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121期线上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自我管理四步骤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林德惠。首先,我想用拆书帮的特色——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分别是:小学教师、觉察日记践行者、学习者。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可以在安排重要但不紧急的个人事务的时候,能够运用“自我管理四步骤”来解决由于个人事物太多,杂乱无章而造成的拖延和遗忘的问题。

【分组】
为了方便一会讨论咱们先来分个组。我的左手边一组,右手边一组。由于我们今天是一个线上的活动,并且在场人数不多,因此我们自成一组。
【图书介绍】
F:《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是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思想巨匠”“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的著作,史蒂芬.柯维博士曾被评为“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主要是讲述了可以实现自我的提升的7个行为习惯。

A:这本是被《福布斯》杂志称为“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是一部永恒畅销书,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之首长达20多年,在全球140多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发行超过1亿册。

B:如果你对自己的生活没有目标,并且常常深陷入生活的一地鸡毛无法自拔,或者工作杂乱无章,毫无条理,又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那么我建议你读一下这本书,来提升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实现自我成功。

B1 我们今天拆解的片段就是来帮助大家以自我角度,来规划生活中那些重要但是又不紧急的事物,做到有效的管理自己,让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清晰及有条理。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个人管理四步骤: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实施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
1、确认角色: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
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
2、选择目标: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
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3、安排进度: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每日调整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列为一个特别约会。
4、每日整理: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人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当你每天早晨审视自己一天的日程安排的时候,你会看到,由于内心的平衡,自己已经为角色和目标进行了合适的优先排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第二类事务,指的是时间管理四象限的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原文片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帮助我们在规划日常生活当中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物时,做到有效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不这么做的坏处】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自己,是子女,是父母,是妻子、老公,在工作中也有不同的角色,是领导,是同事,是团队负责人。在每种角色里都有要完成的事务,而每一种事务又有轻重缓急之分。如果在各种角色和事务之间没有妥善的安排,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合理的计划,我们就很容易因为只注重一个角色的事务,而忽视其他角色中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例如:对工作投入太多,而忽视对家人的陪伴,忽视自己的健康。
【反面例子】
我自己在做计划的时候,只有工作这一部分的事务,没有把其他角色的事务安排进去,以至于我总是很容易忽视家人。记得有一次快两周没有给妈妈通电话,通电话后才发现,在这两周里,妈妈得了一次重感冒。还有就是家人的生日,除了儿子的生日,其他人的我总是容易忘记。我想如果我有把这些都安排进我的计划,就能及时发现妈妈的病情,也能及时的给家人送上生日问候。
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自我管理四步法:

【how】(具体怎么做)
自我管理四步法:
1、确认角色:写出下一周你的关键角色,例如:家庭角色、工作角色。
2、选择目标:为下一周关键角色确立1-2个重要目标。例如:个人,一周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
3、安排进度: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例如:周一、周三、周五早上7点运动30分钟。
4、每日整理:每天根据实际情况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调整。例如:周三临时要开会,就把完成讲座逐字稿的任务调整到周四完成。
【why】(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不这么做有什么坏处)
【正面例子】
学习了这个方法后,让我来制定下周的周计划,我会这样做:
1、确认角色:

2、选择目标:

3、安排进度:

4、每日调整:

使用自我管理四步骤来安排一周计划时,就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个人事务过多过杂而造成的对重要但不紧急事务的拖延或遗漏。
【where】
【适用范围】
片段中这个方法,适用于做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的周计划,而一些很紧急,很突然的事情不适宜于用这个方法例如领导临时要你写方案。

做这个计划时时间也不宜太长,便于及时调整,避免拖拉及遗忘。

【异议预防】
你可能会觉得把紧急事件安排妥当就可以啦,不紧急的事务就不用这么麻烦了。事实上,不这么做更麻烦。因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正是因为不紧急才更容易被遗漏,被疏忽,也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把这类事务安排进你的一周计划之内。所以,虽然麻烦,但是值得。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
接下来,为了促使大家更好的应用“自我管理四步骤”,请大家设想一下,未来一周,在你担任的角色中有没有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例如:作为父亲周末要陪孩子去参加户外活动?作为项目经理下周要完成某个项目?作为个人在结束一个重要项目后适时地给自己安排一次休闲活动来给自己充电?给大家1分钟的思考时间,稍后请几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蓝蓝】:下一周我有两个事务要安排,一个是工作上的事务要修改教案,一个是个人学习的事务要学习一个课程。
【A2】催化应用(分步催化2)
1. 好的,那接下来大家可以根据刚刚自己写下的不同角色中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设想一下,如何运用今天学到的“确认角色、选择目标、安排进度、每日调整四个步骤”,来制定一周的自我管理计划呢?
2.
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那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也可以自由发挥,稍后我们请几位小伙伴分享一下他们的行动步骤

【学习者案例实录-蓝蓝】:

我就是一个角色是教师,因为这个可能会更多一点,然后我的安排的话可能就是这样,大概是周一就是完成一个五天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周二我把五篇内容再稍微调整一下。周三是个人的学习安排把软件给安装一下。周四把修改好的教案的一个流程再梳理清楚一下,然后每个教学目标跟教学重点再确认一下。周五的话还是确认这两个事情。周六对这一周的教学做一个教学反思。

【结束语】
看的出蓝蓝已经掌握了自我管理四步骤,希望大家能把它运用到你的生活、工作当中去。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再次回顾一下这四步骤有哪些内容:第一步确认角色,第二步选择目标,第三步安排进度,第四步每日调整。
好的,非常感谢大家的参与,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