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认知觉醒》 所属活动: 拆有有约158期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用深层学习成长加速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善泽,是我的笔名,善育己心,泽被生命,是我名字的含义,我希望自己能够用善念对待自己和他人,用善念滋润彼此的生命。我是一名演讲教练,修改过超100份演讲稿,也是一名沟通表达教练,曾经在公司培训过3000+学员,我还是一名早起阅读践行者,已经坚持25个月带领超100位小伙伴讲书学习。

【图书介绍FAB】:

F: 这本《认知觉醒》作者是周岭,曾为普通上班族,35岁前生活混沌,后通过学习心理学、脑科学等学科实现人生转折。他文章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这是一本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的书籍。

A: 这本书是认知类别书籍里非常畅销的一本书,豆瓣评分8.2,微信读书推荐值91.2%,全网销量与阅读量突破550万。他的文章结合了脑科学、心理学知识,有知识、有深度,娓娓道来的文风,读起来又非常的接地气、极易懂,常常给人带来醍醐灌顶的认知。

B:你有没有试过想培养一个阅读的习惯,结果买回来一堆的书籍,却“三分钟热情”一本书都没有看完就被你束之高阁?这本书能帮助你培养好习惯。你有没有试过一辅导孩子作业就没有耐心,鸡飞狗跳得让家里的氛围都非常低压?这本书能帮助你培养耐心。你有没有试过陪孩子玩耍的时候,脑子里却分心一直想着明天的方案,陪伴变成了陪着?这本书能让你回到当下培养专注力。

我今天分享的片段是书中深度学习的方法。你有没有试过读了很多书,但是一问你书中讲了什么,结果你什么都回忆不起来?这个片段能帮助你:让你看过的书都能更好的内化,变成你的知识,增长你的心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学习后, 学习者自我精进学习时,不再只停步于输入,只聚焦获取知识,而是会用深度学习,聚焦于输出分享的方式学习。在现场分享中,学习者能产出1个深度学习的计划。

【过渡语】:

这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拆页,下面我们用2分钟的时间来阅读原文片段。如果大家阅读完毕后,可以在聊天框输1让我知道大家的阅读进度。

【R阅读原文拆页】:2分钟

【R原文片段】《认知觉醒》原书拆页 P98-P99 深度学习的3个步骤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浅层学习满足输入,深度学习注重输出。从想法到语言再到文字,即将网状的思维变成树状的结构再变成线性的文字,相当于把思想从气态变成液态再变成固态——那些固态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毕竟任何知识都不可避免地会损耗,并且这种损耗一直存在,如果不想办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固定下来,时间一长,这些知识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

有了自己的东西,便一定要教授出去,教授和缝接会相互巩固,形成循环。​《暗时间》的作者刘未鹏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有八九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当然,教的最高境界是用最简洁的话让一个外行人明白你讲的东西。

所以,逼迫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

如何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有以下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一般做法+坏处):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听书,这种便捷新颖、浓缩干货的学习方式看似轻松高效,实际上却是最浅层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多人看书,读完从不回顾、思考、输出,这也是浅层次的学习,能留存下记得住的内容非常少。

如果不用深层学习的方法,只会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勤奋努力。投入时间越多,知识留存率越低、学习效果越差。

我的反面例子:

我自己有一段时间很沉迷阅读,大概一个星期就能看完一本书,3个月里就看了接近30本书,看着那一摞摞的书,感觉自己超级有成就感,可是有个朋友翻到我读过的一本书《认知觉醒》,问我“这本书讲了什么?”,我努力回想却只想到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书感觉挺好,但是讲的具体内容一点也记不上看了个寂寞。读过的书,并不能给我带来任何改变,因为我连记住都困难。

What:

读书学习不是一味的努力,只注重阅读输入是浅层次的学习,要想高效的学习,必须注重输出式的深度学习。

How:

深度学习有3个步骤:

(1) 选经典:读经典、读原著,而不是选择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二手知识。

(2) 连新知:新知识要像缝扣子一样,扣上过往读过的知识、以前的案例,用自己的话组织语言输出扣出来。

(3)教别人:梳理清楚后教别人。

【反例转正例】:

学习了深度学习方法后,我会看书前,就留意书籍信息、作者信息,比如我想学习非暴力沟通方面的内容,我看到有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徐可夫的《非暴力沟通的父母语言》、金圣荣的《非暴力沟通》,我知道非暴力沟通是来自马歇尔博士萃取的理论,我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一手知识,选择看马歇尔博士的这个版本。【步骤一:选经典】

在看书的过程中,当我看到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感谢3要素“他人做了什么增进了我们的福祉、我们有哪些需要因此得到了满足、因为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引起了我们什么样的愉悦感受。”我觉得特别启发,我就开始用我自己的话来总结,讲事实——挖需求——表感受,而且我还回忆了之前自己赞美同事的时候只是说“你的项目报告做得很好。”,我会这么赞美他:“你的项目报告,用图表的方式呈现数据,一目了然,让我可以直接拷贝PPT上的内容放到我的方案里,节省了我至少1个多小时的时间,让我省心轻松了很多。”【步骤二:连新知】

后来,当我看完这本书,我就和公司和同事吃饭的时候,告诉他们,书里讲的表达3要素方法,是怎么样的,可以有什么好处,我们也可以在工作中用这个方法表达感谢。【步骤三:教别人】

Where:

深度学习适用于需要掌握一个技能,或者深刻理解某个知识的高价值领域学习,不适合目的是休闲拓展或初步了解的学习。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想一下:

你有没有试过看到一篇公众号觉得很有启发,点赞收藏以后, 却发现收藏了一堆,却都不记得了?

你有没有试过去上某个老师的课程时,做了一堆的笔记也拍了不少的课程PPT图片,可是真到了实际要运用的时候,却想不来?

你有没有试过读书时,看到有启发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认真的标记和记录,结果书刚看完,别人问你这本书讲了什么,你却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指令:

大家是否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你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知识时,也是用这种浅层次的学习方式,给你带来不太好的感受和结果。

请和我们分享一下。我邀请2位小伙伴来做分享,每位伙伴的分享时间是1-2分钟。越参与越收获,哪位伙伴先来?

学员1:2年前买的《输出力》的书籍,是用划线做笔记的方法,那个时候没有来拆书帮,也没有给别人分享,后来书籍也没有看下去,觉得书很好,但是就不记得内容了。

学员2:去年为了拆书过级,看过《认知觉醒》觉得很好,当时没有找到合适的拆页,就没有做深度的分享、思考,只是大概自己看了一遍,现在也不记得书中的内容了。

学员3:5月听帮主的课程《我看见的世界》,觉得很好,但是当时偷懒,没有写作业,也没有关联,也没有输出分享,结果现在已经完全想不起来那堂对自己有启发很好的课程知识了。

【A1+反思加工】:

假设有一个时光机带你回到过去,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如果还是刚才的那个学习,你会怎么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应用呢?

你可以参考下述格式讲一下。然后我会邀请2位小伙伴来分享。

格式如下:

1选经典:我会选择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学习:

2、 连新知:我记得 (观点/方法/例子)给我特别大的启发,我会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我会选择

(重新组织语言 or 连接过往读的书籍片段 or 连接过往案例)方式重新思考。

3、教别人:当我重新思考以后,我会在 (时间) (地方/场合)给 (谁)进行分享。

学员1: 如果回到过去,我会选择深度学习帮主的《我看见的世界》,我记得如何拆叙事类的书籍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会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我会连接我过往的案例重新思考。当我连接了重新思考以后,我会在下个月的周三在腾讯会议给小伙伴分享。

学员2:如果回到过去,我会选择深度学习拆书手册,我记得2-3的细化步骤这个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会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我会选择连接过往案例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思考。我会在下周三在腾讯会议给拆书帮的伙伴进行分享输出。

【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深度学习三步法,选经典——连新知——教别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我送大家一句话:教就是最好的学。让我们用深度学习给自己的人生开出一条好路,谢谢大家。