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拆有有约168期 所在级别: TF3-2 学习主题: 缓解焦虑从做减法开始

开场:

开场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拆书学习的二级拆书家李小燕。今天要拆解的主题是《缓解焦虑,从做减法开始》

先自我介绍一下,三个标签:

1、 vivo外销计划总监

2、 AACTP认证TTT讲师

3、 二级拆书家

分组:今天的学习和探讨大约会持续25分钟。为更好的学习体验,我们先进行一下分组,就以桌子两边的小伙伴各为一组。

习目标:学习者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自己产生焦虑情绪时,能够运用缓解焦虑的3步法(澄清),制定(行动)一套舒缓内心焦虑的行动方案(界定)。

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

早上醒来,打开手机,你看到一堆未读消息、工作提醒、孩子的学习群、还有朋友晒出的“读完第10本书”的动态……

你心里一紧,列出今天要完成的8件事,可一天结束时,真正完成的只有两件。

【提问】

你是不是也常常在心里问自己:

“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还是不够好、不够快?”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心里还是慌张、不安?”

【影响】

长此以往,你会发现:

你对生活越来越没有掌控感

每件事都想做,却每件事都做不好

情绪总是浮动,晚上难以入眠,白天无法专注

这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现代人共同的困境。

【解决】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本质性的解释:

焦虑的根源,是“欲望大于能力” + “极度缺乏耐心”。

而这背后,是我们大脑的“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机制在作祟。了解大脑知识后我们就可以观察并指导自己,运用认知的力量去克服天性,从而获得长久而清晰的内在动力,让我们告别绝大多数人生痛苦。

今天,我就将带你拆解这一段焦虑的真相,并交给你一套可以马上用起来的缓解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A1】请大家自测

【引导语】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做一组自测题,这个测试是想让大家了解自己是否处于焦虑情绪。结果仅供参考。请根据你最近一周的状态,为以下每项打分(1分 = 完全不符合,6分 = 非常符合),最后得分相加。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打分,我们用2分钟时间测一测。

焦虑自测量表(共5题)【1分=完全不符合,6分=非常符合】

【I】解释自测题

我看大家都做完了测试,我们一起看看总分解读:

· 21-25分:高度焦虑倾向 → 情绪已影响生活,需刻意调整节奏

· 16-20分:中度焦虑倾向 → 注意释放压力、优化目标设定

· 11-15分:轻度焦虑倾向 → 可通过自我管理持续改善

· 5-10分:状态良好 → 继续保持觉察和专注力

焦虑并不全是坏事,它代表你“想前进”的动力。但如果欲望远大于行动力,又缺乏时间管理和成长策略,就容易陷入内耗。理解焦虑的来源,是走出焦虑的第一步。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我刚才发的拆页,大家看完了可以向我举手示意一下,谢谢。

【R原文片段】:片段来源《认知觉醒》P16

归结起来,焦虑的原因就两条: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也契合这一观点: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焦虑就是因为欲望与能力之间差距过大。再往深了说,焦虑并不完全源于我们的主观意识,而是来自我们大脑的生理结构。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天生属性是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也就是说,在我们内心深处早就埋下了这样的种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过渡语好的,我看到大家都看完了。

【what】:

问:这个片段的关键词是什么?

答:焦虑。

问: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答:“欲望大于能力” + “极度缺乏耐心”

问:为什么会这样呢?

答:因为大脑的生理结构,我们天生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1、想得多,做得少,2、想得到更多,却不想付出太多努力,所以就一直深陷焦虑之中,难以自拔。)

总结:“焦虑来源=欲望大于能力 + 缺乏耐心 ”,因为人类天生就避难趋易和急于求成。

why】(好处,坏处)

我们学习这个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知道,原来焦虑是这样产生的。当我们处于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能自我觉察,让我们从根源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的摆脱焦虑,让生活回到正轨。否则,像之前一样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状况,让自己反复处于焦虑状态,这对我们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

【how】

在上面的拆页中,我们看到焦虑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想同时做很多事,比较急于求成。所以我们舒缓内心焦虑的

第一步:罗列事项——把自己当前在做和想做的事情全部列出来,让自己的欲望一目了然。

同时,拆页中还提到王小波所说的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我们的欲望又大于能力。所以舒缓内心焦虑的

第二步:评估删减——客观评估自身能力、达成目标的时间与难度,调整自己的预期值,删减事项以达到跟自身的能力条件相匹配。

拆页中还提到,焦虑的真正根源是我们极度缺乏耐心,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所以舒缓焦虑的

第三步:写一句觉察日记:一句话总结,用于锻炼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句型参考如下(任选):

“我发现我焦虑,是因为我同时想完成______和______,我决定先专注于______。”

“我意识到我太在意速度了,其实更该先踏实做完______。”

“我终于明白,有些事不做也不会怎样,我更想把力气用在______上。”

【预防异议】

可能有人说:“我就想多完成一些,为什么非要减?”

预防:“很好,这其实不是错,是很常见的‘高欲望’状态。问题不在于你想做多,而在于是否能负荷。有的人同时3件事已经受不了了,有的人10件也游刃有余,所以关键不是事情的数量,而是人的状态。

还有可能说:“我每项都重要,不想删掉任何一个。”

预防:“完全理解你对每一项的重视。这次练习不是否定它们的价值,而是帮你排优先级。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只剩3小时精力,你会先做哪3件?这个练习就是让你把注意力放在这‘3小时’上,做出更有掌控感的选择。”

【Where】

该方法可以适用于生活或工作中,因为想要做的事太多,诱惑太多,选择太杂,而失去方向感,当处于焦虑情绪,想摆脱焦虑重建自信时,就用这个三步法来缓解一下。如果你完全没有焦虑的情绪,就不需要运用该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好,那么接下来是大家练习的时间了。请看以下场景:

小周35岁,刚升任公司中层,手上有3个项目同时推进。晚上加班回家,还要检查孩子的作业、陪读绘本、准备班级手工活动。看着同事升职加薪、朋友圈朋友在读MBA,他开始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工作不够拼,孩子教育也顾不上,整晚失眠。

如果我们是小周的朋友,我们可以怎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周设计出缓解焦虑的行动方案呢?

大家清楚练习的内容了吗?好,那么请在小组内讨论,小组内共同设计一个“三步缓解焦虑”的行动方案,5分钟后我们请一组上来分享他们的方案。

邀请两位学员上台:

5分钟后:好的,时间到。现在先请1-2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为小周设计的一个“三步缓解焦虑“的行动方案。

【学习者分享】:

晓勤与安心组上来分享了帮助小周缓解焦虑的三步法:

一、罗列事项:

1、公司项目3个

2、检查孩子作业

3、陪读绘本

4、准备班级手工活动

5、看到同事读MBA,自己也想深造

二、评估删减:

1、公司项目3个: 能力OK,3个一起做难度较高,工作8H优先做,

2、检查孩子作业:能力也OK,但不一定有时间,如晚上回家早可以留0.5H,如回不来则让家人帮忙做。

3、陪读绘本:能力OK,但不一定有时间,孩子睡前回来陪0.5H

4、准备班级手工活动:比较费时间,估计要1H以上,请家人帮忙做

5、看到同事读MBA,自己也想深造:能力不确定,时间不确定,难度最高,有余力再考虑做。

三、写一句觉察日记:

我发现我焦虑是因为我想做1-5项事宜,我决定先专注于1和3,努力工作的同时,还是有一点陪孩子读绘本入眠的亲子时光。

【拆书家反馈】邀请1-2位分享之后好的,感谢她们的精彩演绎,掌声送给她们。我们看到这个缓解焦虑的方案把三步法都用到了,而且非常清晰明了,谢谢。

给学习者布置一个回去之后要完成的具体任务

好,大家听完了讲解,也做了一个小演练,但那都只是练习,最重要的还是要拆为己用,实践在工作生活中。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今天回去大家可以在未来一周内留意生活中有没有“焦虑情绪”,然后想想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技能,通过三步法缓解焦虑,并将这个方法在拆书群里跟大家分享,期待你们的反馈,第一个反馈的有小礼物哦!

【学习者未来反馈】

[拆书家反馈]

[结束语]:

好的,今天的拆书学习,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有一句送给大家“缓解焦虑不是压抑情绪,而是看见真相,然后温柔地调频自己的心。欲望降一点,节奏慢一点,人生反而会走得更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