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刻意练习》 所属活动: 佛山有为筹备分舵拆书练武(第13场)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刻意练习,帮你重塑潜能!

开场:

大家好,我是陆桉,今天我跟大家带来的这个分享的主题是:刻意练习,帮你重塑潜能。这次分享的主题选自《刻意练习》这本书。

【图书介绍】【技能点】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场景:在开始分享之前,我们先回想一下,大家是不是都有过这种学习或者想要提升技能的这种经历,比如说打球,下棋,写字等等。我最近在学习游泳,都知道现在是5G时代,网络很多游泳视频教学,最开始的时候,我就是跟着视频去学的,在泳池里苦苦练习了一个月,学不会换气。每一次都是憋了一口气游几下,然后站起来再换气,然后再游几下,感觉完全没有乐趣可言。我看到泳池里面的那些阿姨们、姐姐们都能轻松地来回游,姿势舒展。我就忍不住苦笑,难道我这辈子就学不会游泳了吗?

提问:我就在想,那为什么我看了无数的教学视频,还是一看就会一练就废,一到水里面就全乱套了?拼命地划水,但还是不动,是因为我身体不协调?反复练习了一个月没有进步,那是因为我练得还不够多,还是我练错了方向?问题出在哪里了?

影响:如果我反复这种练习,没有提升,也不会换气、不走水,这些问题就会不断地消耗我对游泳的乐趣。不会游泳,我又不喜欢其他的运动,体检报告上轻度脂肪肝已经为健康亮起了红灯了。更别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肺功能下降,我连爬楼梯都喘,生活质量悄悄在打折。我觉得练了一个月还学不会换气,对于我来说也很打击,它不仅浪费了我的时间,还打压了我的自信心。“学不会”的这种自我否定可能会蔓延到其他的领域,比如说拒绝学习新的技能,人生进入低可能的这种恶性循环里面,

解决:那要怎么解决?有效学习技能的方法就在《刻意练习》的这本书里面。这本书告诉我们,成功不是通过天赋,而是需要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书中介绍的“有目的练习”清晰地阐述了利用“有目的练习的四个步骤”进行练习的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快速学习和提升新的技能。

【学习目标】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之后,学习者能够分辨(行为)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界定),并运用(行为)明确目标、专注练习、即时反馈、超越挑战的“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澄清)获得自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并完成1次有目的练习的剧本演练(界定)。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阅读原书拆页】【技能点】选择一本致用类图书中不包括 how 的内容作为拆页。可以是讲知识点或理念等内容的 what,也可以是说明前因后果的 why,也可以是一个叙事性的案例

接下来给大家一到两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一下原文片段的拆页,读完了的话大家可以开麦告诉我一声,读完了。

《刻意练习》电子书133页

有目的的练习VS天真的练习

如果对这种自动化的表现并不满意,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工作了10年之久的老师,你想做一些事情,让学生对你上的课更感兴趣,并让你在课堂上更加高效,你该做什么?你基本上每个周末都打高尔夫球,想再提高一些,该怎么办?你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打字员,想让别人对你的打字速度感到惊叹,又该怎么办?

这便是史蒂夫·法隆在经过几次练习之后发现他自己所处的情形。在那一刻,他对自己能够听到一串数字、把它们记下来,然后再念给我听等,感到很满意,而且,由于大家知道,短时记忆存在局限,所以,他的表现也和人们期望的差不多,中规中矩。他原本可以不停地这样记下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练习之后,最多能记住8个或9个数字。但他并没这样做。他参加了我设计的这个实验,而我设计这个实验的初衷,就是使他持续不断地接受挑战,以便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字,同时,也因为他是那种天生就喜欢挑战的人,所以,他在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

他采用的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有目的的练习”,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对他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成功。正如我们接下来将看到的那样,这种方法并非总是如此成功,但它比通常的方法更有效一些,而且,这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而我们的最终目标便是刻意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几个特征,使得它与我们所说的“天真的练习”区分开来。所谓“天真的练习”,基本上只是反复地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原文拆页中用史蒂夫记数字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两个概念,一个是“天真的练习”和一个是“有目的的练习”。

【区分概念】都是练习,拆页中讲的“有目的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有什么区别呢?

“天真的练习”是周而复始机械地重复一件事或一个动作,期待在简单的重复中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效果。例如,职场人重复相同工作十年却未提升专业深度。

而“有目的的练习”是通过设定挑战性目标、专注突破薄弱环节并依赖反馈调整来实现高效进步。例如,拆页案例中,以“每次都比上次多记住一位数”的目标,专注地练习,通过“记下来,念给我听”来反馈,不断接受挑战,逼迫自己变得更优秀。所以我们说“有目的的练习”是获得自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的一种训练方法。

【案例与概念相互参照】【技能点】提问互动、复述+举例子、通过对比概念和案例引出知识点逻辑、步骤

所以我们说有目的练习是通过获得自我技能的进一步提升的一种训练方法,那么介绍了这两种练习的两个不同的概念之后,我们来做几个小练习来看一下大家对这两个概念理解的程度。

1.案例的背景就是打字员小李,他因为工作需要,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文档。小李就想提升自己的打字速度,那第一种情况,小李每天按照日常工作的需求,认真地完成各种打字任务,小李觉得量变引起质变。只要在工作过程中积累打字经验,就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速度自然就能够提高。那么大家觉得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练习,开麦告诉我。

海亦:天真的练习。

2.那我们来看第二个小李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左手小指在打字的时候不够灵活,经常导致打错字或者速度放慢。于是,他专门找一些需要频繁使用左手小指的练习文章来进行强化训练,他会将手机调到静音关闭电脑上的社交软件。并且使用番茄中全神贯注地进行打字练习,那么这个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的练习?

梁嘉雯Doris:有目的练习。

3.好来,我们来看第三个小李使用在线打字测试软件来训练软件,能够即时地显示出它的打字速度以及错误率。通过这种方式,小李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并且能够根据软件给出的反馈,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打字技巧。比如着重练习那些他经常打错的字母组合。这个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练习?

Eugenia:有目的练习吧!

【回应】对,我和你的观点一致,

4.我们来看最后一个小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基础打字速度明显提高,虽然在保持速度的同时准确率不高,特别是。在实际的工作文档中,小李经常使用一些常用的广告用语和专业用语,但是小李觉得自己的打字速度已经明显提高了。这就足够了。这个是天真的练习还是有目的练习?

Eugenia:天真的练习,

【回应】我和你的观点一致

【how】我们对照这几个案例和刚才讲的“有目的练习”和“天真的练习”的概念以及特点来看,“有目的练习”可以总结为四个步骤:明确目标、专注练习、及时反馈、超越挑战。这个就是我说的“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

那么有目的练习四步法要怎么样来用?我们依次来看一下。

1、明确目标:确定一个期限内明确可以达成可衡量结果的目标。这样更容易激励自己,不容易放弃。如打字员将速度从60字/分提升至70字/分,

2、专注练习:拨出专注的练习时间,保持有意识的动态专注,随时做出适当的调整;可借助工具或者创造安静的练习环境。

3、即时反馈:及时获得持续指导和反馈。练习开始阶段由专业老师提供大量反馈,供学习者不断修正自己的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者掌握自我反馈,根据反馈出的正确动作做出相应调整;如果没有专业老师反馈,可以自己跟前几次练习效果比对,找改进的地方。如教师录制课堂视频,分析学习者互动薄弱点。

4、超越挑战:根据练习的程度不断地增加难度,持续不断地去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技能,不断地去设计一个可以挑战的目标。如高尔夫球手专攻沙坑救球弱项而非重复擅长动作。

【举例子】

以上就是我们有目的练习的四个步骤,我来举个例子增加大家对于四个步骤的理解,就是开始我跟大家举的那个例子:我跟着视频教学学习游泳,苦练一个月还学不会换气的这个例子。经过思考之后,我觉得这样子不行,我需要报一个学习游泳的学习班,然后我再用今天学到的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我可以怎么样做?

第一步,明确目标,我可以设立目标为两节课以后我达到每次划水的动作都能顺利地换一次气,并且在换气的过程中,身体保持平衡,避免因为换气的节奏导致游泳节奏紊乱,或者是身体下沉。

第二步:专注练习。先原地练习不划水的原地换气,感受这种节奏和身体的姿态,随后再逐步加入轻微的划手动作。每次练习的时候都全神贯注地体会换气的感觉。

第三步:及时反馈,我请教练在旁边观察换气时的头部位置和身体姿态是否正确,及时反馈不足之处,比如换气的时候,头是不是抬得过高或者是过低,呼吸是否协调等等,然后我根据教练的指导调整动作。

第四步:超越挑战。学会了换气之后,我可以小步的增加我的训练难度,比如说每次滑水增加滑手的次数,并且保持换气的准确性,每次都能换到气。然后再逐步的,比如说连续蛙泳的距离开始有20米,后面如40米,50米这样子,在确保体力下降的时候,依然能够保持正确的换气姿势。

这就是我学了有目的练习思路法之后,我可以这样子来提升我学习游泳的换气的技巧。

【why】那么我为什么一定要用有目的练习四步法来这样子做?通过前面我们的讨论和分享,我们看到了,如果一直使用天真的练习,它带来的后果形成错误的习惯和认知,技能停滞不前,浪费时间和精力,依赖机械重复的天真练习易导致能力长期停滞、错误习惯固化,不仅浪费时间和资源,更会因缺乏挑战性目标陷入低效努力甚至挫败感,长时间看不到技能的提升会让学习者逐渐失去信心。那么有目的练习,就能够让我通过设定阶梯式的挑战目标、专注突破薄弱环节,并依赖及时反馈,形成持续进步的正向循环,能有效突破生理限制、精准优化技能并维持高动机。

【where】“有目的练习”作为一个高效提升技能的方法,很好用,但是它也有它的使用边界,它比较多地适用于那些可以拆解且量化的、有明确的外部反馈机制的,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的技能,可以通过有目的练习来提升,比如说学习游泳、乐器、演讲等等,而那些需要高度依赖天赋或者是生理条件的技能,或者是需要大量经验积累的技能,比如说一个资深的法官,医生心理咨询师等等,这些职业需要大量的案例和经验积累,单纯通过短期的有目的练习很难达到高水平。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显像提问】好了,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关于有效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之后,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我们来做一个小的演练,首先请大家想一想未来一段时间你有没有想要学习的技能或者是提升的技能?

l 可能是练习写毛笔字,春节的时候能写一副春联;

l 可能是练习弹钢琴,爱人过生日时弹给他听;

l 可能是练习长跑,能够参加马拉松比赛等等。

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先想一想,接下来想要去提升什么技能,把它写在便签上。

【A2-催化应用】【技能点】教学习者编剧本,设计出一个包含任务、有起因经过结果、有对话的故事。

我们接下来第二步就要来做一个演练,需要大家运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编写一个小剧本,具体要求如下:

l 编一个未来一个月或者一周有关“有目的的练习”的故事,内容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包含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结果;

l 角色的部分对话要用到“有目的的练习四步骤”。

l 演练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学到的知识,不要求剧情复杂,直奔主题效果更好,一方提出问题,另一方用“有目的的练习四步法”来帮助他解决问题。

以我自己上游泳学习课为例,我跟教练的对话中,教练是这样利用有目的练习的四步骤来引导我去学会换气的,给大家作为参考。

接下来大家两两一组讨论,在我们的大会议室里面去讨论。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来写这个剧本,等一下我会邀请两个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梁嘉雯Doris:

时间:9月第二个星期,

地点:在乒乓球馆,

人物:我和乒乓球教练,

事件:我想通过锻炼乒乓球的球技来提升自己的体能。

对话:

梁嘉雯Doris:

乒乓球教练:那如果你想要通过提升乒乓球的球技来提升自己体能的话,那你需要每个星期要保持节奏,每周哪两天上课,每一次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先是从简单的动作开始,例如正反手接球,然后再到一个其他的拉球等等的球技提升。

梁嘉雯Doris:那我就听教练的安排,专注于我的那个乒乓球的练习。

(练习的过程里面,教练会根据我的动作来给我进行一个及时的指导,例如说正手反手,哪些动作不标准或者接球的时候速度调整等等。)

教练乒乓球教练说:回家还需要继续练习你的步伐,要通过步伐的练习来提升你的体能,那也可以去帮助你的球技,你球技大涨了也反过来也是可以提升你的体能的。

(我经过几次练习之后,教练看到我的体能慢慢上涨,帮助我去增加难度,提升技能的难度。)

乒乓球教练:现在第一个阶段已经 ok 了,你的体能慢慢地已经提上来了,那我们就正式进入第二个阶段。那第二个阶段方面,我会给你怎样的安排?

梁嘉雯Doris:我就根据教练的安排来进行反复地去尝试练习,然后根据教练的反馈来再调整。

【回应】那按照你编写的剧本,你和乒乓球教练一起制定了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之后,最终的结果是不是真的通过这个乒乓球的练习提升了体能?

梁嘉雯Doris:我相信经过教练的指导,然后我又按部就班地去练习,是可以提升我自己的一个体能,也同时我的乒乓球的球技也会大涨的。

【回应】谢谢嘉雯,一个人已经很清晰地用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编写剧本,剧本中,教练怎么说,教练怎么帮你去制定计划,你自己怎么做,这个过程很清晰,看来你对于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有目的练习的四步法还是比较了解的,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