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11月24日,pateck北京场活动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请求反馈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陈述自己的请求后,引导被请求者对于我们自的提出请求更

开场: 当学习者想要请求别⼈人给予⽀支持或配合的时候,引导(⾏行为)别⼈人反馈⼀一下他们对这个请求的理解
(澄清),确保这个请求能被准确⽆无误地实现(界定)。
[事件场景]⼤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认为⾃自⼰己把要求陈述的⾮非常清楚之后,对⽅方执⾏行的时 候却总是不尽如⼈人意。⽐比如我明明把预备表应该怎么改、⼀一⼆二三四五六七都跟徒弟说了,他嘴上 说“谢谢师傅我⼀一定改”,结果改了⼀一三五,忘了⼆二四六。更有甚者,师傅说了两遍修改的地⽅方、交上 来的预备表还是没有修改,等等......
[提问]遇到这类事情,我们之前的⼼心情会怎样?
[影响]会不会因为对⽅方没有满⾜足我们的要求觉得对⽅方不尊重我、甚⾄至疑神疑⿁鬼、怨声载道?⽽而对⽅方 觉得⾮非常冤枉?或者我们直接给对⽅方扣上了“能⼒力差”、“不听话”、“不尊重我”、“不再爱我”之类的帽 ⼦子,从⽽而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恼羞成怒?
[解决]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的回应呢?就是我们要具体地告诉对⽅方,我们
希望他们做什么,⽽而避免使⽤用抽象的语⾔言。《⾮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提出了四⼤大要素:观察、感受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2.pic.jpg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过这个拆⻚页之后,⼤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就是当对⽅方表达⾃自⼰己的理解之后,我们有时候会发
现,咦?好像我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呀?他好像误会我真正的意图了。或者,我明明有三个重点,
但他只说到了两个,漏了⼀一个关键点,有没有?所以,请对⽅方重复⼀一下⾃自⼰己的请求还是有必要的。具
体应该怎么做呢?


[预防异议]不过,由于请求反馈带有⽐比较强的指令意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警惕和反感,所以我们
在表达的时候就更需要注意尊重对⽅方。⽐比如,在请求反馈的⼀一开始,就加上这样的语句:
我不知道
是不是说清楚了
这件事⾮非常重要,所以保险起⻅见,咱们还是对⼀一对台词,免得有遗漏可能要
耽误你⼀一点时间,能⿇麻烦你告诉我你对我这个请求的理解,好吗?
等等......


举⼀一个例⼦子,在我TF2-2过级之前,Peri⽤用微信语⾳音告诉我顺利过关的三个要点,我也没当回事就应
付地答应着,她后来在要求我重复⼀一下她说的要点,我⼀一下⼦子傻了,憋了半天只记起来两个(要点的
视觉呈现、准备表内容的流利背诵)。她不但感谢我的回应,还向我道歉说是她没说清楚,帮我补充
了第三个要点(下指令的步骤⼀一定要清晰不能遗漏)。我当时挺不好意思的,说明这个套路⾄至少对我
起作⽤用。


举个例⼦子,本周⼀一在课堂上作⾯面谈技巧的演练时,我发现有的学员没有进⾏行讨论。我请其中⼀一位学员
重复⼀一下演练的要点,他反问我,有这个必要嘛?我回答说:
我⾮非常期待你出⾊色的即兴发挥。不过
我是否可以了解你不想重复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说他请他重复是不是怀疑他的能⼒力。我回答说:
然不是啦,只是我想确认我是否说清楚了,只有将知识点都点到,才会为⼩小组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分
数。重复是希望⼤大家加深印象、避免演练时遗漏。


如果想象⼀一下双⽅方没有充分理解,导致
事情出现纰漏的情况,所以请求反馈还是必要的。[概念与例⼦子对⽐比]是不是有⼩小伙伴觉得
应答=
反馈
呢?其实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比如说,我说早上好的时候,对⽅方回答好啊嗯,早”......


之类简单的回应叫做应答;⽽而哎哟,你看起来⼼心情很低落嘛,怎么啦?则属于反馈。⽤用⼼心倾听对⽅方
的需要和感受之后,给出的回应叫做
反馈
最容易疏忽的是哪⼀一步呢?就是⽆无论对⽅方反馈与否,我们都要对对⽅方表⽰示尊重或感谢。通常我们会急
于表达⾃自⼰己的要求、或者为⾃自⼰己的善意进⾏行辩解,但尊重和感谢对⽅方有助于对⽅方卸下⼼心理防备,提⾼高
接受我们请求的概率。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1、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设计2个⼈人物(请求⽅方、被请求⽅方),按照对⽅方给予反馈或者不给予反馈
的情况,⼆二选⼀一,设计起因、经过、结果,其中包括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故事的总⻓长度⼤大约为
1
钟左右。请把摘要写在⼀一张纸上,给到⼤大家
4分钟时间;
2、请两两⼀一组,相互交流;2分钟;


3、请⼀一位⼩小伙伴⾃自告奋勇上台交流。2分钟。
[总结]⾮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分享,如果⼀一个请求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又不确定对⽅方是否能满⾜足的
时候,勇敢地提出反馈的请求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