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叫林文,三木成森,双木成林,如果林中有蚊子呢?那就是我,林文,大家可以叫我蚊子,我朋友们都是这么称呼我。我来自龙岗。我给自己的三个标签是:销售员,读书人,行动家。第一个,是我的职业,目前我是平安人寿的一名业务员,就是卖保险的。第二个标签,是我的爱好。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读书人,这也是我加入拆书帮的直接原因。在平安,要找出一个喜欢读书的小伙伴实在太困难了,所以我来了。第三个,是我
目前一直在践行的准则。我拜服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他的心学,实在是我辈销售人员可以受用终身的力量源泉。
什么是拆书帮?我给一个朋友介绍拆书帮的时候,他的理解是这样的:一群人把一本书拆解开来,你读你的,我读我的,最后大家凑一起互相补充,这样来加快阅读速度,增大阅读量,以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Oh,no。我们的拆,是拆为己用,可不是号召大家去把书真的拆开来,那太辱没斯文了。那怎么拆书呢,为什么要拆书呢?这就要回到我们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不用说在各行业成为全才,就是我们自己的领域,你敢说自己能把本行业的所有经典都已熟读完毕吗?于是,微信的碎片化阅读就备受上班族的青睐,不要说我不阅读,我天天看朋友圈呢,我天天转发
我经常干这样的事。很多人认为这种事令人紧张,但我压根儿感觉不到任何紧张情绪。只有当你害怕被拒绝时,才会紧张。而在这种情况下,我本来就不抱什么希望,所以就无所畏惧。我的态度就是,先打一枪看看结果如何。如果成功了,那算我走运;如看结果如何。如果成功了,那算我走运;如果失败了,我可以哈哈大笑,然后带着微笑转身离去。其实这里面的秘诀就是态度,这当中的理念可以总结为一句话,“不争取就没有收获。”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最后,我发现这句话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它能帮助你消除开口索取时的恐惧感。你意识到如果不去索取,你就得不到任何东西,这样你可能就会去尝试一把。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接受被多次拒绝的可能性。而随之而来的惊喜则是:你发现自己被拒绝的次数比想象的要少。
由此,我养成了一些习惯,而在最终从商的过程中,这些习惯被证明是非常有价值的。不说别的,我父亲的理念首先就使我成为了一个非常好的销售人员,因为我不怕被拒绝。人们经常听说的是销售人员得克服内心深处对于被人拒绝的恐惧,但是对于我来说,“拒绝”这个概念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在上门推销时,别人不愿买我的东西,我也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拒绝”了,我只会想:“这个办法没用,我得想点别的招儿。”一个“不”字只不过表示这一次的机会没有了,我从不把它当作是对我个人的否定,也从不感到沮丧。
不争取就没有收获,作者的表述就这么简单,但是做过销售的人员应该知道,将你脑海里对于推销的各种想法化为实际行动,有多难。于是,一个个想法或因为拖延,或因为恐惧而没有付诸实践,错过商机,最终徒留遗憾。作者是一个商人,纵横商场几十年,从一个推销员做起,他奉为圭臬的这句话就是,不争取就没有收获。没有收获,你连饭都吃不起啊,所以,我还是去争取吧。至少,我争取了,还有一线希望,成功,其实一直都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去争取了,成功与失败,其实只是硬币的正反面。
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商业上的销售,对于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是适用的,比如追女生,涨工资,要求晋升。这句话,理解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能做够将其付诸行动,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主观原因能阻止你去获取成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反面教材A1】
过年的时候,朋友圈营销一个产品,帮助小孩子存压岁钱,让他们学会理财的。当时有一个北京的朋友表示感兴趣,但因为是外地,而且又是过年,我想就等过完年之后再跟进吧。年过完了,等我来深圳上班,再去问这位朋友的时候,她说,不知道我的服务范围可以包括外地,已经咨询她孩子的同学妈妈购买了。当时我感觉好挫败感,就是那种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感觉。现在思考起来,就是自己当时没有去争取,如果她表示感兴趣的时候,我给她发个信息,说明一下我是可以为她服务的,我想这又是一个成功的微信营销案例。错过了,于是就是错过了。
【正面教材A1】
2015年6月的时候,因为入司时间短,在销售技能及产品知识上不熟练,转眼就到了月末,领导催单了。6.30那天,业绩只完成了一半,这可把我愁坏了。本来想放弃的,但是中午起床后,我想,最后再拼一把,如果真完成不了,那至少我试过了。因为我之前就知道自己到底差哪些业绩,有哪些单是可以马上签回来的,我就找出那些有可能马上给我签单的朋友,将产品知识,其可得到的利益,就是按照销售的标准流程给他们发过去。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六点,总共联系了5个客户,竟然成交了两单,顺利完成了业绩要求。如果中午起床后我就放弃了,在业绩上来说,只是业绩,但是对于今天,或许就少了这么一个可以分享的经典案例了。
【催化应用A2】
在分享A2之前,我想问一下各位小伙伴,有没近期想购买保险或者咨询保险的?有的请发个表情示意一下?哦,没有/有,好吧,至少我争取了,即使没有收获,我也什么都没损失。我想,我刚才的行为应该是A2促进学习者行动的典范了吧。
在寿险行业做了一年,面临客户资源短缺的问题。其实,这个短缺是因为我自身的原因,没有去认真的对待客户,因为,对于我们这个行业,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客户,包括还没生下来的宝宝。那对于今天的主题,我接下来想要在工作中践行的行动方案如下:给通讯录所有好友都发送一个短信问候,以提问的方式,挖掘其需求,因为业务范围较广,银行贷款,信托基金,寿险产险,都可以是我的客户。客户有需求,我将马上提供最完美的计划或者产品说明给他。当然,可能我找遍了朋友圈,大家都是不回复,不理我。但是,这有什么要紧呢?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提问的技巧。这将是下一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