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一分钟经理人》 所属活动: 紫禁之巅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一分钟目标

开场:

大家好,我是慧峰,一个身在北京、但乡音未改的山西人,来自能量满满的紫禁之巅分舵~

我的标签

一个“还没正式进三级门”的分舵舵主

  • 一名陪你立Flag不翻车的目标达成教练
  • 还有一个默默坚持的身份:语写3300万字+的长期践行者

这次重启拆书,是希望踏踏实实走一段路。作为舵主,我正亲身走完三级这条路——经历过卡顿,也收获过突破。正因为自己一步步在实践,我才更懂分舵伙伴,也更知道如何支持伙伴一起成长。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 RIA 线上学习后,学习者能够根据一个模糊的任务指令,运用‘一分钟目标’的五个步骤,口头复述或书写出一个符合‘简洁、明确、有期限’标准的目标陈述。”

二、FAB 法介绍图书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慧峰。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花一分钟来了解一下今天内容的来源。

F (特征): 今天我带来的书是《一分钟经理人》,这是一本全球销量超过1500万册的经典管理寓言,作者肯·布兰佳是享誉世界的管理大师。

  • A (优势):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极其简单、聚焦核心,它没有复杂难懂的理论,全是像“一分钟目标”这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的实用方法。相比其他管理类书籍,它更适合我们快速上手应用。
  • B (利益): B (利益): b1. 这本书能帮助我们掌握高效沟通与目标设定的核心方法,尤其适合在节奏快、沟通成本高的环境中使用。它不仅适用于管理者,也适合每一位需要清晰协作的职场人,能帮助我们减少误解,提升个人和团队效率。
  • b2. 而今天我们要拆解的“一分钟目标”这个片段,正是要带给大家一个立即可以上手的沟通工具。不管你是正在推进项目、安排任务,还是在线上远程协作,这个方法都能帮你快速对齐目标、避免偏差,让沟通更清晰,合作更顺畅。
  • 你们想不想呢?想的人评论区回复“1”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 “好,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看着我共享屏幕上的内容,我们一起安静地阅读‘一分钟目标’具体包含了哪几个步骤。”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时间到,相信大家都看完了。我来为大家简单讲解一下。

1、What:什么是一分钟目标?
“一分钟目标”是一种高效的目标设定方法,强调简洁、明确、可执行,尤其适合需要与他人协作场景。它通过书面化、具体化、定期回顾和自我检视,确保双方理解一致、行动同步。

2、Where/When:在哪里、什么时候使用?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以下场景:远程协作沟通:,跨部门项目对接 新人任务指派重要任务交付重复性工作优化时使用

3、Why:为什么我们需要它?
我们平时设定目标时,最常见的错误做法是什么呢?往往是发一段语音,或者写一封很长很复杂的消息,里面充满了“尽快”、“做好一点”、“优化一下”这种模糊的词汇。有时线上沟通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听不到语气,这种模糊性会被放大。

(不使用的坏处) 这种做法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双方理解不一致,最后交付时才发现南辕北辙。这既浪费了时间,又容易引发矛盾和挫败感,造成高返工率、高沟通成本和人际关系摩擦。

4、How:如何正确使用一分钟目标?
“一分钟目标”包含五个具体步骤,我来结合自己的案例说明每一步是怎么操作的:

1. 共同制定目标,明确表现标准
不只是单方面通知,而是要双方确认理解一致。比如我上周需要同事做邀请函,错误做法是只说“尽快出一个邀请函”,没有明确风格、内容、格式等标准。正确做法应该是:我们同步沟通,明确“竖屏、脱口秀活泼风格、含大会主题文案”这些具体标准。

2. 每个目标单独写下来,注明期限
不要混在长消息中,而要单独成文、突出关键信息。我之前只发了语音,没写期限。正确做法是:在聊天窗口单独写一条:“邀请函初稿,请今天21点前提交”,并附上具体要求的文字说明。

3. 定期花几分钟重温目标
不是设定完就不管了,而是要主动提醒自己。如果我当时设好目标后,能在当天下午主动提醒自己“检查一下邀请函进度”,就能及早发现问题,避免最后一刻才看到成品。

4. 用一分钟审视表现,检查是否与目标一致
这一步是自我检视。比如同事在做邀请函过程中,可以随时对照写下来的目标,看风格、文案是否符合,而不是完全靠猜测。

5. 若不一致,及时反思调整
发现偏差时不是抱怨,而是快速调整。如果我同事中途发我一个预览稿,我发现风格不符,就可以立即反馈“这里需要更活泼一些”,而不是等到最终版才否定。

5、Example:反例变正例的实际操作
就像我上周的例子,原本我说“尽快出一个邀请函”,结果第二天收到一个完全不符合预期的终版,差点耽误事。

我们同步“竖屏、活泼风、大会文案”(第一步定标准)→ 我微信单独发信息 “今晚9点前提交”(第二步列期限)→ 我下午主动问进度(第三步主动重温)→ 同事对照标准自查并中途征求意见(第四步对标检查)→ 我们及时调整了颜色和版式(第五步及时调整)→ 晚上9点前收到完美初稿。结果:高效、顺畅、一次做对。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五、【A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法 - 2分钟)
“好,方法讲完了,我们来联系一下自己。请大家回想一下……”

最近一次,近一个月,你在和他人协作沟通时——可能是职场中交代任务,也可能是生活中的对话——有没有遇到那种目标听起来特别模糊的情况?比如里面充满了‘尽快’、‘弄一下’、‘优化优化’、‘看看怎么做’这类词。”

“或者,在职场有没有对你说过类似这样的话 “有空弄一下那个’……虽然语气温和,但反而让你有点懵,不确定对方具体想要什么、希望什么时候完成?”

“当时你是不是心里也在想:‘这到底具体要怎么做?到底什么时候要?’——那种标准不清、期限不明的感觉,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家中,其实都挺类似的。”

“好,我想邀请几位伙伴,直接开麦或通过文字在聊天区分享一下你想到的情境。可以是工作上的,也可以是在家和家人之间的沟通。你当时遇到的模糊指令具体是什么?是别人给你的,还是你给别人的?”(此处等待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分享:您的提问让我想到我和妻子的沟通,我跟我妻子,因为我是上班是中间有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去和回都有一个半小时,所以我的妻子就会对我很模糊的说,他问我在哪里下班之后问我在哪里问我在做什么。其实我想他是想问我就是我什么时候回家,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模糊,也给我一个没有清晰的明确的一个目标,让我很懵 她到底是想聊天还是有啥事

谢谢小伙伴非常灵活的将这个提问迁移到他和妻子的沟通中,因为我们和妻子和家里人也是一个小团队,当然他可能在沟通风格上会可能倾向于更加温和温柔的那种,就会跟职场沟通有一些正式的那种不一样,但是它其实底层的话会是相似的。需要有一些明确化的信息好。

六、【A1+】反思加工(7-9分钟)
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这些“尽快”、“优化一下”正是我们需要改造的“原材料”。现在,我们的练兵时刻到了!

请大家就以刚才想到的模糊指令为例,扮演“目标优化师”,我们用「一分钟目标」的五步法来优化它。

只需要五步就能让目标变清晰:

1.共同定标准:双方确认,清晰可衡量

2. 单列明期限:单独写下来,突出死线

3. 定期省目标:主动重温,防跑偏

4. 对标常自检:随时对照,是否一致

5. 纠偏速调整:留有余地,及时反馈修正

现在,请大家在聊天区里,用一两句话重新书写这个任务目标。请确保:简洁明了(一两句话) 明确具体(说清要交付什么) 有截止时间(具体到几点)

给大家2分钟时间编写。想象一下,如果当时收到的是这样清晰的指令,能节省多少沟通成本。

时间到!我看到聊天区里有很多非常棒的优化后的目标。

另外一个学习者的分享:另一位学习者分享(管理者与团队制定工作目标):

(学习者语音转文字内容大致如下:)

“我这边是带团队的,主要做债务优化帮助客户‘上岸’。我会给小伙伴明确月目标:每月至少帮助一位债务人成功解决债务。 【✅对应步骤1: 共同定标准 - 设定清晰可衡量的月度标准】
基于数据反馈,通常有效沟通10位客户,会收到5份详细征信报告,最终可成交1-2单。 【✅对应步骤1: 共同定标准 - 用具体数据量化标准】
所以进一步拆解到周:每周需收集2-3份报告, 【✅对应步骤2: 单列明期限 - 将大目标拆解为周期限】
再到每天:每两天内要收到1份报告并做初审。 【✅对应步骤2: 单列明期限 - 设定更短的日/两天期限,明确时间节点】
我们固定每周三、五做进度检视——达标的给予表扬,未达标的也会温馨提醒,保持节奏清晰。” 【✅对应步骤3、4、5: 每日省目标/对标自检/纠偏调整 - 定期检查进度,并采取表扬或提醒等纠偏措施】

拆书家回应:
谢谢周先生的精彩分享!虽然你说只听了一半,但我发现你已经把“目标清晰化五步法”不知不觉都用起来了,特别到位!
你不仅定了可衡量的标准(如“每月至少一单”“收到5份报告”),还明确了时间节点(每周、每两天、每周三五星期五复盘),甚至建立了定期回顾和调整机制——这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一分钟目标”实战案例!
所以其实你刚才分享的,正是你在带团队过程中,把原本可能模糊的目标,用这样的步骤变得明确、可跟踪,对吗?
也欢迎你在聊天区补充回复~

七、总结与收尾(1分钟)
“太棒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分钟经理人》中的‘一分钟目标’,更重要的是,我们当场练习了如何把模糊指令改造成‘简洁、明确、有期限’的目标陈述。这个方法对线下和线上沟通都至关重要。 希望大家下次再需要沟通重要任务时,能有意识地去运用它,让它帮你减少误解,提升效率。”

“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