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好,我是一级拆书家嘻嘻cici,三个标签介绍自己。
第一个标签是企业培训师,第二个标签是2个青春期孩子的妈,第三个标签一级拆书家。希望能在拆书帮提升自己,发光发热。
学习目标:
学习《“定提追判”法,判断这个习惯值不值》,学习者在开始一个新习惯时不是盲目跟风,而是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判断出该习惯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努力。
接下来为大家我们要拆解的书是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
B1(益处):你有没有参加了一场活动后,雄心勃勃地制定计划,坚持不了多久?你有没有责怪自己懒惰,用同样的方法重蹈覆辙,却幻想能看到不同的结果。如果有你这样的困惑,《微习惯》这本书能够帮你摆脱困境,无需意志力也能养成好习惯。
F(特征):《微习惯》的作者拿自己做实验,得出了适合普通人养成习惯的方法。这本书一百三十多页,用八个章节教会我们一种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方法,用轻松可持续的方式,改变生活现状。
A(优势):微信读书上2.1万人阅读本书,推荐值78.2%。传统习惯养成的方法需要 21 天才能初见成效,《微习惯》的方法在短短1周内就能感受到行动带来的积极反馈。90% 以上能完成设定的微小任务,60% 的人会不自觉地超额完成。
B2(益处):你是否看到自媒体平台上宣传的各种好习惯,看起来都很好,很是心动,自己忍不住想去做,可是一圈下来,发现花了很多时间,并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今天的拆页能够帮在开启新习惯时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追寻自己的内心,找到适合自己真正渴望的目标。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要拆的原文片段,电子书P87,给大家一分钟时间阅读一下,开始计时
【原文】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价值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和别人对你的期待并不是我们要寻找的想法来源。如果你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才努力改变自己的,我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强烈的内心抵触。
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来源。钻头负责钻东西,这就是它们的使命。我之所以把下面的内容叫作“为什么钻头”,是因为“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是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
列好习惯后,看看你为什么想要实现它们,但别在这一步就停止。再问问为什么,不断地问下去,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找到了核心。想让这个方法奏效,就必须诚实地回答问题,所以请深入挖掘。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所以尽量选择最相关的。
二分钟时间到,接下来我先为大家拆解这个片段
WHAT:“为什么钻头” 是一种挖掘你养成某个习惯真正动机的方法。在你计划开始培养的一个好习惯时,通过不断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从而判断它是否源于内心的真实期望,而非外界压力的驱使。
WHY:
一般人的做法:开始一个习惯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盲目跟风别人,自媒体平台上宣传的各种好习惯,自己跟着去做,没有思考这些习惯是否符合自己的实际需求。
坏处及后果:个人时间和精力被无效习惯消耗,在盲目跟风中,逐渐迷失自我。
HOW: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定提追判”法四个步骤如下:
1、定习惯。
A. 拿出纸笔,写下你计划打算开始的习惯。
B. 这个习惯也许是看到周围的人在做,你也蠢蠢欲动;也许是因为领导或者另一半的压力;也许是你内心就是想要养成的习惯。比如阅读、写作、运动。
2、提问。
A. 对着选定的习惯,问自己 “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B. 立刻写下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答案,注意:不管答案是否合理,只写真实想法。
3、追问。追问深层原因,直到重复为止。
A.针对第二步的答案,继续问:“为什么重要?” 写下新答案。
B.重复追问 “为什么”,直到连续两次答案出现重复或循环。
C.建议追问至少3次,用 “为什么” 像挖井一样挖深层想法。
4、判断。
A. 看着所有追问的答案,问自己:“这个习惯对我来说有多重要?”用 1-10 分打分(1分=完全不重要坚决不做,10分=非常重要必须做)。
B. 7 分以上可以开始做,7 分以下暂时不考虑。
技能点:不那么做的坏处
举个例子,2023年7月因为工作我需要加入了拆书帮,领导说公司的读书会需要创新,让我到拆书帮取经学习,当时盲目跟风加入,8月份过了一级之后,过2-1受挫后,我就找不到动力继续,就此搁置了一年半,都没有参与拆书过级。2025年5月,我用“定提追判”法判断拆书这个习惯是否值得我付出努力。
1、定习惯。当我看到大家如火如荼进行拆书过级时,看着时间拆书帮差不多要续费了,于是定下养成每周拆书的习惯。
2、提问。我为什么要参与拆书?提升学习力!
3、追问。为什么提升学习力?因为学习力提升了效率就很高!为什么效率很高很重要?效率高我就可以做很多事!为什么要做很多事?做很多事人生体验才丰富呀!为什么要人生体验丰富?这样一辈子没有白活?为什么要没有白活?这样对得起这辈子呀。没有白活这辈子的问题重复,停止发文。
4、判断。我不是为了满足领导或者公司的需求参与拆书,而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这个习惯我给它打9分,值得付出努力。
技能点:预防可能的异议
可能你说,做一件事还问这么多为什么,多麻烦啊!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每件都做,可能会弄得自己精疲力尽。不如在开始时追问自己,选择内心真实期望的习惯。
WHERE:方法可以适用于个人在开启一个新习惯时,判断该习惯是否值得自己付出努力。不适合基于责任必须做的事,比如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照顾年迈的父母等。
技能点:促动学习者演练
我们刚刚学习了用“定提追判”判断这个习惯值不值。现在一起来做一个演练。
时间:工作日午休时间
地点:某互联网公司的茶水间
人物:小A,入职半年的运营专员,性格开朗但容易焦虑,近期陷入习惯养成困境。
B姐,入职五年的资深产品经理,擅长自我管理,常被同事请教成长经验。
背景:小A入职后,看到同事们纷纷培养高效工作习惯,比如“晨间计划打卡”、“碎片时间背单词”、“每天读 30 页专业书”。于是小A想跟风尝试 “每天读 30 页专业书” 的习惯,为此他请教了有经验的B姐,想看看这个想法是否可行。
现在每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扮演小A,你主动找B姐请教,另一个人扮演B,用“定提追判” 法帮她判断是否养成读专业书这个习惯。
学习者案例1:
学习者1:B姐,我想培养一个习惯,我看咱们公司好多人都有不错的习惯,我也想每天读专业书籍,您觉得怎么样?
学习者2:哦,你为什么想做这件事呢?嗯,我刚加入公司半年,感觉自己专业知识还很欠缺,想提升一下专业能力,以后能升职加薪。
学习者1:为啥想升职加薪呢?
学习者2:因为我现在工资不高,想多存点钱,以后在大城市买套房子。
学习者1:是为了买房呀。那我想问一下,这个习惯对你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如果用 1 - 10 分来打分,你会打几分呢?
学习者2:我觉得应该打 8 分。不错不错,8 分挺高的呢。今天老师说 7 分以下就不太建议考虑了,你这 8 分的话,加油,可以把这个习惯写下来,好好努力。
学习者案例2:
学习者1:B 姐,我最近特别焦虑。我看你们都养成了那么多好习惯,可我刚入职,工作效率特别低,还有一堆坏习惯,也没养成什么好的习惯。听说您特别擅长培养好习惯,所以想向您请教一下,怎么养成每天读 30 页书的习惯呀?
学习者2:哇,小 A,你真的很上进。你说的每天读 30 页专业书这个习惯,真的很不错。不过我有点不太明白,你为什么想养成这样一个习惯呢?
学习者1:我听说你们有人养成了每天读 30 页书的习惯,还有其他类似的好习惯。我就想,你们能做到,我应该也能做到吧。
学习者2:为什么你看到别人能完成,就想养成这个习惯呢?
学习者1:因为我觉得这跟工作能力挂钩。我刚入职半年,如果培养不成这些习惯,和大家差距太大,感觉工作能力就不太行了。
学习者2:那你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工作能力呢?
学习者1:因为我这人性格比较爱和别人比较,所以容易焦虑。
学习者2:哦,容易焦虑,为什么每天看书就能让你不焦虑了呢?
学习者1:每天看着书,就感觉自己在进步呀。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感觉就没那么容易焦虑了。
学习者2:那你为什么觉得有进步就不会焦虑了呢?
学习者1:因为有进步意味着我的生存能力又有所提升呀,这样一来就不太容易焦虑了。
学习者2:咱们又回到能力这个问题上了,对吧?那现在可以停止讨论这个了,这么说提升自身能力对你而言非常重要喽。你是不是希望通过养成每天读 30 页专业书的习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那咱们来试试看。如果用 1 - 10 分来给每天读 30 页专业书这个习惯的重要性和意义价值打分,你觉得能打多少分呢?
学习者1:经过刚刚的追问,我觉得打一分。因为从刚才的追问中我发现,我想要的只是定期提升能力这件事,至于具体读多少,需要根据我自身的能力来决定。而每天读 30 页这个要求不符合我目前的能力,所以这个习惯的重要程度就是一分。我不需要养成这个习惯了。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让我们用 “定提追判” 洞察内心,绽放出独属于你的成长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