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李晓锋,曾经是一名社工、一名公益人,同时也是一名方法论爱好者。去年由于转行的关系,我做了4个多月猎头,然后花了3个月时间写了一份10万字的招聘方法论。目前正在向人力资源迈进。当然,未来我还可能是一名三级拆书家。
可能有人对我过去的职业好奇,“社工是做什么的?”,在这里做下解释,高大上点的叫助人自助,致力于提升社会福利,扶贫济弱的。简单点讲是搞各种活动的。因为这个属性,社工圈天然和公益圈绑在了一起。
拆书帮介绍
作为一名新会员,我很乐意向身边人介绍我们的组织。因为总有人说“读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说“那是你没有加入拆书帮”。
如果你走进拆书帮,你会发现,拆书帮是一个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成年人学习组织,在这里始终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我们主张通过拆书学习,关联自身经验,实现学以致用。
当然还有一点是,它和我过去的行业一样是一个非营利型组织。
拆书是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是将书中知识,形成自我转化和应用,自我学习吸收内化的方法。
因此,在这里将重塑你的读书方法,让你更高效更实际的将书中知识用在自己身上,也就是拆为己用。在这里,读书是为了用,而不是读。学习是为了实践,而不是懂很多道理。
在拆书帮我们最常用的就是RIA便签学习法。下面我就将通过一个案例,为大家演示什么是RIA便签学习法。
先请大家先阅读下手中的材料。3分钟后,我们将共同了解如何使用它。
R便签
刚才的片段出自世界顶级猎头公司光辉国际CEO加里·伯尼森的《从求职到入职》。作者说,人们常常高估了简历的重要性,低估了真实的重要性。真实的了解自己才是获得工作的第一步,而不是发简历。
对我们大部分来说习惯了将焦点朝向外部,但是很少愿意探索自己内心。,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激情、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不知道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决策,在哪里最适合自己。但是这些才是影响职业生涯的关键因素。
于是光辉国际就开发了KF4D模型,主要从我们的特质、驱动因素、胜任力和经验四个方面帮我们有效的认识自己。
特质是一个人性格、天赋,驱动因素则是价值观和兴趣,是我们选择背后的动机,胜任力指的是我们的技能和行为,经验则是我们做过的事情,经受过的锻炼。
特质和驱动因素正是构成了“你是谁”,而胜任力和经验则代表着“你做什么,能做什么”。
了解这些,即是了解我们的优势,也是了解我们的盲区。这就好比,明明你的特质是擅长逻辑推理,喜欢钻研,与技术打交道,与人沟通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但是你被身边人的忽悠了,一起创业做起了AI销售,只因为大家说这是风口。
结果很快,你发现,浪潮退去,别人至少还有内裤,而你在裸泳。
裸泳的人不是别人,正是2019,五年前的自己。
那时虽然没有AI的风口,但有中风的我。正是不了解自己,盲目的听从了身边人的煽动注册了机构。但完全忽略了,我过往的能力和被大家喜爱认可,主要是因为我喜好钻研,做事踏实,而不是其他。相反,当时沟通力是我的短板,对于项目,更是一片模糊。
很快,机构注册完,却承接不到项目,人也陷入了焦虑抑郁。于是只好赶紧转让,溜之保命。对外称之为疫情影响,真实原因只有自己知道,不过是认不清自己所致。
好在,上天总是不会只给你一次机会。在没有认清自己之前,它总会给你些考验。
在2021年初,我入职了同行的一家初创机构,2年时间帮机构规模扩大了3倍,一个人的业绩达到了整个机构的一半以上,我第二年也成了这家机构除了老板之外的负责人。
这一次我才发现,自己好像不是个废物,好像还可以。
也是这一次我真正发现和看清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同时尽力弥补了自己的短板。
在这里,我第一次发现做管理有点“无师自通”的感觉,也是在这里,我发现了自己可以解决领导解决不掉的招人难题。原来我的优势和特质在系统思维和执行力。而我的沟通短板则通过一年几十场的项目会议,高频次的与政府部门接触对接,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弥补了。
也因此有了3年后脱离行业的勇气和毅然决然的底气,也就是去年的转型。
上面的事情发生在24年之前,但是书我是24年才读的。
好在一切不晚。由于了解了自己的特征和胜任力,比如系统的思维和强力的执行让我得以用3个月时间写完了一本招聘手册。公众号也完成了43篇更新。
今天带着希望让别人少走弯路的驱动,我继续将此类职业规划内容结合自己经验,形成了这次分享和课程。事实上,在上次训练营期间,我已经正在将它转化成了微课,并且在头马俱乐部进行过一次分享。也曾用自己学到的方法,帮助身边的人修改过简历,指导过他们上岸。
接下来的一年,我可能会继续专注于自己的短板弥补,比如通过头马和拆书帮,提升自己的沟通力和培训力。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价值,将好的内容一一分享。
对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来说,也许前路未知,但是要自己可知。未来虽然不确定,但是自我是确定的,永远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事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