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桑桑,我的三个标签是:
1. 一级拆书家。
2. “修行人”:人生在世就是一场修行,这场修行包括发现题目→反求诸己→消业(颠覆固有认知)→法喜。我希望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3. 二胎宝妈。一方面看了不少育儿的书,而且有丰富的育儿经验,大家如果对育儿相关的话题感兴趣,也可以链接我。
下面进入我们的正式的学习部分:
【分组讨论】
因为我们今天涉及到分组讨论,今天我们分为两组:左边一组,右边一组。
【学习目标】
学习者通过本次学习,在今后的复盘过程中,学会运用U型学习法的四个步骤来进行复盘。
【图书介绍】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的章节。
下面我用FAB的模型来给大家介绍下这本书。
首先,本书作者是邱昭良博士。
这本书是一本指导小白学习如何复盘的入门级的工具书。
本书不仅讲了复盘的概念,而且提供了完整的操作流程、丰富的应用场景,更是有真实的实践案例。
其次,这本书有何特色呢?
本书将抽象的反思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可操作、可执行的的流程与方法;本书强调了结构化分析和深度思考的重要性,避免了肤浅归因或者流于形式;
不仅提供个人复盘的方法论,还提供了组织以及项目的复盘的方法论,能否达成集体智慧的提升;
最后,阅读了这本书我们会有哪些收益呢?
个人成长: 显著提升学习效率,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更快地汲取养分,加速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减少在同一个地方跌倒的次数。
决策能力: 通过对过往决策的深入复盘,理解决策背后的假设和影响因素,大幅提高未来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工作效能: 识别工作流程中的瓶颈、浪费和可改进点,持续优化工作方法,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执行效率与效果。
团队协作: 通过开放、坦诚、聚焦学习的团队复盘,增进相互理解,建立信任,达成共识,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
下面,我就把这个片段发给大家,请大家花2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阅读一下。如果读完了,可以像我举手或点头示意一下。
为了让学习发生,需要经历四个步骤:闻、见、知、行。
从思维的脉络上看,以上四步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
第一步的主要动作是对自己的具体经历进行回顾、梳理,这针对的是此处、当前(刚结束或过去)的事件或活动,是具体而生动(“此”“表”);
第二步的关键动作是对比、分析、反思,找出此处事件中自己的利弊得失、亮点与不足,并分析其根本原因、把握关键,不只是看到表象,更要把握本质( “此”“里” );
第三步则需要举一反三,进行总结、提炼,看看以后此类事件或相关情况应如何处理,也就是说得到一些经验或教训,这针对的是未来的一般原则或做法(“彼”“表”);
第四步的核心在于,将得到的一般原则(经验教训)应用于未来的实际状况(工作任务、问题或挑战),针对的是未来的实际行动( “彼”“表” )。
因此,由第一步到第二步是“由表及里”的过程,需要用心,洞察本质、把握关键;第二步到第三步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的过程,需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归纳、总结、提炼出一般规律(“经”或“常”);第三步到第四步是匆匆理论到实践,需要灵活、创新,注重权变,是“学以致用”的过程。整个过程的轮廓像英文字母“U”,故而我将其称之为“U型学习法”
基于上述分析,在我看来,要想真正从复盘中学习,就必须遵守特定的程序、逻辑或步骤。
回顾、评估
不仅要梳理事件的过程和结果,也要回顾预期的目标、策略打法与计划。因为事先进行系统的分析、设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与周密可行的计划,是能力的具体表现;同时,没有目标和计划,就没有一个做计较的参考基准。之后,要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评估,找出一些有学习价值或有意义的差异(亮点或不足)。
分析、反思
经过对比,发现一些差异(亮点或不足),对此,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反思,找出根本原因,以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事实上,只有真正搞清楚了为什么会形成这些亮点或产生这些不足,找到关键因素,才能进一步提炼、形成经验或教训。在大卫·库柏提出的“经验学习循环”中,他将其称为“反思性观察”,指的是对具体经历进行回顾、反思。
萃取、提炼
在找出了根本原因之后,要“退出画面看画”,思考一下,从这个事件中,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是这类事件的一般规律?哪些做法是奏效的,值得继承或推广?哪些做法是无效的?这是一个萃取、结晶、提炼的过程。库伯将这一步骤称为“抽象概念化”,也就是总结出新想法或修正现有的抽象概念。但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应“适度抽象”,既不能完全“就事论事”,没有提炼,也不应“过度拔高”,将实践经验概括为高度凝练或普适性的“道理”或原则。
转化、应用
因为学习的目的是更快、更好地行动,所以,要将总结、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教训转化到自己好的后续行动中,看看需要开始做什么、停止做什么,以及继续做什么?或者,要做哪些改进?无论是个人,还是自己所在的团队与组织都是这样。库伯将这一过程称为“主动实验”,也就是将你复盘所学付出实践,以观成效。这也是完成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好的,我看大家都看完了,下面先由我大概用2-3分钟左右的时间用WHAT、WHY、HOW模型,给大家讲解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U型学习法,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过程。
第一个步骤,就是要“闻”。广博的见闻,闻是学习的原材料
第二个步骤,是“见”,就是洞见的意思。
第三个步骤,是“知”。要将洞见转换为“知识”
最后一个步骤,是“行”,就是要有行动。
这个学习方法运用到复盘中同样有效,在这里我给他起名为“U型复盘四步法”。
大家看到这个方法,是不是可能会有这些疑问?
ü 我没有那么多经验怎么办?没关系,在刚开始工作初期,我们可以找带教人或者领导帮我们一起复盘,而且在工作之初就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是非常好的
ü 我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怎么办?这个也非常正常,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件事情从抽离出来旁观;如果做不到也没关系,我们可以邀请合作伙伴,同事跟我们一起复盘;
ü 我工作那么忙,没有时间复盘怎么办?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但是是我们必须突破的,因为我看到太多了的职场人每天都非常忙碌,忙着填坑,忙着挖新坑。如果我们能重视复盘这件事情,每周哪怕花半天时间,好好复盘下现在手上的事情,遇到了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反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How:那“U型复盘四步法”具体怎么做呢?
作者在文中总结了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回顾,评估。这里非常重要的点是要复盘目标与实际结果的比对,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很容易还没想好就开始埋头苦干了,那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在执行开始的时候,就要树立明确的目标,实行的策略或者路径;
那在回顾的时候,要确认目标是否达预期,策略和路径是否按照原计划执行,执行的效果如何?
第二个步骤,就是分析、反思。
为什么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是目标定的有问题?还是执行的策略有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三个步骤,就是萃取、提炼。
这一步,就是总结经验了,下次遇到这个事情,应该如何定目标?如何执行行动策略,归入规避之前的坑,并且可以把这种经验总结到团队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方法论,让其他人少走弯路
第四个步骤,就是转化、应用。
这一步就是行动了。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用步骤三总结的经验、发放来执行,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或者之前没总结出来的经验。
通过这个过程,就可以达到个人成长的目的,而且是实践出来的真知,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当然,我觉得复盘这个工具,也不是万能的,不是全部的场景都适用。
我在这里也是罗列了一些场景,有些是推荐复盘的,有些是不推荐复盘的。
适用场景:
ü 任务、项目结束或者达成关键里程碑目标时
ü 周期性阶段工作回顾或改进时
ü 重要事件(成功或失败)发生后
ü 个人学习或成长时
不适用场景:
ü 缺乏真实经验或者数据的
ü 突发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
ü 缺乏心理安全或者信任
ü 自身目标不明确的
ü 完全不可控的随机因素:赌博等
ü 追求即时娱乐或者轻松社交
这里我举个我自己的反例哈:从3年级开始,每到大考的时候,儿子都会问我:妈妈,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而且从结果来看,往往他也确实没恢复好。
儿子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当时觉得儿子长大了,在乎自己的成绩了,成长了。所以我就每当回事儿,等他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时候,我也只是安慰他说:没事的,努力就好。而且没考好的时候,我会很严肃的带着他复盘,找他为啥没考好?比如说没认真审题,没有过程等等…
到5年级下学期,他又这么跟我说的时候,我就回忆起来他第一次跟我这么说是有背景的,就是他前一次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冲他发火了…所以他这样的真正原因是担心万一又没考好,我会再次冲他发火。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一下子找到原因所在了,我认真带着他复习,然后过程中跟他讲,我们只能对过程负责,不能对结果负责,所以你不要有压力,如果再考不好,妈妈也不会生气了…
好的,我刚才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U型复盘四步法”,那么如何应用呢?大家跟着我一起来做个练习。
首先,第一步情境导入:
设想一下,未来一个月,你会遇到哪些场景,令你可能要用到复盘的时刻?
ü 孩子期末考试又没考好?
ü 这个方案我认真做了,为什么客户还是不满意?
ü 一年过去了,今年怎么又没存下钱,还负债了?
ü 为什么我这次减肥又是越减越肥?
ü 为啥我这次的拆书稿要忙到半夜2~3点?
ü ……
请大家想象一下未来你可能会遇到哪些需要事情或者场景让你觉得有必要复盘或者想要复盘的?
把它写在便签纸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好,下面大家开始讨论…
讨论时间:2分钟。
注意,在这里只要想场景….
【A2催化应用】3分钟
好的,请大家用我们刚刚学习到的U型复盘四步法对上面的场景作一个复盘计划。
请大家先花1分钟写下来,然后在小组讨论花1分钟讨论,最后请一位代表做一个1分钟的分享。
感谢大家的精彩分享。
最后,分享一段彼得德鲁克箴言给大家:
没有反思,
就没有真正的学习;
没有学习,
就没有真正的成长。
最后,惟愿大家学会复盘
扬起奔向美好未来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