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蔡飞。
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下我自己:一级拆书家、AI学习者、个人成长践行者
为了后面方便大家的学习和探讨,下面我们先分个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两组合,如果最后有三个人,可以三人一组。
三、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现场拆书学习,大家能在实际场景中用“深度学习三步法”,能快速理解消化新知并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四、图书介绍
F(特征):有这样一个人,他通过深度学习从36岁前“混沌上班族”蜕变为认知领域作家,跳出“打卡式努力”陷阱,建立个人成长方法论;他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将计算机思维迁移至认知科学领域,3年深耕写出豆瓣8.2分畅销书,版税收入超百万。他就是《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
A(优势):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推荐值91.1%荣登神作榜。相较于其他个人成长类书籍,本书的内容挖掘了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原理和方法的介绍深入浅出、逻辑丝滑,让你看完就会想要去改变,也知道如何改变。
B(利益):
B1:我通过实践书中的深度学习理论,摆脱了浮躁焦虑、减少了信息过载的迷茫,提升了深度思考力,提升自信与表达力。正是因为这么多积极的改变,所以身为I人的我今天也能站在这里给大家拆书。
听我介绍了这么多,你想不想学会深度学习的方法,让自己的成长快人一步呢?
B2:那我今天带来的两个拆页,就是两个深度学习的方法,“熔断不读书法”和“费曼技巧”,通过这两个方法,你能大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应用力 。
《认知觉醒》(百万册精装纪念版)如何深度学习P107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教授。
这样的学习必然要放弃快学、多学带来的安全感,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面临更难的处境,甚至还会“备受煎熬”。
我看大部分伙伴都已经读完拆页了,没有读完的也不要紧,大家跟随我的讲解即可
【what】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就是把新知识真正理解透,变成自己的东西,还能讲给别人听懂。
【why】为什么要深度学习
书中有句话特别好,是这么说的:真正的成长不在于懂了多少道理,而在于改变了多少。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不进行深度学习,学的知识会像沙子一样慢慢漏掉,记不住、用不上,花了时间却没长进,遇到问题还是没头绪。
【这么做的好处】
通过深度学习,可以让我们把新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越用越熟练,解决问题时能信手拈来,还能通过教别人越学越透。
【过渡语】这么棒的学习方法,大家想了解嘛?
【how+案例】拆页中推荐的深度学习步骤(结合案例讲解)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我是如何在1个月内高效复盘的小故事,同时结合深度学习三步法的具体步骤,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深度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阅读经典书籍获取高质量知识
案例融入:为了1个月内每周复盘3件日常事,用来总结经验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我找到一本关于复盘的经典书籍,从中学习了复盘的流程。
第二步:深度缝接新知识(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变成能用的本领)
这一步可细化为2个子步骤:
2.1综述触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书中的触动点。书中“复盘流程(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采取行动)”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复盘不是像自己之前一样记流水账,而是得有固定框架。
2.2反思生活:结合自身经历提出行动计划,改变自己的行为。想起之前复盘只写“今天做错了报表”,从不分析“为什么错”(是公式错了?还是没核对?),也没有提改进措施,难怪总犯同样的错误。
第三步:输出成果教授(用大白话讲给外行人听,讲不通处即需再学习)
案例融入:月度会议上,我拿自己的报表错误当例子,用“先讲错在哪,再讲怎么改”的大白话讲复盘流程。同事小李听完,第二天就用这方法复盘了他的会议记录失误,说“比以前瞎琢磨管用多了”。
【过渡语】这就是深度学习三步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预防异议】
大家可能会觉得三步法听起来复杂,担心自己做不到。其实深度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一次完美掌握所有步骤,而在于聚焦微小改变——哪怕每天只把一个新知识点和自己已有的经验做一次关联(比如在便签上写两句话),都是在有效缝接。就像学游泳不需要同时练换气、划水和蹬腿,我们可以先突破最容易的一环,让知识自然生长。
【where】
【适用场景】
这个方法适用于当你学到一个新知识后,想让它真正变成自己的本事。
【不适用场景】
在学零碎信息时(如刷短视频、八卦新闻)及时间紧迫(如突发紧急情况时),则不适用于此方法。
我们刚刚学习了深度学习的4个步骤。现在一起做一个演练。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
【场景设计】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的描述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位小孙,是公司的运营专员,最近跟着老赵学复盘。他记了两周的复盘笔记,却发现自己还是在同一个报表错误上栽跟头——上周错了VLOOKUP函数参数,这周又把求和公式输反了。
小孙觉得很挫败,私下里跟同事说:“复盘根本没用,就是记流水账,还不如不做。”其实他不知道,自己的复盘只写“今天错了公式”,从没分析过“为啥错”,更没写过改进办法。
老赵是公司的资深主管,也是小孙的复盘指导老师,他看出小孙的抵触,决定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帮他理清问题。
【场景演练】
请大家小组内角色扮演,一人扮演小孙,一人扮演老赵。老赵运用深度学习三步法(获取知识、深度缝接、输出教授),解决小孙理清“为啥复盘没用”的难题。
请大家先讨论7分钟。现在开始。
【过渡语】
看来大家对小孙的困境有不少想法。
我们就请丁舵小组演练一下,一人扮演小孙,另一人扮演老赵,大家掌声有请!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A:小孙最近这个工作上面怎么样?看你好像闷闷不乐。
学习者B:报表老是出错。
学习者A:最近你不是在做复盘吗?做的怎么样呢?
学习者B:好像复盘了也没用,还是错。
学习者A:首先我觉得我们要把复盘的这个内容,要从头到尾的好好的学习。我推荐你先去学习一下,这个叫邱少良先生写的这本书里叫复盘个人经验萃取的这个高效的方法。还有这个书,对这个链接发给你了,你自己去认真阅读一下。一周以后我们俩再沟通,快进一周。
(一周后)
学习者A:小孙,上次的书看的怎么样了
学习者B:看完了
学习者A:我个人建议你,一个我们要把这个书里面的知识做一个深度的链接。什么怎么样来做深度点评呢?第一个你要能够总结出里面部分的知识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一下知识。比方说我们讲的这个复盘对吧?那么书里面其实是讲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回顾目标、评价结果、分析差距和制定行动四个步骤。
学习者A:那么能够用自己的话来综述这四个步骤,你来更好的便于你进行理解的。完成以后做了第二深度链接,就是你看一下你之前做复盘是怎么做的。你掌握这个复盘知识以后,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你要去总结一下。
学习者A:也就是为什么之前你可能没有做的那么好的原因?最后对吧?我希望你能够愿意花点时间把你刚才我说的这个部分,在我们的部门例会培训例会上面,能够给其他的同事做一个小小的培训。作为你的一个学习的一个成果输出,这样子的话能够更好的让你从这个知识中间获取一些信息,能够让你把这个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大概就这样一个情况。
学习者B:那个四个步骤是什么
学习者A:回顾目标、评价结果、分析原因和促成行动。
学习者B:嗯,好
学习者A:好,我们今天就这个很简单的结束,我总结一下,要做到高效学习,必须有三个步骤。第一,要去寻找一手的高质量知识,对吧?
学习者A:像我这本书一样,你不能从网站上或者说哪里去上一些资料看,对吧?那看一手知识,第二就要能够有深度的对知识的链接,包括是能够自己综述书里面的技能和知识点。第二个,能反思自己以往或者说曾经的经验和这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差距。最后一步就是要能够把这些知识点能够用自己的话来做一些输出成果,以便于自己能更好的好,那就这样。
好的,谢谢两位老师带来的精彩演绎,请大家把掌声送给两位老师。
总结
深度学习是用‘短期痛苦’兑换‘长期复利’。当你为写一篇深度笔记绞尽脑汁时,记住:此刻的煎熬正让你甩开那些只收藏不消化的人。下个月,你会感谢今天的自己,正是因为学会了深度学习,才让自己的成长快人一步。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