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请问观察家老师拿到观察家记录表、晋级准备表了吗?
请问现场的小伙伴都准备好了吗?
好,现在正式开始今天的拆解。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小饼干马巧燕,来自宁夏银川。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90后职场人我是一名90后银行工作人员;有8年的银行工作经验;【运动达人】在生活里,我喜欢运动,马拉松、排球、羽毛球、网球都可以;新晋【一级拆书家】二级闯关选手;
【分组】由于今天有讨论环节,一会我会根据讨论及演练的要求做分组。
下面我用FAB法介绍一下我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eature:特征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科维博士,本书提供了一套基于原则的方法,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效能。本书1989年出版以来,畅销30年,在全球140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微信读书推荐值为86.4%。
Advantage:优势
这本书被福布斯评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书籍之一”。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它与同类书籍相比,有大量的案例和行动建议,让读者能够学以致用,被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培训教材。
Benefit:价值
B1:学习这本书通过七个核心习惯帮助人们提升个人效能、改善人际关系、助力职业发展,促进个人及集体成长。
B2:学习今天的拆页后学习者在遇到多线程工作的情况时,学会运用责任型授权培养团队成员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做有效管理提高个人工作杠杆。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多线程工作的时候,不是一味考虑自己做,而是运用责任型授权的方法将一些事情“责任授权”给别人做。
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书籍】选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三十周年纪念版【页码】P186
责任型授权的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它给人们自由,允许自行选择做事的具体方法,并为最终的结果负责。起初,这种授权方式费时又费力,但却十分值得。通过责任型 授权,可将杠杆的支点向右移动,提高杠杆的作用。
这种授权类型要求双方就以下五个方面达成清晰、坦诚的共识,并做出承诺。
预期成果 双方都要明确并且完全理解最终想要的结果。要以“结果”,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要投入时间,耐心、详细的地描述最终的结果,明确具体的日程安排及截止期限。
指导方针 确认适用的评估标准,避免成为指令型授权,但是一定要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不加约束的放任,其最终结果只能是扼杀人们的能动性,让人们回到初级的指令型要求上:“告诉我你想要我做什么,我照做就是了。”
可用资源 告诉他们可以使用哪些人力、财务、技术或者组织资源来取得所预期的成果。
责任归属 制定业绩标准,并用这些标准来评估他们的成果。制订具体的时间表,说明何时提交业绩报告,何时进行评估。
明确奖惩 明确地告诉他们评估可能导致的结果——好的和不好的——包括财物奖励、精神奖励、职务调整以及该项工作对其所在组织使命的影响。
我指着邻居的院子对他说:“这就是我们希望的院子——绿油油而又整洁。除了上油漆外,你可以自己想办法,用水桶、水管或喷壶浇水都行。”
为了把我所期望的整洁程度具体化,我俩当场清理了半边的院子,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经过两星期的训练,史蒂芬终于完全接下了这个任务。我们协议一切由他作主,我只在有空时从旁协助。此外,每周两次,他必须带我巡视整个院子,说明工作成果,并自己为表现打分。
当时并未谈到零用钱的问题,不过我很乐意付这笔钱。我想,7岁大的孩子应该已有责任感,足以负担这个任务。
那一天是星期六,一连过了3天,史蒂芬毫无动静。星期六才做的决定,我不奢望他立即行动,星期天也不是工作日,可是星期一他依然故我。到星期二,我有些按捺不住。令人气恼的是,院内脏乱依旧,史蒂芬却在对街的公园里玩。
我感到极度失望,忍不住想要唤他过来整理院子。这么做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却会给孩子推卸责任的借口。于是我勉为其难忍耐到晚餐用毕,才对他说:“照前几天的约定,你现在带我到院子里,看看工作成绩,好不好?”
才出门他就低下头,过不多久更抽噎起来。
“爸,这好难哟!”
很难?我心里想:你根本什么都没做。不过我也明白,难的是自动自发,于是我说:“需不需要我帮忙呢?”
“你肯吗?爸!”
“我答应过什么?”
“你说有空的时候会帮我。”
“现在我就有空。”
他跑进屋去拿来两个大袋子,一人一个,然后指着一堆垃圾说:“请把那些捡起来好不好?”
我乐于从命,因为他已开始负起照顾这片园地的责任。
那年暑假我总共又帮了两三次忙,之后他就完全独立作业,悉心照顾一切。甚至哥哥姐姐乱丢纸屑,立刻就会受到指责。他做得比我还好。
好,我看到大家已经示意我看完拆页了,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和体会。
【what】这个片段讲了关注最终结果而非具体方法的责任型授权,要求授权者与被授权在明确预期成果、指导方针、可用资源、责任归属和奖惩机制5个方面达成共识。
【why】学习责任型授权可以帮助授权者掌握以结果为导向、明确五个共识实现高效授权的方法,从而提升团队协作效率、激发团队能动性。
【细化步骤】我们来提炼正确的“责任型授权”方法,主要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明结果:明确任务目标,关注结果而不局限于方式,且双方达成共识。
1.定目标:要通过具体结果+可衡量标准+时间节点定目标;
2.达共识:对齐 “要什么”结果,再放手 “怎么做”
二、定方针:强调限制条件【底线】和自主决策范围。
三、给资源:明确在遇到困难时可提供资源支持:人、财、物等。
四、明责任:
1.定责任:制定考核被授权人的标准及评估方式;
2.验结果:根据标准化评估方式做评估和验收。
五、明奖惩:明确告知奖惩规则,设定财物奖励、精神奖励等。
【举个正向成功的例子】
通过学习梳理以上“责任型授权”的方法,我对小侄女做了责任型授权让她在周五晚上8点前制定完3天的出行攻略。【定目标】为了让她理解出行攻略长什么样,我制定了第一天的攻略图,明确路线、餐厅、花费、出行方式等【达共识】要求攻略考虑预算、学到知识【定方针】我准备了pad、手机,同时我也可以指导使用工具【给资源】另外两天的行程授权小侄女安排【定责任】我来验证可行性【验结果】如果方案可行,可以奖励她拍一套写真,对于做攻略她十分认真的做了,结果我也很满意。【明奖惩】
【where】责任型授权主要适用于工作安排提升团队成员技能、家庭分工等,考虑被授权人能力培养独立承担责任的场景。但不适用于被授权人无法胜任的工作,以及简单的指令型、注重流程方法的工作等。
【预防异议】可能有小伙伴会说,“责任型授权五步法”太费时了。但是目前培养的时间可以带来长期的省心,是团队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有小伙伴会讲,一定要按这个“步骤”执行吗?不是的,这是需要达成共识的五个方面,不区分5个共识的顺序。
我们刚刚学习了责任型授权方法,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应用,我想请大家进行一次现场实战演练,练习一下。
【场景描述】周末,家里刚做完一顿丰盛的午餐,厨房一片狼藉。爸爸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紧急外出,妈妈在家需要收拾房间、洗衣服以及收拾厨房,妈妈要分身乏术啦,这个时候,妈妈看向了10岁的儿子小明,希望他负责厨房的清洁工作。
【A3指令】现在请现场每2人为一组,进行场景演练。一个人扮演妈妈,一个人扮演小明,由妈妈通过责责任型授权方法安排小明做厨房清洁工作。
演练时间9分钟,现在开始。9分钟后,我会选一组家庭做为代表,请大家一起来听听他们是怎样用五步骤来进行责任型授权的。
【学习者案例】邀请学习者昭、克南同学做分享。
我扮演的角色是妈妈,然后克南同学扮的角色是小明,现场演练。
妈妈:小明,你可以在晚上八点之前将这个水池里的碗洗干净吗?
小明:可以
妈妈:那妈妈给你做一个示范,我给你洗一个碗。然后你看一下我的要求,就是碗里面要没有污渍,洗干净之后要将碗放入消毒柜,洗的时候不能浪费水,一个碗最多冲两遍,可以选择自己洗也可以选择洗碗机洗,注意不能把碗摔了,锅可以不用洗,地板也不用收拾,等我最后把锅处理完之后,我会一起收拾,可以吗?
小明:可以,好的
妈妈:那么我可以给到你的资源呢?有洗洁精和抹布,你要洗干净,把碗要放到相应位置上。
小明:可以呢。
妈妈:妈妈一会八点之前来验收,如果说你表现好达到妈妈说的那种结果,可以给你这个十块钱的这个劳动费,但是如果你洗不好的话呢,妈妈要从你压岁钱来扣五块钱行。可以吗?
小明:行的,可以;
妈妈:那我们就达成以上的这么一个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