华人圈领导的用人标准,这样组合起来有8个标准,忠诚、亲近、有才,叛逆、疏远、平庸,等等组合。你觉得你的老板的用人标准是什么,通过这个你可以判断你为什么还没有得到升职加薪?

blob.png

 

上班族:我老板是外国人,他比较喜欢忠诚的员工。但是我们中国这边的主管喜欢给那些他直接招进来的人升职加薪,比如他的亲戚啊,朋友啊。

热心的朋友:这样啊,你的主管比较喜欢任人唯亲啊。那你知道现在你该怎么做了吗?

苦恼的上班族:我想我应该换工作了。

拆书家:非常感谢这两位小伙伴的分享。这个工作非常强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领导的真实用人标准。但是最后这个小伙伴直接选择换工作,我觉得这个亲疏其实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如果考虑怎么跟领导走的更亲近,或许能让你也得到升职加薪。

【A2-催化应用】学完了角色互换,大家肯定跃跃欲试。大家手边都有便签纸,请大家花3分钟的时间,在纸上写下你对某个人的分析,可以是你的同事、领导、配偶、朋友,通过分析之后,你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来让其高兴或者答应你的某个要求。

拆书家: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你的分析对象,以及你打算如何做一件让他高兴的事情或者让他答应你的某个要求。

学习者:我分析的是我的舍友。她是一个特别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她所做的事情的人。我17年的计划是想成为一个拆书家,但是我不想一个人去,于是我想怂恿她一起来。于是我打算这样跟她说:你了解拆书帮是怎么样的团体吗?我2017年想成为拆书家。我想如果你也去,你可能能更容易的成为一个拆书家。

【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缩小认知差距,第二个片段是教大家学会角色互换。这两个片段有递进的关系,如果你能做到角色互换,那认知差距是可以缩小的非常小的。所以,今天我们是教大家去通过缩小认知差距来避免冲突。我相信,今天的学习能够让大家在以后的沟通中,更少的受到认知差距的影响,让我们的沟通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