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吴长普,“常常很靠谱”的那个长普。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自己,第一个标签:是我的工作,零售人一枚。第二个标签:是我的爱好,是一个篆刻人。第三个标签:是我的一个目标,目前是一级拆书家,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升级打怪中。我相信“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期待与大家一起携手成长。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今天我拆的这本书,这本书书名叫做《登天的感觉》,【特点】作者是著名心理学专家岳晓东,豆瓣评分7.4分,曾经获得教育部、帆书的大力推荐,被誉为“心理咨询入门经典”。【优势】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和大部分的心理学著作不一样,阅读简单,不枯燥,内容以“案例+技巧”为本质,通过鲜活的咨询对话直观展现心理咨询的魅力。【利益】另外,读这本书,使你能在故事里学会倾听与共情,用心理学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更在反思中治愈内心困惑,让心理学成为改变生活的温暖工具。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片段呢,则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家人,孩子,朋友等等的角色的“倒苦水”时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安慰。
咱们今天的拆书,后面有分享和互动环节,开始之前呢,我先为大家分个组,但是鉴于咱们今天的人数不多我们大家就统一为一组,一会大家一定要积极的参与咱们的分享和互动当中哦~
小组已分好,现在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本次拆书课的目标是希望大家学习后,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家人,朋友与你宣泄情绪时,你能够运用待会所学的沟通方法,与对方携手并进、共同探索解决问题。
过渡语
好的,现在咱们开始下面的正式拆书环节,请各位伙伴花两分钟时间阅读开始之前发到各位手中的拆页,大家阅读完成以后抬头看向我示意!
OK,时间差不多了,咱们没有阅读完的伙伴,没有关系,请跟随着我的脚步慢慢往下看,一起品味这段内容中的精彩。
心理咨询中的沟通需要注意什么
在以上个案的处理中,值得⼀提的还有两点:
其一,先让人讲话。
在心理咨询的开始,咨询者很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差:一上来就急于劝说教导来询者。那么做,常会使来询者感到恼火和失望,觉得你根本不懂得怎样理解他、尊重他。你尚未给人家倾诉的机会,也没有了解到他的烦恼和苦衷,怎么可以获得他对你的信赖呢?而人在未宣泄掉自⼰的恶劣情绪之前,是难以与人深入沟通的,这实在是人之常情啊。
在本咨询中,如果丽莎一来找我,我就与她就事论事,谈论学习的具体困难及其解决⽅法,她肯定是听不进去的。因为,她还没有宣泄掉自己的坏情绪。
丽莎自来到哈佛之后,受了许多委屈,⼀直没有机会把它们宣泄出来,其本就是⼀个心理障碍。所以,对于丽莎的情绪转变,首先就要给她足够的讲话机会,然后再谈学习计划。那样才可以获得水到渠成之效。
心理咨询要懂得运用这样的聆听技巧。
其二,先共鸣,后行动。
心理咨询的行动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的,而沟通之目的就是要建立心灵共鸣。有了这样的共鸣,来询者才会心悦诚服地执行自己与咨询者商定的行动计划。
在为丽莎咨询中,我通过与她分享我个人初上大学不适应的经历,及给她讲述其他哈佛学生的类似困难,使丽莎与我之间产⽣了强烈的同感共鸣,而她也就不再把自己看得那么与众不同了。
这⼀共鸣极大地激发了她改变自我的决心和信心,为她后来的行为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我介绍她参加哈佛大学的学⽣咨询组织,也使她有机会了解到她面临的困难的普遍性,而为其他同学做咨询,更强化了她的这种共鸣基础。
我们可以将这⼀共鸣过程,看作咨询者与来询者达到的⼀种心灵上的“和声”。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不断有这样的“和声”。
最后,对任何学习不适的心理咨询,都要伴有具体的措施来增强其效果。空谈问题不谈情绪,会给人以冷冰冰的感觉;空谈情绪不谈问题,又会使人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这不仅是心理咨询的技巧,更是人之相互安慰的智慧。
【I】便签
咱们先看看这段内容讲的是什么,这个片段其实是告诉了我们在日常沟通场景中如何有效沟通的两个步骤,倾听宣泄与共鸣行动,当我们在日常面对交流对象时,充分倾听对方宣泄情绪能让他足够的相信你,而产生共鸣则能让两者之间共情,最终制定行动才会更加可靠,这种从情绪疏导到行为改变的自然过渡,正是这段内容的核心所在。
【通常做法】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片段的价值,在以往我们与沟通对象进行交流时,习惯性的直接教导对方怎么做;如果对方有错,我们会直接指责对方的错误;如果对方没错我们会与对方一起抨击遭遇的问题;这两种方式,大家有没有发现好像不管怎么选择其实都解决不了对方问题。
【这么做的好处】那么我们使用这个方法的好处就是与他人沟通时能巧妙避开说教式沟通带来的那种距离感;还能让人感受到沟通不只是在表面上给人一些安慰,而是能直接触碰到你的内心产生共情,通过引导帮助你解决问题。
【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我们不使用这个方法,你想啊,对方如果一直被负面情绪所控制,无法冷静思考产生情绪失控或暴力行为还可能会造成涉事双方关系的恶化。
【反面案例】
说到这里,我来跟大家聊聊我和女朋友之间沟通失败的案例。六月中旬,我女朋友她们公司组织聚餐。聚餐嘛,喝酒总是免不了的,同事劝起酒来非常厉害。那天我女朋友喝了不少,很晚才回到家。
第二天,女朋友主动找我倾诉,把心里的委屈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她抱怨公司隔三岔五就组织喝酒,自己身在其中不得不跟着应酬。听着女朋友的抱怨,我当时有点不耐烦,说道:“实在喝不了就别喝了呀,去厕所躲躲酒,或者装作喝多了,干嘛非得硬着头皮跟他们喝呢?”
女朋友一听我这话,火气更大了,她瞪大眼睛说:“你说得倒轻松,哪能一样啊!”接着,她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从公司氛围到人际关系,讲得头头是道。而我呢,却表现得一副不想沟通的样子,只是敷衍地哄了她几句。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沟通真是毫无价值,既没解决问题,也没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前面咱们了解了他的核心观点和价值,以及我的反面案例,现在我们来看看,当我们遭遇与他人沟通,处理对方宣泄情绪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它的使用步骤和细节是什么呢?
第一步,倾听宣泄。在遇到宣泄式沟通时要给对方充分倾诉机会,不要打断或急于建议;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你当时感觉如何?”“后来发生了什么?”等开放式提问引导表达;记得第一步的关键,倾听宣泄,这一步极其重要。
第二步,共鸣行动。我们可以与对方分享自身或他人的相似经历,强调对方遭遇事件的普遍性(这事不只你一个人遇到),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要与对方产生共鸣;产生共鸣就可以与对方一同制定可行的行动解决问题。
【反变正案例】
现在我们学完了这个沟通步骤,我不禁在想:要是能早点学习到这个方法,之前和女朋友或许就不会产生沟通问题了。如果是现在我会如何运用新学到的步骤与她沟通呢。
步骤一:倾听宣泄
第二天女朋友向我宣泄情绪时,我应该让女朋友尽情宣泄情绪,不打断她,也不否认她的感受。我可以在女朋友每段述说结束后,问问她:“你当时感觉如何?这种情景每次都会发生吗?有没有哪里不舒服?”这个时候我只需要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去倾听。等女朋友述说完,我再去和她交流。
步骤二:共鸣行动
可以和她分享我在职场遇到酒局时的做法,虽然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她,但我们可以结合我的经验,想出一个适合她的办法。我再告诉女朋友,这种情况其实很多人都遇到过,某次我们公司聚餐有几个女孩被领导一直灌酒的情况分享。最后我们再一起制定方案:随时在包里备一瓶解酒药,喝酒前喝瓶牛奶,不该喝的酒坚决不喝,结束酒局前提前联系我,我来接她回家。
好,我们都知道,每个方法都有它适用的范围和边界,现在咱们来看看这个方法能用在哪些地方。
首先,它适用于亲子沟通。这种方式将我们与孩子置于平等地位,能优先疏导孩子情绪。其次,适用于朋友交流。共鸣式倾听能迅速建立信任,降低“被评价感”。再次,适用于与长辈沟通。老人、长者往往更希望你能倾听他们说话,认真聆听有时比主动聊天更重要。最后,适用于情侣伴侣。彼此虽是最熟悉的人,但时间一长,是否发现越来越没耐心听对方说话,运用这种方法,既能解决问题,又能营造良好的伴侣关系。
那这个方法不适用于什么情况呢,首先,这个方法不适用于需要即时干预的沟通场景,比如你的朋友与你宣泄时都有自杀倾向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其他手段干预,其次,这个方法不适用与沟通对象存在认知扭曲或偏激观念时,这种情况,你与对方认知不一致,最后提出沟通建议两者不对称可能导致反作用。
【A1】便签
刚刚,我们一同学习了《登天的感觉》里有效沟通的两个行动步骤,还结合我个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是不是发现,原来与他人沟通竟藏着这么多门道?接下来想请大家看看这些沟通场景。
1,孩子抱怨感到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感到没兴趣/对未来感到迷茫/
2,朋友抱怨遭遇职场不公对待/对事业前途感到迷茫/被家里催婚/贷款压力大
3,亲戚抱怨孩子不成器/孩子不谈恋爱不结婚/
4,伴侣抱怨异地恋沟通问题/琐事沟通问题/
依据上面的场景提示,请大家花1分钟回想一下,最近一个月里,在什么时间、你和谁进行了一次深入沟通?是因为什么事情而沟通的?你采取了怎样的做法?最终结果如何?在这一步,大家只需思考当时的场景和自己的行为,暂时先不进行反思。
当然,上面给出的场景提示词,仅仅是一个提示而已,大家不必局限于这些提示词,可以尽情思考。一分钟后,我想邀请一位伙伴分享一下他所经历的事件。
好的,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有没有小伙伴自愿分享一下自己遭遇的宣泄式沟通的案例啊?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曾燕分享:
一个月前,儿子进入假期后出现长时间沉迷电视的情况。观察到这一现象,我内心深感焦虑,试图通过沟通引导其改变行为。初次交流时,我以"长时间看电视影响大脑发育"为切入点,但沟通语气不自觉带有说教意味。尽管我本意是希望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其真实想法,并多次提议外出活动以创造交流契机,但每次提及此事,孩子便表现出明显抵触,始终拒绝深入沟通。
学习者杨璐分享:
因某关键资质到期未及时续签,导致合作方业务开展受阻。客户方对接人每日多次致电,反复倾诉因资质失效引发的困境,情绪焦虑且诉求分散。作为执行层员工,我的职责仅限于跟进资质延期审批流程,并定期向客户同步进展,并无权限干预审批决策或提供补偿方案,这样的沟通让我感到很焦虑。
【A1+】便签
非常感谢二位的精彩分享,二位所分享的内容极具代表性。那我们现在想象一下,现在如果时间倒带,回到了当时你们遭遇的沟通事件时刻,给你一次重新沟通的机会,你会怎样运用今天学到的“有效沟通的两个行动步骤”来进行自我反思呢?反思过后,你的想法和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呢?或者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请大家花三分钟时间写在给大家写的便签上,三分钟后邀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的反思。
好的,我们时间差不多了,有没有小伙伴自愿分享一下自己案例的反思呢?
【学习者分享】
学习者杨璐分享:
首先,在客户致电表达焦虑时,优先耐心倾听其诉求,充分接纳其因业务受阻产生的情绪宣泄,然后告知客户,很多家分公司都会面临类似资质延期问题,让他知道该事宜的普遍性,另外,针对当前客户紧急需求,同步协调内部资源,若其他分公司存在可用资质,可临时调配支持其项目推进。
学习者曾燕分享:
主动抛出“看电视”话题,以开放态度引导孩子充分表达兴趣动机,全程保持耐心倾听,避免评判性回应。通过分享自身童年类似经历,拉近心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为后续沟通奠定信任基础。
基于共鸣基础,与孩子协商制定电视使用规则:明确每日可观看时段(如傍晚1小时),平衡娱乐与护眼需求;区分内容类型,强化媒介素养教育。
非常感谢二位的精彩分享!通过你们的分享,我能真切感受到,今天我所讲解的知识,你已然完美吸收并内化成了自己的东西。那么,我们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这里圆满结束啦。最后,送给大家书中的一句话:“听,是善意的表示,是虚心的象征,更是建立同感的基础”。我是长普,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