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我的三个标签:
从不爱读书到很会读书的读书成长探索者
16 年换 7 份工作,没有空窗期的工作狂人,
每天只工作 2 个小时的躺平专家
逐字稿:
介绍拆书法:拆书法简单说就是一种将书籍拆为己用的方法,具体操作是 RIA 便签,R 是阅读原文,I 是一个用自
己的话解释原文的便签,A 是结合自己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的便签可能是多个。很多人都会说我参加很多培训,大咖讲
的都好有道理,但是我还算学不会,书本知识写 2 个不成熟的便签就能改变自己转化为能力吗?,将学习的东西转
化为长期记忆才有经常运用它将其变成习惯的可能,今天分享的《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五章介绍的一个研究结论
给了我们一个形成长期记忆的方法。而这一章中有介绍一种避免短期记忆的方法:那就是为需要学习的材料赋予个
人化的意义。当记忆是有意义的而不只是事实和定义的集合时,我们的记忆会更牢固。这里 I 和 A 都是将原文赋予
个人化的意义的过程。
6.4.1 什么时候可以依靠直觉
那么,直觉的这些看似矛盾的发现让我们何去何从呢?直觉的准确性可能在某一方面依赖于我们使用它的背景。一
般来说,我们对人格的“本能判断”通常都是准确的,但心理学家弗兰克·贝尔涅里(Frank Bernieri)指出一个案例,
连环杀手泰德·邦迪(Ted Bundy)曾给人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这表明我们偶尔也会犯错(Winerman,2005c)。卡
尼曼则表示,对于统计或数值判断,我们的直觉更有可能出错。(有多少英文单词以 r 结尾?我会被恐怖分子杀死
的概率有多大?)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探讨这些特定错误的原因。
除了背景因素,我们的直觉在时间受限的复杂情境中也可能更为可靠:在这些情境中,由于我们的工作记忆有限,
依赖工作记忆的意识加工技能可能根本无法应对这种复杂性或大量的需要快速权衡的因素。举一个例子:某实验要
求被试阅读一份介绍 4 间公寓的资料,其中每间公寓都有 12 个方面的介绍,他们需要从中选一间最佳公寓。这些
介绍繁多且复杂,同时包括优点(“它所在的地区很好”)和缺点(“房东令人讨厌”)。该实验有 3 种实验条件:
1. 一些被试必须立即进行选择;
2. 一些被试有几分钟的仔细思考时间,然后再做选择;
3. 一些被试在阅读资料后,被一项乏味的任务分散了几分钟的注意力,然后才做选择。
在这些条件中,哪个条件测的是纯直觉?哪一组被试选择了最好的公寓?你怎么看?
第三个条件测的是纯直觉,因为虽然被试在接收信息与做出决定之间有几分钟时间,但是由于注意力被分散,他们
没有机会进行认知分析。因此,他们必须凭直觉做出决定。实验结果令人振奋。注意分散(直觉)组的被试选出的
最想要的公寓远好于其他组(Dijksterhuis,2004)。因此,在涉及时间有限或注意分散的复杂情境中,我们的直觉可能
要比不完备的逻辑分析更具有指导意义。
然而,当选择与判断的时间较长时,专业知识就会发挥作用。一项研究(Pretz,2008)的结果表明了这一点,该研究
比较了有经验的大学生与新手如何处理学校中的常见问题。对于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毕业班的学生来说,相较
于简单跟随直觉,仔细思考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相反,大一新生跟随直觉则会更成功。研究人员推测,当一个人
拥有分析情境所需的专业知识时,直觉可能不利于其清晰地思考;而当一个人缺乏经验时,直觉胜过笨拙的分析。
总而言之,重要的是认识到我们何时在进行直觉性判断,并思考当下的背景、可用时间,以及我们拥有的那个领域
的专业知识。我们还须注意,直觉有可能不对,就像我们在讨论记忆时所看到的那样,信心并不是正确率的可靠指
标。对心理学家而言,首要任务可能是帮助人们学会更精确地使用直觉(Haslam,2007)。就像一位研究人员所建议
的那样,在许多情境中,对事实进行评估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之后再把处理权交给我们的无意识。通过这种方
式,我们可能会学会在分析和直觉之间取得平衡(Dijksterhuis,2004)。
I:解读这段文字前先介绍两个概念
思维:我们将过往的经验、面对事情产生的情绪、学习存在记忆里的信息、思想等以有意义的方式组织起来。我们
称之为推理、想象、判断、决策、问题解决、专业知识、创造力,以及天赋。
直觉:直觉是思维的情绪性成分,会用到前额皮层。“预感”因素,包括让我们考虑关于过去经验的信息,以及我们
的需求、欲望和情绪。
“直觉”和“理性”都是我们思维能力的体现。直觉是不易察觉的快思维,而理性是慢思维。
人们做决策时——甚至是进行重要决策时既会根据感受(自觉),又会根据理性做出快速判断。
我们会遇到很多没有正确答案的事情需要去决策,有时候会在多种选择中踌躇不前,有时候会对自己的选择而懊悔。
过度自责状态。
科学家基于一些包括脑科学探索和实践科学,分析出什么时候运用直觉帮助自己做决策更有效:有 3 个场景:
对人的初步判断----也就是人格判断---实践证明基本准确 也会有不准的时候
在时间有限情况又比较复杂的时候--租房实验
在缺乏经验的事情上---大一新生考试
A:接下来就讲运用了 我会如何运用它
对人的初步判断----也就是人格判断
AI:我有这样的情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人过来跟你打招呼,开始对这个人感觉并不好,出于礼貌去倾听了这个
人的说话,然后就买了对方的东西 最后很是后悔。
也有这样的情况,就是看到一个人 ,我很喜欢很想认识他,但是出于各种考虑,比如害羞呀、时间不合适呀他走
远了等等因素,错过了和这个人认识的时机。
A2:在第一种情况下呢,我们可以在决定和这个人成交前回想下自己最这个人的第一映像,再去做决定.
那第二种情况就相信直觉去认识他吧!
在时间有限情况又比较复杂的时候
A1 旅行的时候,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前一天选的酒店不满意之类的突发事件,让我们得在陌生的环境里
做一些紧急的决策,这时候特别是背负着他人期待的时候我们无论是理智分析还是凭直觉选择后都会有自己是否选
对了的担忧焦虑甚至被指责。
A2 在旅行时候的突发事件它符合复杂、事件紧迫的原则,那我相信我的直觉大概率是好的这件事,那也会让我更
坦然的接受自己的选择,而不是陷入会不会没选对的紧张感中。
在缺乏经验的事情上
A1 很多时候面对考试不会的情况下总是分析来分析去,可能也是错的A2 考试的时候不会的题目,就快速用直觉选择。
扩展讲一下我的理解,直觉是我们过去经验、面对事情的情绪等一些复杂过程形成的快速反应,因此我个人觉得直
觉的准确性也是和之前的学习、经验、态度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