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学完后,当学习者在工作中接收到额外的工作任务时,能采用更积极的“实验心态”(澄清)来面对,并为解决任务开始下一步行动(界定)。
自我介绍
大家晚上好,我是大家熟悉的月明。今天是我的3-2过级场。我是一只努力冲刺三级拆书家的资深社畜。作为资深社畜,有着大部分牛马人都有的任劳任怨的自觉,但偶尔也想对不断“加加加~加到厌倦的”工作喊不。
图书介绍
场景:
各位伙伴,我们回想一下,你在工作当中有没有过这样的一个憋屈时刻。明明不是你的本职工作,偏偏分配给你;明明到点下班,还要把任务布置给你,领导突然上进,要考核KPI,日报周会月总结轮番上阵,被迫卷……
提问:
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任务,你是怎么处理的?是不了了之,拖到没有了这件事?还是含着一股怨气憋屈完成?还是自我PUA,领导是看重我才“委以重任”……
影响:
人的本能就是趋利避害。当面对额外增加的工作,特别是自己没有做过的工作,产生抵抗情绪,想逃避无可厚非。但工作当中,消极怠工一定是下下策,因为任务没完成好,最终吃亏的一定是自己。
解决:
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用一种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额外增加的工作任务。
给大家带来的是《打开心智》这本书,作者是李瑞秋,他是一位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资深爱好者,非常擅长用大白话去解读专业研究,指导如何提升自我的认知;比如说:怎么深度思考,怎么掌控情绪,怎么样更自律、行动力更强等等。
所谓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当我们的认知变得一切都会不一样。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心智,用一种更积极的方法,来面对这些额外增加的工作任务。
自测量表
我们在学习这个方法之前,邀请大家先做一个小测试。现在打开拆页,拿出刚才给大家发的一个资料来做一个测试。
上面有五道题,每道题都有一个分值的描述,一分表示很不符合,六分表示很符合。
我们现在先做一个打分,打分完了之后做一个汇总。
现在我们来做个统计,解读一下量表。
这个得分的高低,只是反映了自己当前在面对变化时的一个心态,来辅助我们后面的一个学习。我们不需要跟周边的伙伴来进行比较的。
小于等于10分的举手
(没有伙伴举手);没有。那如果说你是小于等于10分的,就说明你在面对变化时有更强的主动性,愿意挑战未知。
11-20分举手
(基本全部伙伴举手);看来大家都是能够接受变化的。你们能接受变化,当变化出现时能想办法应对。
大于等于21分的举手
(没有伙伴举手);好,没有,那大于等于21分的伙伴,你们更喜欢稳定,变化会给你们造成压力。
不管你是喜欢挑战,还是喜欢稳定,都不能否认,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吗?
特别是在工作当中,当面对工作的变化,如何跟额外增加的工作任务,用更积极的心态共存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方法,学会跟工作中的变化共存,不被额外的工作任务所击倒。
现在我们一起用30秒来阅读原文拆页。
来自 《打开心智》第六章 深度思考: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简短互动】
伙伴们,请问拆页的关键词有哪些?
回答:两个心态。
非常好,拆页的关键词:任务心态,实验心态。就是对这两种心态的探讨和辨析。
WHAT
我们可以从拆页中归纳出“任务心态”和“实验心态”的主要差异:
从“对问题和挑战的态度”来看:
任务心态认为是一种意外,需要消耗更多精力和资源处理
实验心态认为是一个实验的机会,能从中获得经验,充实大脑
请问各位伙伴,哪种心态更积极?-实验心态
从“心态下的行事选择”来看:
任务心态选择用最小成本全部搞定,尽量不要影响到我
实验心态选择通过一切机会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请问各位伙伴,哪种心态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实验心态
从“心态下的长期影响”来看:
任务心态会让你停留在目前的状态和圈子,当面临新挑战或企图迈出固有状态,容易遭受风险冲击
实验心态会让你变得更强大,面对新挑战能让自己快速适应
请问各位伙伴,从长期来看,哪种心态能带来好的结果?-实验心态
通过上面的辨析,我们可以与作者同频,面对问题和挑战,相比起赶紧“灭火”,以便不影响到我的“任务心态”,着眼于让自己在“大火”中成长的“实验心态”,它是一种更好的选择。从长期来说,在工作当中对我们更有利对吗?
那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实验心态呢?,我们再回到工作当中。
WHY
工作中,一个萝卜一个坑,AI的发展已经淘汰了一批人,所以综合能力不强,在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
而任务心态,会选择让你待在舒适圈,我们问一下自己,你是拥有10年的工作经验,还是1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10年?只有选择实验心态,把一切挑战和变化都看作一个成长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提升技能,才能在竞争中拥有谈判优势。
HOW
那我们怎么样选择实验心态呢?在面对额外增加的工作任务的时候,怎么样去应用实验心态呢?
给大家带来,“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更积极面对额外工作任务”的方法:
第一步:激活实验心态:
实验心态把任务视为成长的机会,从中获得经验。
所以首先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激活实验心态
一问:任务是什么?
你接收到的额外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定位任务,才能客观分析它,找到潜藏的机会。
二问:不完成的坏处是什么?
短期坏处?长期坏处?多维度分析问题,让大脑习惯未知和挑战。
三问:任务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能获得什么经验?提升什么技能?越能击中自己的成长需求,越能顺利激活实验心态。
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挖掘出任务中的机会,从而激活我们的实验心态。
有了好心态,不能够停留在空想,还要开始实际的行动。
只有在行动当中,才能够真正地把实验心态,转化成任务经验的积累。
第二步:开始积极行动
四问: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当开始行动的时候,我们就能在行动当中真正的去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
预防意义:
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关于激活实验心态的方法,而心态它其实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的。但是拥有好心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
所以本次的分享我们不在于怎么样去完成任务,怎么去拆解任务,而在于如何去学习激活这个好的心态,用更积极的实验心态,来面对这个额外增加了的工作任务,从而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行动,来开启任务。
给大家做一个示范,我自己的一个工作,我是如何用这个“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来面对额外的工作任务的呢?
我在工作当中,领导布置我去写这个企业文化的故事,这是一项费时费力且敏感的任务。那我怎么用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调节好心态呢?
第一步:激活实验心态
一问:任务是什么?
写企业文化故事
二问:不完成的坏处是什么?
短期坏处:领导对你评价降低;
长期坏处:因本职工作减少,工作相对不饱和,所以如果没有额外的工作填充,很可能会面临淘汰的危险。
三问:任务对我的好处是什么?
能获得什么经验:企业文化建设直接经验
提升什么技能:写作能力
通过三问激活了实验心态之后,开始积极的行动。
第二步:开始积极行动
四问: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在行动中真正的去积累经验,提升技能
那我要开始做的就是,整理之前的企业文化相关资料来理清工作的要求
大家可以从我的故事当中看出来,我用了“ [两步四问]”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调节好的心态,用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这项本来不属于我的工作。
WHERE
那这个方法适用在哪里呢?
用在当接收到额外的工作任务时使用,比如说这个任务是不属于你的本职工作的。
也适用于当你的工作出现了预期外的变化的时候使用,比如说,工作被迫调整,被迫加班等。
A3场景演练
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为己用,下面通过一个场景演练,让大家在演练当中真正掌握这个方法。
案例场景:
当下的二手地产市场,是一个买方市场,也就是说客户非常难得,所以公司要求每个经纪人都要运营一个视频号,也就是要拓宽这个获客的渠道,要求经纪人去拍短视频,通过短视频介绍房源,来吸引潜在客户,从而引流到线下带看成交。
A经纪很抵触,认为拍视频又热又累,而且大家都在做,我没做过也不会拍,肯定没优势,就是增加工作量。
假如你是B店长,请用“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引导A经纪做视频号。
我们课前已经搭建好小组,我们两个人一组讨论。1人扮演A经纪,1人扮演B店长。
讨论时间5分钟,并在方法工具表上写出你们讨论的应用方案,稍后邀请1组进行分享。
拆页后面有一个具体的应用步骤,我们按刚才的搭档,一人代入A经纪,一人代入B店长
请B店长运用这个方法来引导A经纪去调节好心态,来接受这一个任务。
伙伴们讨论中……
【晓勤老师作为代表分享小组的应用方案】
拆书家回应:
我们把掌声谢谢分享的晓勤老师。
我们可以(听)到,整一个思路是特别清晰的。按照这个“两步四问激活实验心态”方法,整个思路是特别清晰的,就证明了,可以运用到这个方法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去面对这些额外增加的工作任务,从而通过这些任务来获得经验和技能的提升。
我们可以从刚才晓勤老师逻辑和思路非常清晰的分享里面看得到,她已经很熟练地能够把这个方法应用下来了。
那也期待这个方法能帮助到大家在自己的领域来帮助自己完成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任务。
A2布置任务
学为己用最重要,现在请大家在未来的一周之内,假如你接收到了额外的工作任务,或是出现的预期外的一个工作变化的时候,比如说工作调整,被迫加班,请大家使用这个“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的方法来更积极的面对这些额外的工作任务,调整好心态。
期待大家在这个方法的帮助之下,能够拥有更好的心态。
我们现在我们也可以先想一下,你未来一周之内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工作任务呢?可以想一下写下来。
【2天后,邓老师的应用分享】
运用“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的方法,促动自己启动新的拍短视频的任务
(欢迎大家关注邓老师视频号哈哈)
结束语:
今天晚上给大家带来“ [两步四问] 应用实验心态——更积极面对额外工作任务”的方法。
如果说我们把工作比作是游戏,那这些不断增加的额外的工作任务,它就像是在游戏当中不断冒出来的未知的小怪兽。那如果说我们能用更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任务,不仅收获的是更愉快的完成工作任务本身,更是对自己的一份认可和成长,这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吗?
今天晚上的分享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