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 所属活动: 【线上拆书演练】第58期-20250522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计时器让孩子放下手机

开场:

大家好!今天我拆书的主题是《如何帮孩子摆脱沉迷或拖延》。

我是冬青。我最近的3个标签是业余摄影爱好者、骑行爱好者、小学生家长。

【分组】

我们先看下分组情况。请待会儿方便全程参与的伙伴在聊天区打一个“666”。

如果人数超过5人的话,我待会儿小组讨论环节会把大家分成2组;少于5人则1组。

【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分享的一本书叫《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

【Feature】

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让孩子和手机健康相处的书,是由朱煦老师写的。朱老师是北京市顺义区家庭教育特聘专家、北京五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顾问。这本书讲了(家长如何帮孩子与手机健康相处,比如学会儿童时间管理、筛选适合孩子的内容等许多小妙招。)

【Advantage】

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同类的书籍,它的优势是(摒弃"一刀切"思维,倡导手机与生活的健康平衡,且都是落地的小妙招。)

【Benefit】

学完这本书并且学会运用它之后你会神奇的发现,(家长能建立科学的手机管理机制,引导孩子与手机健康相处,学会儿童时间管理、辨别手机内容优劣等,让家长不再像从前那么操心。)

【拆页Benefit】

而我今天选的拆页是其中一小段,能让大家(遇到孩子玩手机不肯放,或者类似的沉迷或拖延情况时,能够通过与孩子做一个宽限约定的方法,帮助孩子从沉迷或拖延状态中走出来。)

现在,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如果提前读完,可以在微信群打一个1,这样大家如果都提前看完,我们将加快进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图书】《孩子玩手机,家长怎么办》

【页码】第11页

【原文】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保证孩子到了约定时间就放下手机。在此,我推荐一个叫停神器——计时器。计时器最常出现在厨房,但如今手机自带计时器,传统计时器多被冷落,很多家庭都找不到计时器了。过去三年带外孙的经历让我发现,即使1岁的孩子,多次听到计时器的铃声,也能逐渐建立时间与履行约定事项的对应关系。该吃午饭了,让他去洗手,他会说还要玩,那我们就会跟他说,再玩3分钟(现在3岁多了,他会讨价还价要求5分钟)。然后用比较夸张的动作让他看到设置计时器的过程。待计时器铃声响起,他就会停止玩要,去洗手吃饭。计时器的铃声形成的条件反射是事先约定好的指令,对应的是停止玩、去洗手。当然也会出现要赖的情况。那我们就将孩子要赖的行为关联到说话算不算数下次就没有“再玩3分钟”的机会了,以此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读完了这个原文片段。

【行动建议和行动步骤how】

这个片段实际上介绍一个解决孩子玩手机不肯放的小妙招,这个小妙招的核心思想是“与其催促,不如宽限”。它一共有3个招式,为了方便理解记忆,我把它编成一个顺口溜,即

孩子手机不撒手,

约定“再玩三分钟”,

专用小钟滴答走,

耍赖下次别开口!

接下来我详细说明一下:

1. 约定“再玩三分钟”。孩子提出“还要玩”,这时可以跟孩子约定拖延的时限,比如“再玩3分钟”。

2. 专用小钟滴答走。尽量用专门的计时器,不是手机里自带的那种,从视觉和听觉上来增加孩子对时间的重视。

3. 耍赖下次别开口。这招是最关键的。最好在使用第1招,也就是允许“再玩3分钟”的时候,就提醒再耍赖,就没有下次“再玩3分钟”的机会。

【知识点和相关理念what】

孩子沉迷手机或拖延时,强制切换状态很难。“与其催促,不如宽限”的方法很有效,关键在“限”字,即约定宽限时间,并说明超时取消下次机会,可有效解决冲突。

【前因后果说明why】

如今手机普及,一味禁止孩子用手机不现实,应顺应时代采取合理措施。

【适用边界】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解决儿童沉迷手机、游戏及拖延问题,也适用于成人应对同事或合作伙伴延期的情况。若时间允许,可接受延期但需表明重视态度,可采用日历、甘特图或人工提醒替代计时器。但时间紧迫或涉及安全问题时则不适用。

【不这么做的坏处】

若不断催促"别看了"或强制干预,会导致孩子疲沓或反弹。催促未必见效,强制可能引发即时或后续的抵触反应。

【反面例子】

我最近催孩子上学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一个早上在孩子慢吞吞吃早饭的时候,我就忍不住喊”你快点你快点”。这种一边觉察到自己做法是错的,一边依然在脱口而出的感觉,真的很特别。

【回到原书拆页建议,把刚才例子转为正面例子】

所以,我也要努力从自己开始改变,而这个小妙招正是我需要的。下次我如果遇到孩子迟到,我会说:“我再给你1分钟吃饭,然后赶紧去上学。如果还是慢吞吞,我下次就不给你这1分钟了,到点不管你有没有吃完,都不许再吃。”然后我会快速地把一个1分钟沙漏摆在他面前。这样的话我相信会比现在好很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分组练习。

显像提问】

请想想你是否遇到过孩子,或者合作伙伴拖延的情况?你们一开始说好了一个截止时间,但是明明时间到了,你发现对方却明显在拖延。

我会给大家2分钟时间,请每个小伙伴先在小组内,分享一下最近遇到的孩子或合作伙伴拖延的情况。

我们来分一下组,请主持人按照我们前面了解到的参与人数情况,在腾讯会议中操作一下分组。

我们指定一下组长。

【分组讨论】

时间到!哪位小伙伴愿意分享一下自己的例子?

【学员分享自己的案例】

(......)

【提问】

所以,类似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大家同意吗?

【学员回答】

好的,谢谢分享!确实这样的情形很多。但我们并不能做到每次都灵活有效的解决。

【A1+】

现在,我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各位小伙伴再在组内分享一下,再遇到需要解决孩子或合作伙伴拖延时,你会怎么用新学到的方法来帮助对方呢?

【小组讨论】

时间到!现在我请一位小伙伴分享一下。

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用新学到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或合作伙伴跳出拖延呢?

【学员回答】

在未来的一周,你会有机会应用这个小妙招吗?

【学员回答】

好的,谢谢分享!期待你到时候能够既解决问题,又增进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