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自我介绍及分组】
各位爱学习的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是今天拆书代领人--董国平。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已经认识我了,简单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
1、16年企业培训从业者。
2、成长中的妈妈。
3、健康生活践行者。
今天的拆书中我们需要进行分组讨论,这边是第1组,那边是第2组。
【用FAB法介绍图书】
1、Feature--特征:《正面管教》自1981年问世以来,逐渐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经典著作。《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介绍将正面管教核心理念--和善而坚定运用在十几岁孩子身上,帮助十几岁孩子最大限度地成为具有高度适应能力的成年人。
2、Advantage--优势:这本书基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相比其他教育类书籍,本书更强调和善与坚定并行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内在能力,而非外部控制。同时让父母反思自己是否有十几岁时未解决的问题,妨碍自己养育孩子,可以再养育自己一遍,从而帮助孩子真正成长。
3、Benefit--利益:如果想改善与青春期孩子的关系,减少冲突,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增强责任感,而不只是让孩子听话,一定要看这本《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
【过渡句】
今天拆解的片段是《十几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中第5章“怎样激励十几岁的孩子”中“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和“坚持到底”这两个拆页,这两个拆页关系是递进的关系。
今天学习的目标:学会四步法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并帮助孩子坚持到底,遵守共同的约定。
【阅读拆页】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发给大家的拆页一,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
我看大部分伙伴已经阅读完了。
拆页一:《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P75-76
威利从5岁起,就把自己每年过生日和圣诞节得到的钱都在了起来,他告诉每个人,他有一天会为自己买一辆很酷的汽车拿到驾照后,威利告诉父母他要去买车。父母拦住了他,并日说:“没门。你刚刚拿到驾照,还没有准备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我一直在攒钱,而且你们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不能买车。”威利抱怨道,“这不公平,你们阻止不了我,这是我的钱。”
对于威利和他的父母来说,这是坐下来运用“一起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的一个多好的机会啊。
一起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
1.让十几岁的孩子说出他或她的问题和目标。
2.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3.如果孩子的目标和父母的相差很远,要一起用头脑风暴找到一些可供选择的办法。
4.孩子和父母挑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并试行一段时间。
当威利和父母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时,发现威利的问题是他一直在等待并想要一辆自己的车,以便他能体验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他希望这辆车看上去是某种样子、开起来是某种感觉,并计划好好爱护它。他不想让别人开。他的父母则担心,如果他有了自己的车,他会认为自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征求父母的意见都没关系。他们还担心,他会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待在车里、开车次数太多以及为支付养车的费用而出去工作,使学习成绩下滑。过多次的头脑风暴之后,他们决定,威利可以买车,只要他同意无论去哪里、多么经常用车都征求父母的同意。如果他的家庭作业受到影响,他同意把车钥匙交给父母,直到他把落下的功课赶上来。
因为自己同意了,威利很可能不会有太多怨言就交出车钥匙。然而,即便威利在参与解决问题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也不大可能主动提出交出自己的车钥匙。
拆页二:《坚持到底》P81-82
13岁的科里没有像自己答应的那样洗自己的衣服,也没有更换他的床单。科里的妈妈杰美说:“我想和你谈谈你洗衣服和换床单的事。我们晚饭后谈吧。”他们坐下来后,杰美问科里,他洗衣服和换床单遇到了什么问题。她发现,他是不太清楚怎样开洗衣机,怕把它弄坏。杰美跟科里说了她的问题,即她不想看到他穿着脏衣服去上学、睡在脏床单上。
科里说他愿意自己洗衣服,但是需要帮助教他学会使用洗衣机。杰美同意帮助,说:“我希望你这个星期选一天下午的6点到洗衣房见我,我教你使用洗衣机。我还希望你每个星期选一天洗衣服和换床单。像我们这么多人的大家庭,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洗衣日。我会在一个小时后来找你,看你选择了哪一天。”
一个小时后,科里说他觉得星期二学习使用洗衣机应该没问题,把这天作为他的洗衣日也很好。杰美说:“好。星期二下午6点我们在洗衣房见。”
但是,到了星期二,当杰美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洗衣房时,科里不在那里。杰美发现科里正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她说:“你还记得你选择的学习使用洗衣机的时间吗?”科里说:“哦,妈妈,我现在不想,我要看这个节目。”杰美很友好,但很执着地说:“我们是怎么约定的?”科里答道:“我们约定的6点,但我想再过一会儿,妈妈。杰美只是带着友好但期待的眼神站在科里面前。终于,科里说:“噢,好吧!这可真够愚蠢的!
杰美没有理会儿子的挖苦,只是说:“谢谢你遵守约定。每个星期二,科里和妈妈都会上演几乎相同的一幕。杰美会说:“还记得你选择的洗衣服和换床单的日子吗?”无论科里怎么争辩或奚落,杰美都会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坚持到底,而避免说教和辱骂。她知道,如果科里对洗衣服和换床单感到很兴奋,绝对是不正常的。但是,对她来说,重要的是科里能帮家里一些忙还能具备信守承诺的技能。通过和科里达成一个约定,并在之后坚持到底,她使自己和儿子之间省去了很多烦恼。
杰美放弃了科里不用提醒就能记住做这件事的念头。她意识到,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科里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才能买一个新滑板,或者怎样告诉爸爸他的成绩单上的糟糕分数,而不是洗衣服和换床单。她决定,每周运用一次坚持到底的方法,只要不演变成一次权力之争,就是值得的。当科里终于不用提醒就能记住洗衣服和换床单之类的事情时,她感到很惊喜。
【I便签--重述知识点】
What:
父母和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有很多解决方法,比如:父母包办、强制孩子听父母的,忽略,还有就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作者鼓励父母采用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激励到孩子。
How:
四步法:
一、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1、约个正式的时间,
2、孩子诉说时父母倾听不打断、不否定孩子的话
二、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1、父母坦诚陈述自己的担心和目标
三、双方头脑风暴找到可供选择的办法
首先,双方自由畅谈,一方在诉说时,另一方禁止批评;
其次,想法接力,对方的方法启发自己时,可以在对方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想法;
第三,分类整理,将各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共性。
四、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并试行一段时间
1、可以从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优方法;
2、约定试行的期限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预防学习者可能得异议】
这都麻烦啊,我平常吼一声或者一个巴掌下去,她就乖乖听话照做了,还要你这么麻烦吗?
但你发现没有,吼一声或者一个巴掌下去后,这次他照做了,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需要你吼一声或者一巴掌,而且可能在其他事情上也会和我们唱反调或者故意磨蹭一下。
分享我自己的一个案例(反例):
吃完午饭,大家都会休息一下。周末,吃完午饭,我女儿一般要玩会手机,打会游戏。之前我是规定她玩20分钟,我们定好闹钟,闹钟响了,女儿是不会主动放下手机的,需要我强制收走手机。强制收走手机后,女儿会不高兴一会,让她干点什么事情时,会故意磨蹭一会。
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能充分的倾听彼此的需求和目标,孩子充分地参与其中,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从而更愿意合作。
(正例)学习了“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后,一天周六上午,我约女儿聊聊手机使用时间的问题,先让女儿说出她的问题和目标,女儿说有时候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打游戏,正打到关键点的时候,我要收走手机导致她们团队输了,同学会怪她的,她希望能让她们打完那局比赛,让她和同学们打个招呼。我也说出我的问题和目标,用手机时间长了,对她眼睛不好,一般电子屏幕用20分钟后,眼睛要休息一会。我还担心玩时间长了,耽误作业的完成进度,这样周末的时间都用来完成作业,没有时间出去转转。后来我们商量好,她和同学约游戏时间时就提前约定好时间,时间到了那局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让她们打完那局比赛,她和同学打招呼后把手机给我,游戏结束后就尽快开始做作业。通过和女儿“一起解决问题”后,她愿意主动交手机,并且让她完成事情时能积极的配合。
Where:
适用于想激励孩子内驱力,有时间可以可以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不适合紧
急情景需要立即决策的情况下。
【A1--提出显像问题】
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没有你和孩子或者家门面临一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如果再面临类似的问题,你会如何解决?
给大家1分钟思考一下,然后看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
拆页一:《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P75-76
威利从5岁起,就把自己每年过生日和圣诞节得到的钱都在了起来,他告诉每个人,他有一天会为自己买一辆很酷的汽车拿到驾照后,威利告诉父母他要去买车。父母拦住了他,并日说:“没门。你刚刚拿到驾照,还没有准备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我一直在攒钱,而且你们以前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不能买车。”威利抱怨道,“这不公平,你们阻止不了我,这是我的钱。”
对于威利和他的父母来说,这是坐下来运用“一起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的一个多好的机会啊。
一起解决问题的4个步骤
1.让十几岁的孩子说出他或她的问题和目标。
2.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3.如果孩子的目标和父母的相差很远,要一起用头脑风暴找到一些可供选择的办法。
4.孩子和父母挑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选择,并试行一段时间。
当威利和父母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时,发现威利的问题是他一直在等待并想要一辆自己的车,以便他能体验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他希望这辆车看上去是某种样子、开起来是某种感觉,并计划好好爱护它。他不想让别人开。他的父母则担心,如果他有了自己的车,他会认为自己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征求父母的意见都没关系。他们还担心,他会因为花太多的时间待在车里、开车次数太多以及为支付养车的费用而出去工作,使学习成绩下滑。过多次的头脑风暴之后,他们决定,威利可以买车,只要他同意无论去哪里、多么经常用车都征求父母的同意。如果他的家庭作业受到影响,他同意把车钥匙交给父母,直到他把落下的功课赶上来。
因为自己同意了,威利很可能不会有太多怨言就交出车钥匙。然而,即便威利在参与解决问题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也不大可能主动提出交出自己的车钥匙。
拆页二:《坚持到底》P81-82
13岁的科里没有像自己答应的那样洗自己的衣服,也没有更换他的床单。科里的妈妈杰美说:“我想和你谈谈你洗衣服和换床单的事。我们晚饭后谈吧。”他们坐下来后,杰美问科里,他洗衣服和换床单遇到了什么问题。她发现,他是不太清楚怎样开洗衣机,怕把它弄坏。杰美跟科里说了她的问题,即她不想看到他穿着脏衣服去上学、睡在脏床单上。
科里说他愿意自己洗衣服,但是需要帮助教他学会使用洗衣机。杰美同意帮助,说:“我希望你这个星期选一天下午的6点到洗衣房见我,我教你使用洗衣机。我还希望你每个星期选一天洗衣服和换床单。像我们这么多人的大家庭,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洗衣日。我会在一个小时后来找你,看你选择了哪一天。”
一个小时后,科里说他觉得星期二学习使用洗衣机应该没问题,把这天作为他的洗衣日也很好。杰美说:“好。星期二下午6点我们在洗衣房见。”
但是,到了星期二,当杰美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洗衣房时,科里不在那里。杰美发现科里正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她说:“你还记得你选择的学习使用洗衣机的时间吗?”科里说:“哦,妈妈,我现在不想,我要看这个节目。”杰美很友好,但很执着地说:“我们是怎么约定的?”科里答道:“我们约定的6点,但我想再过一会儿,妈妈。杰美只是带着友好但期待的眼神站在科里面前。终于,科里说:“噢,好吧!这可真够愚蠢的!
杰美没有理会儿子的挖苦,只是说:“谢谢你遵守约定。每个星期二,科里和妈妈都会上演几乎相同的一幕。杰美会说:“还记得你选择的洗衣服和换床单的日子吗?”无论科里怎么争辩或奚落,杰美都会以一种友好的方式坚持到底,而避免说教和辱骂。她知道,如果科里对洗衣服和换床单感到很兴奋,绝对是不正常的。但是,对她来说,重要的是科里能帮家里一些忙还能具备信守承诺的技能。通过和科里达成一个约定,并在之后坚持到底,她使自己和儿子之间省去了很多烦恼。
杰美放弃了科里不用提醒就能记住做这件事的念头。她意识到,作为一个13岁的孩子,科里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才能买一个新滑板,或者怎样告诉爸爸他的成绩单上的糟糕分数,而不是洗衣服和换床单。她决定,每周运用一次坚持到底的方法,只要不演变成一次权力之争,就是值得的。当科里终于不用提醒就能记住洗衣服和换床单之类的事情时,她感到很惊喜。
拆页一的讲解引导:
【I便签--重述知识点】
What:
父母和孩子在面对问题时,有很多解决方法,比如:父母包办、强制孩子听父母的,忽略,还有就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作者鼓励父母采用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激励到孩子。
How:
四步法:
一、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1、约个正式的时间,
2、孩子诉说时父母倾听不打断、不否定孩子的话
二、父母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目标
1、父母坦诚陈述自己的担心和目标
三、双方头脑风暴找到可供选择的办法
首先,双方自由畅谈,一方在诉说时,另一方禁止批评;
其次,想法接力,对方的方法启发自己时,可以在对方的方法加上自己的想法;
第三,分类整理,将各类方法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共性。
四、选择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并试行一段时间
1、可以从方案的可行性、实用性、性价比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最优方法;
2、约定试行的期限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
【预防学习者可能得异议】
这都麻烦啊,我平常吼一声或者一个巴掌下去,她就乖乖听话照做了,还要你这么麻烦吗?
但你发现没有,吼一声或者一个巴掌下去后,这次他照做了,但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还是需要你吼一声或者一巴掌,而且可能在其他事情上也会和我们唱反调或者故意磨蹭一下。
分享我自己的一个案例(反例):
吃完午饭,大家都会休息一下。周末,吃完午饭,我女儿一般要玩会手机,打会游戏。之前我是规定她玩20分钟,我们定好闹钟,闹钟响了,女儿是不会主动放下手机的,需要我强制收走手机。强制收走手机后,女儿会不高兴一会,让她干点什么事情时,会故意磨蹭一会。
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能充分的倾听彼此的需求和目标,孩子充分地参与其中,孩子会感觉到被尊重,从而更愿意合作。
(正例)学习了“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后,一天周六上午,我约女儿聊聊手机使用时间的问题,先让女儿说出她的问题和目标,女儿说有时候她和同学约好了一起打游戏,正打到关键点的时候,我要收走手机导致她们团队输了,同学会怪她的,她希望能让她们打完那局比赛,让她和同学们打个招呼。我也说出我的问题和目标,用手机时间长了,对她眼睛不好,一般电子屏幕用20分钟后,眼睛要休息一会。我还担心玩时间长了,耽误作业的完成进度,这样周末的时间都用来完成作业,没有时间出去转转。后来我们商量好,她和同学约游戏时间时就提前约定好时间,时间到了那局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让她们打完那局比赛,她和同学打招呼后把手机给我,游戏结束后就尽快开始做作业。通过和女儿“一起解决问题”后,她愿意主动交手机,并且让她完成事情时能积极的配合。
Where:
适用于想激励孩子内驱力,有时间可以可以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的情况下,不适合紧
急情景需要立即决策的情况下。
拆页二的讲解引导:
【过渡句】
拆页一是让我们在养育十几岁孩子时遇到问题要学会和孩子一起解决,但很多情况下我们和孩子制定的解决方法后,我们会发现孩子很难按照我们约定的行动去执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大家阅读拆页二原文,看完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I便签--重述知识点】(要体现出意译原书案例。)
我看大部分小伙伴已经阅读完了,没有阅读完也没有关系,我带着大家来解读一下。
What:
这是一个母亲和孩子约定了每周二下午6点洗自己衣服和换床单,但孩子一开始并没有按照约定来执行,这位母亲通过引导帮助孩子坚持到底,最终孩子在不需要提示的时候完成了他们约定的案例。
(意译案例)看完这个案例,我很有感触,十几岁的孩子很少能一下子就做到我们的约定,需要我们引导帮助她们做到。
四年级上学期,我女儿的英语默写做得不好,基本每次要错十个以上,这样她晚上要完成订正,就要比很多同学多完成一项作业。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约在晚饭后聊一聊。吃完晚饭后,我们在她的学习桌旁聊了关于英语听写的问题,她说老师报中文时,她不不知道是哪个单词,还有单词拼写自己记不住。我说我希望她能学习好英语,这样她的作业量能少一点,而且自己也会更加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起约定,每天21:30-21:45,做英语的默写训练,读5分钟单词,加深每个单词中文意思的记忆,然后每天我给她听写十个单词。
第二天21:30我来到她学习桌旁,她正在看漫画书,我说:“你还记得我们约定的英语默写训练的时间吗?”女儿说:“妈妈,我刚写完作业没多久,让我再休息一会。”我很坚定的说:“我们是怎么约定的?”女儿回答道“我们约定的是21:30,但我想再过会,我想把这本漫画书看完。”。我坚定的站在女儿的旁边看着她。过了2分钟,女儿不情愿的合上书说:“哦,好吧,你真烦,我们开始吧。”
我没有理会她的挖苦,只是说:“谢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后面两周的时间每天我们基本上都会上演一遍这样的拉锯战。我会说:“还记得我们的约定吗?”无论女儿怎么争辩,我都会坚持到底,但避免说教和挖苦。我知道现在对于女儿来说,让她主动学习,对学习非常感兴趣还是困难的,看漫画、玩游戏、出去玩对她来说更有吸引力。但我要让女儿知道,我们的约定要遵守,人要具备信守承诺的技能。
两周后,女儿的默写有了很大的提高,每次默写错误数量在3个以内,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她,她很开心,晚上她主动和我说:“妈妈,我们开始英语默写训练吧。”从此,就不再需要我提醒女儿,她就主动找我进行英语默写了。
Why:
当孩子不遵守约定时,我们很容易采用惩罚或者伪装成“逻辑后果”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孩子,这会让孩子感受父母想控制自己,更容易激起孩子的反抗,更难让孩子合作,不可能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How:
四步法:
第一步:跟十几岁的孩子进行一次友好的讨论,了解出现问题的相关信息,可以参考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前两步。
第二步:和十几岁的孩子一起用头脑风暴寻找解决办法,可以参考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后两步;
第三步:就执行的日期和最后期限和孩子达成一致约定;
第四步:了解十几岁的孩子,知道他们不会遵守最后期限,通过和善而坚定的行为让他们承担责任,坚持让他们执行。
有效地坚持到底的4个提示:
1.话语要简洁而友好
2.如果孩子拒绝做,就问:“我们的约定是什么?”
3.如果孩子还是拒绝,要闭上你的嘴,使用非语言沟通,“少即是多”,你说得越少,就会越有效。
4.当你的十几岁孩子让步时(有时会带着极大的恼怒),要说:“谢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想让孩子及自己感受到尊重、尊严,让孩子真正遵守承诺情形,需要提前和孩子约定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不适合紧急的情况,不适合没有和孩子提前约定的情形。
【A1--提出显像问题】
过去一周或者一个月内有没有你和孩子或者家门面临一些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效果如何?如果再面临类似的问题,你会如何解决?
给大家1分钟思考一下,然后看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
好,我们请黄老师来分享他的案例。
黄老师的案例:
过年期间,儿子很想买一双“碳跑鞋”,非常轻的。过年前妈妈给儿子在网上买了一双200多的新鞋,过年又给儿子买了双新鞋,都是运动鞋。儿子穿了去学校,同学说不是正版的碳跑鞋,正版的碳跑鞋需要700-800元,被同学嘲笑了,所以儿子吵着要买一双正版的“碳跑鞋”。
爸爸的第一反应是已经新买了两双运动鞋了,运动鞋有4-5双了,正在长身体,买多了,很快就不能穿了,再买浪费钱。
黄老师是如何解决的呢?
黄老师问儿子,为什么一定要买碳跑鞋?儿子回答,上体育课时,穿碳跑鞋会跑得更快一些。
黄老师问儿子,原来的鞋怎么办?儿子回答到:原来的鞋也会穿,换着穿。黄老师表示,如果碳跑鞋对于儿子体育课有更好的表现,爸爸就支持他。但是要让儿子知道每件事物都是有成本的。爸爸愿意支持你买碳跑鞋,你要学会珍惜,同时你要学会感恩,你在学习的时候要想着自己该做的事情自己要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看了好几家,一家是799元,儿子很心动,爸爸问值得吗?儿子说那再看看其他家的。又看了其他几家,有500多的,300多的,200多的,爸爸引导儿子,买东西要考虑性价比,如果功能差不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后儿子综合考虑选择了一双400多的碳跑鞋,而且还和爸爸说,爸爸你只需要出200多,还有200元用我的压岁钱。
一开始,孩子想买但爸爸直接否定的时候,孩子是不开心的。后面在一起商量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尊重孩子的想法的时候,孩子就会表现出配合,就能更好的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A2便签--使用分步催化的方法】
大家和孩子或者家人有没有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的游戏时间管理、零花钱的管理、起床问题、完成作业问题;家人的家务分担问题、抽烟问题、过渡囤积物品问题等等。
大家先思考一下你希望和孩子或者家人一起解决的问题,把他写下来,我们先明确对方的目标和问题是什么,我们的目标和问题是什么,然后一起商量一下,找一些方法,最后去确定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约定试行的时间。
小组1反馈:我妈老师掺和我弟媳妇家的事情,和她讲过很多次,她还是想参与。
小组2的反馈:小孩在新街口上学,我们现在住在雨花台区自己的房子里,离孩子上学的地方比较远,坐地铁要将近1小时,骑电瓶车接送,单程也要40分钟左右,过程中孩子没有过多的时间休息、写作业。我爱人想在孩子学校附件租一个房子住,并把自己的房子再租出去,这样孩子节省路上的时间,也不会增加经济负担。我不同意,因为学校附件的房子都是老破小,肯定没有自己的房子住的舒服。如果要租房子住的话,我们自己的房子也不想租出去,怕租客把房子弄坏、弄脏。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还没有商量出行动计划。
在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头脑风暴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你们回去后和爱人在一起约定个时间,商量一下解决措施。过程中让你爱人充分表达,对于租房子的事情,她的问题和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你爱人想把房子租出去是想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你也把你的顾虑和担心告诉她,一起想想是否有解决的方案,你不想把房子租出去可能是担心,租客会把你们的房子弄坏,你们可以商量是不是可以通过筛选租客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通过多次的沟通,最终选择一个你们都能接受的方案。过程中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听听他的想法。
后续追踪小组商量的解决方案:
还是住在自己家中,未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子。重点还是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效率提升上来了,路上节省20-30分钟都能找补回来,而且其实在路上也是可以学习的,在地铁上可以看书,在路上可以背诵课文。和孩子一起制定了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
针对拆页二的拆为己用:
【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刚刚我们学习了如何帮助孩子坚持到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练。演练的场景是:你和孩子沟通好,每天换洗的内衣需要他自己清洗并晾晒好。但你发现孩子并没有按照约定洗好自己的内衣并晾晒好。你打算和孩子沟通并帮助他把这个事情能坚持到底。你打算如何做?
现在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位扮演孩子,一位扮演父母,通过四步法帮助孩子能坚持到底。我们重点演练:到了约定的时间,孩子没有约定来洗自己内衣,父母是如何和善而坚定的让孩子遵守我们的约定的。前面可以先简单说一下,你们是如何约定的。
演练时间3分钟,现在开始。3分钟后,我们请一组上来进行演练展示。
好,演练时间到。看两组都很投入的在演练,哪一小组想上来给大家演练展示一下?好,我们请黄老师这组来给我们展示一下。
妈妈:儿子,上次我们约定好,自己的内衣自己洗,但你还没有洗,你什么时候去洗。
儿子:等一下,我刚写完作业,你让我休息放松一下,让我玩会游戏。
妈妈:那你打算多久之后去洗
儿子:15-20分钟吧
妈妈:好,那妈妈就等你20分钟。20分钟后,我们再来商量这个事情。
20分钟到了。
妈妈:儿子,20分钟到了哟
儿子:现在正是要紧的时候,我现在退出来,我们队就输了。
妈妈:你还记得20分钟前你跟妈妈约定了什么吗?
儿子:马上就好马上就好
妈妈坚定地站在儿子旁边看着他,直到他自己不好意思为止。
妈妈:儿子又过去10分钟了,你还记得和妈妈约定什么了吗?
儿子:你说吧。
妈妈:我们30分钟前约定了什么事情,你还记得吗?
儿子:嗯,洗内裤,是吗?
妈妈:你看爸爸的内衣每天都是自己洗完澡之后洗好并晾好的,要向爸爸学习这个好的习惯。
儿子:没有,我看到都是你给爸爸洗的,没看到爸爸自己洗。为什么他做不到的事情要让我做。
妈妈:你说得有道理。等爸爸下班回来后,我们一起商量一下。
爸爸回来了。
妈妈:我刚和儿子商量了一下,我们之前也提过,我们家每个人的内衣自己洗好然后自己去晾晒。大的衣服我统一来洗,上次也和你沟通过,我刚才和儿子沟通,儿子说你每次都偷懒,最后还是让我来洗。
爸爸:之前确实我比较忙的时候,我没有自己洗。好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各洗各的,我洗我的,你洗你的,他洗他的。我们从今天开始,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好不好?
妈妈:儿子,你看爸爸都身体力行,之前爸爸工作比较忙,从今天开始,爸爸洗完澡后,他的内衣也是他自己来洗,你的也是你自己洗,你能做到吗?
儿子:我怕我做不到,因为我写完作业再洗个澡都10点,你们就叫我去睡觉了,我怕我没有时间洗。
妈妈:这样,你今天洗完澡后,让爸爸亲子给你做个示范。洗完澡后,顺带洗个内衣,30秒到1分钟就能搞定,也不影响你睡觉。
爸爸:每天洗完澡之后,顺手就把内衣用手搓了。
妈妈:然后所有的用具用品都放在洗漱台旁边,然后晚上洗完澡后,爸爸亲子给你示范一下,用不了一分钟就能完成,你看这样可以吗?
儿子:行吧,我试试吧。
非常感谢我们小组的演练。前面可以和孩子说明,我为什么希望你自己洗,倾听他在做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能得到哪些帮助,约定好做事的时间,比如在洗碗澡后,第二天我们来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孩子没有做这个事情,需要我们去提醒一下,这个时候孩子可能会不愿意来做,我们要坚持一下,这样反复几次后,当孩子形成习惯的时候,后面就不需要我们提示了,自己就能完成这个事情了。
【结束语】
在养育十几岁孩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大家不要焦虑,通过四步法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并引导帮助孩子把一起制定的方法能坚持到底,会让我们彼此感受到被尊重,被爱,当孩子的内驱力被培养放出来后,我们会发现养育也会变得令人愉快、迷人和开心。
谢谢大家的支持与配合,今天我的带拆活动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