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十,【学习目标2】(约1分钟)
再通过第二个拆页“移情倾听”的现场学习,大家能够学会应用“移情倾听三步法”,做到以说话者为中心去聆听和理解他人,最终实现有效的沟通。
十一,【A1自测题】(约1-2 分钟)
●过渡语:接下来,为了评估大家的“移情倾听”能力,请完成一个简单的自测。我将分发测试表格,其中包含4个题目。请大家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凭第一直觉为自己打分。每句话从1分(完全不符合)到6分(完全符合)进行打分,并汇总总分。
请大家用1分钟时间仔细阅读并完成。准备好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现在开始!
●过渡语: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做完了。我们来一起看看测试结果。
●I解析自测题
(一).18-24分: 请举手!哇塞,太厉害了!这分数属于良好和优秀的范畴,说明您对“移情倾听”的概念理解透彻,应用能力表现出色。您非常善于聆听和理解他人,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往往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接受。
(二)12-17分: 请举手!这部分小伙伴占了我们现场的大多数,说明您已经达到了基本要求,对“移情倾听”有足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但可能还有些许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三)12分以下: 今天现场是否有分数低于12分的小伙伴?(稍作停顿)总的来说,大家的“移情倾听”方面都有着丰富的体验和扎实的基础。请大家不必着急,相信通过今天的现场学习,各位在“移情倾听”的沟通技巧上一定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过渡语;现在,我将分发拆页稿。请各位小伙伴拿到后,用1分钟时间阅读。阅读完毕后,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十二,【R原文片段】(约1分钟)
●片段来源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P258页
主题:移情倾听
移情倾听是指以理解为目的聆听,要求听者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
十三,【I拆书家讲解引导】(约4-5分钟)
●过渡语:看到大家已阅读完原文片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内容。
●what
“移情倾听”是一种深层次的沟通方式。它要求你及时复述对方话语,让对方感到被理解和尊重;接着,要设身处地地共情其感受,从而建立起信任;最终,在此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引导并支持对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强调概念
●过渡语:为了更深入地理解“移情倾听”,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三个提问互动环节进行探讨。
●提问互动
问题一,
拆书家:您认为,如果我们真的能做到“站在说话者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感受。”并且在沟通中及时复述对方的话语,就会增强对方的认同感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回答正确。如果满足上述要求,对方会因受尊重而敞开心扉。
问题二,
拆书家:您是否觉得,当你成功的“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时,您与对方之间的信任感就会自然而然的增强?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回答正确。如果满足上述要求,就能建立理解信任,增进共情。
问题三:
拆书家:您判断,如果践行“以理解为目的聆听”,是否更有可能形成一个开放包容、协商共识,以及共创方案的环境?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回答正确。如果满足上述要求,有助于形成开放包容、协商共识、共创方案的环境。
可以看出大家对移情倾听的概念的理解都非常精准到位。
(二)再次强调概念。
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行为,以及真实需求,并让对方感受到您的理解与支持。构建成功共创方案的环境。这就是移情倾听。
●how
●过渡语:通过阅读拆页,并结合提问互动,我们可以总结出“移情倾听三步法”。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复述确认。(再说一遍)
及时重复对方的话,让他知道你听懂了,也让他感到被尊重。
第二步,共情理解。(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理解对方,建立理解和信任。
第三步,支持共创。(解决问题)
引导并支持他,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运用举例
★过渡语: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个自己成功运用“移情倾听三步法”的沟通案例。
★场景:昨天,妻子打电话告诉我,她想要退出拆书帮训练营,我运用“移情倾听三步法”来帮助她。
★具体过程:
第一步,复述确认听懂并表达尊重。
•她给我打电说:“我想退出训练营,太难了!”
•我复述道:“每天都要写作业,交作业,节奏太快了!”
•她表示认同说:“是的,是的,每天都要听课,打卡,交作业,”
第二步,共情,建立理解与信任。
•她进一步表达负面情绪和压力:“我每天满脑子都是在写作业。天天睡不着,都抑郁了。”
•我立刻分享自身经历,表示理解和共情说:“我当时也一样!新概念多,案例还得亲身经历,让我压力山大,满脑子都是作业。
•她再次表示认同,继续倾诉道:“是的,是的,好不容易搞明白一点,又来了新的概念。把我的心搞得乱糟糟的!”
第三步,引导支持,构建共创环境。
•看到她特别沮丧,我提问引导她说出具体感受:“快交作业了,你的便签是不是没写出来?是不是卡住了,感觉很无助、很着急?
•她情绪爆发:“我现在不仅是无助和着急,我都想去跳楼了!”
•我转换话题,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巧妙切入支持点:“都中午12点多了,你是不是饿了?”
•她语气明显缓和地说:要不然呢?我还没有顾得上做饭呢!
•我提出具体的支持方案:“你别做饭了,我马上回去帮你看看,顺便陪你吃个饭,散散心。”
•她为自己找到新方向,回应道: “你千万别回来!下班再回。不聊了,我得去做饭。萍萍老师一会儿要约我见面教我。”
★总结:我用复述、共情、共创这几招,理解了她的感受。没指责,没说教,让她从想放弃变成主动找办法。
●why
如果不用“移情倾听三步法”,对方会感到不被重视和理解,就会关闭心扉,导致问题解决不了,也难以建立真诚信任。
●where
“移情倾听三步法”适用于与他人的深入沟通,对于随意的谈话或日常闲聊则无需使用。
十四,【预防异议】(约1分钟)
1.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疑惑,为什么不直接传授学习方法?
答: 当人焦虑或逃避学习时,直接给方法只会适得其反。应先安抚情绪,待其冷静后再提供方法。
十五,【A学习者拆为己用】
●【A3】触动学习者现场演练(约40-45分钟)
★讨论分组:接下来是讨论环节。请大家左右各分一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负责引导,一位记录员记录结果。
●过渡语: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实践体验,现在我们将进行现场讨论学习。具体流程如下:
(一)明确问题(约5分钟)
1,拆书家引导:各位,刚才我们深入学习了“移情倾听三步法”。
现在咱们来演练一下。第一步,请大家回忆一次沟通失败的经历。第二步,用“移情倾听三步法”在心里把事情重新过一遍。第三步,小组讨论一下,用这个方法时哪一步最难搞定?2分钟后,各小组派代表出来分享。好了,现在开始练习与讨论。
●过渡语:好,时间到!
2,小组代表分享。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觉得“第二步,共情理解(换位思考)。”最难。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也选择第二步。
3, 拆书家总结:谢谢大家的分享!经过小组讨论,大家都觉得在“移情倾听三步法”中,最难的步骤是第二步。
接下来,我来邀请一位老师分享一下编辑的小故事。
4,徐老师分享。
★场景:我面对客户因手机多次维修未果的愤怒投诉。
★具体内容。
第一步:复述确认,表达尊重。
•客户恼怒地说。: "老徐,手机修了几次还没好,太耽误事了!"
•我诚恳地说:"实在对不起,是我们没做好,给您添麻烦了!"
第二步:深度共情,建立理解与信任
•客户不满地说:"浪费我时间还耽误事,你要赔我损失!"
•我共情地说:"手机这么重要,我理解您这会儿肯定很抓狂!"
•客户语气缓和地说: "你明白就好,那你快给我解决!"
5,拆书家再次确认: 感谢徐老师的故事分享!我觉得故事中“移情倾听三步法”运用的很好啊。您确认自己实施起来最难的步骤是第二步?
6,徐老师:是的。
7,拆书家引导: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觉得这一步最难?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8,徐老师:客户发脾气往往只是表象,其真正的“方向”和痛点通常隐藏在更深层。例如,他嘴上抱怨“修了几次都没修好,损失赔不赔”,但核心关注点可能并非简单赔偿。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我在“共情理解”这一步总会卡壳,难以真正理解对方并建立信任?
9,拆书家引导:鉴于时间有限,且徐老师的案例很有代表性,我们今天就以他为例:分析一下他为何认为移情倾听三步法中的第二步“共情理解(换位思考)”最难实现?其核心原因是什么?大家是否同意?
10,学习者:同意!
11,拆书家:徐老师,,您是否方便接受大家这么做呢?
12,徐老师:太好了!同意。
(二)分组讨论等待解决问题的本质。(约8-11分钟)
1, 拆书家引导:这个问题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大家结合个人生活经验来探讨。请各小组讨论:造成它最难的原因是什么?8分钟后,请选派代表进行分享。
●过渡语:好,时间到。
2,小组代表分享。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讨论出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2)对对方了解不深。
(3)不知道共情方法。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讨论出来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1)觉得对方不理解尊重自己。
(2)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3)不知道如何回应。
3,拆书家板书。
(三)明确问题本质,达成共识。(约8-10分钟)
1,拆书家引导:大家刚刚讨论出来很多原因,有没有发现其中存在互相包含和前后顺序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合并同类项。
2,合并过程讨论。
拆书家:看有没有重复的?
陈老师:有,3和3重复。
杨老师:留一个就好了。
李老师:2和2一样。
左老师:不一样,包含的东西不一样。……
(现场讨论照片 1张 )
好,最后我们帮助徐老师找出造成他认为最难的原因如下:
(1)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2)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3)觉得对方不理解尊重自己。
(4)不知道共情方法。
3,拆书家引导:请问徐老师,大家找出了以上几个原因,你认可吗?或者说您最认可的是哪几个?请您指出来。
4,徐老师:我认可的原因
(1)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2)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
(3)觉得对方不理解尊重自己。
5,拆书家引导:好的。考虑到时间有限,今天我们无法逐一讨论徐老师列举的所有原因。请徐老师从中选出您认为目前最紧迫、最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的本质原因。其他原因,我们再找机会在课后深入交流。徐老师,您看这样安排如何?
6,徐老师:好的,我现在最需要大家帮忙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
7,拆书家引导与达成共识:好,你的选择的问题是“摸不清对方的真实想法”,那么是想弄清楚“如何才能准确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对吗?
8,徐老师:是的。
(四)请大家分组讨论解决方案。(约5-7分钟)′
1,拆书家引导:徐老师,针对您提出的“如何才能准确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这个问题,在大家帮您寻找解决方案时,您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到什么程度您才会满意?请您为我们提供衡量解决方案成效的具体标准。
2, 徐老师:我的目标很明确:在 4 个步骤内,掌握一套能洞察对方真实想法的方法。
3, 拆书家引导:好,针对徐老师设定的目标,请大家开始讨论。
请各小组头脑风暴,设计一套摸清对方真实想法的行动流程。之后,徐老师将从中挑选出 4 条或以下的有效方案。7分钟后请各小组选派代表出来分享,现在,请大家开始讨论。
(五)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约10-12分钟)
1,拆书家引导:好,时间到!我们邀请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出来分享共同讨论出来的具体方案。
2,小组代表分享。
第一组代表分享:
(1)搜集信息(多维度提问)。
(2)确认真实需求。
(3)找对方亮点(赢得好感)。
第二组代表分享:
(1)预判对方需求。
(2)安抚对方情绪
(3)验证预判。
3,拆书家总结与再整合:每个小组都共创出了具体的行动方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下合并同类项,来共创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具体行动方案。
4,合并过程讨论。
拆书家:来合并一下同类项。
李老师:收集信息是第一步。
杨老师:收集信息,你咋收集?
左老师:问啊!问啊!
李老师:提问 ,提问力。由案主徐老师来啊!……
(现场照片2张)
最后,我们来汇总一下行动方案。
(1)搜集信息(多维度提问)。
(2)预判对方需求。
(3)找对方亮点(赢得好感)。
(4)安抚对方情绪。
(5)验证预判。
5,拆书家总结:请案主徐老师出来最终确定对自己有帮助的具体的方案。
6,徐老师:好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我选择
(1)搜集信息(多维度提问)。
(2)预判对方需求。
(3)安抚对方情绪。
(4)见证预判。
作为我的行动方案。
7, 拆书家引导:请问徐老师,您是否满意大家贡献的行动方案?
8, 徐老师:非常满意和感谢。
9, 拆书家引导:好的,请徐老师给我们做个总结。
10, 徐老师:本次学习讨论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步,我们通过尝试运用移情倾听三步法,并经讨论确认“共情理解(换位思考)”最难实现。 第二步,大家围绕“共情理解”难以做到的本质原因展开小组讨论,案主从中筛选出对他有帮助的原因。 第三步,案主从这些原因中选出最迫切的一个,引导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第四步,案主从大家提出的行动方案中,选定对自己帮助最大的那个。
11, 拆书家总结:总结得非常棒,大家掌声鼓励!
本次现场讨论学习到此圆满结束。 我始终认为,重要的并非最终结果,而是人人参与、齐心协力的共创过程。因为共创而得的方案,最能贴合自身需求;它或许并非最行之有效,但一定是当下最具执行力的行动方案。
非常感谢每位伙伴的智慧奉献,现在,请大家一起为优秀的自己鼓掌祝贺!
十六,【A2催化应用】(约1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
给大家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请在未来一周内,选择一位朋友或同事,实际运用“移情倾听三步法”。
请大家在完成上述任务后,将整个过程编写成文字,并通过微信分享给我。
●学习者作业分享:
背景:
表妹的女儿(小表妹)来找女儿玩,两人相约玩手机游戏,一段时间后小表妹以女儿不跟她玩为由离开,女儿懊悔哭泣。
第一步:复述确认,表达尊重。
我:宝贝,你怎么了
女儿:她冤枉我,我有跟她玩,只不过后来她跟不上了
我:恩,看来你真的被冤枉了。
女儿:是的我很委屈,但是她难得来一次,就这么走了我觉得不应该,都是我的错。
第二步:深度共情,建立理解与信任
我:如果是你,除了跟不上,还有没有可能会有其他非要离开的原因
女儿:如果是我,我要是觉得没意思的话,会想回家去玩我喜欢的东西
我:所以离开是她自己的选择,不一定是你的错哦
第三步:引导支持,构建共创环境
女儿:那我还想跟她玩怎么办
我:看看有没有你们都喜欢,她又能跟得上的游戏
女儿:我想起来了,我的世界
我:不错的注意。
女儿:我去给她打电话,约下次见面的时间。
●回应与反馈:你对知识理解透彻,实际应用非常恰当。感谢杨老师的作业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