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拆书帮日照海曲分舵第27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4 学习主题: 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学习目标: 升级3-1

开场: 一、开场白:各位小伙伴们,好久不见,大家晚上好。我是刚结束2个月暑假时间的敏儿。我知道小伙伴们都特别羡慕我的暑假时间,可是有时间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合理利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对不对?我们其实一只都想要“合理利用时间”,可是对于如何做到“合理”,又没有人教给我们通用、有效的方法。今天我要拆解的片段,也许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二: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
三、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提问:在开始拆书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思考:小伙伴们,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着较高效率的、常常能事半功倍完成工作的人吗?每天在面对各式各样的信息和纷繁复杂的事务时,你有自己明确的选择标准吗?你会因为自己的效率低下或者事务的纷繁复杂,而变得越来越拖延吗?如果从学习的角度来衡量,你一定是希望自己能主动学习,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吧,那么你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成功的学习者吗?
影响:如果上面的这些问题,你的答案大部分都是否定的,那你就得注意了,因为你得了这个时代的流行病。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精进 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p1416

在分析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花多少精力去做的时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评估:一是这件事在当下将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这个收益可以是心智、情感层面的,也可以是身体、物质层面的,我称之为“收益值”;二是这项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我称之为“收益半衰期”,半衰期长的事件,其影响会持续较久。

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中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得越快;半衰期越长,衰变得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后来,许多其他学科也沿用了半衰期的概念。医学中,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元素的半衰期属于该元素的固有属性,不受环境影响,而药物的浓度半衰期则会因个体体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只关注到一件事情在发生时带给我们的即刻的好处,而忽略了这一好处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产生长期的效果。就拿玩游戏来说,玩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是其他绝大多数事情无法比拟的,但一旦停下来,这种愉悦感就迅速消退了,于是有些人为了再次寻求这种强烈的愉悦感,就会继续不断地玩下去。所以玩游戏对大多数人来说,就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再拿观看综艺节目来说,很多综艺节目耗资巨大、设计巧妙、制作精良,又有多位大牌明星助阵,所以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让观者身临其境、大呼过瘾,可是一旦节目结束,就会感觉失落,第二天能记起来的也不多,所以观看综艺节目也可以看作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件。

以此类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衡量,由此便可得到由这两个角度组合成的四类事件: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大牛”进行一场意味深长的谈话。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游戏;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的一个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联系;认真地回复一封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挑起或参与一次网络掐架;漫无目的地刷微博;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反躬自省,你会发现我们平时最喜欢做的、做得最多的,是“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其次是“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而另两类长半衰期事件,我们或者做得很少,或者做得很不情愿,或者不具备做的条件。

这个现象导致的结果是我们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个短半衰期的沙坑之中。在沙坑里,我们总是一次次地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快感,沙子就已从指尖滑下,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即便这个过程重复再多次,我们还是得到相同的结果。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但每一天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其实长半衰期事件的效益是可以累积和叠加的。即便每一次事件的可见效益微乎其微,但只要它的半衰期足够长,这个效益就可以传递下去,成为奠定未来成功的一块小小基石。比如背单词,背一个单词,尽管可能过几天就会淡忘,但是当你几天后重新背这个单词时,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记诵的难度。

所以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不是短半衰期的事情,只要这个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在这个拆页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概念“收益值”和“半衰期”,通过原文可以得知,“收益值”是指一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获,这种收获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收益值有高低之分,在当下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大,就是高收益值,反之就是低收益值。“半衰期”是指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同样的半衰期也有长短之别,衰减速度慢的为长半衰期,衰减速度快的为短半衰期。所以“要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的第一个步骤,我们可以概括为,学会判断和辨别收益值高低和半衰期长短。小伙伴们需要注意的是,因个体感受不同,收益值高低和半衰期长短也可能会因人而异。比如看书,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就是高收益值,而有的人则是低收益值;而看不同种类的书,对同一个人来说,看自己喜欢的书是高收益值,看枯燥的理论、专业类书籍则是低收益值。同一个事情的半衰期长短在不同的人身上也是有差异的。比如旅游,有些人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式的,那么半衰期可能就很短;而另一些人旅游前就会做足功课,对游览地的文化、历史和地域特点做详细了解,在游览过程中又细致入微,仔细观察和体会风土人情,回来后认真撰写游记,那么对他们来说,旅游的半衰期可能就会很长。所以,大家需要明确:收益值的高低和半衰期的长短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过举例与对比,明确关键点和适用边界)

第二个步骤,把自己要评判的事情列举出来。根据原文拆页的第四段,我们将收益值和半衰期组合成四类事件,学会把事情按照这四类事件进行归类。小伙伴们只需根据自己情况进行归类即可。

在归类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长半衰期事件的效益是可以累积和叠加的(比如原文中的背单词),所以我们就可以得出第三个步骤就是长半衰期的事情值得做。

我们今天学习到的这个拆页,其实是教我们衡量具有长远价值的事物,提醒我们避免沉迷于对短暂欲望的追逐之中。当然,它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杜绝短半衰期的事,毕竟人还是需要当下的快乐和即时的满足,只不过,它不应是我们生活的重心。(明确适用边界)

想要评判事情是否值得做,就是刚才讲得三个步骤:1判断和辨别事情的收益值高低和半衰期长短2、把事情按照这四类事件进行归类3、选择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这三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个步骤,大家学会了如何判断收益值的高低和半衰期的长短,再把第2和第3两个步骤逐一演练一遍,就可以判断出事情的价值,然后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啦。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10分钟)

我们都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拆为己用,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有没有想过以后怎样去使用它呢?比如明天上班,在这一天的时间里,遇到事情时,你会怎样通过收益值和半衰期,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内容呢?或者到了周末,你有一堆事情要处理,你又会怎样通过收益值和半衰期来安排它们呢?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一小长假,你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也许你能通过今天所学到的收益值和半衰期来安排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小假期呢。为了大家都能够更加充分的学习和应用到今天的知识,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编一个剧本,要求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其中要求体现通过1、判断和辨别事情的收益值高低和半衰期长短2、把事情按照这四类事件进行归类3、选择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三个步骤,评判事情是否值得做,进而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编写剧本的时间为7分钟,摘要写在纸上。现在时间是      7分钟后,也就是       ,我们请小伙伴来表演或者讲一下剧本,小伙伴们请一定注意,表演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

现场学习者案例

云飞扬:十一假期就要来了,你有什么打算?

若然:我有三件事要做呢。第一件事是和我的大学同学约着去青岛聚会喝酒;第二件事是日照的好朋友一起去曲阜旅游;第三件事是留在家里,制定我的小计划,发展我的爱情。

云飞扬:哦,和不错的打算呀,那这三件事,你打算怎么安排呢?

若然:现在来看看这三件事,和朋友在青岛喝酒这件事属于高收益值短半衰期的事情;去曲阜旅游这件事也是高收益值,半衰期相对长一些;留在日照发展爱情是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我决定我的十一假期就留在日照计划和发展我的爱情

云飞扬:哈哈,真是有深度的人做有价值的事,预祝你早日收获美好的爱情!


结束语

在今天这个知识碎片化,信息迅猛化的时代,事情纷繁而复杂,希望通过收益值和半衰期来评判事情是否值得做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有明确的选择,让大家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每天忙碌的事情属于哪一类,这些事情是否值得做。谢谢大家的时间,以上就是我3-1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