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嘉雯。今天的主题是责任型授权五步法。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终身成长者,也是 P.E.T. 践行者,那同时我也是一个二级拆书家,致力于把知识拆为己用。
【分组】今天活动涉及到分组讨论环节,现在进行分组,2人为一组,不包含观察家
【学习目标】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可观察/可衡量+澄清+界定)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需要授权的场合,区分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并且按照五步法的步骤(澄清)使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行为),解决不懂得高效授权安排任务的问题。(界定)。
【场景法介绍】技能点: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我先来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经历。
事件场景:孩子快上小学了,幼儿园老师建议孩子要养成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每天晚上睡前我会提醒他,记得把脏衣服拿出来,记得洗水杯,书本带了没等等。提醒多了会发现,你不叫,他就不做。孩子自主收拾书包的习惯没有养成,反而我自己越提醒越烦躁。
提问: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明明是对方的事情,怎么我提醒多了,操心多了,最后变成是我的事情呢?你担心他做不好,过多地操心提醒,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呢?
影响:父母把责任包揽在身上,给孩子单纯地下达指令,孩子只是在机械式地执行,他会觉得你叫我做啥我就做啥,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习惯养成的第一责任人。这样的后果助长孩子依赖的习惯,父母操心心累,没时间做其他有价值的事情,不利于双方的成长,破坏亲子关系。
解决:那怎么办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提出了高效能授权的方法——“责任型授权”。授权方利用高效的授权方法,放手让授权对象发挥创造力,调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对结果负责,培养授权对象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书中的方法还能广泛应用在职场工作和其他生活领域
过渡句:接下来我们用2分钟时间看看原文片段,看完的伙伴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技能点:选书和拆页(不含How的拆页)
片段来源:史蒂芬.科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P184-P185
【 R:阅读原文片段】 授权的两种类型
授权基本上可以划分成两种类型: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
指令型授权是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做完告诉我”。大部分生产者都具有这种指令型授权的行为模式。还记得丛林中那些挥舞大砍刀的人吗?他们就是典型的生产者,挽一挽衣袖,然后手脚麻利地干活。就算让他们去担任监督或者管理工作,他们仍然会沿用这种思维方式,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充分授权,让别人负责完成原定的任务。因为他们的关注重点是方法,他们自己为最后的结果负责。
这就是指令型授权,就工作方法的每一步进行详细的指导。有不少人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可是这样做事情的实际效果如何呢?如果事无巨细全部都要一个人来做的话,世界上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呢?
有一种方法比这好得多,也更加有效。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充分认可他人的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以及独立意志。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Why:我们都知道,有效的授权可以解放我们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效或者低效的授权方式,不利于调动对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授权方和授权对象的个人成长,不利于团队共赢。
What:
技能点:辨析概念间适用边界的I(只需要用其中一种讲解技术,不需要用两种)
这个片段里提出了一个高效的授权方式“责任型授权”,就是以结果为导向,给出目标整体的大框架,放手让授权的对象自行决定做事的方式方法,并让他对最终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可能有人就纳闷了,这里说的“指令型授权”和“责任型授权”都是叫对方做事情啊,有什么区别?
我们会发现,授权的关注点有2种,一种是关注过程,一种是关注结果。
指令型授权,是指告诉对方的步骤、具体应该做些什么,你说什么他做什么,关注的是过程;
责任型授权,是指告诉对方要实现什么结果,对方自己决定做事的方式和对结果负责任,我们不需要告诉对方怎么实现,只需要关注最终的结果是否达标。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案例进行辨析,大家积极的回答一下问题哦。
案例一:
比如说,你让同事去打电话通知客户税务申报事项,你不放心对方做事的效果,你把责任包揽在身上,过程中事无巨细地安排和提醒,告诉他们话术怎么说,要怎样收集资料,千叮万嘱。
请大家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授权呢?
学习者回答:指令型授权
拆书家解释:对,这是指令型授权,因为它过于关注的是过程,告诉对方做这做那,但没有指出具体要实现的目标,也没有说清楚最终想要达到的结果标准。
案例二:
妈妈给孩子一个小任务,目标是孩子进去超市帮忙买一瓶海天酱油,给他30元作为买酱油经费,买到了就用电话手表打电话告诉妈妈,完成了任务就有1元的奖励。结果孩子买到了酱油,但意料之外,他把30元花光了,妈妈很生气。
大家思考一下,这是责任型授权吗?
学习者回答:不是
拆书家提问:可以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不是呢?
学习者回答:案例的妈妈叫孩子去买酱油,剩下的钱,这个小孩能不能自己去用呢?都没有说,结果小孩最后把30元都花光了。
拆书家解释:确实是,这个案例不是一个完整的责任型授权。因为看起来来有目标,也提供资源了,也约定了时间告诉妈妈,也有奖惩,但是孩子最后把30元花光了。这个家长授权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给孩子设置权限,30元里孩子有权使用多少经费呢?除了酱油外,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呢? 所以也不是完整的责任型授权。
案例三:
周五晚举办亲子活动,主讲人授权团队成员小A负责做手工环节,去联系赞助手工的单位,在周五前确定做什么手工和准备材料(目标)。小A有权最终确定手工款式。团队也会提供对方的联系电话给他。做得好团队成员有荣誉奖励。最后结果是周五中午单位临时说取消赞助,小A没有及时汇报,也没有备选方案。晚上的活动不得不取消手工环节。
请问这是责任型授权吗?
学习者回答:我觉得是
拆书家解释:这其实也不是完整的责任型授权。有目标,提供了资源,有明确权限和奖惩。但是这个授权问题在于没有设置和约定汇报的机制,导致你周五中午单位取消了赞助,他也没有及时汇报上去。导致这个信息断层沟通不及时,也没办法去实现理想的活动结果,这也不是一个完整责任型授权。
How: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指令型授权与责任型授权的区别,并且梳理了标准的责任型授权中值得注意的步骤,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5个步骤具体怎么做:
1.定目标:明确授权目标。设定清晰、可达成的目标。要让对方知道做什么和做到什么程度,做到的标准
2分权限:.确定权限范围。给对方一定的自主空间,同时明确权限的边界。例如说对方有权做什么事情,但是如果超出权限之外的需要提前申请。
3.给支持:提供必要支持。根据对方的能力,你可以提供资源,例如经验支持,提供财力、物力、人力上的资源支持。
4.约汇报:约定汇报机制。约定汇报的时间节点和内容,什么情况需要汇报呢?用什么方式汇报呢?据授权对象的工作能力来约定时间,方便了解进度结果。
5.明奖惩:明确结果奖惩。做到目标结果之后会有什么奖励,做不到需要承担什么结果
这个完整的五步法我们用一个口诀概括:“定、分、给、约、明” ,外在搭建责任型授权框架,内在让授权对象自主决定做事的方式。
我拿家里大清洁,授权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例子来应用一下这个方法:
第一步:定目标。明确授权目标。我作为授权者,制定了清洁目标和家庭成员沟通,在周六下午2点-5点完成全屋的清洁。儿子负责自己的收拾自己的玩具桌,收拾到不同的玩具分类放在不同的抽屉。
第二步:分权限。确定权限范围。孩子可以自主决定怎么收拾,有权决定用家里的什么工具。但不能自己加清洁剂,担心误喷到自己的眼睛。
第三步:给支持。提供必要支持。我可以给孩子适合他用的桌面扫把,遇到不会清洁的可以展示给他看
第四步:约汇报。约定汇报机制。约定孩子中途休息时候,孩子分享一下现在清洁得怎样,还有需要什么协助,预计多久完成。
结束的时候再沟通并且检查清洁收拾的最终情况,看是不是达标。
特殊情况,及时汇报,例如玻璃打碎了之类的。
第五步:明奖惩。明确结果奖惩。如果大家都清洁干净了,达到目标里的邀请就奖励一起吃大餐。如果清洁不干净,要重新打扫。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职场上给下属授权安排任务,激发工作潜能的场合,也适用于家庭里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或者鼓励其他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家务协作的场合。
不适合用于短期简单执行指令的场合,不适用于用于太小的孩子身上。
实践出真知,接下来邀请大家练习一下。请各位小伙伴,你们现在每个人都是一个编剧,编一个小剧本、小故事。
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个月内,你可能会用到责任型授权的场景。剧本要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设想当时双方的对话。其中,对话要体现责任型授权的五步法。
例如,职场中你授权团队成员完成某项任务、组织一场活动;
生活中你想让孩子清洁房间,参与家务、管理零花钱等等。
剧本的关键词写在纸上,给大家5分钟时间,稍后我邀请一位小伙伴来讲讲他的剧本。
左边是刚刚分享的授权孩子收拾玩具桌的剧本案例,右边是编剧本模板。大家可以参照一下写自己的剧本。
拆书家提问:
由于时间的关系,打断一下大家的讨论。大家OK的话可以直接分享剧本了。哪位伙伴想分享一下你的剧本呢?
学习者案例:
陆桉的剧本:
剧本背景:
国庆节前一个星期的周一,地点在办公室。人物就是班主任和班长,然后事件的话就是班主任想锻炼班长的策划主持或者是自信这方面的能力。我想让我的班长借着国庆节要到来的这个时间,策划一场策划和主持一个以国庆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那我要对我的这个班长要做一个沟通,然后利用这个责任型授权,有以下的对话:
剧本经过:
1.定目标:我说:“你看这个国庆节快到了,我想要锻炼你作为班长的能力,我想让你去在国庆节前的这个星期五星期三下午的第一节课的这个班会课,来做以国庆主题为主题的的一个班会活动,你看可以吗?”
2.分权限:“要求就是,我们一节班会课的时间全部都能给你用,你只组织同学们分组,然后来收集跟国庆节有关的。信息大家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讲,这个国庆节的由来也可以,一起来庆祝国庆节也可以,这个内容也可以自己来定。我建议你可以给同学们进行分组,具体同学分组之后的表演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由你来把关。你不能够确定学同学它的内容和形式可不可以的,你再来找我。”
3.给支持:“那这样子为了方便你之前没有做过类似的,我这里有一些类似班会活动的一些方案,我可以提前给你看一下,你看完之后有什么不明白的,然后再来问我。那这样子今天是星期一,我们计划周三要来做这个事情,你周二先来跟我说一下。“
4.约汇报:”那这样子今天是星期一,我们计划周三要来做这个事情,你周二先来跟我说一下。“
5.明奖惩:”最终如果这个活动我们可以顺利完成的话,我就奖励大家可以吃大餐,我们会提供零食大礼包给大家。“
剧本结果:
用了这个授权的五步法和班长沟通之后,班长成功的组织同学们完成了这个以国庆节为主题的这个班会活动。
拆书家反馈:
谢谢陆桉的分享,五个步骤特别的清晰,结构也很完整,剧本很精彩
总结: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责任型授权五步法,它就是定目标、分权限、给支持、约汇报、明奖惩。在生活里面多多应用,这样的高效能授权可以帮助自己成长,也可以帮助他人的成长,那我今天拆书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各位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