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桑桑,我的三个标签是:
1. 一级拆书家。
2. “修行人”:人生在世就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包括发现题目→反求诸己→消业(颠覆固有认知)→法喜。我希望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3. 二胎宝妈。一方面看了不少育儿的书,而且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大家如果对育儿相关的话题感兴趣,也可以链接我。
下面进入我们的正式的学习部分:
【分组讨论】
因为我们今天涉及到分组讨论,今天我们分为两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学习目标】
学习者通过本次学习,学会当与孩子遇到问题时,用解决问题三步法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的章节。
下面我用FAB的模型来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
F:《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是由著名教育教育家简·尼尔森和琳·洛特合著。
这本书是为青春期的孩子量身定制的经典育儿体系,书中强调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生理和社交需求,且基于和善坚定、尊重鼓励、关注解决的原则给家长提供了大量实用工具。
A:其次,这本书有何特色呢?这本书有2个显著特点:
针对性强:不是泛泛而谈育儿,而是深入剖析青春期特有的挑战(如叛逆、同伴压力、学业压力、身份认同、冒险行为、电子设备使用等),并提供具体的应对策略
长期有效: 着眼于培养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和良好品格,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服从或行为改变,效果更持久,为孩子的成年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B:最后,阅读了这本书我们会有哪些收益呢?
对父母:
ü 大幅减少养育压力和挫败感: 掌握有效方法,不再感到无助或愤怒
ü 重获信心与平和: 知道如何应对挑战,更有信心做“和善而坚定”的父母,内心更平静。
ü 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 享受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时光,即使有分歧也能保持相互尊重和理解,不伤感情。
对孩子:
ü 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减少叛逆冲动,更愿意与父母合作和沟通。
ü 发展健全人格: 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同理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自尊。
ü 平稳度过青春期: 在父母的支持和引导下,更好地应对青春期挑战,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洛娜能够看到,现在已经和玛拉形成了一种能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的足够亲密的关系。过去,她会告诉女儿怎么做,如果女儿不服从,她就会用一些惩罚或剥夺某种权力的方式来威胁女儿。而现在,她用寻找解决办法代替了,她问:“我们能就你回来晚要给我打电话达成一致吗?”
玛拉说:“如果真的很晚了,你已经睡了怎么办?”
洛娜说:“即使我睡了,如果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平安,我也睡不好。你任何时间都可以给我打电话。”
玛拉回答:“我从来没想过你会为我担心。我一直以为你会冲我发脾气。你不用为我担心,妈妈,但以后不管我什么时候要晚回来,我都会给你打电话。”
那天晚上,玛拉回到家后,去了父母的房间,给了他们一个晚安拥抱——这是她好几个月以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
好的,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先由我大概用2-3分钟左右的时间用WHAT、WHY、HOW模型,给大家讲解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再一起解决问题
指责或惩罚,带来叛逆和关系裂痕;
关心与尊重,来带遵从和良好的情感联结。
个人案例:
How:怎么能让孩子跟你一起找到解决办法呢?
使用“解决问题三步法”,达成一致解决办法
第一个步骤:转念
这个步骤是改变之前指责或者惩罚的行为模式,避免让孩子屈从于你或者对抗。
第二个步骤:表达关心与爱
ü 告诉孩子,我们跟他的沟通的目的,不是想控制他,而是处于关心与爱,并且让孩子接收到这种关心与爱;
第三个步骤,跟孩子一起找到解决办法。
ü 让孩子主动提出解决办法,再跟孩子达成一致
通过这三个步骤,可以让我们在跟孩子一起就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一致之前,先建立情感联结,让孩子感觉到了尊重。
当然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都犯错了,我们还不惩罚,会不会让孩子更加的变本加厉?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过惩罚带来的无非是叛逆或者表面屈从,依然无法让孩子意识到问题所在,这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孩子说谎或者把坏事做的更加隐蔽。
【意泽案例】我给大家举一个我和我儿子的故事:我能够看到,现在已经和儿子形成了一种能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的足够信任的关系。过去,他考试没考好时,我会告诉他我能够看到,现在已经和儿子形成了一种能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的足够信任的关系。过去,他考试没考好时,我会告诉他要多做英语背诵,还会用减少他踢足球的时间来惩罚他。
而现在,我用寻找解决办法代替了,我问:“这次考试没考好,我们能一起分析下原因吗?”
他遗憾地说:“本来这道题我是会的,但是我写错了……”
我说:“妈妈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其实很多题你都会做,要是因为粗心丢分就太可惜了。咱们一起看看试卷,找找问题出在哪吧。”
他说:“我总觉得心算快,就没按老师要求写计算过程,结果算错了。”
我回应道:“原来如此,妈妈理解了,有时候图快反而容易出错。其实写过程不仅能帮你检查,还能减少失误呢。”
他说:“我从来没想过写过程这么重要,还以为你会因为我考差了冲我发火。妈妈,以后我做题一定写过程。”
从那以后,他真的养成了写计算过程的习惯,成绩也慢慢提升了 —— 这是他之前努力了很久都没做到的事情。而且遇到问题时,他总会主动过来问我该怎么办。
当然,这个三步法不仅适用于跟青春期孩子的沟通;也适用于亲密关:夫妻,情侣等。
好的,我刚才带大家学习了“解决问题三步法”,下面请大家运用我分享的这个步骤,现场进行角色扮演。
首先,第一步情境导入:
我们先一起来看下这个视频《母亲跟孩子为了玩平板时长争执不休的视频》
ü 短视频中,妈妈一直在尝试跟儿子就玩手机的时间达成一致
ü 但是儿子一致在说: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国家有规定吗?
显然,妈妈跟儿子玩手机的时间一直无法达成到共识
请大家想象一下假设你是这个妈妈,你会如何跟孩子沟通?
小组里分为两个角色:妈妈和儿子
妈妈今天在养育小组学习了解决问题三步法,等第二天晚上下班回家后,她打算跟他的儿子再谈一次。
小组任务:
现在我们根据“解决问题三步法”的步骤,我们一起来做帮助这位妈妈和她的儿子就如何跟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达成一致?
现在请2人一组,进行演练,时间为3分钟;
结束之后我们邀请几组小组学员来表演,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演练的成果。
下面我们邀请2位伙伴上台花1分钟时间展示他们的成果!
以上就是今天的拆页内容,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